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别处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韩博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内容推荐 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凯尔特的薄暮》中写道:“在大城市,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团体里,只能窥到世界的一部分。在小镇或村庄里,却没有什么小团体;人不够多。所以,在小地方,你必然能领略整个世界。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阶级;每个时辰都有新的挑战。”所以,对大城市感到厌倦的人,必然会去乡野间乱走,潦草的乡野之间,离自己更近,离完整的世界更近。 爱尔兰中南,擅于提供这样的乡野,尽管,有时候,在这里,乡野已不够潦草,已被驯服得过于雅致,但乡野终归是乡野,就算没什么奇迹,也没什么欢喜,仍能教人在肉身的乱走之中缓缓停下灵魂。 目录 上天另眼相看的地方 都柏林 Dublin 尤利西斯公园 鲍沃斯考特园林 Powerscourt Gardens 人生得意需存盘 七教堂镇 Glendalough 圣地或每天下午五点的墓园 沃特福德 Waterford 泪如水晶之城 利斯莫尔城堡 Lismore Castle 学民自我的迷宫 科夫 Cobh 南方都丽 布拉尼城堡 Blarney Castle 巧言魅惑 基拉尼 Killarney 妖仙与赛车之间 班拉提 Bunratty 复刻版古堡夜宴 伯尔城堡领地 Birr Castle Demesne 指向无限的有限 爱尔兰国家种马场 National Stud 终曲:看不见驭手的坐骑 后记 试读章节 海水,悬崖,蒲公英,羊齿革,阴郁的天空,死气沉沉的小镇,男性天体浴场四十步潭边,一位老汉刚刚攀上礁石,光着屁股,满脸通红,一面喘息,一面等待磨着牙齿吹干大地的风或与天庭对抗吮吸万物的地心引力带走皮肤沟壑间海藻气味的暗绿色湾汊体液。 气派十足、体态丰满的勃克·穆利根从楼梯口出现。他手里托着一钵肥皂沫,上面交叉放了一面镜子和一把剃胡刀,他没系腰带,淡黄色浴衣被习习晨风吹得稍微向后蓬着。他把那只钵高高举起,吟诵道: “我要走向上主的祭台。” 《尤利西斯》自此展开,模仿天主教神父的勃克·穆利根现身的那处楼梯口,就在光屁股老汉身后,数十步外,也许正是四十步,一座俯瞰都柏林湾的圆塔里。圆塔并不高大,也不好看,又矮又粗,灰扑扑的,远远望去,仿佛一只弃子坡顶的花岗岩旧瓮或一桩半途而废的婚约。事实上,圆塔却是炮塔,1804年,为防御拿破仑麾下法军越海侵袭,英国军队效仿法属科西嘉岛马铁洛岬角海防炮塔,于都柏林郊外港口区桑迪科沃(S日rldycove)建起警备工事,并以马铁洛塔称之。炮塔内筑两层,由“昏暗的螺旋状楼梯”相与勾连,塔顶平台设炮座、围胸墙,正是勃克,穆利根口中那处“上主的祭台”。 登高一望,21世纪的海面,早已没了坚船利炮逼近的惶恐。但“明镜般的海水”,仍以《尤利西斯》第一章描述的方式,“泛起一片白色,好像是被登着轻盈的鞋疾跑着的脚踹起来的一般”,在“朦胧的海洋那雪白的胸脯”上,“重音节成双地交融在一起”,好似“一只手拨弄着竖琴,琴弦交错,发出谐音”,而“一对对的浪白色歌词闪烁在幽暗的潮水上”。 四十步潭中,又有人光着屁股跃入“颜色深得像果冻般的水里”,“一个柔滑、褐色的头,海豹的,远远地在水面上,滚圆的”,他正以手臂、胸腹与阴茎,分开勃克·穆利根所谓“伟大可爱的母亲”、“鼻涕青的海”、“使人的睾丸紧缩的海”——安详地,勃克·穆利根挪用着荷马《奥德修记》的诗句:“到葡萄紫的大海上去。” 奥利弗·圣约翰·戈加蒂,勃克·穆利根原型,爱尔兰作家,马铁洛塔第一位平民房客,1904年,他一搬进这座昔日的炮塔,便盛邀詹姆斯·乔伊斯前来同住。乔伊斯当时只有22岁,刚刚开始文学事业,野心勃勃,正忙于创作一首攻击所有都柏林文学同代人的诗歌,有研究者以为,戈加蒂之所以挥舞起友谊的枝条,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已被编排入那首该死的诗中,为了避免遭受”艺术尖刀”更多指摘,他心生一计,邀请乔伊斯入塔写作,没想到,结果却弄巧成拙,勃克·穆利根作为满足于爱尔兰臣服英国现状的”快乐的叛徒”,被永远地不朽地定型于《尤利西斯》开篇之处。 塔顶上,勃克·穆利根粗声粗气地嚷道:“上来,金赤。上来,你这敬畏天主的耶稣会士。”金赤即斯蒂芬·迪达勒斯,詹姆斯·乔伊斯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角色,痛恨教会,痛恨英国,“我是两个主人的奴仆,大英帝国,还有神圣罗马使徒公教会”——即便母亲处于弥留之际,他仍拒绝跪下来为她祷告;而同居塔中的英国人海恩斯,则更是他眼中讨厌的撒克逊“征服者”,“大海的统治者”。 海恩斯原型,实为戈加蒂的英国朋友,牛津腔浓重,却热衷搜集爱尔兰格言,恨不能逢人便操爱尔兰语。某一夜,英国人梦遇黑豹,一时惊起,抄起猎枪便向壁炉猛射。随后,戈加蒂接枪在手,一面高喊,一面射向乔伊斯卧榻上方的平底锅架。小说里,斯蒂芬仅仅提及海恩斯关于黑豹的梦话,以及对于猎枪的担心;而现实中,平底锅应声即落,乔伊斯拔腿便走,迅疾地,狼狈地,义无反顾地,作别马铁洛炮塔。一个月后,乔伊斯携女友娜拉私奔,离开岛国,东渡欧陆,由此展开自我放逐的文学生涯。 1922年,《尤利西斯》经巴黎莎士比亚书屋出版,但因“有伤风化”,被英美等国列为禁书,直至1933年,二度走上美国法庭,被纽约南区地方法院宣判解禁,方于英语世界初获新生。而其中文全译本,要等到1994年,才由萧乾、文洁若两位老先生首度推出。 上世纪30年代,乔伊斯以为,“爱尔兰不喜欢我,正如挪威不喜欢易卜生”。的确,即便今天,仍有一些爱尔兰人并不喜欢乔伊斯,比如,某位旅行社老板,他曾短暂兼任我们的司机,车行都柏林市区利费伊河(River Liffey)两岸,司机或老板感慨万千,以为乔伊斯四处拖欠房租,于资产阶级世界道德修辞而言,实在堪称十足的无赖,不过,说老实话,时迄今日,即便于经济领域,乔伊斯亦早已不欠都柏林一分一毫——尽管他葬身、分化、瓦解于异国他乡苏黎世,数十年来,无数追慕者依然将踏上《尤利西斯》描述的土地奉为前往爱尔兰旅行的第一理由,书中提及的每一处所在,都足以并业已变作旅游业梦幻般的真实收入,过去的悲惨或晦涩的美,现在的玩赏或汹涌的钱。每年6月16曰,因《尤利西斯》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得名的“布卢姆日”,皆为世界各国文学旅行者涌入都柏林的涨潮之日,他们刻舟求剑,只为追随那位匈裔犹太人在1904年同一日里离家出走但最终回到妻子身边的18个小时。 P12-17 序言 我至今不知道那里是哪里。 把我们带去那里的人,事先事后都没有任何说明,只是在停车到达的时候,简单地交代了一句“很多导游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既没说这个地方是哪里,也没说为什么要停车。他在森林里停了车,跨出驾驶座,关上车门,说了那句话后就自顾自向更深的幽谷走进去,任由我们不明所以地下车,跟在后面。 好似走了没几步,他在一处水池旁停住、弯腰,掬水洗子。我们这才发现自己正置身在一个类似露天神坛的场所。场所呈长方型,正面尽头有条石堆垒的“祭坛”。抬头向上望去,祭坛背后十字架上方,半山绿树之中,左右各有一尊洁白的圣母塑像,悲十闵地俯看着人间。 四周无人,万籁俱寂。刚刚下过暴雨的天空,愈加阴郁灰暗;空气仿佛还在滴水,树叶绿得发冷,连绵没有尽头的大树,不知已经生长了多少年,遮天闭日。飘渺,空灵,幽闭,安宁,但是伤感。 那个人在简陋的“祭坛”前深深一跪,起身,不发一言,带头返回车中。 当时的气氛之下,根本没有意识要去问问原因、问问地名。我只是非常疑惑:原先一直在宽阔公路上疾驶的我们,是在哪个岔道拐了弯,然后来到这片神秘的森林?我们究竟在森林里开了几分钟又步行了几分钟之后,才见到了这个类似神坛的场所?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看清楚我们的车是怎么开回公路的。但是,没用。我一定是有过刹那的恍惚而不自觉。反正,等我意识到自己在使劲望向车窗外的时候,我们早已回到了宽阔平坦的公路上,而且,周围一片开阔的平原,看上去根本就没有附近会有森林幽谷存在的迹象。 这一段神秘的旅程,是在爱尔兰。 我知道自己没有做梦,然而,是否有跌入时光隧道的可能呢? 活脱脱就是一曲恩雅的《四处皆然》:“我走在时光的迷宫中/无论我转向何处/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未寻获终点/我走到了天涯的尽头/却又发现了另一个天涯/你消失于你的路途上/我却于我的路上迷失/我们待在这儿,并不能使我们在一起……” 爱尔兰,就是这样常常会惹人忽发奇想,充满了文学的夸张、音乐的抒情,以及哲学的忧思。总之,爱尔兰之旅,很轻易就能成为一场回味无穷的神秘之旅,而我们那一天的行程见闻,就是缩影。早晨,从贝尔法斯特出发,沿大西洋堤岸公路往北,到世界自然遗产的巨人堤。尽管在电视里、摄影册里就已见过巨人堤,但真正站立在那些盘古初开的六边型石柱之上,还是禁不住被大自然的神秘、诡异所震撼,也禁不住想,上天将这个匪夷所思的奇迹赠于爱尔兰,必定也有其神秘的理由吧!这是一个上天另眼相看的地方。 同样的神秘感,我们在伦敦德里的观光巴士上也遭遇过,在经过西部峡湾时、在眺望十二指峰时、在追随从阿斯隆一直横跨到都柏林的彩虹时、甚至在进入都柏林乔伊思那逼仄的故居时,都曾感受过,这神秘,融合着悠远、伤痛、悲悯、激越、孤寂、清澈与现实,同一唱三叹、颤动人心的新世纪乐曲极为相似。漫游在爱尔兰大地,就仿佛是用眼睛在聆听、用脚步在感受一曲曲飘逸出尘、忧伤纯净的新世纪乐曲。 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曾经被恩雅、被新世纪音乐的曲子感动过,你应该至少去一次爱尔兰。而在游历了爱尔兰之后,你会同意:至少就字面的意思,“神秘园”比恩雅更爱尔兰。 后记 本书缘起于2007年5月的爱尔兰之旅,一路同行者姜玢,本书部分图片及所附地图即由她创作。感谢向笔者发出邀请的爱尔兰国家旅游局,特别是安排整体行程的李蔚女士,她的策划令我们获益匪浅。 本书所引《尤利西斯》文字由萧乾、文洁若先生译出,《等待戈多》文字由余中先先生译出,《凯尔特的薄暮》文字由殷呆先生译出,《荒原狼》文字由赵登荣、倪诚恩先生译出。在此一并向书中所引诗句的作者——诸位中国诗人朋友致谢,你们的创作使我在旅程的距离中邂逅同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