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斯福(最新版修订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时是怎样变成那样一位政治人物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有效地取得了政权?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他究竟是一位多么强有力的领袖?他在哪些方面遭到了失败,为什么会失败?他的一生对于美国人和美国国策究竟有什么意义?本书正是一部关于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政治性传记。除了他的社会生活以外,还详尽地论述了他的个人生活,因为工作把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的一切都无情地卷入它的漩涡,其中也包括他的家庭,甚至他的爱犬。

内容推荐

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就职后实施“罗断福新政”,带领美国渡过大萧条引发的严重危机。此后连续三次当选,打破美国有史以来总统不得连任三次的传统。在执政期间,罗斯福对于美国内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美国历是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本书是公认的有关罗斯福传记作品中的权威之作,除了政治与社会生活以外。还详尽论述了罗斯福的个人生活,因为工作把这位伟大政治家的一切都无情地卷入它的漩涡。其中也包括他的家庭。

本书以洗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罗斯福通权达变、折冲樽俎的一生。关于罗斯馐的性格和成就。至今犹有激烈争论,一方面。在时代背景的衬托下审视罗斯福,他勇敢、乐观、朝气蓬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在伟大的才能中罗斯福也交织着各种弱点和缺陷,他变幻无常、翻云覆雨的手段,时常表现得像一只“狐狸”。所有这一切,在这本传记中都有着充分而精彩的演绎。

目录

第1部 从政训练

 1 美好的环境 

 2 奥尔巴尼:幼狮

 3 华盛顿:官僚政治家

 4 为捍卫国联而战斗

第2部 权势日增

 1 插曲:商人政治家 

 2 奥尔巴尼的见习生涯

 3 以毫厘之差获得提名

 4 奇妙的竞选运动

第3部 风云际会

 1 入主白宫 

 2 全国人民的总统吗?

 3 愤怒的葡萄

 4 右派的雷霆

 5 权宜的外交政策

 6 1936年:伟大联盟

第4部 狮临困境

 1 改组法院:对风险估计错误

 2 罗斯福的经济衰退

 3 波托马克河畔的僵局

 4 党内分歧

 5 外交:轻微的指责,严正的抗议

第5部 越过陷阱

 1 无声的斗争

 2 老竞造能手,新竞选运动

尾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罗斯福有朝一日将在某个政治舞台上和上述的所有这些人物进行较量,而且将会以某种方式制伏他们,唯独最后一个人例外。这里出现了在他那充满矛盾的一生中第一个自相矛盾的情况。人们可以找出种种原因,说明为什么像阿道夫·希特勒和约翰·刘易斯这样的人物具有强烈的领袖欲。他们在早年都曾经为生活而焦虑不安,到处漂泊,朝不保夕。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对权力进行贪得无厌的追求。

罗斯福的情况却又如何?他不是出生于一个破裂的家庭,也不是在一个饱经灾祸的国家里成长起来的。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家庭不和、物质匮乏和白眼相待。萨拉曾经有一次说,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嘲笑过他”。他热爱他的父母。他是个独子,因此,甚至人们由于家庭的中心位置被弟妹所取代而普遍经历过的那种失宠的滋味,他也从来没有尝过。他周围的环境根本不强调在商业经营或政治角逐方面必须依靠竞争来取得成就。他将被塑造成一个海德公园气派的绅士。

罗斯福是不是生来就有权力欲呢?他的母亲一直非常重视遗传特性。她认为富兰克林身上有“德拉诺家族的强烈影响”。就罗斯福家族这方面来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经过六代默默无闻的人物以后,“这个专出庸才的家族在第七代中却突然大放异彩,因为它产生了美国历史上两位而不是一位最杰出的人物。”关于富兰克林·德·罗斯福这位政治家的情况,我们能从罗斯福家族的祖先中找出什么线索吗?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的共同祖先是尼古拉斯·罗斯福。尼古拉斯的父亲在17世纪40年代从荷兰乘船来到新阿姆斯特丹。尼古拉斯有两个儿子:长子约翰尼斯(1689~?),次子雅各布斯(1692~1776)。从长子这一世系后来出了西奥多,而富兰克林则是次子这一世系的后裔。

富兰克林的祖辈中只有一位算是有点名气的政治家。此人乃雅各布斯之子艾萨克(1726~1794)。他是一位生意兴旺发达的糖商,对于歧视他这一行业的英国贸易法毫无好感。他在革命战争★爆发后,支持爱国主义分子,协助起草了纽约州第一部宪法,并且当选为第一届州参议院议员。作为州代表会议的一名北部联邦同盟盟员,他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英明领导下,投票修改新联邦宪法,与赫得逊河沿岸的大土地所有者相抗衡。

在这以后,罗斯福家族和政治的关系一代代疏远开来。艾萨克之子詹姆斯(1760~1847)来到普林斯顿,成为制粮商和银行家,并在纽约州议会众议院,以北部联邦同盟盟员的身份当过一届议员。他开办养马场,在赫得逊河畔的波基普西附近购买土地。詹姆斯的儿子小艾萨克(1790~1863)对政治毫无兴趣。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攻读医学和植物学,养牛养马,后来成了达切斯县的一名乡绅。同时,随着世世代代的繁衍,荷兰血缘和英国、德国以及其他血缘相融合。小艾萨克的儿子和祖父同名,也叫詹姆斯(1828~1900),他是富兰克林的父亲。从遗传特征来说,他已经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了。

“我的儿子是德拉诺家族的人,根本不是罗斯福家族的。”这是萨拉常说的话。果真如此的话,关于罗斯福在政治上获得成就的原因是无法解释。毫无疑问,德拉诺家族喜欢把他们的家世一直追溯到英王威廉一世和一位在格兰特总统执政时的内阁成员。但是,德拉诺家族的大多数人是不问政治的。他们是船主、商人、投机商、慈善家、企业家或乡绅。他们以作为1621年到达普利茅斯的菲利普·德·拉.诺依的后裔而自豪。萨拉的父亲沃伦·德拉诺年轻时在经营对华贸易中发了一笔财,却在1857年经济萧条时亏损了大部分财产,遂又回到香港去挽回损失。后来他带着妻子和十一个孩子退居赫得逊河西岸的庄园。沃伦终生是共和党人。他喜欢说,“我不想说民主党人全都是盗马贼,但如果说盗马贼全都是民主党人,似乎也不过分。”这可能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话。他注意不让孩子们接触他的商业活动和他那个阶级以外的人士。  人们曾经说:“德拉诺家族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他们那套生活方式,仿佛身上有一个外壳,它是透明的却又无法穿透。”

谜底仍未揭开。人们无论从德拉诺家族或者罗斯福家族的家系中都找不到有关富兰克林·德·罗斯福作为一位政治家的任何征兆。当然,政治手腕不能代代相传,遗传基因也无法将特殊的性格和气质传给后代。但是生物的遗传却不容忽视。它能提供形成个性的素质,又能确定限制变异发生的范围。基本特性,诸如肌肉运动技能和反应速度等,肯定要受遗传的影响,另一方面,像情绪稳定和感情容易激动这类气质上的特点也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而对于像罗斯福家族这样一个倾向于近族通婚的家族来说,遗传可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罗斯福刚出生时,他的未来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在他的祖先身上,如上所述的那些个性种子已经在航海、发家致富和赢得社会地位方面显示出来。在下一代,这些个性种子将在赢得选票和维护权力的活动中呈现出来。种子已经有了,那么土壤又如何呢?富兰克林所处的第一个环境是由詹姆斯·罗斯福和萨拉·罗斯福创造的,而他们本身又受到罗斯福和德拉诺这两个家族先代所创造的环境的影响。罗斯福的政治个性和力量是否在这种土壤里开始形成的呢?

詹姆斯·罗斯福1847年毕业于联邦学院,四年后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完成学业。他稳步地进入法官和商人的行列。只有一次,他的情况显然是个例外:青年时代,他和一位游方牧师徒步在意大利旅行。他们参加了加里波迪★的军队,穿上了红色上衣,在军队里待了一两个月,然后又继续徒步旅行。詹姆斯通过他母亲家的关系从事煤矿和运输业。他最后当上了德拉韦尔和赫得逊运河公司的副董事长,几家较小的运输企业的董事长和其他一些公司的董事。德拉韦尔和赫得逊运河公司的大部分收益都是来自对无烟煤的开采所进行的巨额投资。这些活动给詹姆斯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使他能够在海德公园维持他那个开支浩大却又朴素无华的家。

但是,詹姆斯并不满足于当铁路公司的董事长。他三次在金钱和权力上押了很大的赌注,三次都赌输了。他协助兴办了一家巨大的烟煤联合企业,但在1873年的经济恐慌中又蒙受了重大的损失。结果,詹姆斯·罗斯福和他的伙伴们由于股东们投票反对而失去了控制权。他和其他一些资本家企图建立一个控股公司,以便控制南方的一个庞大的铁路运输网,但这一冒险事业也以失败告终。他帮助组织了一家公司,准备开凿一条横贯尼加拉瓜的运河。他努力促使国会和克利夫兰总统批准了合股经营法案,筹集了六百万元,并且已经使这一工程开工。然而,1893年的大萧条又把这笔资金吞没了。P6-8

序言

本书主要是一部关于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政治性传记。除了他的社会生活以外,还详尽地论述了他的个人生活,因为工作把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的一切都无情地卷入它的漩涡,其中也包括他的家庭,甚至他的爱犬。罗斯福当时是怎样变成那样一位政治人物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有效地取得了政权?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他究竟是一位多么强有力的领袖?他在哪些方面遭到了失败,为什么会失败?他的一生对于美国人和美国国策究竟有什么意义?

本书也致力于研究美国民主体制中的政治领导问题。它主要是集中研究罗斯福本人,但也论述他展开活动的政治环境,因为我的方法基于社会科学家的主要研究结果:领导不是一个普遍的性格的问题,而是扎根在一种具体的精神文明之中。我们只能根据罗斯福的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具体环境,也就是说,只能按照他塑造社会以及他又被社会所塑造的那种方式来理解这位政治家。

罗斯福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肯定地说是一位最成功的选票获得者。他的政治手腕是从他和美国政治的现实长期接触中发展起来的,这些现实是,人们的雄心、忧虑和忠诚通过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预选、选举、官职、法规、民意测验机构而产生作用。因此,本书也涉及美国的政治方法。

然而,只谈方法是不够的。使用这些方法的目的何在?对于罗斯福来说,这是一个中心问题。除了其他情况以外,政治还是一种妥协的艺术;但是这位民主党领袖应当和那些不可靠的势力进行妥协来实现一个理想的目的吗?他必须在大选中获胜,但如果他为了争取选票而作出的妥协严重地危害他实现自己纲领的机会,那又应当怎么办呢?在目前这个风行马基雅维里权术的时代,这位民主党政治家非像狐狸那样行动不可吗?他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摆出狮子的姿态?

罗斯福赢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在第二届任期内,他却被他无法控制的各派势力缠住,并且遭到他所无法驾驭的人们的阻挠。我认为,这届任期是他一生事业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阶段。它不仅可以清楚地表明罗斯福的个性、他的权宜之计以及这种应付局面的策略的含义,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基本的问题: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否能够应付这个艰难世纪强加给它的危机。因此,本书最后的目的也就是试图探索个性和政治二者的内在活动,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的政治领导问题。

任何一个传记作者想要在当前这个时刻论述罗斯福的整个一生,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战争年代对于罗斯福和他的国家来说,代表着以往年代许多事情的高潮,因此值得予以重视;但遗憾的是,学者们迄今为止还没有掌握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所必需的记录、回忆录和其他资料。我试图摆脱这个困境,其办法是用摘要形式来记述战争年代并在后记和其他地方对罗斯福的性格作出估价,这或许能够有助于解释他处理某些战争问题的方法以及他的早期领导的性质。关于战争年代的详细叙述需要留待以后来作。

我也应当在本书后面向许多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感谢,但其中特别需要提起两人。一位是我在威廉斯学院的同事、政治学家威廉姆·H·布鲁贝克。他和我一起在海德公园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帮助我形成了书中的许多概念,并对屡次的草稿作了仔细的评论。另一位则是我的妻子珍妮特·汤普森·伯恩斯。她也做了同样工作,并努力承担了抄写和速记等杂务。她还和孩子们一起,在家中创造了一些条件,使我可以持续地进行艰巨的工作。因此,我对我的同事和我的妻子表示深切的谢意。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后记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1933~1945)。1932年11月竞选总统,以压倒多数获胜。1933年初就职后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大萧条造成的严重危机,深得人心。嗣后又连续三次当选,打破了美国有史以来总统不得连任三次的传统。1945年第四届任期开始后不久因病猝然逝世,执政共十二余年。

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虽然还有争议,但他在执政期间对内政作出了巨大建树,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又起了重大作用,因此他不仅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并在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成为一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人物。

罗斯福入主白宫之初,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的最严重时刻。全国笼罩着一片恐惧与绝望情绪。国家的整个经济结构濒于崩溃。全国大多数银行歇业;工业生产下降到1929年的百分之五十六;农产品价格惨跌,农村一片萧条。财政收入从八百七十四亿美元急剧下降到四百十七亿美元。失业人口到1932年已超过一千二百万,占整个劳工队伍的四分之一。据估计,当时美国约有二千七百五十万人没有固定收入,一百万失业者在全国流浪。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罗斯福上台后,允诺将采取迅速的和决定性的行动来扭转局面,并将他的坚定信念带给全国人民。他极力鼓舞人心,强调“我们唯一该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并且断言“这个伟大的国家将会像它曾经忍受过的那样忍受下去,它将得到复兴,它将得到繁荣”。罗斯福保证使国家获得复兴和繁荣的决定性行动是实施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是罗斯福从1933年就职到1939年间提议或签署的一系列有关社会经济政策的法案及其措施。新政立法可分为三大类:救济、复兴与改革,不过互相有所重叠。有些立法的目的在于解救大萧条造成的困难与危机。另一些立法主要是要复兴国民经济,还有一些则旨在改革有害于公共利益的措施或旨在促进全民福利。实行新政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起到1935年初,主要目的在于复兴。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维持银行信用,实现美元贬值,刺激对外贸易,维持农产品价格,制止农场主破产,规定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间的竞争,制止企业倒闭等;第二阶段是1935年到1939年,主要目的在于改革。其主要措施是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以扩大就业来提高社会购买力;改革税制,使受益者范围比较广泛,因而颇得人心。结果罗斯福1936年又以压倒多数重新当选总统。

但从1937年下半年起,经济又出现衰退。新政日益遭到国会内外的保守派和温和派的反对,因而受到一些严重挫折。1938年欧洲局势急转直下,慕尼黑事件后,西方国家与轴心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恶化。罗斯福为了争取民主党党内团结,不得不放弃有关的改革,提出“新政必须为打赢战争铺平道路”。新政至此也就名存实亡了。总起来看,新政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起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解决了美国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也巩固了资产阶级在美国的统治。而罗斯福在美国历史上则成为享有崇高威望的一位总统。

如上所述,罗斯福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性格和成就,在有些崇拜者与批评者之间至今犹有激烈的争论。然而,谁也不否认罗斯福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坚定的自信,处事机警练达,善于玩弄政治权术,在历史上是一位风云人物。他对美国总统地位和国家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罗斯福通权达变、折冲樽俎的一生。从他的先世、早年教育、战胜病魔的搏斗、在纽约州任议员和州长时期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当选总统后实行新政时期的勇敢作为以及他的成功与挫败,一直写到欧战结束前夕溘然病逝。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和轴心国的坚决斗争以及他在国际会议上的重要活动,本书仅略叙一笔,作者的另一本书《罗斯福:自由的战士》(Roosevelt:The Soldier of Freedom)将详细地加以描述。

本书作者声称,如果我们“在他的人民和他的时代背景的衬托下来观察罗斯福的整体,就会看见那个伟大的轮廓——他勇敢、欢乐、敏感、朝气蓬勃、充满信心并且最主要的是关心他的同胞们的命运”;但是另一方面,却又指出罗斯福的伟大才能中交织着各种弱点和缺陷,描绘了“罗斯福的另一面——他的变幻无常、他的善于折衷、他的翻云覆雨的手段,时常表现得像只狐狸”。

作者还描述了罗斯福喜欢权力和要求获得权力的特点。为了夺取权力和维护权力地位,罗斯福不惜使用马基雅维里式手段,也就是说,他要“用狐狸的狡猾手段去达到狮子的目的”。

作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1918~)是当代美国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威廉斯学院,后到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在母校威廉斯学院任教。战争时期在“全国战争劳动委员会”工作。战后以民主党马萨诸塞州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过几届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1958年以民主党候选人身份参加国会选举失败。所著《罗斯福狮子与狐狸》一书出版于1956年,曾畅销一时,被公认是关于罗斯福的大量传记中最重要和最权威的单卷本著作。另一本书《罗斯福:自由的战士》于1970年出版。1971年获美国普利策历史奖、历史和传记书籍全国奖和美国历史学家协会的弗朗西斯·帕克曼奖。

本书第1~8章为孙天义译,第9~18章为马继森、冉隆勃译,第19章至尾声的第1节为张增秩译,尾声的第2节以后为马继森译。

张自谋

1984年8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所不得不畏惧的唯一东西,就是畏惧本身,这种难以名状、失去理智和毫无道理的恐惧,麻痹人的意志,使人们不去进行必要的努力,从而将退却变成前进。

——罗斯福

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拥有多少钱财,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活动所带来的心灵震颤……单纯坐而论道是完全于事无补的,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而且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罗斯福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体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美国著名记者杰拉尔德·w.约翰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