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着属于自己的剧目。在涉入职场之前,人人都对工作有着美丽的憧憬,往往怀着焦急和企盼等待着穿上笔挺干练的职业装。可是当我们站到了工作的门槛前才发现,准备起跑的自己与那个最想要的结果仿佛隔着几重门。想象中的成就、地位、荣誉距离我们那么遥远。为了梦想中的舞台,我们遍尝了酸甜苦辣,经历了风吹雨打,我们知道自己不会幸运地一步登天。挫折中,我们收获了经验。
本书是职场人士进行职业规划的最好范本!向您介绍了100个成功的职业规划,让您在职场中少走弯路,直指成功的人生谋略。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职业规划就像人生的灯塔,它召唤着你、引导着你向它靠拢。有了它,你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成功的案例是职场人士进行职业规划的最好范本。它能让你少走弯路,避免无谓的牺牲,在最短的时间内胜利到达终点。
第一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案例001 职业规划,抢占先机
成功点: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小英职校毕业后,劳务输出去日本工作了3年,回国后不久,就来到职业规划所咨询怎样找个好工作。小英职校学的是服装设计,可她对服装设计并不感兴趣。不过在日本的这3年,她的日语学得还不错,而且性格也比较活泼。职业规划人员就为她设计了3年计划。第一年,找一家日资企业工作,不计薪水高低,以便在工作中能强化日语。凭她的条件,找这样一份工作应该不难。业余时间,进修日语及办公自动化,考出日语二级。等考出日语二级,日语读、写都有了一定水平后,找一份日语翻译或办公室文员工作,在工作中锻炼各方面经验,熟悉日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业余时间,读夜大,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等夜大毕业后,所在公司如有好的发展机会,则继续努力。如发展机会不大,则可换一家公司。如一切顺利,3年后,小英应该有一份不错的白领工作。
一年过去了,小英日语过了二级,跳槽到一家日资大公司做翻译。在面试中凭借熟练的口语及电脑操作,在与几位应届大学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她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充满自信。和她一起去日本的几位小姐妹,有的结婚生孩子不工作了,有的还在流水线上重复着简单劳动,与她相比,相差太大了。她很庆幸听从了职业规划人员的建议。
案例点评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通过对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预先进行的系统安排。它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其实质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职业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职业规划的目的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
“有计划不会忙,有信心不会慌,有预算不会愁”,人生之于时间、金钱、体力皆是有限的,如果能有计划地规划职业生涯,就可努力有目标,前进有动力。虽然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年轻人设计职业规划,不可太急功近利,追求速成。好高骛远会导致在择业中眼高手低,反而成为就业的障碍。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都不相同,只有设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平时的工作中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提高,才会有美好的前程。
相关知识链接
1.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
(1)确定职业目标。
(2)确定成功标准。
(3)制订职业发展计划。
(4)明确需要进行的培训和准备。
(5)列出大概的时间安排。
2.在制订好计划之后,具体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做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尽量用笔写下来,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必须改正。必要时可以到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测试,帮助自己进行分析。认真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考虑自己能干什么,有哪些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又是什么。
(2)接着做自我诊断。诊断问题发生的领域,是家庭问题、自身问题,还是环境问题,或是其中两者或三者的共同作用;诊断问题的难度,是否需要学习新技能,是否需要个人改变态度与价值观;诊断自己与公司相互配合情况,自己是否在公司内部适当的部门发挥专长,和其他同事的团结协作怎样,自己对公司有什么贡献以及公司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冲突等。
(3)要制订职业发展计划。个人的职业生涯道路应该由低至高拾级而上,如从财务分析员做起,然后是主管会计、财务部主任,最终升为公司财务副总裁。如公司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就应考虑换一家新公司,可以按着职业生涯道路来安排工作。职业生涯道路计划应该详细说明职业生涯道路的每一职位所需的学历、工作经历、技能和知识。比如,你的工作可能有哪些变动?不同的工作内容对你有哪些要求?
(4)明确需要哪些培训和准备。列个目录:比如,按照职业生涯道路的发展,是否需要学习?需要扩大权利?需要增加经验?再想,什么你做得好?什么你做得不好?如何应用你的优势?现在应该停止做什么?开始做什么?培训和准备的时间如何安排?上述问题也可以同朋友、同事或专业咨询人员探讨或研究。
案例002 兴趣为事业引路
成功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乔治·威廉·切尔兹,是美国的一位著名出版商。乔治出生于巴尔的摩,13岁时加入了美国海军。乔治早年在书店打工的时候就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兴趣,一年多的海军生活也没有使兴趣改变。
乔治结束海军服役后就回到了费城。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是他没有去五金店、裁缝店,也没有去铁路上找什么体力活,而是直接去了书店。最后,一家费城的书店录用了他,工资是每个月12美元。
乔治工作的这家书店刚好和当地的一家日于艮《费城公共基石报》在同一幢楼里,天长日久,乔治和这家日报的员工也混熟了,他慢慢意识到高品质的报纸和杂志对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费城公共基石报》的风格并不符合这种理念,但他认为可以加以改造。所以,乔治开始想象自己将来拥有这家日报的情景。这个念头一直埋在他的心里,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它。
乔治在书店干了4年,他,积攒了一笔钱,于是决定自己开一家书店。他的老板知道他志向远大,虽然觉得惋惜,也没有过多地挽留他。乔治当时只有19岁,但他对纽约、波士顿一带的出版业行情已经了如指掌。因为他在书店的时候,就经常参加在这些城市举办的半年一度的图书市场订货会。那些出版商都熟悉他,也非常看重他的人品。当他们知道乔治要自立门户时都很热心,表示只要力所能及,就一定会尽力帮忙。
乔治的书店干得不错,得到同行们的好评。不久,费城一家最著名的彼特森出版公司看中了他,并邀请他加盟。他经过慎重考虑,接受了新的职位。干了不到一年之后,公司改名为“切尔兹和彼特森联合出版公司”,由他拍板的一些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乔治在出版业做了这么久,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觉得可以向自己早年的目标进军了。1864年,他如愿以偿,成功收购了《费城公共基石报》。当时这份报纸已经江河日下,濒临倒闭。在被收购的前一年,它的亏损额是15万美元。乔治了解这一点,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相信,自己原先设想的那种高品质报纸一定会有市场,也会给自己带来成功。所以,收购一结束,他马上就着手改革报纸的风格。 乔治把报纸上原有的那些枯燥的、不健康的内容,包括不上台面的庸俗报道,会毒害青年、腐蚀心灵、诲淫诲盗的作品,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名人秘史及粗俗不堪、玩世不恭的痞子文学等在其他刊物上几乎是招徕读者必不可少的作料,都大刀阔斧地予以删除。他的这种原则在报纸的广告上也表现了出来。凡是与公共道德不符的,有色情、暴力倾向的广告,他一律拒绝刊登。而后加重报纸的文学性,提高它的品位,内容也比原来增加了很多,价格上相应做了调整。改造完成之后,报纸重新问世,结果,凭借它不落俗套、诚实可信的风格一举占领了市场。
事业的成功使切尔兹成了百万富翁。1888年,两大政党的头面人物出面游说他代表本党竞选美国总统,当时美国正在经历内战之后的重建和发展,南北矛盾依然尖锐,有人希望以这种理由说服切尔兹出山。两家支持民主党的报纸许诺,如果他代表民主党参选,它们愿意各出10万美元作为竞选基金,一家铁路公司的总裁也开出了5万美元的支票。面对这些诱人的条件,切尔兹不为所动。他明确表示,自己对政治事务没有任何兴趣,对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的事,也是不会干好的。
案例点评
在众多的职业中,想从事某种职业的愿望,往往表明了你的职业兴趣。在选择职业时,兴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美籍华人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乔治·威廉·切尔兹正是坚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一个书店的店员开始做起,逐步发展到独立开书店,加盟出版公司,最后成功地收购了《费城公共基石报》,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也正因为对政治没有丝毫兴趣,他拒绝了两大政党的游说,没有去参加总统竞选,一心一意专注于自己的出版事业。
选择职业时,求职者不妨多多想一想:你喜欢什么职业?喜欢干什么样的工作?只有有了兴趣,人做事才会有积极性。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怀着兴趣从事某种工作,可以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以上,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充满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不易疲劳,效率也高。相反,如果从事的是他没有兴趣的工作,那么这种工作便会在他的心理上成为一种负担,他也只能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20%至30%,而且在工作时会表现得比较被动、工作态度十分消极,其工作效率通常较低,工作业绩也往往不佳。做一份能胜任、同时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才是人生真正的乐事。P1-4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着属于自己的剧目。在涉入职场之前,人人都对工作有着美丽的憧憬,往往怀着焦急和企盼等待着穿上笔挺干练的职业装。可是当我们站到了工作的门槛前才发现,准备起跑的自己与那个最想要的结果仿佛隔着几重门。想象中的成就、地位、荣誉距离我们那么遥远。为了梦想中的舞台,我们遍尝了酸甜苦辣,经历了风吹雨打,我们知道自己不会幸运地一步登天。挫折中,我们收获了经验。
可是,我们依然困惑。现在我们所有的就是我们梦想中的舞台吗?我们倾泻出全部心力、用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一天之中最珍贵的光阴去面对的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吗?为什么我们在取舍之间犹豫不决?我们等到了生命中的鲜花和掌声了吗?我们一步一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走来,这就是工作的全部吗?是否有捷径可走呢?当我们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出现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有自己理想中的成就吗?
我们已经习惯了终日忙碌的工作,只有从工作中挣脱出来,才会闭上眼睛去设想未来。当许多华美的图画齐齐掠过脑际时,我们才会遥记起曾经汹涌澎湃的梦想。成功的人生,就是梦想成真的人生。可是,如果我们总让这些梦想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阶段,它便永无实现的可能。我们已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跋涉了很久,为什么梦想依然遥不可及?蓦然回首,我们也许会发现已走过了太多的岔路,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目标。
分析成功者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树立一个正确、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只要我们肯吃苦、肯努力,再加上一点好运气,愿望就一定能实现。如果你的天赋低于常人,客观条件也不好,那就把实现终极目标的时间再拉长一些,迂回、过渡的阶段再多一点,梦想也会在未来实现。人生是需要策划的,经过精心策划,沿着既定的方向,毫不偏移地走下去,就会成功。我们的职业也是如此,有了完美的规划,我们的职场生涯定能多姿多彩。
当我们开始铺设职业之路时,就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目标,即使那目标很遥远,只要我们一步步向它靠近,就终有到达的一天。我们今天的工作也许不是自己理想的样子,可是,我们今天站在哪里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明天往哪里走,要知道下一步该迈向哪里。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你把自己固定在一种生活中有多久,只要你还在职场之中,只要你现在开始订立你的目标,并向它努力,就永远不算晚。开始规划你的职业,你就已经在接近成功了。
乔治·萧伯纳说过,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无法找到的时候,他们亲手创造了它。不要让你的规划停留在纸面上,既然你已经设计了自己的路,只要停止幻想开始行动,你就走在成功路上了。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职场中度过的,虽然我们没办法一下子达到既定目标,但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耕耘,工作亦如此。每一段人生阅历,每一份工作成绩,既是对你过去的总结,也是向你的终极目标靠近的阶梯。人生的进程本来就是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虽看似无心,实则可以隐含许多机巧和精心设计。从现在开始,规划你的职业,直到有一日,你的事业鹰击长空!
编者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