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3个章节,结合当前药用植物栽培与应用的发展热点,主要对土壤的特点和分类、药用植物的营养与肥料的基础知识、药用植物实用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教学实验作了系统地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结合当前药用植物栽培与应用的发展热点,详细介绍了土壤的特点和分类、药用植物的营养与肥料的基础知识、药用植物实用栽培管理技术以及教学实验,既可作为药用植物相关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农学、园艺、中医、中药学、植保、植物营养等专业师生及从事药用植物土壤肥料科研、生产、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同时对指导农民在种植药用植物时,能够科学合理施肥、提高管理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篇 药用植物土壤基础理论
第一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第三节 土壤水分
第四节 土壤空气
第五节 土壤热量
第六节 土壤养分
[实验实训1-1] 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实训1-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实训1-3] 土壤质地的测定
[实验实训1-4] 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
[实验实训1-5]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第二节 土壤胶体与土壤保肥性、供肥性
第三节 土壤酸碱度
[实验实训2-1] 土壤结构形状的观察及微团聚体分析
[实验实训2-2] 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空隙度的计算
[实验实训2-3] 土壤pH的测定
第三章 主要土壤类型与利用改良
第一节 棕壤
第二节 黄棕壤和黄褐土
第三节 褐土与红黏土
第四节 潮土
第五节 沙姜黑土
第六节 盐土与碱土
第七节 风沙土
第二篇 药用植物营养与肥料基本原理
第四章 药用植物营养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用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第二节 药用植物获得养分的途径
第三节 药用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特点
[实验实训4-1] 药用植物缺素症状的外形诊断
第五章 药用植物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施肥的生产经济学原理
第三节 药用植物营养与施肥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施肥
第六章 常用肥料的特点
第一节 有机肥料
第二节 化学肥料
第三节 腐殖酸类肥料与微生物肥料
[实验实训6-1] 常用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
[实验实训6-2] 堆肥的积制技术
[实验实训6-3] 掺混肥料的配制技术
第七章 药用植物常用施肥技术
第一节 药用植物施肥特点
第二节 施肥技术的主要环节
第三节 施肥方式和方法
第四节 常用施肥技术
第三篇 常见药用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第八章 根、根茎类药用植物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
第一节 人参
第二节 三七
第三节 大黄
第四节 贝母
第五节 丹参
第六节 甘草
第七节 白术
第八节 白芷
第九节 西洋参
第十节 地黄
第十一节 防风
第十二节 柴胡
第十三节 当归
第十四节 芍药
第十五节 麦冬
第十六节 远志
第十七节 附子(鸟头)
第十八节 板蓝根
第十九节 知母
第二十节 桔梗
第二十一节 党参
第二十二节 黄芪
第二十三节 黄芩
第二十四节 黄连
第九章 花类药用植物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
第一节 红花
第二节 金银花
第三节 菊花
第四节 款冬花
第十章 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
第一节 山茱萸
第二节 决明(钝叶决明)
第三节 栝楼
第四节 枸杞
第五节 砂仁
第六节 栀子
第七节 薏苡
第十一章 全草类药用植物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
第一节 香茅
第二节 绞股蓝
第三节 麻黄(草麻黄)
第四节 紫苏
第五节 薄荷
第十二章 皮类药用植物营养特点与施肥技术
第一节 杜仲
第二节 黄柏
第十三章 常见道地或地产药材的施肥技术
第一节 牛膝
第二节 白芍
第三节 何首乌
第四节 山药
第五节 半夏
第六节 天南星
第七节 白附子
第八节 辛夷
第九节 连翘
第十节 木瓜
第十一节 车前
第十二节 夏枯草
第十三节 酸枣仁
第十四节 丹皮
第十五节 荆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