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晋商十大家族/晋商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程光//盖强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晋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一个历经五百年商业辉煌的传奇故事。山西人为什么对经商做生意情有独钟呢?在山西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的谚语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而又是什么会让显赫尊贵的慈禧太后对晋商能够另眼相待呢?辉煌五百年的晋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又是如何最终走向没落的?

请走进本书,里面将告诉你关于“晋商十大家族”兴衰成败的故事……

内容推荐

明清两代,晋商大族崛起,始自河东、上党,终至晋中平川,由南而北,此伏彼起。

清代,康乾盛世已有灵石王氏、介休范氏等豪富出现,晋中富商资产达数十万两白银者,以数十家计;资产逾百万两、富可敌国者,约十余家。

……

本书带你走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晋商,告诉你“晋商十大家族”兴衰成败的故事……

目录

灵石县静升村王氏家族

 元代肇始 明代奠基

 康雍两朝 逐利湖海

 据资万千 建院筑堡

 地灵人杰 英贤迭出

 捐纳封赠 冠棠毕集

 道光之后 国难家灾

介休县张原村范氏家族

 明代创业塞上

 清初跻身皇商

 北方贩盐巨族

 赴日采办洋铜

 西北输送军粮

 豪族满门顶戴

 负债惨淡经营

 抄家破产下场

 古堡古寨古茔

介休县北贾村侯氏家族

 侯氏支派 源远流长

 贩绸贩盐 家业兴旺

 蔚字票号遍布各省

 侯门豪宅 甲第联辉

 票号倒闭 商业破产

介休县北辛武冀氏家族

 乾嘉盛世 家业兴旺

 巾帼丈夫 综理家政

 经营票号 由盛而衰

 富室豪门 断壁残垣

平遥县西达蒲李氏家族

 经营颜料走出山西

 首创票号 如日东升

 汇通天下 财源滚滚

 修宅建院 捐输买官

 穷奢极侈 走向衰败

祁县乔家堡乔氏家族

 乔贵发走西口 包头创业

 三兄弟“复盛公” 承前启后

 乔致庸主堂务登峰造极

 “大德恒”、“大德通” 票号兴隆

 乔映霞、乔映奎世家风范

 国遭灾、家受难 走向衰落

祁县城内渠氏家族

 从行商到坐商

 从南国到北疆

 从“长源川”到“长裕川”

 从商贸业到票号业

 从金融业走向民族工业

 从鼎盛走向衰退

 从家族辉煌到群星璀璨

太谷县北洗村曹氏家族

 曹三喜闯关东 朝阳起家

 “六德公”展宏图 广开商号

 “三多堂”辟茶 路走向鼎盛

 集巨资随大流 开办票号

 国运衰族人奢 日薄西山

榆次县车辋村常氏家族

 明代中叶 定居车辋

 康熙年间 东口创业

 九世昆仲 开辟茶路

 江南漠北 懋迁化居

 怀秉两代 承前启后

 成同两朝 由盛转衰

 光绪年间 大厦将倾

 民国初年 商业倒闭

 书香门第 英才辈出

榆次县聂店村王氏家族

 清代中叶 典商巨富

 成同年间 票商豪门

 建宅修寨 聚宝藏珍

 声色犬马 醉生梦死

 风雨飘摇 破产覆巢

附:十大家族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王兴旺,字隆丰,《王氏族谱》记:“以业贾起家。性淳厚,能勤俭,以敦本睦族为先务。生平寡言,不喜事,然事之有关大义者,未尝不踊跃为之。”从顺治到康熙初年,王兴旺经商于晋、陕、蒙、豫、冀、鲁一带,看到平川地区遭受战乱,畜力极为短缺,便瞄准这一商机,携同子侄王斗星、王烈星贩卖牲畜。他们凭着义气、信用、银钱等,不仅沟通了官设的关卡,同时结交了很多达官显贵和燕赵豪勇义士,打通了北方贸易通道,资本日趋雄厚,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康熙八年(1669),王兴旺慨然捐献卣十余金,以解乡亲徭役之困。他死后,灵牌列入灵石县忠义祠列公神位。

康熙四年(1665),王家首建“拥翠”、“锁瑞”两巷住宅;10年后又建了义安院。

到了十四世,王谦受、王谦和、王谦让、王正居、王谦美兄弟五人天赋高,思路宽,有胆略,为王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里程。兄弟有分有合,或聚或散,长兄和老三外出经商,其他人留守家园,经营田地,课读子弟,处理家务,五人“里应外合”,奠定了王家称雄一方的基础。王谦受、王谦和兄弟生性质朴,淳厚儒雅,在经商过程中以义气为重,人缘很好,在家族的商业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王氏族谱》记:“王谦受,字益之,赠中宪大夫(正四品)。少有志,节授章句,颖异超拔……后以食指殷繁,贸迁燕齐间,身虽货殖,而制行雅,有儒者风,理家政同爨五一卜余年,寸丝尺布,未尝有偏,里人称之。”又记:“王谦和,字顺之,号直夫,性情磊落,举止端庄,多与燕齐问豪俊交游,义气为重。好读书,领略大旨。同爨数十年无私议,与宗族乡党处,诺不欺。遇颠连困苦,即慷慨乐施。”

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乱,宁夏兵变,陕甘震动,清政府急需军马粮草。得知此讯,王氏兄弟甘愿为国分忧,立即日夜兼程,将刚从蒙古牧民手中购回的24匹良马,送到平阳府支援官军,受到平阳知府及步军统领的赞赏,即受命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兄弟二人约同族叔王兴旺及同辈王斗星、王烈星、王懋躬、王肃等,从塞外购马,中原集粮,全力以赴,报效朝廷。康熙十五年(1676),平定三藩之后,步军统领上奏朝廷,王氏兄弟受到朝廷的褒奖,声震京畿,名噪一时。

此后,王氏家族借助清廷势力,牛意越做越大,做到了京城。随着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加,族人将原来分散的宅院联成里仁、拥翠、锁瑞、钟灵、拱秀5条巷,宅居延至文庙之两。静升王家很快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豪族,同两渡何家、蒜峪陈家、夏门梁家并称为灵石四大家族。

清初,王家“宝和楼”和“万丰公”两商号生意相当兴隆,同时继续开办了经营皮货的“广顺号”等新的商号。王兴旺以王家醋坊为据,精研当时的酿醋技艺,改进工艺,制成“王家香醋”,并创办了“德和源”、“德和诚”两商号专门经营,王家香醋深受百姓喜爱,盈利颇多。康熙二十年(1681),十四世王肃在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开办了“广顺号”,主营丝绸、布料及皮货,极重诚信,公平待客,信誉卓著,名盛一时。

在清初重儒轻商的时代背景下,王氏族人在重视家族教育的同时,也对乡里的文化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八世5t~佐才于康熙元年(1662)在静升镇东南的柏沟村办义学,并购田20亩(合13300余平方米)以解决塾师的薪俸,使王氏和乡里的贫穷子弟得以就学。十四年(1675),王斗星捐金,重修静升镇文庙,意在使乡党尊儒尚礼,重振文风,多出英才。雍正年间(1723~1735),王生炳开办书塾,捐银干两作为书塾基金,以奖励子弟和乡人勤学奋进。继而十六世王中a'r出资三百金,交户中生息,为族中士子会试之费,以鼓励士气。王家从十五世王梦简开始,或正途科考,或异途捐保,或祖德荫袭,“功名磊落者代不乏人,身列儒林名登仕籍者五十余人”。

成为望族之后,王氏族人很愿意修渠铺路,造福桑梓。清初,王佐才等人在静升村南小水河修“通济桥”;王a'r极在富足沟口创修“锁浪桥”。康熙初年,王谦和、王梦鹏等在静升村南小水河修“王公桥”。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六世王寅德“慨然施己百金”,请村中纠首管理生息,修筑渠道;六十年(1721),灵石县学毁于洪水,十五世、邑庠生王麟趾独力修葺。静升村南有田千亩,无渠灌溉,雍正四年(1726)王麟趾又捐资置静升村东南滩地20亩(13300余平方米),掘池筑坝,环池植树,蓄水通渠,使阖乡同享水利,泽惠至今。其子王奋志于13年后又置地3亩(2000平方米),“地内出产,为池地纳粮之用”。十六世王生炯济困扶危,多次出资代营族里间婚葬,每逢岁歉还要捐钱粮赈饥;他还热心于修桥铺路,对邻境的霍州和介休,也慷慨捐资,以成其桥、路之事。

王家由农到商,耕读传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基础,为步入官场铺平了道路。从十四至十六世,王家人开始做官为宦。十四世王谦受首先以2000两白银为其子王梦简捐了个“州同加五级”,后又诰授为“中宪大夫”,位居四品;十五世王风美历任陕西咸阳、连城二县少府,政绩突出,曾建坊旌表。

康熙六十一年,海晏河清,国泰民安,清圣祖玄烨皇帝设997人的千叟大宴,年过七旬的王谦受奉旨以京畿富绅的身份到乾清宫赴宴,并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这支龙头拐杖,后来一直供奉在宗祠。王谦受荣赴“千叟宴”,使静升王家的声望达到顶峰。

雍正二年,王家建成崇宁堡;六年,钟灵巷竣工,家族宅院进一步扩大。P4-7

序言

明清两代,晋商大族崛起,始自河东、上党,终至晋中平川,由南而北,此伏彼起。

清代,康乾盛世已有灵石王氏、介休范氏等豪富出现,晋中富商资产达数十万两白银者,以数十家计;资产逾百万两、富可敌国者,约十余家。

咸丰初年,御史章嗣衡奏折中所称太谷孙氏,有资产二千万两白银,曾为海内首富,惜倏忽败落,史料难觅;另称贾氏,竟至鲜有所闻。光绪末年,徐珂《清稗类钞》一书所列山西富商中,平阳(今临汾市)亢家位居榜首, “号称数千万两”,其余十四家皆在晋中介、平、祁、太、榆五县,其中太谷刘、武、孟、杨,榆次侯、何、郝诸家俱史料匮乏,难成篇章。

清代富商资产,均处于此消彼长状态。本书所列十大家族,未必是同一时期资产最雄厚者,也未必是至今都有宅院尚存者,只能从现有资料加以缀补整理,略见部分富商史实。

受资料和水平所限,本书恐不乏谬误和缺遗之处,敬希指教。

编著者2008年4月25日

后记

2001~2003年,我与梅生先生合作编撰《儒商常家》一书时,即开始走访搜集晋商其他家族的史料。2005年写出《皇商范家》后,另外8家陆续开笔,至2008年初,与盖强先生合作共完稿10家,姑且以《晋商十大家族》名之。

《晋商十大家族》在实地采访和编撰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灵石静升王氏家族”一文,得到王氏族人王儒杰先生的指教;“介休张原范氏家族”一文,承蒙范氏族人提供《范氏家谱》和范春义先生等人的具体协助;“介休北贾侯氏家族”一文,承蒙侯氏族人侯清柏先生提供《侯氏族谱》,并得到北贾村民的多番帮助;“介休北辛武冀氏家族”一文,承蒙华中师范大学付海晏博士提供宝贵资料,并受到冀氏族人冀广海先生和北辛武村民的热忱支持;“平遥西达蒲李氏家族”一文,参考了张中伟、先生的有关文章,并得到西达蒲村民的具体协助;“祁县城内渠氏家族”一文,参考了张辉先生的有关文章;“榆次聂店王氏家族”一文,参阅了侯尊五先生的有关文章。

值此《晋商十大家族》付梓之际,谨向上述各位先生和照片提供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程光2008年4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