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导论 灵魂与机器:当代社会科学哲学中的动因、合理性与科学方法论问题
社会科学哲学的起源
温奇的三重奏
“大陆”哲学的合法性
进入戴维森
理性的选择:内在的科学化
今日的社会科学哲学
第一编 历史
第1章 因果性、目的论的持续性与社会科学哲学的起源
目的论与科学革命
启蒙时期的目的论
目的论的取代
社会科学的其他方面
第2章 现象学与社会研究:从意识到文化和批评
超验现象学
从超验现象学到存在现象学
从现象学到解释学
从现象学到文化分析
从现象学到批判
结论
第3章 20世纪分析传统中的社会科学哲学
导言
20世纪分析的社会科学哲学概览
社会科学哲学中的前—后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真相
结论
第二编 方案
第4章 作为实践知识的批判理论:参与者、观察者和批判者
批判者、观察者和参与者:两种形式的批判理论
作为实践知识的社会研究
多元论与批判性研究
自反性、视角选取和实践确证
结论:关于批判的社会研究的政治学
第5章 决策论与信念度
冯·纽曼和摩根斯坦的理论
理性选择论
规范和描述
拉姆齐的理论
荷兰式赌博和认识论反驳
萨维奇的理论
何谓偏好和为何偏好比定性概率更根本?
背景自由和偏好的传递性
行动和事件的因果独立性
常规行动难题
阿莱和埃斯伯格的例子
结论
附录
第6章 理性选择的方法论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方法论
实证主义、波普及其他
新制度经济学
公共选择
理性选择的社会学
概括和总结
第7章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模型
为何要使用数学模型
理论型模型
数据型模型
计算方法
结论
第8章 实践转向
什么是实践理论?什么是实践?
现世存在和实践整体论
两位哲学家与反哲学论:克里普克根斯坦、温奇根斯坦和治疗性的沉默论
温奇根斯坦的实践理论
从温奇根斯坦到弗兰肯斯坦
探究性的实践
第9章 科技研究与社会科学哲学
相对主义与科学自治幻想
手段成为目的
目的成为手段
关于这种可颠倒的手段一目的变换的道德
科技研究中两面神式的反实在论:相对主义与建构主义
第三编 问题
第10章 “另见文学批评”:介于事实与比喻之间的社会科学
(反)社会科学
“科学效应”与现代事实
“科学效应”与《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指南》
作为本文的社会
认识论即修辞学即政治学
模型即故事
全部用比喻
那又怎么样?
第11章 进化说明的承继:社会科学中的达尔文因素
方法论特例
适应
历史对适应的说明所起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中的回溯工程法
个案分析:亲代投资论
“适应性”行为原则与“指导性”行为原则
负责任的科学
第12章 立场方法论如何影响社会科学哲学
立场的逻辑:起源
方法的哲学
第13章 超越理解:人文科学对“理解”概念的探讨历程
真正的理解
远距离经历——理解夏威夷风格
近距离经历——理解大屠杀罪犯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