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记故事(上下图文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翟文明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这部司马迁“网罗天下佚闻旧事,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忍辱负重二十余载成就的传世散文经典,要想读懂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和人生的真谛,本书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了这部宏篇巨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大家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与这部难得的经典“亲密接触”。

内容推荐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本书遴选《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最为人所称道的精华篇章,按照时间顺序,将其进行精准的译白,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史记》记载的3000多年的历史。精炼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一个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目录

上卷

本纪

五帝本纪第一

华夏始祖黄帝

圣明的唐尧

贤德的虞舜

夏本纪第二

大禹治水

舜帝禅位大禹

夏朝兴衰

殷本纪第三

成汤灭夏

名相伊尹

盘庚迁殷与武丁中兴

荒淫残暴的商纣王

周本纪第四

农师后稷

周族的兴起

西伯侯姬昌

盟津观兵

牧野之战

封邦建国,马放南山

周公摄政

周穆王制刑

周厉王毁国

烽火戏诸侯

周王绝祀

秦本纪第五

秦的传承与立国

秦穆公求贤

秦晋战于韩地

崤之战

由余归秦

秦始皇本纪第六

清除权臣

兼并六国

统一天下

秦始皇出巡

入海求仙药

焚书坑儒

祖龙之死

二世胡亥

指鹿为马

赵高被诛,秦朝灭亡

项羽本纪第七

少年项羽

安阳夺帅

破釜沉舟

鸿门宴

西楚霸王

楚汉相争

鸿沟划界

四面楚歌

乌江自刎

高祖本纪第八

刘邦娶妻

挥剑斩白蛇

沛县起兵

约法三章

还定三秦

汉王斗智

刘邦称帝

亲征平叛乱

起舞吟诗

高祖之死

吕太后本纪第九

残害戚姬

诸吕封王

连杀三赵王

诛灭诸吕

孝文本纪第十

汉文帝即位

孜孜求治

节俭的孝文帝

缇萦救父

孝武本纪第十一

少君与少翁

栾大显贵

武帝求仙

世家

吴太伯世家第一

延陵季札

公子光弑王僚

夫差亡国

齐太公世家第二

姜太公封齐

昏君齐襄公

管仲相齐

齐桓公称霸

崔杼、庆封之乱

田氏代齐

鲁周公世家第三

周公姬旦

隐桓之事

庆父之乱

襄仲杀嫡立庶

三桓攻伐公室

燕召公世家第四

燕王哙即位

昭王纳贤

管蔡世家第五

管叔鲜和蔡叔度

陈杞世家第六

征舒雪耻

卫康叔世家第七

康叔封卫,州吁乱国

惠公与懿公

卫灵公选立太子

宋微子世家第八

微子的逃亡

箕子的宏论

“仁义”的宋襄公

名臣华元

晋世家第九

曲沃代晋

骊姬下毒

假途伐虢

晋秦之争

重耳流亡

重耳返都

文公称霸

晋灵公害赵盾

晋厉公朝政

楚世家第十

一鸣惊人

孤独的楚灵王

叔向论楚难

费无忌乱楚

倒霉的楚昭王

怀王蒙羞

奇妙的比喻

昭子理屈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勾践入吴

卧薪尝胆

无疆败国

陶朱公范蠡

郑世家第十二

桓公立国,庄公小霸

变乱迭起

朝秦暮楚

子产安邦

赵世家第十三

赵氏孤儿

赵简子当权

三家分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主父之死

触砻说赵太后

赵孝成王贪利招祸

魏世家第十四

魏文侯选相

哀王受欺

昏庸的安嫠王

魏无忌的高论

韩世家第十五

弱韩伐谋伐交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陈完奔齐

齐威王治国

东帝齐滑王

孔子世家第十七

名显诸侯

孔夫子用事

丧家之犬

盘桓陈卫

厄于陈蔡

孔子归鲁

陈涉世家第十八

大泽乡起义

陈王之死

外戚世家第十九

薄太后和窦太后

后宫倾轧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琅讶王刘泽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相国萧何

伴君如伴虎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萧规曹随

留候世家第二十五

张良遇黄石公

远见与卓识

运筹帷幄

议封功,劝定都

智保太子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奇士陈平

得汉王信任

奇计定天下

明哲保身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

周亚夫制军用兵

周亚夫之死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梁孝王受宠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荒淫无耻的王室

三王世家第三十

武帝封三王

下卷

列传

伯夷列传第一

伯夷和叔齐

管晏列传第二

管仲与晏子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老子和庄子

韩非与《说难》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司马穰苴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孙子练兵

孙膑入齐

增兵减灶

吴起成名

吴起的见识

吴起之死

伍子胥列传第六

伍子胥逃难

掘墓鞭尸

伯豁谗言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颜回和子路

子贡出使

商君列传第八

商鞅入秦

立木为信

作法自毙

苏秦列传第九

苏秦用事

说赵王合纵

游说韩魏

苏秦相六国

荣归故里

苏秦之死

名士苏代

张仪列传第十

苏秦激张仪

司马错论伐蜀

说魏王连横

张仪欺楚

脱身有术

劝韩说齐

连横赵燕

张仪之死

辩士陈轸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智囊”樗里子

左丞相甘茂

功臣流亡

少年拜相

穰侯列传第十二

穰侯魏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名将白起

王翦之意不在田

孟子苟卿列传第十四

百家争鸣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相门有相

鸡鸣狗盗

冯谖客孟尝君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毛遂自荐

解邯郸之围

虞卿说赵王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贤能的信陵君

窃符救赵

终不得信任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黄歇封相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脱险入秦

远交近攻

拜相封侯

范雎请客

秦昭王为范雎报仇

弘辩智士蔡泽

乐毅列传第二十

乐毅伐齐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完璧归赵

将相和

赵奢斗勇

纸上谈兵

廉颇不老

名将李牧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田单复国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鲁仲连一言退万兵

书取聊城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屈原和《离骚》

屈原投江

不得志的贾谊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奇货可居

李代桃僵

饮鸩自杀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专诸刺吴王

豫让报智伯

聂政为知己者死

太子丹求贤

荆轲刺秦王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谏逐客

沙丘之谋

人人自危

严行督责

被害身死

权宦赵高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蒙氏兄弟

二蒙受害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张耳陈馀亲如父子

蒯通说县令

武臣称王

争权夺利成仇人

贯高守信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梁王彭越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乱世英雄

黥布与随何

黥布造反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胯下之辱

萧何月下追韩信

设坛拜将

背水一战

自立为齐王

蒯通说韩信

被封淮阴侯

韩信之死

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燕王卢绾

陈孺心怀不轨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田横五百士

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列传第三十五

从屠夫到列侯

忠厚长者夏侯婴

战功累累的灌婴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丞相张苍

耿直的周昌

廉正的申屠嘉一

郦食其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高阳酒徒

郦生说齐

说服南越王

陆贾的高见

平原君朱建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娄敬议定都

筹策备匈奴

叔孙通制礼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季布的故事

栾布哭彭越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名重朝廷

精细过人

袁盎之死

晁错的聪明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得遇明君

公正不阿

冯唐的逆耳之言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万石君的家教

忠谨的卫绾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的贤能

田仁与任安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起死回生的扁鹊

太仓公答疑难病症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刘濞得势

晁错议削藩

七国之乱

袁盎献计

反叛的下场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魏其侯窦婴

武安侯田蚧

豪横的灌夫

灌夫骂座

可悲的结局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

调和矛盾

沉浮匈奴事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百战成名将

汉之飞将军

李广自刎

李陵降匈奴

匈奴列传第五十

鸣镝射马

汉匈和亲

中行说入匈奴

文景两朝的和亲与攻伐

马邑之谋

河西漠北大战

余战不休

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第五十一

从奴隶到将军

骠骑将军霍去病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勤俭驰名的公孙弘

公孙弘的为官之道

主父偃上书

主父偃的威势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南越王赵佗

三朝元老吕嘉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闽越王馀善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故事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文君当垆卖酒

相如事武帝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胆大妄为的厉王刘长

遣送淮南王

刘安的阴谋

伍被答淮南王

后院起火

谋叛未遂

衡山王刘赐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孙叔敖和子产

汲郑列传第六十

不留情面的汲黯

怒骂三公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儒学的复兴

辕固生与董仲舒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苍鹰”郅都

张汤得志

自杀身亡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张骞出使西域

贰师将军伐大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侠士郭解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饿死的邓通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诙谐善辩的淳于髡

机智的优孟

东方朔传奇

西门豹治邺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司马迂自传

试读章节

华夏始祖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是少典的儿子,名字叫轩辕。轩辕出生刚两个多月就会说话。小时候他就才思敏捷,口才出众,是远近闻名的神童。长大以后,轩辕更是做事果断,聪慧过人。20岁的时候,他已经见多识广,能明辨是非了。

轩辕生活的时代,正是神农氏统治的衰落时期。当时,四方诸侯们相互争斗,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神农氏却没有能力征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轩辕不得不动用武力,讨伐那些不驯服的诸侯,而且每次都能打败他们。于是,诸侯们都跑来归服他。但是在危害百姓的诸侯中,蚩尤拥有十分强大的武力,短时间内还没有谁能降服他们。

当时,炎帝想利用自己势力欺凌诸侯。四方诸侯便带着民众来投靠轩辕。轩辕实行宽厚仁爱的政策,一边给归附的人和百姓规划土地,教导他们根据土地的情况,适时播种五谷,让人们安居乐业;一边整顿军队,习练武艺,去和炎帝作战。经过几番艰苦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炎帝。

凶暴的蚩尤不服从轩辕的命令,兴兵作乱,轩辕下定决心整治他。他命令各地诸侯各率军队,汇合起来,组成联军,和蚩尤在涿鹿的荒野上展开大战。双方都集中了全部兵力,经过长时期的对峙和激烈的战斗,轩辕的军队最终擒获并杀死了蚩尤。

战争之后,天下平定。各方诸侯都前来归顺轩辕,一致拥戴他为盟主。轩辕代替了神农氏,统治天下,这就是黄帝。黄帝登基后,天下只要有不顺从的势力作乱,他就亲自率兵前往征讨。他经常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开山造路,没有过上一天安逸的日子。

在来来往往的征战和巡视中,黄帝往东到达过海滨,登上过泰山和丸山。向西到达崆峒,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了长江流域,登上过熊山和湘山。在北方击败并驱逐了少数民族荤粥,到达釜山并在那里与几个部落的首领会盟订约。他常年东奔西走,南征北战,从来没有固定的住所,经常简单地搭起一个帐篷来歇息,四周安排军队守卫。

在治理国家方面,黄帝所设的官职都用云、瑞来命名,军队也称为“云师”。他设立左右大监,负责监察万国。各国之间都友好和睦,所以每逢封官晋爵、祭祀神灵的时候,各方诸侯都来参加,场面宏大,热闹非凡。黄帝得到了象征权力的宝鼎后,制定历法来预知节气日辰;选任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人来治理百姓;利用天地四时的规律,预测阴阳五行的变化制定生老病死的礼仪制度,总结国家兴旺衰败的经验教训。他遵循时令节气,教导百姓适时地播种各种农作物,驯化各类鸟兽鱼虫;告诉民众要勤劳节俭,利用大自然的时候要有节制,懂得爱惜江湖山林和土地;狩猎也都要按季节进行,不允许过度捕杀。由于黄帝推行英明仁慈的政策,在他统治的多年中,大多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

黄帝的正妃嫘祖,是西陵部落的女子。她为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黄帝去世后,安葬在桥山,昌意的儿子高阳即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性格沉静而且很有智谋,心胸豁达又明白事理。他继承黄帝家族的优良传统,不辞辛劳地造福天下百姓。他让土地充分地发挥作用,多生产粮食谷物,一切行动都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他制定尊卑的仪礼,教化民众,并诚心诚意地举行祭祀活动。所以他在位的时候,统治的地区非常广大,凡是日月之光能够照得到的地方,百姓就都自愿地归顺他。

颛顼十分喜欢音乐。他曾命令大臣飞龙模仿风的声音,创作了一首叫《承云》的乐曲,奉献给祖父黄帝,受到黄帝的赞许。他还让飞龙铸造了一口声音洪亮的大钟,悠扬的钟声能够传到千里之外。因为颛顼热爱人民,推行德政,所以国家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颛顼逝世后,玄嚣的孙子高辛继位,他就是帝喾。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挚,一个是放勋。帝喾死后,挚继位。挚发现自己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就把帝位让给了弟弟放勋,放勋就是唐尧。

圣明的唐尧

唐尧天资聪慧,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他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每个人,也温暖了每个人的心。他是继炎帝、黄帝后的又一个很有威望的首领。

尧在位时,勤勤恳恳地为人们办事,认认真真地治理国家。他身为天下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从不奢侈浪费,他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粮淡饭,穿的是粗布衣服,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只是披一张鹿皮来抵御风寒。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对他说:“您是我们的首领,吃、穿、住都应是最好的,你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啊!”尧笑着摇了摇头,回答说:“我之所以这样,就是想让你们都吃饱穿暖,过上富裕的生活,在我的国家里,哪怕有一个人挨饿受冻,也是我尧的无能啊!你们是我心爱的臣民,我怎么忍心看着你们受苦,我自己去享乐呢?”听了这些话,人们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因此更加信任他,敬仰他。

尧善于招贤纳才,并给他们分配合适的职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他的手下拥有很多有能力又负责任的名臣。他们为国家的发展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他任命羲氏、和氏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并制定出相应的历法。羲氏、和氏把一年定为366天,分为春夏秋冬4个季节,还设置闰月来调整各年的四时,然后将每年的节气时令告诉人们,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循环规律,安排生产和生活。由于用人得力,措施得当,各项事业都兴旺发达起来,全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尧出身尊贵,却从来都不轻视别人。虽然身为至高无上的首领,做事从不独断专行。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共同商讨治理国家的最好办法。尧在位70年后,在一次部落会议上,他问众大臣:“在你们的心目中,谁能统领百官,辅佐我治理国家呢?”大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舜既孝顺又有才干,是最合适的人选。舜的父亲是瞎子,品质十分恶劣,他娶后妻生子之后,就想除掉舜。舜不但不怨恨他,还特别孝顺老人,疼爱弟弟,劝说他们走正路。那时的舜虽说还没成家,却早已美名远扬了。尧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舜,’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做妻子,以观察他内在的德行,随后又派了9名随行,观察他的外在表现和办事能力。

舜很有修养。结婚后,他没有因为妻子是帝王的女儿就百般骄纵,而是让她们赡养老人,照顾弟弟,讲究妇人之道。那9名随行也都很忠实地为他做事,对他毕恭毕敬。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他担任司徒的职务,来协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邻里等关系,让天下人都遵从五常(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邻里应当遵守的规矩)之教。在舜的引导下,很多家庭都和和美美,邻里之间也非常和睦。尧十分高兴,开始让他参与国家重要事务。他把各种事都处理得很合适,并且做事很有秩序;不但工作做得好,而且表现得很有威严,所有的人对他都很恭敬。尧还派舜到河流沼泽密布的深山老林里去,即便遇到狂风暴雨,舜也不会迷失道路,耽误事情。此时尧确信舜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就打算有朝一日把帝位交给他。

尧一天一天地老了,他按照惯例召开部落会议,确立自己的继承人。大家既不想深受爱戴的尧退位,又担心他的身体,不忍心让他继续为国事操劳,就极力推举他的儿子丹朱继承首领的位置。尧知道丹朱无才无德,没有管理国家的才干,不想把权力交给他,就对大臣们说“把帝位交给一个有才能的人,那么天下人就都能得到好处,只有丹朱一个人受到损害;要是把大权交绘丹朱,那么天下人就会受到损害。我怎能因为我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天下人的利益呢?”于是他把首领之位交给了德才兼备的舜。这就是被后人传为佳话的“尧舜禅让”。  舜帝继位28年后,尧去世了,百姓们都特别伤心,就像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去世了一样,悲哀地给他守孝3年。在这3年之中,全国各地都没有表演过歌舞、演奏过音乐,人们用这种方式来祭奠和怀念他们心中圣明的首领。

P3-7

序言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

《史记》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用一系列故事塑造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迁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客观态度记述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一股浩荡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史记》既是对先秦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后人了解西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无怪乎鲁迅先生感叹《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以史为鉴可以知千秋盛衰兴替,《史记》之所以为后人所重,不仅因为它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更因为它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划时代的文学巨著。为了再现历史,《史记》中的很多传记是用故事构成的。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蔺相如完璧归赵、孙膑教田忌赛马、荆轲刺秦王等,此外,对于《史记》中描写的人物,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神情毕露,如当时之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这些意味着《史记》总结历史、记载历史,同时通过大量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和推究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们得以在阅读中思考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困境,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同样有着无尽的启发。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史记》原本精彩的语言给当代人造成了阅读障碍,加之篇幅浩繁,影响了普通读者对这座巨大宝库的开掘。

鉴此,我们推出这部《史记故事》,遴选《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最为人所称道的精华篇章,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将其进行精准的译白,用通俗而不失文采的语言诠释历史,精彩扼要地勾勒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为了帮助读者排除阅读障碍和拓展知识面,本书还设立了相关链接、关键词提示、大事年表等,简要介绍相关历史知识,使读者阅读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故事的要点。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史记》,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800多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与文字互为补充和解释,力求精确、经典。精确是指对文物、遗迹、人像等图片的选用和说明准确无误,经典指各个故事都选取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图片。文图对应,将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精炼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一个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书评(媒体评论)

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以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史学巨著。

800多幅精美的图片,与文字互为补充与解释,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实立体的历史博物馆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和想象空间。

精炼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一个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