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地理方面,人们发现了许多个类似三角形的区域,那些是过往船只的“墓地”,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这些地方为什么这么可怕,比较出名的三角区域是百慕大三角、地中海魔鬼三角、日本龙三角。而在人文地理方面,人们也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有许多的古迹人们无法解释其建造过程和用途,那些似乎不是人类的作品。这些神秘的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来解释,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揭开这些秘密的关键。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奥秘的存在,才激励着我们对地理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思考。
本书就是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从魔鬼地域、海洋湖泊、地理猜想、古迹遗踪等类别对世界地理现象进行阐述和研究。为此,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地理文献和资料,并参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十分适合您的阅读。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很多地理现象以今天的科学发展水平尚无法作出明白的解释,这些未解之谜所散发的巨大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并刺激着人们探究其真相的强烈兴趣。通过它们读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并有助于培养探索精神。编者有机结合编写体例、图片和设计等多种要素,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纳米比亚的骷髅海岸
在纳米比亚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海域之间,有一条世界上最恐怖的海岸,人们看到的只会是残破的船只和暴尸海岸的累累尸骨。
这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海岸,人们可以看到大片失事船只的残骸。海岸绵延长达五千米,位于非洲纳米比亚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葡萄牙海员将这条海岸线称为“地狱海岸”。
1933年,一位瑞士飞仃员诺尔从开普敦飞往伦敦时,飞机失事,坠落在这个海岸附近。有位记者曾说可以在“骷髅海岸”找到诺尔的骸骨,但至今没有下落。而这片“地狱海岸”也因此名声远播,名字也变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海岸”。
骷髅海岸充满危险。八级大风、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藏着参差不齐的暗礁,使来往船只经常失事。传说有许多失事船只的幸存者跌跌撞撞爬上了岸,庆幸自己还活着,但是谁也没想到他们竟慢慢地被风沙折磨致死。因此,骷髅海岸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和船员遗骨。而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片金光闪烁的白色沙滩,骷髅海岸上有无数个流动的沙丘,和着隆隆的风声,就像走进了恐怖的地狱。
1943年,人们在这个海岸沙滩上发现了十二具无头骸骨横卧在一起,附近还有一具儿童骸骨;不远处有一块久经风雨的石板,上面有一段话:“我正向北走,前往96千米处的一条河边。如有人看到这段话,照我说的方向走,神会帮助你。”这段话刻于1860年。至今没有人知道遇难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暴尸海岸,又为什么都掉了头颅。
在海岸沙丘的远处。因为七亿年来的风化作用,把岩石刻蚀得奇形怪状,犹如妖魔鬼怪,仿佛会突然从荒漠中走出来。
当“苏乌帕瓦”风(纳米比亚布须曼族猎人的叫法)从海面吹到骷髅海岸时,沙丘表面就会向下塌陷,沙粒彼此剧烈摩擦,发出咆哮之声,犹如为葬身在这里的人们所唱的凄凉挽歌。
有人说骷髅海岸上的沙漠都是流动的沙丘,人类一旦陷入很可能难以走出。那十二具骸骨没有头颅,还是横卧在一起的,也许他们是在骷髅海岸被人秘密处死的。而且那块石板上所示的语言是否有人真的去探寻过,“神会帮助你”义是什么意思,是帮助骷髅海岸不幸者逃生的方法?以上种种都是猜测,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每年还是有人死于骷髅海岸,准也不知道它究竟吞噬了多少灵魂。
令人生畏的日本龙三角海域
在日本有一个变化无常、神秘莫测的海域,从20世纪以来,许多的巨轮离奇地在这片海域失踪,没有发出求救信号,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
在地球上,有一个变化无常、神秘莫测的海域,船只在那里神秘失踪、潜艇一去不回、飞机凭空消失……令这片海域拥有了“太平洋中的百慕大三角”的恶名,被称为“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和“幽深的蓝色墓穴”,它就是日本的龙三角区域。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龙三角区域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虽然龙三角没有百慕大三角那么著名,但它的神秘却可以让所有解读过它的人吃惊。
1928年2月28日,“亚洲王子号”离开美国纽约港,穿经巴拿马运河之后,于3月16日从美国洛杉矶横渡太平洋。一周之后,“东部边界城市”号轮船收听了“亚洲王子号”发出的呼救信号,这个信号重复了几次,告知它在美国夏威夷群岛附近遇难,然后就消失了。虽然美国海军调动一切力量,对太平洋宽阔的海域进行了一番搜寻,但还是没能找到“亚洲王子号”。这艘船连同它的邓肯船长、43名欧洲人、130名华人以及船上运载的120吨货物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投入很大的力量去搜寻,有的寻找时间长达15天,却一无所获。
1970年2月10日,一只日本货轮“加州丸”在千叶县以东的东京湾内沉没,轮船船长丧生。最离奇的一次海难是“柏吉·伊斯特拉号”。这艘大船排水量为227912吨,于1975年12月29日在棉兰老海沟沉没。当时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无波,全船30名船员中,只有2人生还。更奇怪的是,事经三年十个月后,“柏吉·伊斯特拉号”的姐妹船“柏吉·苍加号”也在龙三角神秘失踪。当时,该船正从南非驶往日本途中,所有的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从此船失去踪影,事后不但找不到任何残骸,船上的40名船员也无人生还。这一对姐妹船同属一家轮船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载运相同的货物,航行同一航线,如此多的巧合,使得它们的失踪更为离奇了。
2002年1月,一艘中国货船林杰号及船上19名船员,在日本长崎港外的海面上突然消失。没有求救呼叫,没有找到任何残骸,货船仿佛在人间蒸发了,人们无法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
据说,两千年来共有一百多万艘船只长眠在这片深蓝色的海下,平均每14海里便有一艘沉船,其中包括儿艘带有核武器的苏联潜艇和至少一架配备核弹头的美国战机。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26枚核弹头在龙三角海域神秘失踪。
连续不断的沉船事故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注意和探究,最早的说法是海兽作怪,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一说法只能说是古人的迷信。另外还有飓风说和磁偏角说。飓风说认为日本龙三角区域每年可以制造三十起致命的风暴,是飓风使得一些过往船只的导航仪器在一瞬间全部失灵,导致船只沉没。但是,当今大型的现代化船舶是按照能抵御最坏情况的标准制造的,按理说仅凭一场飓风并不能击沉它们。而磁偏角是由于地球上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不重合而造成的自然现象,这种偏差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存在,并不是日本龙三角所特有的。故磁偏角说也更不可能成立。
当然,不能除去是外星人所为的推测,但这种可能的几率也不是很大。编者认为地球上神秘的事情并不在少数,如果一切都说是外星人所为,外星人忙得过来吗?
还有一种看法是海啸说。在日本龙三角西部的深海区,岩浆具有随时冲破薄弱地壳的威胁。这种事情的发生毫无先兆,其威力之巨足够穿透海面,而且转瞬之间它又可平息下来,却不会留下任何证据。而当大洋板块发生地震的时候,超声波达到海面表层,形成海啸。海啸引发的巨浪时速可以达到800公里以上,这是任何坚固的船只都经受不起的。此外,毁灭性的巨大海啸在生成海浪时,在广阔的洋面上只显露出一米或者比这还低的高度,这种在大洋中所发生的缓慢的浪潮起伏是不易被过往船只所察觉的,它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大约在二十分钟至一个小时后,灾难就开始降临。如果在海啸发生时又正好赶上飓风,那么遇难船只不要说自救,就连呼救的时间可能都没有了。
如果这个原因能够加以论证,那么它将为我们揭开龙j角的神秘面纱,龙三角也将不再是神秘可怕的海域了。
P12-16
地球自46亿年前形成初始,就存在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当然地理是我们赋予它的概念,那么地理是指什么呢?概括地说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的总称。汉语中出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地理范围涵盖得十分广泛,它揉合了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而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气候变化,地球运动如火山、地震、泥石流……人文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地理现象,如古老的历史遗迹等。而这些方面还有其他分支,它们组成了今天庞大的地理学体系,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可以了解自己的家园和整个世界的地质地貌。
从人类文明发展以来,我们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生活区域和与之对应的地理环境的探索,然而时至今日,有许多地理现象仍让我们费解,如在自然地理方面,人们发现了许多个类似三角形的区域,那些是过往船只的“墓地”,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这些地方为什么这么可怕,比较出名的三角区域是百慕大三角、地中海魔鬼三角、日本龙三角。关于地球自身的秘密也很多,如南北半球的磁极会发生转动,大陆漂移的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比较深刻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而在人文地理方面,人们也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有许多的古迹人们无法解释其建造过程和用途,那些似乎不是人类的作品。
这些神秘的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来解释,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揭开这些秘密的关键。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奥秘的存在,才激励着我们对地理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思考。
本书就是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从魔鬼地域、海洋湖泊、地理猜想、古迹遗踪等类别对世界地理现象进行阐述和研究。为此,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地理文献和资料,并参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十分适合您的阅读。
本书有以下特点:
1.内容涉猎广泛,可读性强。本书编者在编写这本书时已尽力囊括所有的观点,力图为您展现最丰富的阔读内容。
2.分类创新。全书分类比较革新,将恐怖可怕的地理归为“魔鬼地域”,让您充分阅知世界恐怖之地的神秘现象;此外还有奇山怪石、关于沉没大陆的地理猜想等分类,让您十分快速地寻找到想要阅读的种类。
3.图片丰富。编者寻找了大量有关图片,您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一睹真实的地理图片。为您打造一个立体、彩色、有强烈观感的阅读空间。让您在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享受。
4.价值创新。本书在封面设计、装帧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使其在具有较高阅读层次上更具有收藏和审美价值。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编者
2009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