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孙悟空就是其中一个,它机灵精怪、神通广大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把这个经典形象带给中国读者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游记/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吴承恩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有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孙悟空就是其中一个,它机灵精怪、神通广大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把这个经典形象带给中国读者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推荐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也被改编成各种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在中国,乃至亚洲《西游记》都家喻户晓,里面众多人物与情节都脍炙人口。吴承恩的艰苦创作,为世界读者都奉上了一道文学大餐! 目录 第一回 横空出世得仙道 第二回 闯龙宫获金箍棒 第三回 受招官封弼马温 第四回 大圣大闹蟠桃会 第五回 齐天大圣闹天宫 第六回 如来施法镇大圣 第七回 悟空五行山拜师 第八回 鹰愁涧收白龙马 第九回 观音院袈裟惹祸 第十回 高老庄收猪八戒 第十一回 唐僧遇难黄风岭 第十二回 流沙河收服沙僧 第十三回 八戒娶亲遭戏弄 第十四回 悟空大闹五庄观 第十五回 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十六回 宝象国唐僧变虎 第十七回 悟空智斗金银角 第十八回 乌鸡国救真国王 第十九回 火云洞大战红孩儿 第二十回 车迟国勇斗三魔 第二十一回 通天河遇金鱼精 第二十二回 金兜洞降青牛妖 第二十三回 女儿国师徒奇遇 第二十四回 真假猴王搅乾坤 第二十五回 悟空三借芭蕉扇 第二十六回 金光寺佛宝重现 第二十七回 师徒遇险小雷音 第二十八回 悟空智盗紫金铃 第二十九回 盘丝洞大战蜘蛛精 第三十回 狮驼洞大战三魔头 第三十一回 比丘国施善救婴 第三十二回 无底洞力战鼠女 第三十三回 灭法国计治昏君 第三十四回 连环洞大战花豹精 第三十五回 镇群狮大圣传艺 第三十六回 悟空勇斗犀牛精 第三十七回 天竺国收玉兔精 第三十八回 地灵县遭遇诬陷 第三十九回 见佛祖取得真经 第四十回 功德圆满成正果 试读章节 远古以来,经历漫长岁月,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有个傲来国就位于东胜神洲上,它紧靠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名叫花果山。山上有常年不凋谢的瑶草奇花和四季常绿的青松翠柏,还有彩风锦鸡、麒麟飞龙,奇珍遍布。在山顶上有一块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对应;绕一圈有二丈四尺,对应着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仙石四周光秃秃的,没有树木遮挡,每天都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突然有一天,仙石进裂,有一个圆球一般的石卵从里面滚出来,一遇到风,石卵就变成一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健全,像婴儿一样学着爬行。石猴四处张望,有两道金光从眼中射出,直冲云霄,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赶忙来到灵霄宝殿,召集各路神仙,命令千里眼、顺风耳到南天门外查看这两道金光来自何处。二将领命来到南天门外,一个看得远,一个听得清,很快就向玉皇大帝禀报:“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下一卵,遇风变成石猴,那金光就是从石猴眼中射出来的,但只要他吃了东西以后,金光就会消失。”玉帝听后,大发慈悲,说:“这是天地精华所生,不用管他,随他去吧。” 石猴自从出世以后,天天在山中跳来跳去,渴了就喝泉水,饿了就采山花、摘野果吃,与山中的各种动物为伴,活得非常快乐,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天,天气炎热,石猴和一群猴子在树荫下避暑玩耍,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去山涧中洗澡。他们看到奔流的涧水,突然想知道这涧水的源头在哪里,于是他们就沿着山涧往上爬,突然面前出现一道瀑布,好像飞泻而下的泉水。原来这就是流水的源头,众猴非常高兴,拍手叫道:“好水!好水!”这水流直通山脚,和大海相连。众猴纷纷说道:“谁要有本事,敢钻进去寻找源头,我们就拜他为王!”连喊了三声,突然从旁边跳出一只石猴,大声叫道:“我去!我去!”话音刚落,只见他闭上眼睛,纵身一跃,钻人瀑布中。等他睁开眼睛,发现里面是一个山洞,没有水,只有一座铁板桥。桥下有水,在石缝中奔涌,倒挂着流出去,形成瀑布。再往桥头走,发现里面真是个好地方,石桌、石椅、石碗、石盆、石锅、石灶,样样齐全,更有青松梅花,满地的奇花异草,像个温馨的人家。跳过桥中间,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看得高兴极了,急忙转身往外走,又是一个纵身,跳出水外。对众猴说:“里面是天造地设的好地方,我们都进去住吧!省得受老天的气!”众猴听了里面的情况,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了一会,也都进去了。到了洞中,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好不热闹,直到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才停止打闹。石猴说:“你们说话可要算数,刚才你们说哪个有本事进来,就拜他为王,我不仅进来了,而且还为你们找到一块这么好的宝地,你们为什么不拜我为王?”众猴听了,立刻跪拜其为“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自称“美猴王”。美猴王领着众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快快活活地过了三五百年。 一天,猴王与众猴大摆宴席,正吃得高兴,猴王忽然觉得伤心,竟然流下了眼泪。众猴不明白猴王这是怎么了,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众猴听了,也都掩面而泣,悲从中来。这时,只见那群猴中跳出一只通臂猿猴来,高声叫道:“大王有这样的担心,真是很有见识,如今五虫之内,只有三种人不受阎王老子管。” 猴王问:“你知道是哪三种人吗?” 通臂猿猴说:“是佛、仙和神。他们能躲过轮回,和天地同寿。” 猴王又问:“那你知道这三种人住在哪里吗?” 猿猴说:“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大王也许可以去古洞仙山寻找。” 猴王听了非常高兴,说:“我明天就下山,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们,学一个长生不老的本事。”众猴听了,鼓掌赞成,说:“好!好!我们明天多找些果子,设宴为大王饯行!” 第二天一早,众猴用枯树枝做筏,竹竿做篙,准备了许多果品。美猴王辞别众猴,独自登上木筏,漂漂荡荡,向大海中央划去。随着海风,一路来到南赡部洲地界。猴王扔了木筏,跳上岸去,看见海边有人在捕鱼,他上前想耍个把戏,可是他面貌丑陋,把那些人吓得四处逃跑。猴王抓住了其中一个跑得慢的,脱了他的衣服,也学别人一样穿在身上,一路走去,跟人学礼节,学说话,经过很多地方,一心想寻求长生不老之道,一晃八九年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获。 有一天,猴王来到了西洋大海,他想海外一定有神仙,于是照上次一样做了木筏,漂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洲。上岸以后,到处寻访。一天,忽然见到一座秀丽的高山,山上树木繁多,幽深高远,如仙境一般。猴王心想:这样一座好山,里面应该会住着仙人。正四处张望,忽然听到丛林深处传来歌声:“……相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猴王大喜,心想,果然是神仙。循声而去,原来是一位樵夫,在那里举斧砍柴。 猴王走近,叫道:“老神仙,弟子有礼了!”那樵夫慌忙丢了斧头,回礼道:“我一个缺衣少食的穷汉,怎么能是神仙呢?”猴王说:“你不是神仙,怎么能说出神仙的话来?我刚听你唱‘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是道德真言,你不是神仙是什么?”樵夫笑着说:“不瞒你说,这个词叫《满庭芳》,是一个神仙教我的,他与我是邻居。让我遇到烦恼时就把这词念念,一来散散心,二来解解乏。”猴王说:“那你能不能告诉我神仙的住处,我想去拜访他。”樵夫说:“不远。此山叫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人称须菩提祖师。你顺着那条小路,向南走七八里左右,就是他家了。” 猴王告别了樵夫,独自寻访神仙去了。他出了深林,找上路径,翻过一个山坡,走了约有七八里远,果然看见一座洞府。那洞府一看就不是凡人的住所。烟霞散彩,日月瑶光,能听见仙鹤唳叫,看见凤凰飞翔。只是洞门紧闭,静悄悄的,好像没有人住。猴王回头一看,见山崖旁立着一块石碑,约有三丈多高、八尺多宽,上面有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非常高兴,看来真的找到神仙了。只是他在门外等候多时,还是不敢敲门,干脆跳到松枝上面,摘果子吃。P1-3 序言 在中国,有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孙悟空就是其中一个,它机灵精怪、神通广大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把这个经典形象带给中国读者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韵小说或野史,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他搜奇猎怪的嗜好,善于模仿描写人物、故事。吴承恩一生不得志,官场的失败,生活的困苦,让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慨。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庭清贫,又没有子女,所以作品大多散失。唯一完整流传且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一部不朽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坎坷辛酸,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使出各种本领降妖伏魔,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话世界。在小说中,天庭、龙宫、仙境、地狱,这些人们想象中的世界接连出现了;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妖魔鬼怪这些人们幻想中的人物也一一登场了;大自然中普通的虎豹熊狮、花鸟虫鱼,甚至骷髅都可以变成人形兴妖作怪;有法力的人也可以腾云驾雾,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另外,书中写到的许多宝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观音菩萨的杨柳净瓶、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人参果等都使人眼花缭乱,遐想万端。另外一个让人们无法忘怀的就是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经典的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号称“齐天大圣”。这个神奇的猴子,是吸收日月精华的灵石孕育的石猴,后来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本领,取得“定海神针”金箍棒作为兵器。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他打着齐天大圣的名号,敢与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斗,大闹天宫;取经路上,敢与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绝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绝不对妖魔留情,终于保护唐僧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也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神话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敢与一切困难斗争,决不退却低头。在他身上,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这一形象至今活在一代代读者的心中。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也被改编成各种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在中国,乃至亚洲《西游记》都家喻户晓,里面众多人物与情节都脍炙人口。吴承恩的艰苦创作,为世界读者都奉上了一道文学大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