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柳礼泉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内容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理论与实践,体现在创立社会主义学说、推进社会主义运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广阔历史背景里。它历经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将20世纪的历史改写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并存、相互竞争的历史。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迫使资本主义不断“改头换面”,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中推动着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为什么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变成“改向”,而中国等一些国家的改革却使社会主义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等问题,都是本课程所应该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精神研究社会主义。
由柳礼泉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下,描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基本原理、发展规律和历史命运,阐明科学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主要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总结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立足现实、反思历史、展望未来,鼓舞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不动摇。
第一章 运用科学精神研究社会主义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与主要特点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与基本内容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与重要意义
第二章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节 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第三节 19世纪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过程和诞生标志
第四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第二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第三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五章 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探索
第一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理论
第四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理论
第六章 第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一节 苏联模式形成的理论背景与历史条件
第二节 苏联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缺陷与弊端
第七章 社会主义在多国的胜利及其挫折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面临的内外部双重挑战
第三节 东欧的两种社会主义新模式
第四节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与教训
第八章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其对民族独立主题的解决
第二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三节 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
第九章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创立邓小平理论,吹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第三节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章 科学社会主义将在回应挑战中发展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让历史告诉未来
附录一 学生阅读书目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