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收集和整理明清时代江南地区水利史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全面研究江南地区“水库型”水利社会史上的重要制度、人物和事件,努力再现传统农耕模式里这种库域型水利社会各层面的构建及解体过程,分析各类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后果,探索中国传统社会中与此类型相近的各利益集团所存在的根本缺陷。
緒論 湘湖水利社會史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水利社會史的對象與類型
第二節 湘湖庫域型水利社會史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關於共同體理論的運用問題
第一章 史料、概況與歷史背景
第一節 湘湖史料
第二節 湘湖概況
第三節 歷史背景:廢湖與保湖的兩難選擇
第二章 均包湖米:湘湖水利集團的基本制度
第一節 楊時與湘湖
第二節 基本性質與内容
第三節 制度漏洞與利益分歧
第三章 湘湖農業水利集團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湘湖水利集團與湘湖庫域範圍
第二節 湘湖水利集團的結構框架
第三節 湘湖水利集團的成員資格
第四節 對集團成員用水權的保護
第五節 集團的排他性
第四章 湘湖農業水利集團的秩序規則
第一節 湘湖規則體系
第二節 修補與普及
第三節 問題與疑點
第五章 湘湖歷史合法性的授權依據——《英宗敕諭》
第一節 虚構與重構
第二節 敕諭真相與富、毛二氏
第三節 關於敕諭的新傳說
第六章 湘湖水利集團意識形態的道德基礎——何御史父子事件
第一節 何案背景及資料
第二節 何舜賓與鄒魯
第三節 魏、何授命與受命
第四節 立傳人祀風波
第五節 祠主復位案
第六節 九鄉何曾受惠?
附錄一 毛奇齡《蕭山三先生傳》
附錄二 於士達《湘湖考暑》
結語 湘湖水利集團解體的内在邏輯及其歷史内涵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