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强大心灵的书。
每天诵读一篇,如同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探险。在它的引领之下,将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使生活更加充实快乐,你会发现创造美好的人生并不难,只要强大自我,全心投入,梦想就会实现!
现实生活中,由于偏执己见而造成的糟糕臭烂的事例,举目皆是,更为可叹的是,许多人在败局已定的时候,还不知道根源出在什么地方。其实,根源往往出在看问题的——视角。
有感于此,笔者用故事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轻快文法,边说边论,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清新愉悦的阅读享受;如果同时能够让您觉得“换个视角天地宽”确实是那么一回事的话,那将是笔者莫大的欣慰。
有个人失恋了,独自来到公园,倚在林荫深处的一棵大树旁哭泣。
这时,一位老人走了过来,轻声地问她说:“你怎么啦?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失恋的人呜咽道:“我好难过,我和他整整相爱6年,为何现在他偏要离我而去?”
谁曾想,老人听罢却哈哈大笑起来:“这是件好事啊!你为什么还要哭呢?”
失恋的人哭诉道:“老人家,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失恋了已经够苦了,你不安慰我便算了,为什么还要过来取笑我呢?”
老人正色道:“这本来就不用难过啊,真正该难过的是他,因为你只是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却是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啊。”
失恋的人听了,想了想,停止了哭泣。
我们的生活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便会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痛苦的东西,我们就会痛苦;如果我们想到的尽是一些可怕的事情,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的皆是一些不好的念头,恐怕我们就不得安心了;如果我们想的全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中,人们就会有意躲开我们。
因而,对待生活我们有必要采取正面的态度,而绝不要采取负面的态度。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苦的日子,微笑着撑过去了,迎来的便是绚丽多彩的明天。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容貌,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展现笑容;或许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改变心情。
从前,有一个徒弟老是爱怨天尤人,总是不停地抱怨来抱怨去,于是有一天早上师傅决定开导他,便让徒弟去取一些盐来。
当徒弟颇不情愿地将盐取来之后,师傅便让徒弟将盐倒进水杯里要他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连连道:“苦呀,很苦。”
师傅淡淡一笑,让徒弟再带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一路上两人谁也未曾开口。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
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成味了吗?”
徒弟道:“没有。”
师傅和蔼地说:“人生的痛苦便如同这些盐,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不妨把我们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整个湖。”
P2-5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来概括,一是看山是山,二是看山不是山,三是看山还是山。这是人生的三层楼。
人之初,纯洁无瑕。人家告诉什么,自然便认识什么。眼睛看见山即是山。由于心情清明,因而怡然自得,此时人便安居在人生的第一层楼内。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人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无奇不有,黑白难分,到处都充满着玄机奥妙。怎样做人算是好人?如何处世才是成功处世?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了。于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攀登,争强好胜,绞尽脑汁,机关算尽,谁曾想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结果挫折不断,痛苦缠身,永无开心满足的一天。这刻,人已迁居到人生的第二层楼中。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层楼,便以为到达了人生的最高点。及至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最后才发现自己得到的并非自己想要的人生,于是抱恨终生。然而,也有一些人,通过转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视角,发现面对外在的世界,人未必只能有固定的回应,如何回应在于自己的选择,这是自己的自由,也是成长的关键。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处之泰然。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了。自此活得自然,活得开心,活得满意,此时人已定居到人生的第三层楼上。
人生其实就是思想。人本是人,何苦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何必费心来处世?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乐观向上,诸善奉行,便也就是至上的做人与处世了。果能如此,你的人生就一定会充满灿烂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