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1976年,“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它却对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等层面至今影响深远。
人们对工农兵大学生的评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纪录的理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大学(1970-1976工农兵大学生)/友谊凤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海天//肖炜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70—1976年,“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它却对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等层面至今影响深远。 人们对工农兵大学生的评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纪录的理由。 内容推荐 1970年—1976年,在中国,“工农兵”和“大学生”被联结在一起,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词汇一经结合产生了惊人的“化学反应”,一场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模式成为事实,大为推广,许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体会就被强行贴上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标签,他们别无选择。 “工农兵大学生”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是它却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教育理念及个人命运等方面影响深远。虽然在许多重要岗位上不乏他们的身影,然而,他们始终都被认为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这个阴影甚至深深地烙在了每个“工农兵学员”的心中。 一位工农兵学员曾写到:“时下流行写回忆录。坊间林林总总的网站里,‘大学岁月’一栏往往是很热门的。它意味着友谊,青春,热情,理想和骄傲。大学生活几乎是所有过来人最值得怀恋的一段经历。毕竟,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贫困落后的国度,长期以来大学生都是非常稀罕的‘天之骄子’。他们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当然也不怕向人炫耀。如果把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大学生划分为: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至今的四个阶段,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几乎完全看不见“文革”时期大学生——‘工农兵学员’的回忆文字?” 直到今天,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评述仍然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记录的理由。 目录 引子 数位大学校长:高考招生不改革?创新人才难培养 高考改革试“破冰”?复旦、上海交大率先试点 第一章 初登舞台 一、教育界的革命 二、第一届“工农兵学员” 三、第一届学员走出校门 第二章 理想之歌 一、坎坷的大学之路 二、创作自己的诗歌 三、从理想到现实 第三章 明星学员 一、陈力丹,淡忘的工农兵岁月 二、李银河,不愿触及的往事 三、梁晓声,我的大学生活 第四章 最后的学员 一、大学的末班车 二、复旦中文7611班 三、教育改革的春天 第五章 退出舞台 一、承前启后的时代 二、相聚2005 试读章节 初入北大的日子 工农兵学员人校不久,北京大学校方接到上级通知:1970年10月1日将举行国庆大游行,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其中一个方队将由工农兵学员组成。 这个消息对学员们说,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可以接受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检阅,紧张的是任务的重大和时间的紧迫。接到通知后的星期六下午,学校把学员们集中起来,在操场上练习走正步。以后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大家都在学校的统一指挥下集中训练。许多人腿练肿了,但劲头仍然不减,也不敢有丝毫马虎。 李荣欣:我们当时很高兴地参加训练,基本上从9月初到月底都在干这个事。 临近国庆节,游行人员又集中训练了一周,训练完毕,开始进入彩排。此时离国庆节只有三天了,那几天晚上,学校都用卡车把学员拉到天安门广场进行现场编队、彩排。 最后彩排的那个晚上,一辆大卡车装了一套套崭新的肚兜连裤的蓝色工装服和白衬衣过来,让参加游行的学员换上。这让学员们不满意了,这是工人穿的衣服,自己明明是解放军学员,为什么要穿工人的衣服参加游行呢? 李荣欣:去了以后穿工人的服装,不让我们穿解放军服装,当时学员的意见很大。 这时候,工宣队和军宣队的人向大家解释,大家是以北大学员的名义参加游行的,不该穿解放军的衣服,而应该换上其他的服装。经过他们的反复解释,学员们的情绪才慢慢平息下来。 10月1日这天,凌晨3点左右,学员们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后,学校给每人发了两段香肠、两块面包、一个苹果。然后用卡车把大家拉到了东长安街北京站的东边,这是游行队伍列队等待命令的地方。 李荣欣:提前去在那儿等,早晨三四点钟就到了。来到北京站东边,在那儿排队。 每个游行方队由1200人组成,横队一列30人,纵队一列40人,每10个方队有一辆彩车。参加游行的队伍统一由设在天安门城楼的总指挥部调度,命令经各方阵的步话机传达下来。 这一年北大彩车的主题是体现“教育革命”的成果。他们用一辆载重50吨的大卡车做动力平台。在装修成平台的大车上,一些化好妆的工农兵学员在上面来回走动,并不断变换着造型。 上午10点钟,天安门广场上的扩音器里突然响起了嘹亮的《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知道游行要开始了。游行的队伍踏着进行曲的节拍进行,速度时快时慢。到11点左右的时候,北大学员的方队开始上场了。 李荣欣:队列一直到10点多才开始,到我们解放军学员就到11点多。 但是,当北大工农兵学员的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一直站在城楼上的毛泽东,因为站的时间太长了,暂时离开了检阅台。 这一下学员们可急了。为了这次游行,大家苦练了将近一个月。可在关键时候,不但没看到毛主席挥手致意,甚至连他的人影都没见着。面对这种情况,谁都不甘心就这么走下去。学员们手挽着手站在天安门城楼前,高喊着“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整个游行的队伍一时全停了下来。 总指挥部的扩音器在空中高声呼喊,要求北大的方队赶快往前走,但根本没有人听从他的指挥。几分钟后,毛主席终于从休息室走了出来。学员们这时候都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再也没人管什么队形了。他们一边呼喊着“毛主席万岁!”,一边不顾一切地往天安门城楼下涌过去。 李荣欣:队伍已经完完全全乱套,可能后来毛主席觉察到了,就出来了。 这也许是国庆游行中出现过的少有的混乱局面,以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制作纪录片时,这些镜头都被掐掉了。 除了这次国庆游行活动,让李荣欣印象深刻的任务还有到清华园迎接外宾。 那天他们下课后,接到学校的通知,次日上午换上工人的服装,到清华园迎接外宾。北大校园离清华校园不远。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后学员们就举着红旗从学校出发了。到达清华后,外宾还没到,所有人都在门口列队等候。 李荣欣:去到以后列队欢迎。 大概过了几十分钟,门口开过来几辆轿车。车停下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以及宾努亲王和夫人走了下来。中方的陪同人员是黄永胜,手里拿着一本那个年代人手一册的《毛主席语录》。对于这几个人,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西哈努克亲王,他永远微笑着,给人的感觉很亲切。 李荣欣:黄永胜拿着语录本,走着晃着,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P33-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