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地质学家话山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季绍新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地学的角度对祖国的大山、峰林、峡谷、瀑布、湖泊、冰川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从而升华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使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观赏到泰山的雄伟、庐山的险秀、西湖的美景、十朝故都的风采……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由国内资深地质学专家合作编写的地质旅游类美文集。它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文脉之美于一身,颇具当代《徐霞客游记》的风采。

全书共分名山、秀水、胜迹、特别四篇,从地质学角度,对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和地质景观,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文学描述和准确精练的科学阐释,特别是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长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防范天灾与人祸,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发人深省的疑问……

目录

名山篇

 三重世界遗产——巍巍泰山

 奇秀绝伦冠天下——黄山

 避暑胜地——庐山

 峨眉天下秀

 寰中绝胜——雁荡山

 武夷丹山甲东南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

 云封雾锁的衡山

 万山之宗——北岳恒山

 险峻的华山

 少林的发祥地——中岳嵩山

 青山绿水话桂林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粤北丹霞三名山

 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最美的花岗岩峰林——三清山

 院中胜境天柱山

 古朴自然、活灵活现的云南石林

 天下称奇的五大连池天然火山博物馆

 长白山天池西侧火山旅游胜地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景观

秀水篇

 杭州西湖胜景

 黄龙-九寨沟自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

 黄果树瀑布

 德天瀑布

 三峡览胜

 长江美名别称与自然景观

 盐城湿地与生态旅游

胜迹篇

 南京山水与十朝故都胜迹

 金陵拾贝

 璀璨的江南明珠——无锡

 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

 呼伦贝尔草原采风

 梅岭、梅关、古道与梅花

 江苏十大地质遗迹

特别篇

 汶川灾后话地震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南天门向东北约有一里坦途,称“天街”。它北依悬崖,南临深谷,店铺一字排开,颇有商业气息,天街的东头,便是大名鼎鼎的碧霞祠,即供奉碧霞元君的上庙。

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以布局周密、结构严谨、铜铁建筑构件精巧、避雷防火措施完善而著称。古人就曾用“天门遥指碧霞祠,云雾衣裳日月旗”的优美词句赞颂它。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各教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各方“神仙”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但泰山最有名望的神,并非“泰山之主”东岳大帝,而是碧霞元君,民间称之为“泰山老母”。如同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和沿海地区的妈祖一样,她受到中国北方地区老百姓的尊崇。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至今尚无一个固定的说法,不过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说她出生于普通农家,是一个不屈的形象,曾与玉皇抗争,与龙王相斗,“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她最同情女人的痛苦,保佑她们可以早生贵子……所有这些,大概就是她之所以如此受人崇拜、有雄厚牢固社会基础的原因。随着人们对碧霞元君崇拜的不断升级,“与时俱进”的香火道人们也创造出了各种和妇女生育有关的娘娘神供奉在碧霞祠中。这些娘娘”团队”的“神通”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神的“编制名额”不断增加。送子的、催生的、哺乳的、治斑疹的、治青光眼的……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也是有更多普通百姓,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执著登山、虔诚朝拜碧霞元君的原因。看来,神威不威、灵不灵,香火旺不旺,主要是看这些神仙干事能不能“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了!

过去碧霞祠的庙祝往往在碧霞元君的坐像下放一些泥娃娃,供前来烧香的善男信女抱取。求子者烧香、叩头后,就用红线拴个泥娃娃回去,叫做“偷子”;生了孩子以后,还要为泥娃娃披红挂彩,敲锣打鼓送回原处,叫做“还子”。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不许进碧霞祠烧香,更不许送泥娃娃,老百姓又创造出了新的风俗,那就是压枝(谐音:压子)和拴杖(谐音:拴子),即用石头压在树枝上,再用红布条拴住。此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看来,风俗并非一成不变,也是“与时俱进”的呢!

过碧霞祠,便可直上泰山极顶天柱峰。因为极顶石被包围在玉皇庙院内,紧靠玉皇殿,故天柱峰又叫玉皇顶。有石栏杆将极顶石露头包围在其中,石上刻有“极顶”二字。

玉皇顶东有日观峰,著名的拱北石(俗称探海石)即位于日观峰东。日观峰南还有舍身崖、瞻鲁台、仙人桥等,都是独具特色的绝佳景点。

在王皇顶西北不远处,有一巨石耸立,状似老人,人称“丈人峰”。

中国人素称妻子的父亲为老丈人,尊称“岳父”或“泰山”。雄伟的东岳泰山是我国名山之首,怎么会同“老丈人”一词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要从1200多年前发生于泰山的一个真实故事说起了。

远在公元725年,即唐开元十三年,处在鼎盛时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后称唐明皇),为了宣扬他的国力和功绩,在泰山组织了一次盛况空前的封禅大典。他委派时任宰相的张说为封禅使(即封禅筹委会主任),提前赴泰山做准备工作。封禅,就是在泰山绝顶设坛祭天,颂天之功;在山下辟场祀地,报地之绩。明着是祭祀天地,实为皇帝自己评功摆好,歌功颂德是件典型的既劳民又伤财的“面子工程”。“封禅使”是个既有排场又有油水的美差,不仅亘以无拘无束地花费国库银两吃喝玩乐,事后还可因功受赏。于是,张说便乘机将女婿郑镒世拉进“封禅筹委会”大捞一把。

一切准备就绪后,唐玄宗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从首都长安直奔泰山,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封禅仪式。事后,按照惯例,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随行大小官员,一律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郑镒在封禅前本是个九品小吏,充其量不过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副乡长,但由于他老丈人的作用,连升四级,官迁五品,相当于今天一个省级市的副市长了穿起了大红官服,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好不显赫。其他人看在眼里、气在心上,议论纷纷,更有不服气的人给唐玄宗打了小报告。

皇上马上召张说进殿,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说自知理亏,沉默不语,十分尴尬。这时,主簿黄幡卓(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厅主任)在旁说:”封禅感天动地,此乃泰山之力也。”这句话既开脱了张说,也拍了唐玄宗的马屁,此事遂不了了之,但却在宫廷内外传为笑话。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泰山极顶祭坛旁那个高耸的石峰取名“丈人峰”,并把丈人称作“泰山”,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所以,又把丈人称为“岳父”,一直沿袭至今。这虽是一则短短的历史故事,但泰山人文底蕴之丰厚,已经可见一斑。

登泰山观日出,是游人的最重要节目(图4)。观日出最好选择在雨水较少的春秋两季。人们多是天不亮就坐在山顶,看着东方发白,继而转红,接着一片金黄,刹那之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彩夺目。有时,由于大气流动,光线折射,红日会跳跃着上升,正如一首歌里所唱:“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实在是妙不可言!有诗为证:

晓月山风高秋露,日观峰头张双目。

曙色未分鱼肚白,海云初动赤光浮。

刹那明镜离三岛,霞光尽染千峰朱。

登临极顶豪情在,奇观不负余远眸。

泰山西路为游人下山之路。沿途有长寿桥、黑龙潭、竹林寺遗址、扇子崖、白龙池、龙潭水库等景点,各有千秋,如游画中。

中路与西路之间有环山路相连。环山路上有普照寺、辛亥革命滦洲起义烈士祠、冯玉祥墓、范明枢墓等。冯墓坐东朝西,由泰山花岗岩砌成,墓正面镶嵌冯氏铜铸头像,郭沫若题墓碣“冯玉祥先生之墓”七字及冯氏自写诗《我》一首。整个墓园庄严简朴,令人肃然起敬。笔者参观墓园时,曾听导游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

1966年深秋,在“横扫一切”的喧嚣声中,有一伙年轻人不知从哪里来到冯玉祥墓,他们到当地老乡家寻找大锤、洋镐,准备砸毁“大军阀”冯玉祥的坟墓。消息一传开,当地老乡自动聚集到墓前,阻止这伙年轻人的“革命行动”。在激烈争论中,年轻人捧出“最高指示”“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想以此压服当地老乡。哪知,这些耿直的山东汉子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们训斥年轻人:“我们只知道冯玉祥是我们敬重的人!他积极抗日,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他住在泰山,开荒种树、修桥铺路、兴办学校、建设水库……件件都是为老百姓办好事。我们决不允许你们胡来!”在这些可敬可亲的泰山普通百姓的坚决阻止下,这伙年轻人只好悻悻离去,才使冯墓逃过大劫,完好保留至今。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总观冯玉祥的一生,他虽多年同封建官僚、新旧军阀打交道,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与那些地主官僚、新旧军阀迥然不同,他一生都具有普通百姓的心态,他始终过着平民的俭朴生活;他无论为官一任,还是下野赋闲,总不忘造福一方百姓;他一生刻苦读书,追求真理,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敢立时代大潮之前。正如他在泰山脚下的辛亥革命“滦州起义革命烈士祠”的题联所说:“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他是这样说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一位积极抗日的民族英雄,长眠于泰山,是为泰山增辉。

P7-9

序言

当我捧着《地质学家话山水》出版文稿仔细阅读时,我忘记了时间在不知不觉地消失,忘记了自我……

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地表形态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景象,如流水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岩溶地貌以及山川峡谷等等。这些美丽壮观的景色使中国有了许许多多世界级的旅游景观,而由于中国的地之大、面之广,以致人们根本就不可能踏遍“她”的每一寸土地,而《地质学家话山水》从地学的角度对祖国的大山、峰林、峡谷、瀑布、湖泊、冰川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从而升华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使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观赏到泰山的雄伟、庐山的险秀、西湖的美景、十朝故都的风采……

《地质学家话山水》的作者们在描述山川、地貌美丽景色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们对一些旅游景点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这是地质学家追溯历史变迁,畅述未来前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栖身之地的良好愿望。我们多么留恋100多年前华南虎与伏尔加河的狼群一样多的景象;我们多么渴望50多年前塔里木河汇入罗布泊的湖口地区,鸟飞鱼跃,胡杨、红柳等沙尘植物构成绿色走廊的景象能够重现!

《地质学家话山水》是一本融汇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文脉之美,普及地学科普知识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书籍。相信您和您的朋友会喜欢”她”,并将“她”收藏于书柜之中。

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陈国栋

2008年4月8日

后记

我的案头摆着《历代游记选》、《中国当代游记选》、《名家游记》、《文化苦旅》以及《中国名山旅游指南》,它们或是古代和现代文学家的作品,或是旅游爱好者的作品。文学家触景生情,尽情地抒发情怀;旅游爱好者善于直白,把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描写得惟妙惟肖,但缺少合理的科学解释。因此,我们萌生了编一本既有地学科普知识又有景物描写的旅游地学散文集的想法,让地学科普知识与文学的笔触完美地结合。这样,这本<地质学家话山水》就应运而生了。

这部40万字的书稿,是集各方专家之大成,其资料来源有三:一是由历年来《资源调查与环境》(原《火山地质与矿产》)刊载的旅游地学文章节选而成;二是选自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内部报刊《踏遍青山》的《大地采风》篇;三是约请专家撰写。

撰写这本游记的作者都是资深的地质专家和作家,文章都是他们亲历现场研究或考察所得。例如著名的作家金振林先生,他的很多小说都是在衡山完成,所以对衡山的每个景点、每个故事,甚至一草一木都一览无遗。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应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陈富斌先生,一直主持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副站长;近年他又组织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报告的研究工作。火山地质学家陶奎元先生曾参加雁荡山、海南海口、江苏六合方山等处的地质公园申报研究工作。科普作家杨志坚的作品更让人赏心悦目。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王德滋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陈国栋博士为本书撰写了前言,省书法协会会员、书法家张洪云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季绍新

2008年7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