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就像全中国的“心脏”,其主要功能是为全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干净清澈的水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不是开发资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只有做到生态与生计兼顾,“绿起来”与“富起来”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生态立省战略才能取得最终成功。
本书是“青海发展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发展生态经济:夯实生态立省战略的产业支撑”“建设生态文化: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完善法律法规:将生态立省战略纳入法治化轨道”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青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具体措施。作为“中华水塔”以及“地球第三极”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将会为在欠发达地区闯出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积累宝贵经验。
研究成果由七章组成,主要观点是:
1.与“生态省”建设相比,“生态立省”战略特别强调“立”字。.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生态“立”起来、经济“强”起来、人民“富”起来。如果说“生态省”建设突出的是一种结果、一个目标,那么“生态立省”战略则既强调结果和目标,更强调手段和路径。研究认为,所谓生态立省战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建设生态文化为灵魂,以体制创新和法治建设为保障,以统筹人口发展为归宿,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
2.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实现青海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项战略可分为近期宣传启动、中期全面建设、远期完善提高3个发展阶段。在实施中必须处理好中央支持和地方努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加强领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以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的关系,这些重大关系事实上也是青海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3.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从2002年到2007年6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进行测算和评估,计算的结果是,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青海省无论是在全国尺度下,还是在全球尺度卞,其生态状况都是不可持续的和不协调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4.“生态立省”要“立”到自身生态经济,特别是生态产业的发展上,而不能“立”到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持上。只有把内部“造血”功能和外部“输血”机制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生态立省战略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在发展生态经济时必须以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为前提,以动态分析生态产品的供求关系为基础,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关键。
5.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在建设青海生态文化时一定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青海本土文化的营养。在青海多元民族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尤其是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环保理念和独特的生态观,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来源。
6.实施生态立省战略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这些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生态补偿机制、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政绩考核机制等。研究特别强调,在生态立省战略的背景下,目前的政绩考核中的生态政绩也必然要从战略地位、考核指标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变,扭转以前对政府工作业绩考核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指标的片面倾向,扭转原有生态政绩考核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引导政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快速经济增长上来,、从而实现青海绿色发展。
7.生态立省战略是一顼崭新的事业,需要一系列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基本政策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有效实施,而法律的稳定性恰恰能够满足生态立省政策和机制稳定的基本要求,从而使生态立省战略和政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第一要务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通过法定程序把党委、政府的重要主张和人民意志上升为法规规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统筹人口发展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最终归宿。面对生态立省战略中人口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应立足于青海省情,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思考人口发展在生态立省战略中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稳定低生育率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布局人口,从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制定与生态立省战略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一章 生态立省战略:一个立意高远的重大决策
一、生态立省战略的内涵
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大意义
三、对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目标、阶段和原则问题的思考
第二章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立省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一、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青海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二、青海五大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与生态保护重点
三、生态修复:寻求对青海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
第三章 发展生态经济:夯实生态立省战略的产业支撑
一、生态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发展生态经济的经典案例与启示
三、青海生态农牧业发展
四、青海生态工业发展
五、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
第四章 建设生态文化: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与建设生态文化的意义
二、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原则
三、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
四、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
五、积极探索青海生态文化产业化路径
第五章 创新体制机制:为生态立省战略提供制度保障
一、生态补偿机制
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三、公众参与制度
四、生态政绩考核体系
第六章 完善法律法规:将生态立省战略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青海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建构的总体思路
二、三江源生态补偿的立法保障
三、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
第七章 统筹人口发展:生态立省战略的最终归宿
一、青海人口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中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三、协调生态立省战略与人口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