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豪放词/中华国学百部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豪放词是指以苏轼和辛弃疾等爱国词人为代表的词派。豪放词的作者多是爱国者,是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积极有为,经世济用,关注现实政治,忧国忧民,洞察人生。他们多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忠肝义胆,守气节,重风骨,有大丈夫气概。豪放词在题材上,多写时事,议时政,写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历史更替,或描写雄奇阔大的景物,或登临怀古、咏史伤今。它突破了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留连光景、伤春悲秋等婉约词常表现的题材的限制。豪放词的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以身许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评论时政利弊、历史功过,表达远见卓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维护民族尊严或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抒发对雄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叹,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化,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本书精选了一些经典的豪放词作品。此外,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能对作者本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本书将部分优秀作者的生平简介附于书后,相信这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手法以及深化作品内容都会大有裨益的。

内容推荐

豪放词是指以苏轼和辛弃疾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豪放词的作者多是爱国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们多胸襟坦荡,忠肝义胆,有大丈夫气概。在题材上。多写国家兴衰、民族存亡,或登临怀古、咏史伤今。豪放词的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以身许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一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维护民族尊严;或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抒发对雄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叹。

目录

敦煌曲子词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拿白

忆秦娥(萧声咽)

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

张志和

渔歌子一(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歌子二(钓台渔父褐为裘)

渔歌子三(香溪湾里钓鱼翁)

渔歌子四(松江蟹合主人欢)

渔歌子五(青草湖中月正圆)

韦应物

调笑令(胡马)

刘禹锡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柳宗元

杨白花(杨白花)

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温庭筠

清平乐(洛阳愁绝)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韦庄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喜迁莺(街鼓动)

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寇准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柳永

传花枝(平生自负)

满江红(暮雨初收)

望海潮(东南形胜)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王安石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苏轼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念奴娇(大江东去)

永遇乐(明月如霜)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满江红(江汉西来)

满江红(清颍东流)

念奴娇(凭高眺远)

黄庭坚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

清平乐(春归何处)

晁端礼

望海潮(高阳方面)

水龙吟(小桃零落春将半)

满庭芳(绿绕群峰)

米芾

水调歌头(砧声送风急)

减字木兰花(云间皓月)

贺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将进酒(城下路)

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

叶梦得

水调歌头(河汉下平野)

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

李纲

喜迁莺(长江千里)

苏武令(塞上风高)

李清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张元干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满江红(春水迷天)

石州慢(雨急云飞)

临江仙(莺唤屏山惊睡起)

胡铨

醉落魄(百年强半)

好事近(富贵本无心)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水调歌头(江左占形胜)

定风波(敲帽垂鞭送客回)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

南乡子(归梦寄地吴樯)

鹊桥仙(华灯纵博)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范成大

忆秦蛾(楼阴缺)

秦楼月(湘江碧)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朱熹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

水调歌头(青嶂度云气)

念奴娇(洞庭青草)

满江红(千古凄凉)

李处全

水调歌头(落日暝云合)

辛弃疾

贺新郎(绿树听鹈鹅)

念奴娇(野棠花落)

汉宫春(舂已归来)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乐(千古江山)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

沁园春(三径初成)

沁园春(杯,汝来前)

满江红(直节堂堂)

满江红(过眼溪山)

霜天晓角(雪堂迁客)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清平乐(绕床饥鼠)

满江红(倦客新丰)

满江红(家住江南)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陈亮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念奴娇(危楼还望)

刘过

清平乐(新来塞北)

沁园春(古岂无人)

沁园舂(一剑横空)

沁园春(万马不嘶)

水调歌头(弓剑出榆塞)

念奴娇(知音者少)

贺新郎(弹铗西来路)

杨炎正

水调歌头(寒眼乱空阔)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满江红(典尽春衣)

戴复古

满江红(赤壁矶头)

贺新郎(忆把金群酒)

沁园春(一曲狂歌)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岳珂

满江红(小院深深)

葛长庚

水调歌头(江上舂山远)

水调歌头(二月一番雨)

贺新郎(是雨还是堪拾)

刘克庄

生查子(繁灯夺霁华)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

贺新郎(湛湛长空黑)

木兰花(年年跃马长安市)

满江红(金甲碉戈)

黄孝迈

水龙吟(闲情小院沈吟)

周密

高阳台(照野旌旗)

文天祥

酹江月(乾坤能大)

沁园春(为子死孝)

陈维崧

满江红(席帽聊萧)

永遇乐(如此江山)

贺新郎(战舰排江口)

林则徐

高阳台(玉粟收余)

蒋捷

贺新郎(深阁帘垂绣)

龚自珍

台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

元好问

水调歌(黄河九天上)

蔡松年

念奴娇(《离骚》痛饮)

秋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词人谱

试读章节

生查子

敦煌曲子词

三尺龙泉剑[1],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2],百只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注释】

[1]龙泉剑:宝剑名。《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斗、牛二星间有紫气,因使人在丰城(今属江西)掘地得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2]落雁弓:指良弓。语出《国语·魏语》:“更一赢侍魏王,见一雁过,曰:‘臣能遥弓而落雁。’乃弯弓向雁,雁即落。”

【赏析】

敦煌曲子词是二十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并经过整理刻印的敦煌写本歌辞,其中绝大部分为民间作品,语言晓畅明白,风格清新质朴。这首词表现了守边战士不畏艰苦,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匣藏宝剑,腰挎弓箭,驰骋边疆,为国效力,建功立业。令人振奋的昂扬斗志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充溢其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1]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2]伤别。  乐游原[3]上清秋节[4],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5]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6]。

【注释】

[1]秦娥:美丽的女子。

[2]灞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附近有灞桥,人们在此折柳送别。

[3]乐游原:唐代游览胜地,现在西安。

[4]清秋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5]音尘:这里借指信息、音信。

[6]汉家陵阙:汉代诸帝王的陵墓。

【赏析】

忆秦娥既是词牌名又是题目。此曲上片写春愁:凄清夜空,箫声幽咽,月色朦胧,心中惆怅。梦中之情,眼前之景,更不堪忆当年灞陵离别!本写思妇念远,作者又转笔青青柳色,将个人的离情别绪,进而过渡为感慨整个人类的伤古与怀今,主题得以深化,境界得以拓宽。下片写秋思:乐游清秋的热闹,咸阳古道的冷落,行成鲜明的对比,末句八字将悲欢盛衰,古今聚散都放置到了沉重的历史长河中去进行衡量,悲壮境界全出。全词词句清丽,境界开阔,道尽伤今怀古之豪情,成了千古之绝唱。

结袜子

李白

燕南壮士[1]吴门豪[2],筑中置铅[3]鱼藏刀[4]。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5]。

【注释】

[1]燕南壮士:战国时燕人高渐离。

[2]吴门豪:春秋时吴人专诸。

[3]筑中置铅:高渐离善击筑(一种乐器),与荆轲友善。荆轲刺秦失败被杀身亡,高改名换姓,为人佣保。秦王喜欢听他击筑,找到他,弄瞎他的眼睛,让他为自己击筑。高渐离便暗将铅块藏于筑中,乘机向秦王扑去,可惜没有击中,被秦王杀死。

[4]鱼藏刀:吴公子光(阖闾)阴谋篡夺吴王僚的王位,暗蓄武士专诸,在一次筵席上,令专诸将匕首藏入鱼腹,献给王僚,乘机杀死王僚,专诸亦为卫士所杀,阖闾遂自立为吴王。  [5]泰山一掷轻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用其意。

【赏析】

本词只有短短四句,但观点明确,慷慨激昂。前两句列举了古代两位有名的刺客高渐离、专诸的事迹,然后赞扬了他们的豪壮义气: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第四句阐明了这些壮士,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死观,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为知己而死,死得其所。本词不一定为李白所作,姑存备考。

渔歌子(一)

张志和

西塞山[1]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2]肥。青箬笠[3],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

[2]鳜鱼:即桂鱼。

(3]箬笠:用箬竹叶制作的斗笠。

【赏析】

青山、绿水、桃花、桂鱼和江湖渔父,好一幅美丽的江南渔歌图!这也正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他曾因获罪遭贬而归隐太湖,自号“烟波钓徒”,每日沉浸于垂钓之中,但“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只是在自然中寻求慰藉并陶醉其中。开篇两句融情于景,自然风景生动活泼,色彩鲜亮。而后渔父形象的介入为之添彩,人情味渐浓。末句“斜风细雨不须归”寓意深刻,委婉表达作者避世以自得的生活愿望,成为全篇的主旨。本词境界高远,格调清新,韵律和畅,情思淡泊,为豪放之佳作。

P1-3

序言

豪放词是指以苏轼和辛弃疾等爱国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以“豪放”论词,始于苏轼。真正确立豪放词风并对词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辛弃疾。他的词皆写得境界壮阔,气势飞动,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一洗晚唐五代以来绮靡柔弱的词风,给宋代词坛带来一股刚健雄风和阳刚之气。

豪放词的作者多是爱国者,是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积极有为,经世济用,关注现实政治,忧国忧民,洞察人生。他们多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忠肝义胆,守气节,重风骨,有大丈夫气概。豪放词在题材上,多写时事,议时政,写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历史更替,或描写雄奇阔大的景物,或登临怀古、咏史伤今。它突破了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留连光景、伤春悲秋等婉约词常表现的题材的限制。豪放词的主题常常是抒发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以身许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评论时政利弊、历史功过,表达远见卓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维护民族尊严或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抒发对雄奇壮美的大自然的赞叹,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化,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在抒情方式上,豪放词多直抒胸臆,强烈感情直泻而下,一吐为快。在语言上,豪放词善于以诗人词、以文人词,提高了词的品位,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为四个阶段。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综观宋词,浩如烟海,但占分量最重的还是那些婉约缠绵之作。这其实与词的起源和发展直接相关。词本来就是用来让歌女们吟唱的,而歌女们最爱唱的,当然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缠绵悱恻之句了。因而在苏轼作词之前,宋词的词风自然是非婉约莫属了。当苏轼作词之时,柳词早已是如日中天了,有市井处便有柳词。缠绵婉约已不只是柳词的特点。而是当时宋词的总体风格了。而作为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的苏轼,却没有使自己的作品落人传统的牢笼。于是,宋词也从此踏上了革新的道路。总之,豪放飘逸之词使苏轼被人们尊为豪放词的开山之祖,虽其豪放词竟不足他全部词的十分之一,然苏轼慷慨豪迈的气质,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以诗为词的创作技法,使词获得新的飞跃发展,也使词不再是只可吟唱的曲词,还成了一种以长短句抒写广泛内容的新体诗。这也许正是苏轼对宋词最大的贡献吧!

要从如此精美浩瀚的文化遗产中选出仅仅不到两百首来供大家欣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入选的作品实在太多太多,但囿于篇幅,我们只能忍痛割爱,在此祈请大家谅解。此外,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能对作者本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我们将部分优秀作者的生平简介附于书后,相信这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手法以及深化作品内容都会大有裨益的。真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本书中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和艺术借鉴!限于作者水平,错误、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