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非如烟,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珍藏着许多记忆,许多思念,甚至永远都无法忘却的那种眷恋。
吴文俊、黄昆、刘东生、叶笃正、李振声、吴征镒、陈景润、杨乐、张广厚、蒋筑英、蒋新松、侯永庚、柳传志、白春礼、胡可心、陈亚宁、胡伟武
让我们跟随着这些亲历者的足迹,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让我们流连存这芬芳的花园,去品尝收获的甘甜。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那次会议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如今,科学春天播下的种子已经花开满枝,硕果累累,科技发展给伟大祖国带来的变化欣欣向荣,地覆天翻。
为纪念这不平凡的30年,中国科学院特邀60多位著名科学家和其他亲历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同顾了其间重要的历史事件,他们忠实记录了“科学的春天”带给中国科技事业和中国科学家的命运转变和思想解放,深情叙述了几代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学真理的拼搏精神与人生价值,着力描绘了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和美好未来。
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中学生,亦可作为中国科技发展史料供有关人员参考。
序(路甬祥)
前言(方新)
综述回顾篇
全国科学大会始末/9
难忘的全国科学大会/14
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19
难忘科学的春天/22
继往开来奋勇前进/25
走进科学的春天/30
知识创新工程的由来/35
郭传杰谈创新文化的来龙去脉/39
打造生命科学创新基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46
科学岛:改革开放中升起的科学明珠/52
高举发展西部科技事业的旗帜 /59
春天里的花园纯洁而美丽 /65
知识创新,国家需要支起这些“炉灶” /68
一份三峡库区移民问题咨询报告的产生 /74
在“中心”与“核心”观念的碰撞中发展/80
“破冰之旅”的回忆与启迪/83
难忘的人难忘的事/87
人才教育篇
士者,国之重器/97
从“百人计划”追溯中国科学院人事人才政策的变迁/103
努力迈向世界一流/109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院人事制度配套改革 /113
人才之光照西部门18
构筑西部科技人才高地/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 /126
半世纪创新发展 三十载春华秋实/132
独具特色的中国博士后制度前程似锦 /137
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始末/143
少年班“三十而立” /148
我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记录/152
出任外交官/158
科技人物篇
一位大科学家的人生态度/167
在世界科学史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173
打开黄土万卷书/178
胸怀风云志 大爱本无形/184
耕耘天地间门90
毕生抒写绿色王国的史诗 /196
蒋筑英同志二三事/202
战略科学家的足迹/205
在黑暗中探索科学之光/211
一颗不息的科学强国之心 /216
扎根西部的奉献者之路/222
走近新一代科研领军人/226
科技成果篇
物理有机化学领域中的一枝奇葩 /241
改革开放为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246
拼搏,向着高临界目标/251
南极中山站建站历险记/256
“龙芯一号”CPU芯片诞生纪实/260
几代人的追求:攻克青藏铁路冻土难关 /266
航天应用系统“装点”神舟飞船/271
双星探测计划的国际合作 /277
探究亿万年前热河生物群的奥秘 /280
一曲惊心动魄的抗击SARS战歌/285
揭开水稻基因及其进化历史的面纱 /290
四代植物学家心血凝成的《中国植物志》 /295
遥听嫦娥奏“神曲” /299
托起明天的“太阳” /304
长江科考漂流记/310
创新产业篇
植根祖国大地茁壮成长 /321
忆联想初创历程/327
地奥集团成功之谜/333
“黄淮海精神”让盐碱地焕发活力 /337
20年科技扶贫路/341
走产、学、研并举之路谱长光所华彩新篇/347
研究所创办企业:以“退”为“进” /352
中国煤化工高扬创新之帆/358
料要冶炼成材 材需打磨成器/364
科技之光亮山城/370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