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儒林外史(共2册)/中国古典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吴敬梓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小说史上,《儒林外史》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其卓越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创造,使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公认的辉煌巨著,并对后世及世界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小说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作者吴敬梓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不堕落暴露小说的恶趣之中。

此次点校整理,我们采用此书现存的最早刊本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作为工作底本。

内容推荐

在中国小说史上,《儒林外史》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其卓越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创造,使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公认的辉煌巨著,并对后世及世界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作品来看,《儒林外史》着力刻画的主角是形形色色的儒林众生,评判其优劣高下的标准则是其对待“功名富贵”四字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诚如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写:“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从中可以看出,作品不仅多层次多角度地讽刺和批判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知识分子扭曲的心灵和种种丑恶行径,同时也对封建专制时代士人的理想人格建设这一命题进行了思索和探究。从这一点讲,《儒林外史》不只是讽刺小说,更不是仅为暴露而写作,其为疗治病态社会的病态文人是开了一剂良药的。作品中塑造的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以及市井四“奇人”等形象,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蔑视功名富贵,有学问,讲操守,坦荡真诚,是黑暗现实中的真儒高贤和“一丝光亮”,这些为作品所肯定的人物显示了作者理想人格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此次点校整理,我们采用此书现存的最早刊本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作为工作底本。对于文中明显的衍夺讹误之处,则参校其他版本予以改正;为方便阅读,改异体字、俗体字为正体;部分假借字,在不伤害原意的前提下不予修改。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赐教。

目录

原序

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十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蘧公孙富室招亲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士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贤问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四回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

第二十二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第二十三回 发阴私诗人被打 叹老景寡妇寻夫

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二十六回 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二十八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

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第三十回 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第三十一回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

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举 娄焕文临去遗言

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

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

第三十五回 圣天子求贤问道 庄征君辞爵还家

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第三十七回 祭先圣南京修礼 送孝子西蜀寻亲

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狭路逢仇

第三十九回 萧云仙救难明月岭 平少保奏凯青枫城

第四十回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第四十一回 庄濯江话旧秦淮河 沈琼枝押解江都县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

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将军大战 歌舞地酋长劫营

第四十四回 汤总镇成功归故乡 余明经把酒问葬事

第四十五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讲堪舆回家葬亲

第四十六回 三山门贤人饯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

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

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

第五十回 假官员当街出丑 真义气代友求名

第五十一回 少妇骗人折风月 壮士高兴试官刑

第五十二回 比武艺公子伤身 毁厅堂英雄讨债

第五十三回 国公府雪夜留宾 来宾楼灯花惊梦

第五十四回 病佳人青楼算命 呆名士妓馆献诗

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五十六回 神宗帝下诏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试读章节

第二日,母亲同他到隔间秦老家。秦老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指著门外道:“就在我这大门过去两箭之地,便是七泖湖。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又有几十棵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我老汉每日两餐小菜饭是不少的;每日早上,还折两个钱与你买点心吃。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他母亲谢了扰要回家去,王冕送出门来,母亲替他理理衣服,口里说道:“你在此须要小心,休惹人说不是;早出晚归,免我悬望。”王冕应诺,母亲含着两眼眼泪去了。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弹指又过了四年。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戴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是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吃了一回,那胖子开口道:“危老先生回来了。新买了住宅,比京里钟楼街的房子还大些,值得二千两银子。因老先生要买,房主人让了几十两银卖了,图个名望体面。前月初十搬家,太尊、县父母都亲自到门来贺,留着吃酒到二三更天。街上的人,那一个不敬!”那瘦子道:“县尊是壬午举人,乃危老先生门生,这是该来贺的。”那胖子道:“敝亲家也是危老先生门生,而今在河南做知县。前日小婿来家,带二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就是了。这一回小婿再去,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去晋谒晋谒危老先生。他若肯下乡回拜,也免得这些乡户人家放了驴和猪在你我田里吃粮食。”那瘦子道:“危老先生要算一个学者了。”那胡子说道:“听见前日出京时,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看这光景,莫不是就要做官?”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

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面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只有隔壁秦老,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因自小看见他长大,如此不俗,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着说话儿。

一日,正和秦老坐着,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头带瓦楞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迎接,叙礼坐下。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因秦老的儿子秦大汉拜在他名下,叫他干爷,所以常时下乡来看亲家。秦老慌忙叫儿子烹茶、杀鸡、煮肉款留他,就要王冕相陪。彼此道过姓名,那翟买办道:“这位王相公,可就是会画没骨花的么?”秦老道:“便是了。亲家,你怎得知道?”翟买办道:“县里人那个不晓得!因前日本县老爷吩咐,要画二十四副花卉册页送上司,此事交在我身上。我闻有王相公的大名,故此一径来寻亲家。今日有缘遇着,王相公是必费心大笔画一画,在下半个月后下乡来取。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秦老在旁,着实撺掇。王冕屈不过秦老的情,只得应诺了。回家用心用意,画了二十四副花卉,都题了诗在上面。翟头役禀过了本官,那知县时仁发出二十四两银子来。翟买办扣克了十二两,只拿十二两银子送与王冕,将册页取去。时知县又办了几样礼物,送与危素,作候问之礼。

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次日,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来家致谢。当下寒暄已毕,酒过数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时知县不敢隐瞒,便道:“这就是门生治下一个乡下农民,叫做王冕,年纪也不甚大,想是才学画几笔,难入老师的法眼。”危素叹道:“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老父台可以约他来此相会一会么?”时知县道:“这个何难!门生出去,即遣人相约。他听见老师相爱,自然喜出望外了。”说罢,辞了危素,回到衙门,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

翟买办飞奔下乡,到秦老家,邀王冕过来,一五一十向他说了。王冕笑道:“却是起动头翁,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这尊帖也不敢领。”翟买办变了脸道:“老爷将帖请人,谁敢不去!况这件事原是我照顾你的,不然老爷如何得知你会画花?论理,见过老爷,还该重重的谢我一谢才是!如何走到这里,茶也不见你一杯,却是推三阻四,不肯去见,是何道理?叫我如何去回覆得老爷?难道老爷一县之主,叫不动一个百姓么?”王冕道:“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拿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如今将帖来请,原是不逼迫我的意思了,我不愿去,老爷也可以相谅。”翟买办道:“你这都说的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秦老劝道:“王相公,也罢,老爷拿帖子请你,自然是好意,你同亲家去走一回罢。自古道‘灭门的知县’,你和他拗些甚么?”王冕道:“秦老爹,头翁不知,你是听见我说过的。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翟买办道:“你这是难题目与我做,叫拿甚么话去回老爷?”秦老道:“这个果然也是两难。若要去时,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亲家又难回话。我如今倒有一法:亲家回县里,不要说王相公不肯,只说他抱病在家,不能就来,一两日间好了就到。”翟买办道:“害病,就要取四邻的甘结!”彼此争论了一番。秦老整治晚饭与他吃了,又暗叫了王冕出去问母亲秤了三钱二分银子,送与翟买办做差钱,方才应诺去了,回覆知县。

知县心里想道:“这小厮那里害甚么病!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着实恐吓了他一场。他从来不曾见过官府的人,害怕不敢来了。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不如竟自己下乡去拜他。他看见赏他脸面,断不是难为他的意思,自然大着胆见我,我就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又想道:“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又想道:“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

P2-7

序言

在中国小说史上,《儒林外史》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其卓越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创造,使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公认的辉煌巨著,并对后世及世界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小说作者吴敬梓,清代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卒于乾隆十九年(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别署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举业世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间“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吴家凭科举之功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而其本人,从小聪颖好学,才识过人,十四岁从嗣父宦游,十八岁考取秀才,之后虽屡试未中,但终身交接儒士。此等出身和个人阅历,为其创作《儒林外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吴敬梓是一个八股大家的曾孙,自己也在这里面用过一番工夫来,经过许多考试,一旦大觉悟之后,方才把八股社会的真相——丑态——穷形尽致的描写出来。”(《吴敬梓年谱》)

从作品来看,《儒林外史》着力刻画的主角是形形色色的儒林众生,评判其优劣高下的标准则是其对待“功名富贵”四字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诚如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所写:“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从中可以看出,作品不仅多层次多角度地讽刺和批判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知识分子扭曲的心灵和种种丑恶行径,同时也对封建专制时代士人的理想人格建设这一命题进行了思索和探究。从这一点讲,《儒林外史》不只是讽刺小说,更不是仅为暴露而写作,其为疗治病态社会的病态文人是开了一剂良药的。作品中塑造的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以及市井四“奇人”等形象,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蔑视功名富贵,有学问,讲操守,坦荡真诚,是黑暗现实中的真儒高贤和“一丝光亮”,这些为作品所肯定的人物显示了作者理想人格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作为伟大的讽刺小说,书中出色的讽刺艺术的运用,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作者对科举有刻骨铭心的体悟,对其虚伪性和毒害性看得非常透彻,他十分巧妙地运用对比、夸张、悲喜剧结合等多种艺术手法,或明嘲或暗讽,极尽讽刺之能事,将八股制度培育造就出来的所谓“人才”的思想僵化、知识贫乏、虚伪贪婪、道德沦丧等特性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周进头撞号板的心酸,范进中举后的发疯,王玉辉看到女儿饿死殉夫而仰天大笑……还有胡屠户的市侩,严监生的悭吝,严贡生的无赖,张静斋的“没脊骨”,王德、王仁的无德无仁……小说之所以能栩栩如生地成功塑造出如此众多的反面知识分子形象,无不依赖于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之功。

《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同样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作品采用了“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文体结构,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长篇章回结构范型。小说虽没有贯串全书的人物、线索,却能围绕反对科举这一中心点,巧妙安排近两百个人物逐个逐批地出场或退场。这种“新体”既有利于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又表现出了作为长篇小说构思的完整与缜密,对之后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儒林外史》带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色彩,用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来审视这部作品,其内容应当是“正史”所不载,“内传”所不收的。对此,与作者同时代的程晋芳在其《怀人诗》中已曾道及:“《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勉行堂诗集·春帆集》)但这并不妨碍《儒林外史》成为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名著,作品以其极高的思想价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世世代代流传不衰。

此次点校整理,我们采用此书现存的最早刊本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作为工作底本。对于文中明显的衍夺讹误之处,则参校其他版本予以改正;为方便阅读,改异体字、俗体字为正体;部分假借字,在不伤害原意的前提下不予修改。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赐教。

肖婧菁

2008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