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关于“白银时代”文学的定位及其内涵
第一章 “白银时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风貌
一 引言
二 象征主义
三 阿克梅主义
四 未来主义
第二章 “白银时代”文学的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渊源
一 俄国象征主义理论的国外渊源:叔本华和尼采对俄国象征派的影响
二 俄国象征主义理论的先驱者——符·索洛维约夫的宗教哲学和美学理论
三 俄国早期象征主义的哲学美学论著
四 勃留索夫早期的美学主张
五 年轻一代象征主义者的哲学美学思想
六 象征派哲学美学的基本范畴
七 阿克梅派的审美特征
八 未来派的“新创作原则”
九 “白银时代”作家哲学美学理论的共同特征
第三章 “白银时代”的文学创作
一 象征派作家的创作
(一)符·索洛维约夫的诗歌
(二)明斯基的诗歌
(三)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诗歌
(四)吉皮乌斯的诗歌和散文小说
(五)安宁斯基的诗歌
(六)索洛古勃的诗歌和小说
(七)巴尔蒙特的诗歌
(八)勃留索夫的诗歌和散文小说
(九)勃洛克的诗歌
(十)别雷的诗歌和散文小说
二 阿克梅派作家的创作
(十一)古米廖夫的诗歌
(十二)阿赫玛托娃的诗歌
(十三)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
三 未来派作家的创作
(十四)谢维里亚宁的诗歌
(十五)赫列勃尼科夫的诗歌
(十六)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
四 诸流派和团体之外的诗人
(十七)沃洛申和茨维塔耶娃的诗歌
第四章 正确评价和接受“白银时代”文学
一 关于“白银时代”作家的创作实绩
(一)对黑暗现实的“不接受”
(二)对美和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
(三)艺术思维的扩大
(四)诗学手段的拓宽
二 关于“白银时代”作家的思想片面性和历史局限性
(一)颓废主义情绪
(二)神秘主义倾向
(三)矫揉造作的文风
三 批判地接受“白银时代”的文学遗产
后记
俄文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