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与理论基础
(二)公共责任的定义与内涵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责任:一个新的视角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 公共责任理论范式及其实现
一、公共责任的逻辑构成和显性类型
(一)公共责任的逻辑构成
(二)公共责任的显性类型
二、多元社会下公共责任的新思考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多元社会的回应
(二)多元社会对公共责任的三个变革要求
(三)公共责任实现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三、多元社会下公共责任模式及选择
(一)公共责任模式的价值选择
(二)公共责任实现模式选择
四、公共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章 公共责任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制度
一、制度与制度安排:一个概述
(一)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二)制度的定义
(三)制度的功能
(四)制度的分类
(五)制度的特征
二、制度供给、政府与公共责任
三、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制度安排:经济学的视角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囚徒困境
(二)“囚徒困境”的出路及其制度启示
四、制度、政府与企业社会责任:困境与出路
(一)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制度尚未真正形成可置信威胁
(二)相关法律制度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外部环境的“软约束”
(三)剧烈制度变迁不利于形成稳定预期
(四)“路径依赖”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走向
第四章 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公司治理理论综述
(一)理论溯源:治理与公司治理
(二)公司治理理论渊源
(三)公司治理的起因、本质和功能
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三、公共责任、企业外部治理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产品市场
(二)资本市场
(三)控制权市场
(四)经理人市场
第五章 公共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定义
(二)是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政府、企业与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责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利用经济学分析
(二)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三)政府对策分析
三、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企业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减低成本、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四)政府激励监督的作用:基于经济学的分析
第六章 企业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的实践
一、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一)道德约束阶段
(二)制度约束时期
(三)“伯德之争”引发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约束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日本
三、推进社会责任的其他公共责任形式
(一)加强政府合作
(二)推动民间组织的参与
(三)鼓励企业自觉规范行为
第七章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的实践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否定之否定的现实历程
(一)公共权力与“企业办社会”的现实背景
(二)转型之痛: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公共责任错位
(三)海水与火焰:企业社会责任的困境与公共责任的作用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与政府公共责任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
(二)非国有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
三、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法律责任
(二)经济责任
(三)道德责任
四、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企业的要求
(一)保护环境
(二)节能
(三)人本化管理
第八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演进——SA8000
一、SA8000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一)SA8000产生的背景
(二)SA8000以认证方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二、SA8000内容概述
(一)SA8000的含义
(二)SA8000的内容
(三)SA8000的实施
三、我国对SA8000的态度及对策
(一)我国对SA8000的态度
(二)应对SA8000的策略
四、SA8000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SA8000的现状
(二)SA8000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