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真实地叙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教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并以当前史学界最新历史研究成果,揭示毛泽东、蒋介石青年时期思想发展脉络,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本文哲学对国共两党的影响与差异,客观地评价了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是非功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894-1927--北伐军兴始末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丕林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真实地叙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教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并以当前史学界最新历史研究成果,揭示毛泽东、蒋介石青年时期思想发展脉络,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本文哲学对国共两党的影响与差异,客观地评价了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是非功过。 内容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描述了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是如何创建中国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共产国际是如何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以及北伐军兴起的来龙去脉。 目录 第一章 孙中山与国民党 王朝的叛逆 兴中会武装革命 惠州风云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烽火遍神州 血染黄花岗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 南京悲歌 国民党二次革命 反袁“护法”战争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五四运动”与中国国民党 第二章 共产国际的苦心——国共合作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林与中国共产党 一大代表险被一网打尽 共产国际的训令 陈炯明炮轰粤秀楼 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孙文、越飞宣言》 国民党“一大”风云 第三章 蒋介石崛起 盐商子弟 师法曾国藩 黄埔起家 国共合作几乎破裂 打响革命高潮第一枪 黄埔建军 东征与平叛 赶走胡汉民 第二次东征 国民党分裂与蒋介石地位上升 中山舰事件 第四章 北伐军兴 誓师北伐 首战湖南 攻占武汉 三战南昌 孙传芳被逐出东南五省 国共合作破裂 第五章 震撼历史的枪声 李立三提议南昌起义 小船会议 向南昌进发 起义进入倒计时 缴了反动派的枪 南下广东 朱德保住起义火种 “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 奔向井冈山 试读章节 孙中山17岁时归国回乡,帮助家里务农。同村的陆皓东是孙中山在村里上私塾时的同窗好友,常爱与他交往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孙中山称陆皓东为“道友”,陆皓东称赞孙中山是“再世的拿破仑”。这位“再世的拿破仑”确也有见地,他见故乡凋敝不堪,乡亲们衣衫褴褛,唯独村中北极殿神庙中的香火旺盛,泥塑神像金光闪闪,装饰一新,拜神的人们往来不断,心里十分生气,于是就在村里四处宣称泥塑木雕毫无知觉,劝人们勿妄信神。他认为迷信是愚昧的表现,中华民族要进步,非毁神像不可。见自己的宣传不起作用,他就决心毁掉神像,他说干就干,同陆皓东在中秋节赏月时分来到北极殿,当时,人们在供桌上摆满了月饼、水果之类,香炉里烟雾腾腾,烛台上烛光闪闪,有十几个人在那里跪着叩头求神保佑,一片乌烟瘴气。孙中山先是劝告人们不要信神,接着便跳上正殿,握着“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手,用力一扯,神像的手和身体顷刻分离,泥塑中的稻草和木头裸露出来。孙中山和陆皓东又走到左廊的金花殿,将专司生育的“金花娘娘”的脸涂成了大花脸,还把一只耳朵扯了下来,然后他们两人哈哈大笑,尽兴而去。 孙中山和陆皓东的作为,对于小小的翠亨村来说,不亚于一场社会革命,遭到乡人的责难。他俩在村里呆不下去了,只好出走香港。 孙中山在香港进了英基督教圣公会办的中等学校拔翠书室读书。1883年底,他和陆皓东一起,由美公理会传教士喜嘉理主持,在必列者士街纲纪慎会堂受礼,加入了基督教。第二年4月,孙中山转入香港殖民当局办的中等学校中央学院继续求学。由于他爱读诸子百家的著作,涉猎群书,知识较广,同学们送他“通天晓”的绰号。 孙中山在翠亨村毁神像,在香港受洗入基督教的事,引起他哥哥孙眉的不满,孙眉认为他干的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写信对他严辞责备,并要他立刻辍学去檀香山。 孙中山去檀香山勉强呆了几个月,便设法离开檀香山经日本归国,后回香港中央书院复学,1886年夏毕业,经喜嘉理介绍,进入英基督教长老会办的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院读书。孙中山在班里是高材生,他给同学们的印象是“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无事不言不笑,有事则议论滔滔,九流三教,皆共语。竹床瓦枕,安然就寝,珍馐藜藿,甘之如饴”。据孙中山当年同学追忆:“孙中山在学医期间,非常关切政治问题。他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常对人抒发爱国情怀,阐述革命新政治的抱负,用‘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而自救’一类言词来提高同学们的觉悟。还常常谈起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尊称他为‘反清第一英雄’,对太平天国起义没有成功表示惋惜,自诩为‘洪秀全第二’,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直接继承者自任,广交社会人士,他有余钱,便不论教师、学生、工人、商贩,都纳为朋友,在外聚餐,茶饭完毕,必议论国事。他若两袋空空,便不出校门,或伏案读书,或与同学议论时事。” 有一位同学郑士良认为孙中山是位奇人,同他结交。 郑士良,广东归善县(现为惠阳县)淡水墟人,少有大志,常从乡中父老练习拳技,频与邻近绿林豪侠及洪门会党相往还,渐具反清复明思想。他十分钦佩孙中山,每当孙中山发表言论,他都细心倾听,听到会心处,不禁哈哈大笑。一天,孙中山问他:“你为什么不读书、不看报,整天游游荡荡?”郑士良爽朗地答道:“我近来想,非有新思想的人才能成大事,所以我想找一个这样的人。我觉得你就是这样的人。” 从此,这对同窗成了莫逆之交。 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