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庸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费勇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如何创业的?他是如何写作的?他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小说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全书遵时顺势,谨从史实,倾情解密一叫查良镛的江南才子如何成为一代报业大亨,成为一个闻名全球的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了最平实编年体的写法,通过几个关键的年代,把金庸生平中的重要时刻予以展现,书中尽可能地展现原始的材料,把金庸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大的时代背景相联系,避免主观的描述,以便于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能够写出那样的作品并且在我们这个时代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的原因。

书中记录了从《1926年·祖先》,《1886年·祖父》,《1924年·出生》到《2008年·还在剑桥读博士》之间的重要生平事迹。

目录

1726年·祖先

1886年·祖父

1924年·出生

1936年·小学

1939年·中学

1943年·大学

1946年·《东南日报》

1947年·《大公报》

1950年·选择

1953年·副刊的天地

1955年·武侠小说家

1957年·电影编剧

1959年·《明报》

1965年·倪匡

1966年·明报王国

1967年·胡菊人

1972年·封笔

1973年·台湾

1976年·真实的人生

1980年·董桥

1981年·邓小平

1985年·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93年·北国初春有所思

1994年·退隐

1994年·金庸热

1995年·与池田大作对话

1996年·西湖梦

1999年·人文学院院长

2000年·在岳麓书院演讲

2003年·华山论剑

2005年·高中语文教科书

2007年·完成了又一次的修订

2008年·还在剑桥读博士

附说之一:金庸小说里的那些英雄

附说之二:金庸小说里的那些美女

附说之三:似真似幻《侠客行》

附说之四:大彻大悟《鹿鼎记》

附录之一:金庸小说改编成电视电影一览表

附录之二:金庸生平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金庸《鹿鼎记》第一回:查继佐,字伊璜。这一天家居岁暮,命酒独酌,不久下起雪来,越下越大。查伊璜独饮无聊,走到门外观赏雪景,只见有个乞丐站在屋檐下避雪,这丐者身形魁梧,骨骼雄奇,只穿一件破单衫,在寒风中却丝毫不以为意,只是脸上颇有郁怒悲愤之色。查伊璜心下奇怪,便道:“这雪非一时能止,进来喝一杯如何?”那乞丐道:“甚好!”查伊璜邀他进屋,命书童取出杯筷,斟了杯酒,说道:“请!”那乞丐举杯便干,赞道:“好酒!”

这位查继佐,是金庸的先祖。金庸的真名查良镛,是江南望族查姓家族的后裔。据《姓苑》,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儿子的封地在楂邑,是为查姓的起源。另有说法查姓源于楚国某公族大夫的封地查邑。据《查氏族谱》和《查氏新安谱》,查姓在宋代居于婺源,元代由第六十七世孙查瑜带着家人迁移到浙江嘉兴,不久又迁移到海宁袁花镇龙山东南,并将居住地名为查家桥。这是海宁查姓的开始。

查继佐(1601—1676)是海宁查姓的第11代。在《聊斋志异》与《觚胜雪莲》中记载有关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与吴六奇将军的神交。在《鹿鼎记》中,被金庸发展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情节。蒲留仙称伊璜先生:“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雪莲》中称其为:“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想见查伊璜先生的风采。

《鹿鼎记》第一回所写,是1662年即康熙元年湖州南浔庄廷(钅龙)明史案。虽然用了小说的笔法,但完全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庄廷铣明史案是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文字狱并非满人的创造,而是汉文化的固有产物,周代的周厉王就利用文字给人治罪。最大规模的文字狱有三次:一是南宋初年,二是明代初年,三是清代初年。尤以明清最为登峰造极。朱元璋只要在诗文或奏章里看到“光”、“僧”等字样,就要把作者杀掉或下狱,因为他认为这是人家在嘲讽他曾经做过和尚。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时期,都有过非常严酷而且影响巨大的文字狱案,与海宁查家有关的就有两起。第一起就是查继佐受到明史案的牵连。明史案的起因是湖州富商庄廷铣邀请一些浙江名士编撰了《明史辑略》,书中所用纪年都用南明的称号,还记录了许多抗清事迹,明显表露出对于异族统治的不满。该书由庄的岳父朱佑明出资刊印,出版时在书中列了江南18位名士的名字,其中就有查继佐,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参与该书的编写。

后来因为吴之荣的告状,清朝廷派刑部的官员到浙江查办此书,导致2000多人被杀或被捕。查继佐也因此入狱,当清兵把他抓走时,他平静地对家人说,若是为此而死,也非坏事。在监狱里,身上长了虱子,便写文讨伐:“尔细而恃众,为勇乎?裸而无礼,聚族无好乎?”不久,由于吴六奇(他由一个乞丐成了广东水陆师提督)的疏通营救,得以死里逃生。

与查家有关的第二起文字狱是著名的查嗣庭试题案。查嗣庭(1664—1727)是海宁查家的第12代,康熙四十五年的进士,他的文章和书法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名气,《清稗类钞》上说他“以书名震海内”,却不轻易为人写字,结果琉璃厂的商人就收买他的侍者,偷取他扔掉的字幅,可以卖很高的价钱。据说,雍正四年(1726),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这个题目完全合乎儒家的规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知什么人向朝廷告御状,说“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用意是要杀皇帝的头。这一下不得了了,雍正下令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查嗣庭受到残酷折磨,含冤死于狱中,这还不算,连尸身都不得安宁,受到戮尸之辱。查嗣庭的儿子也惨死狱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6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试。也有一种说法,查嗣庭试题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文字,而是朝廷的权力斗争,文字只是借口。  查嗣庭的哥哥查慎行(1650—1727)也受到牵连,奉旨带领全家进京投狱。他在途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两同年。”后来得以放归故乡,不久即谢世。查慎行是清代的著名诗人。《清史列传》记载:“查慎行,字初白,海宁人。少受学黄宗羲。于经通于《易》。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他的诗很受康熙皇帝的赞赏,得以进京供职于南书房。有一次康熙游览南苑,垂钓湖边,命身边的臣子赋诗,查慎行的诗中有一句:“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宫中的人称他为“烟波钓徒查翰林”。查慎行的二弟嗣瑮、三弟嗣庭都是翰林,另外堂兄嗣韩是榜眼,侄儿查异是侍讲,也都是翰林。查慎行的大儿子克建、二弟嗣瑮都是进士。当时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门户科第甚盛。P1-4

序言

第一,无论是作为一位成功的报人查良镛,还是作为小说家的金庸,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他在中国文化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影响,确实可以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触到金庸的小说的,由喜爱进而思考金庸的小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这种思考引导我跳出五四时期形成的那一套所谓的新文学观念,而发现一个更广阔的文学世界,尤其是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以及民间文学之间,一直暗藏着巨大的源流,一脉相承。1993年,我曾经写过一本很不成样子的谈论金庸生平和作品的小书。如果说在那个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是资料的匮乏,那么,在今天,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从庞杂的资料中去寻找到金庸真正的身影?对我而言,一本真正的深入金庸内心世界的传记,还是一个不可及的理想。因此,我采用了最平实的办法,就是用了编年体的写法,尽可能展现原始的材料,避免主观的描述,让材料自己去说话,让读者自己去判断。通过几个关键的年代,把金庸生平中的重要时刻予以展现。之所以把具体的年代作为线索,是想提醒读者,如果把金庸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大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也许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写出那样的作品,以及那样的作品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

第二,关于金庸,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们一直在如何评价他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在我看来,金庸是否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或者是否是一位经典的作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能够裁定的,只有时间可以证明:100年或更多年后,我们这个时代流传下去的是什么作品。目前,我们能够面对的只是一些已经存在的事实:比如金庸小说的巨大发行量,以及被广泛而反复地改编成影视剧,更令人惊奇的是,金庸小说还不断地被作为网络游戏的资源。当代没有一位作家的作品,能够像金庸的作品那样超越了媒介的限制,以报纸连载、图书、影视、网络游戏的方式得到如此多元而广泛的传播。

第三,因此,金庸作品在当代的实际影响力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探究的,或者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庸小说对于华人的精神世界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为什么在华人世界受到如此欢迎,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个人的基本看法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深刻变化过程里,金庸以武侠小说向古典中国作了一次深情的回眸。当20世纪60年代,与中国内地隔绝的香港的读者以及海外的读者,读到金庸小说时,一定恍惚之间回到了古典中国,回到了那梦中的神州大地。到80年代,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初读金庸的小说,也是突然发现了一个瑰丽的古典中国。因此,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武侠,甚至小说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的乡愁”,是大家已经永远失去了的“家园”。金庸用文字,用奇异的故事,把这个“家园”永远定格,成为我们不朽的记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