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的方与圆/水穿石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吴金卫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方乃做人之本,圆乃处世之道;何时该方,何时该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恰到好处。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和诠释,以彰显方圆哲学在现实中的超凡力量。这些都是中国式方圆智慧的标志与象征,是中国古代圣贤们的智慧结晶,堪称中国式智慧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内容推荐

五千年历史弥新的生存智慧!  方与圆是中国文化中一对特有的概念。“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方圆有致”被公认为智慧与通达的成功锦囊。掌握“方圆”之道,关键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目录

一、方圆并用——开基立业的无敌法宝

 厨师成为丞相

 善于自我推销的宁戚

 公子鲍厚施夺君位

 挡太子连升两级

 择国而从的典范——李斯

 卜式捐资得以“牧民”

 “徇私枉法”者为何还得到升迁

 尹翁归政绩优异赢声望

 书生皇帝王莽的“谦恭节俭”

 不给皇帝开门的门卫

 富豪孟佗妙计官财兼得

 越跳越高的跳槽高手贾诩

 饥则为用,饱则扬之

 没有人能使自己成功

 曹操的自白

 开国皇帝为何光脚逗媳妇

 杨素壮言激主得官禄

 裴略自找机会展才能

 大文豪韩愈的“跑官”历程

 好一个“田舍翁”

 你再等等吧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和尚”姚广孝的战略眼光

 到底谁昏庸

 张居正一石二鸟

 祖宗之光,借之何妨

 给皇帝讲课的孔尚任

 和珅巧用他山之石

 曾国藩的发迹

 左宗棠被人借了光

二、以方制圆——掌控时局的大智大慧

 人乡随俗的姜太公

 晏子二治东阿

 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赵宣子仁人自有天相

 冯谖为孟尝君买义

 才能与脾气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西门豹三治邺郡

 李克的“五视”选人法

 商鞅也算是“变色龙”吗

 南门立木行新法

 再穷也不接受这样的粮食

 萧何力荐韩信

 萧何自污名节以释君疑

 张释之劝主勿以言取人

 袁盎因赐妾得脱困

 朱博抓住尾巴巧“招安”

 攀附权贵未必是福

 清官苏章不是无情官

 曹操虽胜却自责

 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

 王与马,共天下

 谢安举亲,明也

 何远斗酒只鹅胜千金

 意外的恩泽

 韩褒封贼首为主帅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

 裴婿故以小过弹劾郭子仪

 郭进栽树不栽刺

 朕也喝得太醉

 狄青的面涅

 一家人哭好过一路人哭

 宗泽巧顶“科买牛黄”

 郭德成大巧若拙

 夏原吉的王者之气

 范槚妙计一策,胜过黄金万两

 海瑞先拿恩人开刀

 郑板桥办案

三、以圆融方——克敌无形的经权之道

 我也不记得了

 假托王命作用大

 管仲先见脱樊笼

 晏子的弯舌头

 伯州犁送在不言中

 荀息陪着大王玩惊险

 隰斯弥为何不将树砍完

 智过三十六计走为上

 范雎散金驱策士

 甘茂“诬言”保相位

 解铃原本系铃人

 春申君大意殒命

 秦汉时期最牛的“博士”叔孙通

 萧何为皇帝编造神话家史

 这个“球”踢得好

 陈平为相欲右先左

 袁盎智建防火墙

 张汤的严刑峻法何以能得以实施

 最佳发言

 哪壶开了提哪壶的贡禹

 寇恂因公忍私仇

 刘睦自报声色犬马

 刘备一句话要了“英雄”一条命

 羊祜刚柔天下归之

 温峤借题发挥巧治小人

 父亲的信件他都撕

 谢安巧施“拖刀计”彰显魏晋风

 殷仲堪在平衡中求自存

 朕知其过而天下不知

 死姚崇捉弄活张说

 郭子仪单骑退敌

 郭子仪的“怯懦”

 赞扬原是为贬低

 李德裕的大手笔

 曹彬对付小人的一条妙计

 范仲淹防上杀人手滑

 王旦化敌为友

 丁谓被“朋友”害了

 叶适论“功利之学”

 军师的画中话

 吴瑾一语除石亨

 郭绪孤身平叛

 刘墉收了重礼又治贪官

 纪晓岚机智保性命

 师爷巧计斗总督

 曹谨抓住小辫得表彰

 儿子当上皇帝父亲却高兴不起来

 幸好没写这封信

 胡林翼屈身事官文

 阎锡山游刃三角关系

四、圆中有方——安身立命的处世方略

 公仪休论吃鱼之道

 晋文公论赏

 “我为什么要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两人为何命运迥异

 张良功成身退游天下

 父子同时告老还乡

 清官的自白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荀攸外愚内智

 “富家翁”并不好做

 王猛为学而后政

 骄傲的李彪与自满的李冲

 安有初乐而复禁者?

 韦世康越不在乎升得越高

 岑文本的家训

 为相崇俭的杨绾

 “四朝元老”郭子仪四门大开

 侍奉过十位君主的“不倒翁”冯道

 臣喝酒去了

五、方中有圆——进退攻守的绝对规则

 宋襄公“仁义”用错了地方

 如何避免“三怨”

 晏子二桃杀三士

 与将军赌博的君主

 小黄牛有大作用

 就为了一杯羊羹

 君侧从今无智囊

 不问苍生问鬼神

 董卓贪色利令智昏

 雄才斗不过奸雄

 荀或错把道德当政治

 陈宫有眼不识真人

 诸葛恪黩武专横失民心

 曹叡以假测假

 这舌头白刺了

 明升暗降“五王”丧权

 诗仙李白缘何失意官场

 签了名才放心

 不花钱的贺礼

 张宗昌的两筐土

 棋艺铺就发迹路

试读章节

厨师成为丞相

夏桀昏庸残暴,众叛亲离,天怒人怨,商汤决定顺乎民心,推翻夏朝。但他反复权衡之后,总觉得还缺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贤臣来相助他成此大业。可是,大贤臣在哪儿?

正在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之际,忽然感到这几天吃的饭菜,不是淡水寡味,就是放盐过多咸得发苦。商汤很恼火,就派人把负责做菜的妻子的陪嫁奴隶伊尹找来,准备大加训斥一顿。可伊尹听后,不慌不忙地说:“我也知道,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作料放得适当,吃起来才有味道。我这几天做的菜时咸时淡,且咸淡出奇,这是我有意借此提醒大王:治理国家也和做菜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如愿以偿。”商汤听了大吃一惊:一个做菜的奴隶怎能讲出这番话来?他略加思忖,便同他谈起来,这才了解伊尹的身世,并惊喜地发现伊尹原来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曾做过莘国国王女儿的宫廷教师,由于莘国灭亡而至今日这种地步。他还了解到,伊尹很有抱负,很有见解,对夏桀极为不满,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自己日夜渴求的人才不在天边,而在眼前。于是当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且不拘一格,重用他为右相。

伊尹见自己能遇着如此明君,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竭力为商汤出谋划策。商汤根据伊尹的建议,先历数夏桀骄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规劝那些被夏桀控制的部族反叛夏朝,归顺商汤。又对不听规劝的葛伯族出兵进攻直至消灭,还剪除了夏的羽翼韦、顾、昆吾等国。同时,也采用了伊尹“网开一面”的策略,给部族中某些人以改邪归正的出路。于是,商汤美名大震,很快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商汤又发表宣言,挥师伐夏,并在鸣条(今山西省城市盐湖区)这个地方,大败夏桀军队。夏桀本人也在溃逃中死于南巢(今安徽巢湖)。

不久,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建立了商朝,定都亳(今山东曹县南)。伊尹又帮助商汤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规定官吏要勤恳工作,做出成绩,否则就要受罚,甚至罚为奴隶。因此,商朝初期,官吏都遵纪守法、兢兢业业,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

方圆心得

伊尹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他不但全力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建立了商朝,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而且在商汤死后,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又辅佐了外丙、中壬、太甲,兢兢业业,赢得朝野各界的充分信任,并留下了千古忠臣的美名。

而如此德高望重的伊尹,在受商汤重用之前,仅是商汤妻子的一个陪嫁奴隶,负责做菜的厨师。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只借着做几顿或成或淡的饭菜,便将本应受到训斥的结果化为获取人身自由,且自此之后得到位极人臣的右相之位,天乎,命乎?当然,这几顿饭菜是长时间的完全有备而来;而伊尹的脱颖而出,也在于他待时而动,在时机到来之时才能信手抓来。

善于自我推销的宁戚

公元前680年,齐桓公奉周朝天子的命令统率陈、曹、齐三国兵马讨伐宋国,任命管仲为前部先锋。管仲一行人走到卫国的一座山脚下,遇到一位头戴破草帽、身穿短衣短裤、赤着双脚的放牛人。此人拍着牛角大声地唱歌。管仲见此人虽衣衫褴褛但相貌不凡,于是派人上前去用酒肉慰劳,并把放牛人叫到跟前和他攀谈。攀谈中,得知此人名叫宁戚,卫国人。管仲问他都学了些什么东西,放牛人应对如流。管仲感叹地说:“豪杰埋没于此,如不引荐,他何时才能显露才华?”于是修书一封,让宁戚转呈桓公。  三天后,桓公的车仗到了这里,宁戚又拍着牛角唱道:“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骨干。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桓公听了感觉很惊讶,问道:“你这个放牛人,胆敢毁谤朝政?”

宁戚说:“小人怎敢毁谤朝政。我听说尧舜做皇帝的时候,百官正直诸侯臣服,消灭了四凶,从而天下安定,不说话就能让人信服,不发怒就威严慑人。而现在呢,北杏开会,宋国君臣半夜逃跑;柯地会盟,曹沫又来行刺。现在您借助上天给予的使命,召令诸侯,欺侮弱小的国家,如此以往,何时天下才得太平。”

桓公听了勃然大怒,大声喝道:“小小一个百姓竟然出言不逊!”下令将他斩首。

宁戚面不改色仰天长叹:“梁王杀了关龙逢,纣王杀了比干,今天您杀了我,我就是与关龙逢、比干齐名的第三条好汉了。”

齐桓公见宁戚胆识过人,怒气反倒顿消,命人给他松绑。这时,宁戚才将管仲留下的书信交给桓公。桓公看后大喜,说道:“既有仲父的书信,为什么不早些呈给寡人?”

宁戚答日:“我听说贤德的君主择人而用,贤良的臣子亦择主而仕,您如果不喜欢直言敢谏而喜欢阿谀奉承,那么我宁死也不会交出管相国的书信。”

桓公当即任命宁戚为大夫,让他和管仲一同参与国政。后来宁戚为桓公游说宋国,宋国不战而降,加入盟约。宁戚为齐国立了大功。

方圆心得

中华民族,是个谦虚的民族,一般说来,人们都不太善于自我推荐。每讲到自己,特别是提到自己的优点时,为了怕在别人眼中留下个骄傲自大的不良印象,要么缄口不言,要么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再不就是借讲自己的缺点转弯抹角地讲出自己的成绩。这往往成为我们求人办事的最大障碍。其实,在社会上生活的人,谁都有满足自我的需要,都希望别人能承认、尊重、赏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在他人面前表现或推销自己,以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一席之地。“自我推销”是一个人才能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开放的时期之一,古人曾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许多成功自我推销的经典范例。这类推销方法很多,方式也不一样。说客们寄食于各国的权贵之门,穿梭于各国的权贵之间,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推销自己。“连横”策略的创始人之一张仪,就是由魏国一名不起眼的说客,一跃成为秦魏的宰相,以滔滔辩才登上万众瞩目的政治舞台,成为左右时代政局的耀眼明星。连司马迁也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位“倾危之士”。像张仪这种完全靠自己的游说来谋得显赫地位和财富的人,在战国时又何止他一人。

这里的宁戚也是一位标新立异、善于自我推销的高手。真正有才能的人其实都是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的,要知道,表现自我的能力也是个人能力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结果出现了“能力的瓶颈”,有真才实学却倒不出来,领导怎么重用你?

一味地感叹自己碰不到伯乐,却不能客观地审视自己能力的缺陷,能算是一个有才之人吗?人生在世,学会推销自己是一门必修课。

P2-5

序言

方与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对特有的概念。天圆地方,中国古人在对宇宙的朴素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影响深远的方圆哲学。《周髀算经》说:“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曾子则明确地提到,天“道”圆,地“道”方。“方圆文化”最朴素的诠解即是:圆表天,方表地,有乾有坤。

我们可以看看《易经》六十四卦方圆两图,那是很奇妙的东西,在这个方圆图中,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时间运行的法则,方图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方圆变化,见仁见智,其意无穷。二者结合,可以阐释时空上的各种问题。

一般而言,方有“静态、规矩、原则、方正”等含义,圆相应地则有“动态、机变、灵活、圆融”之义。

方圆的思想体现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领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方圆治国论或者是方圆治国术。先秦诸子学说无疑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其中,法家的依法治国思想是方的代表;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圆的代表:而儒家的以德治国则被认为是方圆治国论的集大成者。

方圆思想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讲究“行方智圆”。“行方”是为人的脊梁,为人处世要富有个性,要坚守大的原则和道德准则,要有人的骨气和品格,能以不变应万变。“智圆”是处世的锦囊,做人做事要圆融,手段要灵活,能随机应变,不要一根筋地牛角尖钻到底。

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方圆必须结合,缺一不可。过分强调方方正正,为人做事不讲究策略,将会举步维艰,碰得头破血流;而过分圆滑,总想便宜占尽,最终反倒一无所有。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和诠释,以彰显方圆哲学在现实中的超凡力量。这些都是中国式方圆智慧的标志与象征,是中国古代圣贤们的智慧结晶,堪称中国式智慧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人生的高级境界就应如此,该方则方,该圆则圆,方圆合一,就可以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希望它能真正成为您在世事沉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