2010年上海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的盛事。历届世博会,举办国、参展国都会有争奇斗艳的场馆建筑,一方面容纳各国的展品,另一方面展示自己国家建筑水平,建筑材料、技术水平。世博会的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本书根据世博会建筑的特点,分为三章,第一章为世博会建筑总论,对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与世博会建筑紧密相关的重要因素——主题、建筑思潮与流派、结构与材料分别作了详细的讨论。第二章为典型世博会建筑设计特点研究。选取了15届在建筑设计方面有代表性的值得研究的世博会。第三章为世博会专题研究,如世博会建筑设计中水元素的应用、展馆平面设计、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问题等等。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补充我国目前对世博会场馆尤其是建筑学角度研究的不足,总结其设计规律,为上海世博会做好准备。
该书适用于各大专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艺术院系的师生以及建筑设计人员。
前言
第1章 世博会建筑总论
1.1 154年纵横谈(1851-2005年)
1.2 世博会建筑与主题
1.3 世博会建筑与思潮
1.4 世博会建筑与结构
1.5 世博会建筑与材料
注释
第2章 典型世博会建筑设计特点研究
2.1 水晶宫(1851年伦敦)
2.2 建筑样式的滞后(1876年费城)
2.3 机械馆及其他(1889年巴黎)
2.4 刚与柔的贯通(1893年芝加哥)
2.5 传统的再生(1898年奥马哈)
2.6 创造新世界(1958年布鲁塞尔)
2.7 被抬起的大空间(1964/1965年纽约)
2.8 创造丰富多彩的大空间建筑形象(1967年蒙特利尔)
2.9 膜结构的一次成功应用(1970年大阪)
2.10 纯净的梦幻(1985年筑波)
2.11 可持续发展观的良好体现(1992年塞维利亚)
2.12 充分考虑后续利用问题(1998年里斯本)
2.13 巧于因借、勇于创新(1999年昆明)
2.14 主题·高技·人性(2000年汉诺威)
2.15 租赁式场馆(2005年爱知)
注释
第3章 世博会建筑专题研究
3.1 世博会建筑与水
3.2 世博会展馆与平面设计
3.3 世博会中的塔
3.4 世博会中的桥
3.5 世博会建筑与广场
3.6 世博会对住宅问题的关注
3.7 仿生学在世博会建筑中的应用
3.8 世博会建筑与名家
3.9 中国馆建筑设计探讨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