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的热分析仪器种类多,研究的内容广。不但广泛应用常备的差示扫描量热、差热分析和热重-微商热重技术,还借助“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在本专业引入高压差热分析、高压差示扫描量热、热机械分析和动态热机械分析等先进的技术,并尝试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使含能材料的热分解和相互作用研究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为重点实验室打造了先进的技术平台。书中内容几乎囊括了作者及合作者40多年来运用热分析技术测试和研究含能材料热性能或热行为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热分解和相互作用,也涉及到许多热力学和热化学参量的测定和研究,其中大多已建立了方法并成为国军标,正广为应用,如比热容、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熔融温度和熔融焓、玻璃化转变、过冷液和过冷度、熔体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固-固相变、固-液相转变及相图、增塑剂的迁移等。除此之外,书中还包括热安定性和相容性及寿命预估等内容。书中涉及的含能材料及其制品广泛,除了常见的各类含能化合物及相关物质外,还有新型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黏合剂和增塑剂和纳米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