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竹简、文献与学派
第一节 郭店竹简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郭店竹简《子思》作品考
第三节 思孟学派考述
第二章 孔子的仁、礼思想与孔门后学的分化
第一节 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
第二节 孔子的礼学思想
第三节 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
第三章 思孟学派的酝酿:曾子、子游学派研究
第一节 曾子与《大学》
第二节 《大学》的思想与影响
第三节 竹简《性自命出》与子游心性论
第四节 《礼运》与子游后学的“大同”、“小康”说
第四章 思孟学派的形成:子思学派研究(上)
第一节 子思《五行》新探
第二节 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第三节 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
第五章 思孟学派的形成:子思学派研究(下)
第一节 子思《缁衣》、《表记》、《坊记》试探
第二节 郭店竹简与《中庸》
第三节 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
第六章 思孟学派的完成:孟子学派研究(上)
第一节 孟子“四心”说的形成及其意义
第二节 即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
第三节 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及其思想意义
第七章 思孟学派的完成:孟子学派研究(下)
第一节 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第二节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第三节 孟子后学对子思“五行”说的继承和发展
第八章 思孟学派与早期儒学
第一节 竹简《鲁穆公问子思》与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
第二节 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
第三节 “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
结语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