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装备动员体制研究/中国军事学博士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宋华文
出版社 国防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在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装备动员体制的作用与特点,装备动员体制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装备动员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论述了加强装备动员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构建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并对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机制、装备动员法规建设、装备动员计划的编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内容推荐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及其作战运用,使现代战争的突发性、突变性不断增强,战争进程大大缩短,作战双方更加重视首次打击力量的积蓄和释放,这就使得装备动员的地位作用显著上升。装备动员的成效如何,将对未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装备动员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军加紧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保障“打赢”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军事斗争装备准备深入发展的突破口。然而,从我军当前军事斗争装备动员准备的实际情况看,由于装备动员工作起步晚、组织机构不健全、法规制度不完善,尤其是没有装备动员归口管理部门、职责不明、关系不顺、工作界面不清等原因,直接影响了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装备动员体制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装备动员有效开展的“瓶颈”。其具体表现有:(1)装备动员缺少集中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致使装备动员工作缺少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装备动员需求缺少统一汇总和审核评估。由于国家缺少与装备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装备动员归口管理机构,因而客观上难以从国家层面上对装备动员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管理监督和规划指导。(2)装备动员职能分散于国防动员多个部门,需求不明,关系不顺,不仅职能交错,而且部分职能还不明确,致使装备动员工作存在无序交叉,甚至缺项,供需衔接渠道不畅。(3)装备动员需求与供给环节多,协同、协调困难,致使装备动员难于实现平战快速转换,效率低下。(4)装备动员需求与使用脱节,出现空当,致使装备动员准备工作难于有效展开。(5)装备动员缺少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致使动员装备的质量标准与动员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规定要求。(6)装备动员法规不完善,相对滞后,尚没有出台装备动员专项法规,致使装备动员工作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为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积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武器装备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切实解决当前装备动员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装备动员平战快速转换能力,推动新形势下军事斗争装备准备各项工作落实,迫切需要加强装备动员体制建设。本文在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装备动员体制的作用与特点,装备动员体制建设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装备动员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论述了加强装备动员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构建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并对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机制、装备动员法规建设、装备动员计划的编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首次提出并科学界定了装备动员和装备动员体制的基本概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装备动员的内涵和外延,深刻揭示了装备动员的本质特征,澄清了目前学术界对装备动员概念的几个模糊认识。

2.分析和归纳了装备动员体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对装备动员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概括的基础上,对世界几个主要军事国家的装备动员体制进行了概要分析;将我国装备动员体制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分为建国前(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阶段进行了历史回顾。本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装备动员体制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创立和发展时期(1949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恢复和调整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90年代初)和快速发展时期(90年代初~)。其中,在“文革”10年中,我国的整个国防动员体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没有把这一时期作为一个单独阶段划分进行研究。

3.分析和归纳了装备动员体制的作用与特点。通过分析装备动员体制的作用和特点,认识装备动员的本质和规律。归纳总结了装备动员体制6个方面的作用,即:是国防动员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快速有序动员的基本组织保证;是实现装备动员平战转换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我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枢纽;能有效地增强国家的威慑能力。装备动员体制6个方面的特点,即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层次性;继承性;法制化。

4.分析和归纳了影响装备动员体制的因素。装备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国家的军事战略;国防工业体制;国防动员体制;军队体制编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等。这些因素虽然不是处在同一层次,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对装备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起影响作用。

5.提出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即:目标统一原理;分工协调原理;管理幅度原理;权责一致原理;统一指挥原理;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原理;精干高效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理。归纳总结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设计的7种基本组织模式,即,直线型组织模式;直线参谋型组织模式;职能型组织模式;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模式;事业部制组织模式;矩阵型组织模式;多维立体型组织模式,并对7种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的层次结构,即最高决策机构,计划协调机构和执行机构。从而为我国装备动员组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6.提出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设计了装备动员组织体系的近期和长远建设方案构想,构建了2010年前后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系。并通过对近期3种建设方案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设思路和现实可行的近期“三步走”实施方案。

7.提出了装备动员系统运行的调控手段和方法体系,为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装备动员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行,有赖于科学的运行调控体系。本文在从信息化战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方面对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的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计划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经济调控手段和法律调控手段为主,激励机制和道德调控手段为辅的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手段体系,并分析了不同调控手段的功能及其局限性,进而提出了从优化调控目标、优化内部关系、优化调控手段体系和优化运行过程等四个方面优化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的方法。

8.提出并构建了装备动员法规体系,为装备动员法规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装备动员法规制度是装备动员准备与实施的法律保障。在分析装备动员法规地位、作用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装备动员法规的概念,构建了以《国防法》为根本、以《国防动员法》为基础、以《装备动员专项法规》为核心、以《装备动员规章》为补充的装备动员法规“四层次”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应尽早起草《装备动员条例》、《装备科研生产动员条例》、《民用装备(设备)、设施、器材征用条例》、《装备技术与勤务保障人员动员条例》、《民用装备(设备)、设施落实国防要求规定》、《战略装备物资储备条例》、《装备动员潜力调查条例》等装备动员专项法规的措施建议。

9.提出并构建了装备动员计划体系。装备动员计划是国家平时进行装备动员准备和战时实施装备动员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组织领导装备动员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落实装备动员政策的主要杠杆。在界定装备动员计划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装备动员计划的作用,构建了装备动员计划体系,并对装备动员计划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了装备动员计划制定的依据、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装备动员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目录

绪论

 一、装备动员的基本概念

 二、装备动员体制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三、装备动员体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装备动员体制的产生与发展

 一、装备动员体制的历史沿革

 二、国外装备动员体制概况

 三、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装备动员体制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装备动员体制

第二章 装备动员体制的作用与特点

 一、装备动员体制的作用

 二、装备动员体制的特点

第三章 影响装备动员体制的因素

 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二、战争形态与作战方式

 三、国家军事战略

 四、国防工业体制

 五、国防动员体制

 六、军队体制编制

 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第四章 装备动员组织体系设计原理

 一、装备动员组织体系设计基本原理

 二、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基本类型

 三、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层次结构

第五章 装备动员组织体系设计

 一、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装备动员组织体系建设方案构想

第六章 装备动员系统的运行调控

 一、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的要求

 二、装备动员系统的运行调控机制

 三、装备动员系统运行调控机制的优化

第七章 装备动员法规建设

 一、装备动员法规的地位和作用

 二、装备动员法规及其主要特征

 三、装备动员法规体系

 四、装备动员法规立法

第八章 装备动员计划

 一、装备动员计划及其作用

 二、装备动员计划体系及分类

 三、装备动员计划的形式和内容

 四、装备动员计划的制定

 五、装备动员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