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明王朝历史之谜/中华国学百部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吴强华//黄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人把明朝看成中华文明发展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也有人将明朝视为中华帝国走向衰弱的转折点。迥然各异的评价,透露出这一时期社会变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翻开《明史》,我们仿佛看到了飞舞的大板和大臣们血肉模糊的身影,当世界政治迅速迈向近代民主的时候,野蛮的廷杖制度却在大明天子的朝堂上张牙舞爪。然而,满怀治国安民理想的士大夫们并没有被暴君的肆虐吓倒,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暴君进行着不屈的抗争,其英勇顽强,令人读后血气贲张。

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以及历史的动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许多记载过往岁月的文化典籍遭到了破坏和散失。还有的文化典籍则被统治阶级涂上了政治色彩,或按照他们的需要,或出于他们的偏见,加以篡改或歪曲,“人为”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弄不清的“疑案”。在这本书中,我们选取明朝历史片断中一些疑云缭绕的未解之谜,使读者一起触摸历史,探知历史,拨开重重迷雾,还原历史真实。

内容推荐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把明朝看成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时代,也有人将明朝视为中华帝国走向衰弱的转折点。迥然各异的评价,透露出这一时期社会变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本书中,我们选取了明朝历史中的一些疑云缭绕的片断和未解之谜,与读者一起来触摸历史,探知历史,拨开重重迷雾,还原历史真相。

目录

朱元璋籍贯之谜

马皇后大脚之谜

刘伯温死因之谜

“空印案”之谜

明初“文字狱”之谜

明朝厂卫之谜

“丁丑会试科场案”之谜

大槐树移民之谜

明建文帝踪迹之谜

明成祖迁都之谜

明成祖屠杀宫女之谜

郑和下西洋使命之谜

郑和称名“三宝”之谜

明仁宗暴卒之谜

王振擅权之谜

明孝宗出生冷宫之谜

明武宗乱政之谜

明武宗豹房之谜

刘瑾专权之谜

“壬寅宫变”之谜

严嵩功过之谜

王阳明惧内之谜

戚继光斩子之谜

明神宗不喜长子之谜

张居正身死受辱之谜

万历朝妖书案之谜

东宫“梃击案”之谜

“民抄董宦”之谜

萨尔浒战役之谜

东林党之谜

徐文长狂病之谜

徐霞客生卒年与墓地之谜

明光宗“红丸案”之谜

乾清宫“移宫案”之谜

明光宗庆陵之谜

魏忠贤横行之谜

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温体仁受宠之谜

袁崇焕功过之谜

史可法生死之谜

洪承畴降清之谜

郑成功死亡之谜

红娘子、李岩存无之谜

张献忠屠蜀之谜

张献忠藏银之谜

崇祯皇帝死地之谜

懿安皇后下落之谜

崇祯太子下落之谜

南明弘光帝亲审太子之谜

李白成生死之谜

吴三桂降清之谜

陈圆圆生死之谜

董小宛生死之谜

《金瓶梅》作者之谜

《西游记》,作者之谜

孙悟空籍贯之谜

《水浒》作者之谜

白蛇娘子演变之谜

“红崖天书”之谜

昆曲起源之谜

《天工开物》书名之谜

试读章节

朱元璋籍贯之谜

“说凤阳,道风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自从这首歌谣在大江南北广泛传唱以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风阳人已经众所周知,就连《辞海》中也讲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朱元璋的籍贯似乎已成定论。但事实上,至今在江苏的句容、盱眙、沛县等地,也流传着朱元璋是当地人的不同说法。那么朱元璋的籍贯究竟在哪里呢?

关于朱元璋的籍贯,赞同者最多的是“钟离东乡说”。据《明史》记载,“太祖韦元璋,字国瑞,朱姓。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迁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据说,朱元璋原本是沛县农民的后代,祖籍在沛县。北宋末年,金人南犯中原,世代居住在沛县的一个名叫朱百六的穷苦农民,带着夫人胡氏和儿子朱四五、朱四九南渡长江,迁徙到了金陵句容通德乡的朱家巷落户,以种田为生。朱四九娶了一位侯家女儿,生下四个儿子,即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到宋末元初时,朱家已沦落为“淘金户”,专为元朝统治者开采金银等贵重器物。朱初一见在句容难以生存,便带着夫人与12岁的大儿子朱五一、8岁的小儿子朱五四向淮北逃亡,由于泗州一带荒地较多,就在泗州的盱眙津里镇定居下来,以农耕为生。后朱五四娶陈氏,由于生活艰难,又迁徙至安徽灵璧县,最后至濠州钟离的东乡,又至西乡,在太平乡孤庄村安定下来。朱五四到钟离之前,已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朱五一生有重一、重二、重三、重五四个儿子,等到朱元璋出生时,就取名叫重八。在古代,由于缺乏文化,穷苦人家的孩子取名字不易,一般按照日子和辈分,以数字取名。直到朱元璋长大以后,才给自己取了正式的名字叫兴宗,后又改为元璋,字国瑞。而他登基的年号是洪武,后人遂又称其为洪武皇帝,在凤阳一带,人们则称他为朱洪武。

自从做了皇帝,朱元璋出生的村庄就被尊称为赵府村,又称灵迹村或灵迹乡。据史书传言,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有不少祥异的天象。在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母亲陈氏梦见自己在屋子南边干活时,从西北方向来一个头戴黄冠、身穿红袍,有着长胡子的道士,从院里一堆麦糠中取出一颗白药丸,给陈氏吃下。陈氏醒后嘴里还有一股香气,第二天就在二郎庙生下了朱元璋,二郎庙旁边的山冈亦得名为跃龙冈,又称孕龙基。万历三十年(1602)在此立碑,上书跃龙冈,残碑至今仍在。据说朱元璋生下来时,红光耀天,接连闪现了几天映红了整个庙宇和附近的山,人们都很诧异。朱元璋称帝后,就将那片山命名为明光山,至今安徽省有明光市和明光镇,地名便是来源于此。当然,从今天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些说法都是后人附会上去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说明皇帝受命于天。事实上,朱元璋出生时家境十分艰难,就连包裹婴儿的衣物也是从河里捞起的破红绸布,只是到了后来的传说中,就变成了附近二郎庙的和尚抱朱元璋在河里洗澡时,河中突然浮起一方红罗,便为他裹身,称为“红罗幛”。对于“钟离东乡说”,一般在正史记载中都是持此说法,像明成祖时的大学士解缙著的《天潢玉牒》和怀素的(《皇陵碑》中也都如此认为。

第二种看法是清朝初期的大学者查继佐在私人撰写的明史《罪惟录》里提出的。他认为,朱元璋的父亲因为家道中落,迁徙到了江苏盱眙的五河乡,在这里生下了朱元璋,这就是“盱眙县五河说”。对这一假说,曾经有学者根据《盱眙县志》进行了考证,经过推断认定,在元代,盱眙并没有五河这个乡,反倒是在盱眙邻近的今安徽境内有个五河县。

第三种说法认为朱元璋出生于盱眙县太平乡的明光山二郎庙旁,明人王文录写的(《龙兴慈记》、高岱的《鸿猷录》及明清两代的《盱眙县志》都赞同这一说法,上面提到的许多灵异传说皆由此而来。作为证据,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盱眙县志就自称为《帝里盱眙县志》,其首卷更是开宗明义日:《圣迹志》。这一说法虽与第一种“钟离东乡说”有出入,但事实上在明清时代,明光处于盱眙县与临淮县交界处,二地的连接非常紧密,因此也有可能在元朝时明光确实属于钟离东乡。不过问题是,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光在明清时期一直是在盱眙县境内,从未隶属过钟离,也即后来的凤阳。

根据几种不同说法综合分析推断,朱元璋的出生地在盱眙太平乡二郎庙附近似乎最为可信。这一带就是今天安徽明光市明东乡的赵府村,而不是钟离东乡即今天的凤阳东北。当时太平乡虽然属于盱眙,但是邻近钟离,所以后来朱元璋的父母很有可能带着他西迁到不远的钟离东乡。钟离作为朱元璋的崛起之地和父母葬地,只能算做第二故乡。朱元璋在为其父母作的《明皇陵之碑》中就称钟离是“寓居是方”,并且朱元璋父亲在盱眙居住了四十多年,朱元璋本人又生在盱眙,从情理上说,他的籍贯应该是盱眙县太平乡。

以上都是以朱元璋的出生地为籍贯的争论。按照我国的说法,籍贯指本人的原籍,一般都是按照祖籍去填写的,因此朱元璋的籍贯又有“句容说”。据学者介绍,20世纪80年代,曾有民间文艺工作者在江苏句容县收集到这样一首民谣,其中唱道:“句容蛮,句容蛮,提到句容就胆寒,小小的神仙张邋遢,大大的状元李春芳,阴间的皇帝朱元璋,阳间皇帝张祠山。”句容人数百年来一直宣称朱元璋是他们本地人,这里所指的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是毋庸置疑的。1363年,朱元璋在句容立朱氏世德之碑,在碑文中他自称朱家出自金陵的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祖墓都在朱家巷,元初的时候,祖父朱初一作为淘金户赔纳不起官府的税负,而丢弃房屋土地逃离句容,去盱眙垦荒。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是朱元璋祖籍一事还被再次提起,并引出了一连串的动静,因为当时曾有一个句容籍的官员上奏嘉靖皇帝,说句容是皇上的祖籍,要求加封该地。

说到这里,我们还不能不提一下朱元璋的远籍。由于出身贫寒,朱元璋能够上追的祖先只有五代,这在普通百姓自然没有什么,但是,作为帝王之家,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皇帝要立始祖庙祭祀祖先,就必须追溯到远祖。据说在朱元璋做皇帝后,就曾有官员提出以朱熹(新安籍,今安徽徽州地区)为祖先。后来朱元璋接见一个新安籍的朱姓官员时,就问过他是否朱熹的后代,结果这个官员非常惶恐地说“臣自有臣祖”,言外之意是他与朱元璋不是同一个祖先,而新安朱姓均出自朱熹。为此,朱元璋很伤感,就将这一提法作罢。此事反映出在朱元璋的远籍问题上也存在着争议。

据有关学者们的研究介绍,朱元璋的远籍目前也有三种说法:一是沛地说,一是丹徒说,一是山东仙源说。

吴晗的《朱元璋传》认为朱元璋的较远的祖籍是沛县,至今在当地还有这样的说法,而较早在《明史》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这里的沛,据认为是指郡望,它源自汉代的沛郡,应是今天的安徽濉溪县西北一带。

明初解缙的《大明帝典》认为朱元璋“始居丹徒”,但是这一说法在清代潘柽章的《国史考异》中已经为人所辩驳,难以确证。

明朝承休端惠王的《统宗绳蛰录》,作为明宗室藩府的记录,它追溯朱元璋的祖先是“汉时山东充州府仙源县兴贤乡人”。据今天的学者考订,仙源即今天的山东曲阜县境内。这一说法,从朱氏皇族的世系记述上来说来龙去脉最为完备且详细,与朱氏世德之碑的记载也没有冲突,因此为不少学者所肯定。

籍贯是中国人尊祖敬宗观念体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在籍贯问题上自然要慎之又慎,正因为如此,才会在朱元璋的籍贯问题上出现这么多的争论。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