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世纪外国儿童文学经典/20世纪全球文学经典珍藏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张美妮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世纪外国儿童文学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选集。它展现了已然离去的100年外国儿童文学的一些面貌。

20世纪是世界儿童文学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间,儿童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硕果累累,非数十万字的篇幅所能展示。然而,我们还是力图在这一册书中让人一窥其骄人的成就。

内容推荐

本书是20世纪外国儿童文学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选集。

20世纪是世界儿童文学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间,儿童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硕果累累,非数十万字的篇幅所能展示。然而,我们还是力图在这一册书中让人一窥其骄人的成就。

历史不可能割断,回眸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对20世纪的儿童文学会有更好、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就世界范围而言,儿童文学始于何时,认识并非一致,有学者认为:儿童文学历史悠久、古已有之。另一种见解则是:近代社会出现以前,儿童文学未登上历史舞台。

目录

序言

象孩儿

彼得·潘(节选)

柳林风声(节选)

小熊温尼·菩(节选)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节选)

科纳马拉毛驴

查利和巧克力工厂(节选)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小王子(节选)

图画引起的风波

“小不不”施努策尔

太阳请假的时候

两个小路特(节选)

大盗贼霍金普洛兹(节选)

时间之谜(节选)

假话国历险记(节选)

倒数第一名

骑鹅旅行记(节选)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节选)

小飞人三部曲(节选)

艾尔韦斯和他的秘密(节选)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节选)

魔法师的帽子(节选)

青鸟(节选)

黄瓜国王(节选)

小老虎瑞佐

小银儿和我(二则)

“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节选)

火炉大王

七个铜板

暑假

表(节选)

七色花

铁木儿和他的队伍(节选)

林中水滴(节选)

维维·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冢里(节选)

而同时在某处……(节选)

红蜡烛和人鱼

神秘的小小国(节选)

鼹鼠原野的小伙伴(节选)

泰戈尔儿童诗选

我是跑马场的老板(节选)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节选)

夏洛的网(节选)

蟋蟀奇遇记(节选)

蓝色的海豚岛(节选)

但尔司·屈里尔之屋(节选)

养女基里(节选)

亲爱的汉修先生(节选)

喜乐与我(节选)

瞎小鹿

试读章节

鼹鼠早就想和獾结识了。据说,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虽然不常露面,可方圆左右的人都无形中受着他的影响。鼹鼠多次向水老鼠提起这个想法,他总是一推再推。“不用急嘛,”老鼠老是说,“说不定有一天獾会自己来的——他常常出来,到时候我一定负责介绍你们认识。他确实是个出色的人物!不过你千万不要特地去找他,最好是有机会碰上他。”

“你不能请他来吗?——请他来吃顿饭什么的?”鼹鼠说。

“请他也不会来的,”老鼠简单地回答,“他最讨厌聚会、邀请、赴宴之类的事。”

“那么,我们能不能去拜访他呢?”鼹鼠提议。

“哈,我想他一定不会欢迎的,”老鼠说,显得有些骇然,“他不愿见人,那样做会使他很生气的。我自己从来没有贸然登门拜访过他,虽然我很了解他。另外,我也不能去,完全不可能去,因为他住在野树林正中央。”

“不过,他也许会欢迎的,”鼹鼠说,“你曾跟我说过,野树林的人也是不错的,对吧?”

“不错,是这么回事,”老鼠含糊其词地说,“可是我还是觉得现在去不是时候,现在不能去。那地方很远,况且每年这个时候,他多半不在家。不久他会来的,你耐心等着好了。”

鼹鼠只好如此。獾一直未来,他们每天都玩得很痛快。夏天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道路泥泞,他们很少出门。上涨的河水从窗前湍急流过,其速度之快是任何船只所望尘莫及的。此时,鼹鼠的思想又活跃起来,老惦记着要去看那头灰獾。他住在野林深处的洞里,独自生活,太孤独了。

冬季老鼠好睡觉,总是早睡晚起。在短促的白天,老鼠有时胡乱编些诗歌,有时做些零星的家务事。当然,还是有些动物来串门的,讲许多轶闻趣事,交换夏天的情况。

当他们回首夏天时,觉得那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一章!这一章里有许许多多色彩鲜明的插图!河岸上仿佛有一支五彩缤纷的队伍在徐徐前进,整个队伍似乎置身于舞台布景之中,人们一个接一个行进在这雄伟壮丽的行列里。紫色的珍珠菜最先登场。它沿着如镜的水面抖开浓密的丝发,露出自己的笑脸。报春花娇娜多姿,犹如粉红色的晚霞,紧接着亮相。紫草开着紫白相间的小花,匍匐着身子跻身于群芳之列。最后,晚来的羞怯的狗蔷薇,在一天早晨,仪态万方地登上舞台,它好像是宣告舞会开始的悠扬的琴声,告诉人们六月来到了。我们还要等候别的成员的出场——仙女们为之倾倒的牧羊少年,姑娘们在窗口等候的骑士,将以自己的亲吻唤醒熟睡的夏天和爱情的王子。而当快活的、身着琥珀色短上衣的绣线菊风度翩翩地来到时,剧就揭幕开演了。

这曾是怎样的一幕剧啊!当风雨交加拍打着门窗时,那些睡意沉沉的动物却安卧在自己的洞穴里,回忆着晨光熹微的黎明,白色的浓雾尚未消退,依旧笼罩着水面。当旭日初升,灰色的晨曦变成一片金黄,万道霞光跃出地平线的时候,河水似乎在振动,似乎有人在沿河奔跑。大地、空气和河水似乎都放射着光芒,不断变化。他们回忆着骄阳似火的中午,如何令人昏昏欲睡,太阳如何把自己金色的细小的光斑洒进绿荫深处;回忆着每天下午的划船和游泳,以及他们如何在尘土飞扬、纵横交错的小道上和黄灿灿的庄稼地里漫步;最后还回忆到,在漫长而凉爽的黄昏,他们如何将千头万绪的事情理出个头绪来,如何同三朋四友促膝交谈,以及如何计划第二天的新的冒险活动。冬天的白天是短促的,而他们围坐在火炉旁边烤火时要说的话则是很多的。尽管如此,鼹鼠还是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无事可做,十分无聊。于是,一天下午,当老鼠坐在熊熊的炉火边的扶手椅上,时而打着瞌睡,时而编凑顺口溜时,他决定单枪匹马去野树林探险,说不定会与獾先生交上朋友哩。

在一个清冷寂寞的下午,鼹鼠悄悄地溜出老鼠的温暖的客厅,来到旷野。在铁青色的天幕底下,整个大地都是光秃秃的,所有的树木都没有叶子。他觉得任何时候都不如在冬天里看事物那样深刻,那样真切,因为此时大自然已经脱去衣裳,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酣睡中。在枝叶茂盛的夏季,这些小灌木林、小山谷、小石坑,以及一切隐蔽的地方,对于探险者来说都是神秘莫测的陷阱。而现在,他们及其所隐藏的秘密,全然裸露无遗,似乎是要他去看一眼他们此刻这种破败不堪的狼狈相,以免日后他们又浓妆艳抹,改头换面,使他受骗上当。这种景象固然显得寒伧,但又使人高兴,甚至使人振奋。他喜欢这种不加修饰、肃穆而又质朴无华的林野,喜欢大地的美丽健壮的肌肤。他不爱华贵的三叶草,不爱轻佻的野草。他抖擞精神,向野树林逶迤前进。它低低地横在他面前,令人望而生畏,就像平静的海洋中的暗礁。

刚进入树林时,并没有什么东西使他惊骇。细小的枝叶在他脚下沙沙作响,横倒的树干使他绊跤,树桩上的蘑菇就像一幅幅漫画,使他吓了一跳,因为他们看起来像某种熟悉的怪影,但又很有意思,令人兴奋。他继续往前走,渐渐进入了光线阴暗、林木稠密的地方,两旁的洞穴向他张开可怕的大口。

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夜幕偷偷地迅速向他袭来,从四面八方把他包围起来,光线像洪水一样被排干了。

接着出现了各种脸谱。P15-17

序言

本书是20世纪外国儿童文学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选集。

20世纪是世界儿童文学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间,儿童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硕果累累,非数十万字的篇幅所能展示。然而,我们还是力图在这一册书中让人一窥其骄人的成就。

历史不可能割断,回眸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对20世纪的儿童文学会有更好、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就世界范围而言,儿童文学始于何时,认识并非一致,有学者认为:儿童文学历史悠久、古已有之。另一种见解则是:近代社会出现以前,儿童文学未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着眼于那种自觉地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并为之服务的文学,我们不难发现,儿童文学的欣赏者——少年儿童与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学门类——儿童文学,其存在与发展并非是同步的。原因概如西方一些理论家所说,长久以来,儿童虽然存在,却未曾被发现,即没有认识到儿童是一个在身心发展上区别于成人的特点和需求的独立社会存在。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儿童只是作为成人——劳动力的预备而存在。在奴隶社会,人们认为儿童存在的重要性不是其自身,而在于“终极的目的”:男孩——潜在的战士,女孩——生育未来战士的工具。进入漫长的封建时代,儿童也始终被视为缩小的成人。既然人们一直持如此的儿童观,自然不会意识到儿童应有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更谈不到专门去研究其审美需求,创作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文学作品了。因此,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自成体系的新的文学门类,是在人们的儿童观彻底变革之后的特定时代的产物。

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封建社会的种种桎梏。随着人文主义的提出、启蒙思潮的发展、妇女解放和个性解放运动的高涨、教育民主化思想的普及,儿童问题,即把儿童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特点,值得特殊对待去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也被响亮地提了出来,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把年幼一代培育为健全的社会一分子的要求,导致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勃兴,对儿童年龄特征、审美特点的了解,使人们意识到为儿童提供的读物有其特殊的创作规律,适应儿童特点的文学就在这样的情势下诞生了。先是一些专为孩子们编写的童话故事,随后,专门的期刊、杂志以及出版和销售机构相继出现,进而形成作者队伍,最后则是评论、理论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这样,儿童文学也就具备在文学领域中独树一帜的条件了。

自然,这并非说儿童文学此时才突然出现。一种文艺思潮,一种文学流派,一种新文学门类的产生,都不可能与历史文化完全断裂,儿童文学也有其久远的渊源。因为人类社会只要有儿童存在,他们就有听故事、唱歌谣等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也必然有可供他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从历史事实看,这样的作品大抵是两类:一类是流传于民间的人民口头创作,其中不少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其实含有现在所说的儿童文学的诸多因素,可谓儿童的天然读物。历代作家据此整理加工的童话、寓言、故事,至今仍被视为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类是成人文学中一些切近儿童审美趣味的作品,它们描写了儿童的生活、成人的冒险经历或动物之间的交往,因而常常被孩子们选中,列为自己的精神食粮。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传统的儿童文学读物,而且在塑造儿童形象、编织惊险情节、运用幻想手段等方面十分出色,往往为后世儿童文学作家所借鉴。

由此可见,在儿童文学正式诞生之前的漫长岁月,虽无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却确乎存在为历代少年儿童承认并喜爱的文学,它们对于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欧洲英、法等国,是儿童文学发展较早的国家,但直至17世纪末叶,为儿童提供的读物,主要还是非文学性质的知识书和训诫书。长久以来,是东方民族的民间故事、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和欧洲民族的传说以及某些为儿童理解接受的成人文学作品,给被忽略了童年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一般认为,举世闻名的古代印度寓言童话集《五卷书》是儿童喜爱的最早的文学读物。据说它是为了向王子们传授治国安邦的“统治术”而编写的。书的序言讲述:古代一位国王要群臣设法使他的三个蠢儿子变得聪明和有学问,但大家都无能为力,一位八十岁的婆罗门却保证在六个月之内让王子们的智慧超群出众。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最能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作教材,因而编成此书。

其实,《五卷书》是在古印度人民群众创造的大量寓言、童话基础上,经过不断增删、改写而汇集成的一部巨著。它的大部分故事反映了下层人民、被压迫者和弱小者的思想情感和意愿。它富于人民性的内容无疑给小读者以有益的启迪。然而,《五卷书》之所以吸引孩子们,更在于它的幻想色彩和极强的故事性。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各个故事相对独立又彼此连接,环环相扣,这种“连串插入式”的特殊结构,造成波澜起伏、悬念不断的艺术效果。加之以动物生活为题材,鸟言兽语,诙谐幽默,正适应好奇心盛,爱寻根问底的儿童的审美趣味。

公元750年,伊拉克作家伊本·阿里·穆加发(704—759)根据帕荷里维文的《五卷书》译写成一部阿拉伯散文体童话寓言集,名为《卡里莱和迪木乃》。作家在译序中说:“用没有理智的禽兽间的对话做题材,是为了吸引喜爱诙谐故事的少年人,他们最爱阅读动物世界尔虞我诈的新奇故事。”可见,他是有意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对《五卷书》故事所作的删减增补、文字修饰都是为了便于儿童阅读。用故事中的两只狐狸“卡里莱”和“迪木乃”作书名,更能引动儿童的兴趣,这部故事集的出版不仅使《五卷书》的故事广为流传,其意义更在于首开了为儿童改写成人文学的先河。

被誉为西方寓言始祖的《伊索寓言》,一直是传统的儿童读物。这部寓言集的故事也多以动物生活为题材,采用拟人、夸张手法;每则寓言短小精悍,结构单纯,往往三言两语即勾勒出一个活脱脱的艺术形象,阐明了一个事理;少用一般叙述,多以动作、对话、生动的场面去表达主旨。这些艺术特点,都与富于想像、善于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儿童年龄特征相适应,因而引起儿童阅读的兴趣。

稍后于《伊索寓言》出现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幻想奇特瑰丽,情节曲折离奇,语言有声有色,不仅被各国人民广为传诵,其中如《渔翁的故事》《三个苹果》《乌木马的故事》《辛伯达航海旅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尔辽温丁和神灯》等等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至今仍为小读者所喜爱。

12至13世纪出现的法国长篇故事诗《列那狐传奇》可谓一部别开生面的动物童话。孩子们未必了悟其中寓意,然而它对禽兽国度种种情景的逼真描写,充满戏剧性的场面都为他们所喜爱。

14至15世纪,西欧曾出现了一批风靡一时的儿童读物,然而由于它们的训诚意味甚浓,未能经久流传,而受到孩子们欢迎的却是西班牙的两部名著:《小癞子》和《唐·吉诃德》。

被称为最早的流浪汉小说的《小癞子》(1553,作者佚名)通过一个弃儿四处流浪的悲惨际遇揭露了社会种种黑暗腐朽的现象。作品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主人公孩提时代的经历,活现了他流浪生活的画面,人物形象刻画得朴实生动,心理活动的描摹洋溢着童趣,对后世儿童小说影响极大,19世纪出现的许多流浪儿小说,大抵运用这种写法。

据说,少年儿童在读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时,是“一面翻书,一面狂笑”。这部杰作如此深深地打动他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那位疯疯癫癫、滑稽可笑的骑士的冒险行为,有着浓重的游戏色彩,引发孩子们海阔天空的幻想。而且,作品所展现的西班牙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画面,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未曾涉足的世界,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作者善于把崇高的思想融化于曲折惊险、离奇怪异的夸张和幻想情节之中,以平易、自然、生活化、形象化的语言叙写事件,这些艺术手法不仅迎合了儿童的审关趣味,而且为后世描写轻松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了经验。

17世纪后期,法国古典主义作家拉·封丹在他十二卷《寓言诗》中,赋予各种动物形象以鲜明的社会性格,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然而这些寓言故事一个个又都妙趣横生,拟人形象绘声绘影,往往通过角色的动作和对话,构成戏剧性的场面,因此,其中不少篇章一直为少年儿童所诵读,至今仍被选入语文课本,成为传统的教材。

法国作家夏尔·贝洛研究民间文学,从传说故事中撷取创作素材,于1679年出版了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和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故事》,其中包括《小红帽》《仙女》《穿靴子的猫》《灰姑娘》《蓝胡子》《小凤头里盖》《林中睡美人》《小拇指》等八篇童话和《驴皮》(后改写成散文体故事)等三篇童话诗。贝洛着意通过童话进行道德训诫,这些作品多颂扬善良与光明,鞭笞邪恶与黑暗。它们大都源于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传说,也有一些采自印度、埃及等东方民族的民间故事。但贝洛更改了原来的寓意,且把口头文学所欠缺的形象刻画以及对现实生活图景的描写引入情节之中,情感表达上也有浓郁的个人色彩,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简洁、浅近,读来亲切感人。从创作动机而言,贝洛童话并非专为儿童所写,但它们一问世即深受孩子们欢迎,成为法国最流行的、每个家庭必备的读物,几百年来更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贝洛对民间故事的这种新鲜处理,无形中树立了榜样,很快在法国出现了一批为儿童创作或整理民间童话的作家,如多尔诺瓦夫人、贝洛的侄女勒里蒂埃、缪拉伯爵夫人等等。这些贵族妇女的创作,形成了17世纪末法国古典童话的黄金时代。因此,虽不能把贝洛的童话称为儿童文学的鼻祖,但是《鹅妈妈的故事》这部法兰西古典童话的代表作,对于儿童文学的萌发,却起了得力的促进、催生的作用,它在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如上所述,儿童文学的史前期走过了漫长的年代,在许多世纪中,人们认为儿童的心灵需要改造,其想象力则应克制,他们的灵魂亟待拯救。因此,成人为儿童提供的读物往往重在说教,面对长者喋喋不休的训诫,孩子们的心灵、想象力又无时不在抗逆,他们不愿接受那些呆板无味的书籍,于是努力去成人文学中探寻自己的天地,这就是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和成人文学作品成了史前期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原因。

18世纪是儿童文学萌发和诞生的时期。

……

在法国,蜚声文坛的是埃梅的短篇童话集《会搔耳朵的猫》(1939)和童话小说《七里靴》;圣一埃克絮佩利的讽喻性中篇童话《小王子》(1943);黎达《跳树能手》等八本动物故事(1931—1939);获1964年安徒生奖的吉约描写动物的《象王子萨玛》和中篇小说《格里什卡和他的熊》以及女作家贝·白克的短篇童话集《给幸运儿讲的故事》(1953)。

原联邦德国有影响的作家是荣膺1960年安徒生奖的克斯特纳,他的著名作品是中篇小说《埃米尔捕盗记》(1928)、《两个小路特》(1949)、《飞翔的教室》(1932)和中篇童话《5月35日》;克吕斯(获1968年安徒生奖)代表作是《海风吹来的幸福岛》(1958)和《我的曾祖父和我》(1960)等童话。此外,普罗伊斯拉的《小魔女》(1957)、《小水怪》(1960)、《大盗贼霍金普洛兹》三部曲(1962)等童话;恩台的长篇童话《时间之谜》(1974)以及柏吉尔的科学童话集《乌拉波拉故事集》都很著名。

在意大利,饮誉世界的作家是获1970年安徒生奖的罗大里,他的《好哇!选孩子们》等儿童诗集和《洋葱头历险记》(1951)、《假话国历险记》(1958)、《蓝箭》等长篇童话在各国广泛流传。而卡尔维诺的两卷《意大利童话》则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民间童话集。

二战前,奥地利作家萨尔登的《小鹿班贝》(1924)是脍炙人口的名作,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作家涅斯隆格,则以她的童话《打倒黄瓜国王》摘取了1984年的安徒生奖。

曾产生过安徒生的北欧,在20世纪又出现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儿童文学作家。1907年,瑞典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格洛孚出版了她专为孩子们创作的《骑鹅旅行记》,这部熔自然知识、人间哲理、优美传说和惊险故事于一炉的长篇童话是世界童话宝库的一颗明珠。二战以后,瑞典又出现了女作家林格伦,她被誉为当代世界儿童文学的代表,代表作是童话《长袜子皮皮》三部曲(1945—1948)和《“小飞人”三部曲》(1955—1963),小说《淘气包艾米尔》三部曲(1963—1970)、《大侦探小卡莱》三部曲(1946—1981)、《疯丫头玛迪琴的故事》(1960)等等。除外,获1974年安徒生奖的瑞典女作家格丽佩《关于少女约瑟芬娜》的三部曲(196l一1967)和《关于少年艾尔维斯·卡尔松》的三部曲(1970一1976)等小说,获1966年安徒生奖的芬兰女作家杨森以幻想角色“木民”(中译又作“姆敏”)为主角的《魔法师的帽子》(1948)等多部童话,挪威作家埃格纳诵唱结合的童话剧《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1958)等作品都享有盛誉。

东欧诸国也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如保加利亚著名作家埃林·彼林的中篇童话《杨·比比扬》(1933)及其续篇《月亮上的杨·比比扬》(1934),南斯拉夫女作家布尔丽奇·马佐兰尼奇的中篇小说《拉比齐出走记》、武雅契奇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小说《小马戏团演员》一直是畅销书;获1980年安徒生奖的捷克作家齐哈的代表作是科学文艺名著《儿童百科全书》(1959)和中篇小说《洪赛克乘火车到乡村去》(1954)。

美国的儿童文学比之上世纪有长足的进步。20世纪初,鲍姆出版的二十四部“奥茨”系列童话和罗夫汀创作的“多立德医生”系列童话始终为儿童喜爱;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1903)、《白牙》(1906);著名犹太作家阿莱汉姆的中篇小说《男孩莫日土儿》(1907—1916);获1962年诺贝尔奖的斯坦培克的短篇小说集《小红马》(1937);女作家槐尔德的系列小说“美国两部拓荒丛书”,尤其是其中的《大草原上的小房子》(1932);获1978年诺贝尔奖的犹太作家辛格为少年儿童写的《山羊兹拉特》等多集故事;获1962年安徒生奖的作家狄扬的小说《校舍上的车轮》(1954);获1978年安徒生奖的作家福克斯的历史小说《“月光号”的沉没》;还有奥台尔的小说《蓝色的海豚岛》(1960)和《黑珍珠》(1967);以及优秀散文作家怀特的三部中篇童话——《小鼠孩斯图亚特》(1945)、《夏洛的网》(1952)和《哑天鹅的故事》(1970);作家塞尔登的中篇童话《蟋蟀奇遇记》(1960)等等都是举世皆知的名作。

加拿大作家西顿是动物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我所熟悉的野生动物》和《动物英雄》等动物故事集被译成多国文字。

拉丁关洲的儿童文学到了当代也成绩可观。被尊为阿根廷“儿童文学之父”的作家荣凯的《纸船》和《另一些纸船》是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巴西儿童文学奠基人洛巴托著有中篇童话《黄啄木鸟勋章》等十七部童话;被誉为“拉丁美洲小说之王”的乌拉圭作家基罗加的童话故事集《大森林的故事》流传甚广。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联的儿童文学盛况空前。高尔基以其在创作、理论研究、出版发行、培养作者队伍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苏联儿童文学的奠基人。苏联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作品还有:马尔夏克和他的儿童诗;阿·托尔斯泰《尼基塔的童年》(1921)等中、短篇小说;马雅可夫斯基的儿童诗集《给孩子们》(1917—1918);瑞特柯夫为幼童写的《我看见了什么》及一些小说、故事;伊林的科学文艺作品;普里施文的《金色的土地》等散文;比安基的动物故事和《森林报》,班台莱耶夫的《表》(1928)等小说;盖达尔的《学校》(193())、《丘克和盖克》(1939)、《铁木儿及其队伍》(1940)等小说;卡达耶夫的《雾海孤帆》(1936)等小说和童话《七色花》;巴诺夫的乌拉尔传说故事《孔雀石箱》(1942),奥谢叶娃的《蓝色的树叶》(1965)等儿童故事;获1976年安徒生荣誉奖的女诗人巴尔托的儿童诗,获1882年安徒生荣誉奖的诗人米哈尔科夫的诗和剧;两次获安徒生荣誉奖的阿列克辛《请来电话,请来吧》(1969—1972)等中篇小说,阿列克耶夫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勇士的姓》(1984);热列兹尼科夫的《稻草人》(中译又作《林卡和她的爷爷》(1881)等中篇小说;李汉诺夫的《我的将军》(1975)等小说作品等等。

20世纪是亚洲、非洲儿童文学兴起并走向繁盛的时代。

二战以前,日本的坪田让治创作有《魔法》《猎狐》(1935)等童话,继起的小川未明以童话和小说创作著称于世。日本儿童文学的繁荣期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迄今涌现的名家名作有:滨田广介的童话《红鬼的眼泪》;壶井荣的小说《二十四只眼睛》(1952);乾富子的童话《小企鹅历险记》(1954—1956),石桃井子的童话《阿信坐在云彩上》(1947),获IBB9创作优良奖的松谷关代子的童话《龙子太郎》(1951)和《两个伊达》;古田足日的小说《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鼹鼠原野的小伙伴》;佐藤晓的童话《神秘的小小国》;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姑娘》(1981);中川李枝子的童话《不不园》(1962),椋鸠十的动物故事以及加藤多一的中篇小说《白围裙和白山羊》(1976)等等。

印度杰出的诗人、作家泰戈尔的儿童诗集《新月集》是儿童文学的典范之作。印度流传国外的作品还有钱达尔的童话《倒长助树》,阿南德的中篇小说《七岁》和《黎明风光》等。

菲律宾女作家阿拉芭是该国儿童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她著有《小壁虎》、《康孔,1896》等作品。

在20世纪,亚洲其他国家的儿童文学也都发展并繁荣起来。

非洲的儿童文学发展稍显迟缓,但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被誉为现代阿拉伯短篇小说先驱的著名作家台木尔的《小耗子》,是人们瞩目的名篇。

囿于水平,囿于印刷篇幅,《20世纪外国儿童文学经典》一书的编选不可能没有缺憾,但它毕竟展现了已然离去的100年外国儿童文学的一些面貌,我们庆贺它的出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