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袖的执行(领导力与执行力)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马志刚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的内容不仅适合于企业的领导,同样书中的基本思想也适用于党政机关的各级领导。

这本书以课堂讲演笔录的形式献给广大读者,其生动、鲜活、实用、系统可想而知。我相信,如果哪个读者掌握了本书的内容,那么他们就会比没有看过这本书的读者更显得有其智慧。

内容推荐

2002年,一位地方保险公司的总经理送给我一本美国人阿尔伯特·哈伯德写的小册子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并对我说:“这是一本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讲执行力的书。”我便问他:“书中讲的执行力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并很快地告诉我:“书中描写了美西战争时,美军中有一位中尉名叫罗文,当总统下令让他把一封带有重要军事情报的信送给古巴的将军加西亚时,罗文中尉只说了一个字‘是’,罗文不会说‘不’,这就是执行力。”作为一名经济学者听到此番话,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同时也使得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不会说“不”就是执行力的话,那么傻子也不会说“不”,是不是能说傻子就是最好的执行者呢?实际上,执行力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完整系统的理论,是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使企业形成自家独特的竞争优势。

目录

第一部分 方法论

第一章 三位近现代导师的名言

△中国近现代导师毛泽东:《实践论》

△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数论第二定理

△大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简单性原理

第二部分 领袖原理分析

第二章 企业领导力

△企业领导力的定义

△企业领袖的能力

△知识

△态度

△技能

第三章 领导力的形式

△内在领导力

△团队领导力

△战略领导力

第三部分执行力原理分析

第四章 企业执行力的定义

△执行力是什么

△关键要点有三

△执行力的内容

△执行力的类别

第五章 战略是执行力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

△战略是围绕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和推动力而进行的

△战略是以一个战略概念为先导推广实施的

△战略既要解决巳发生的事件,也应解决将要发生的事件

△企业不同级层都有其相对应的战略

△战略特性

△战略的形式由封闭式战略和开放式战略构成

△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炮兵射击原理与企业战略数学模型

△从一篇报告中解读作者的战略思维

第六章 企业领袖是执行力成功的关键

△执行者的结构分析

△现场执行者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中层核心团队的三大要素

△最高领导者应具备的四个素质

△企业领袖最应了解的十二个问题

第七章 流程是构建执行力的重要要素

△流程是什么

△正确流程的水桶原理

△业务流程是执行力结果的保证

第四部分高效执行力系统

第八章 目标是执行力的核心

△企业目标的制定

△个人目标的设计

第九章 组织机构是执行力实施的基础

△企业领袖应怎样看待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建立思想

第十章 绩效考核是执行力的推进剂

△I和ME的理论

△I和ME的理论说明什么

△绩效考核执行难点分析

第十一章 文化是执行力的平台

△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内涵

△错误的企业文化内容及形式方阵

△马氏“无意识行为”企业文化理论

△无意识行为的建立

第五部分案例讨论

第十二章 《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案例讨论

△案例内容:《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

△讨论题布置

△学生代表发言

△马志刚教授讲评

后记 一位中国职业经济学家的宣言

试读章节

从系统论来分析,我们姑且将农夫徒步送孩子上学为目标,在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时,尽管路途由几里路一直变化到几十里路,但仍属于一个子系统范畴,由于各子系统之间的条件变量不大,因此农夫靠徒步是可以达到目标的。一旦超出了这一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条件变量将随之迅速增加并放大,于是就产生天壤之别,比如从地形地貌来分析,有高山、有大河、有大江、有大川,有不可逾越的自然天堑,农夫靠徒步是达不到目标的。另外,农夫也没有去想还有现代的代步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自行车,甚至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毛驴。农夫没有去想这些代步工具,他是仅凭感情和意志,就想达到目标。

农夫的故事还反映了一个心理学的道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主要心理现象就是知、情、意。知就是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思维是知的最高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推理就是从几个已知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能够由几个已知判断推导出另一个新的判断,也就是说人是有思维的。情就是情绪、情感,当然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家庭和亲属的爱、对企业的爱是最高的情感。意就是意志力。

对农夫来讲有情,对孩子爱,非常地爱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精心地照料他,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始终坚持徒步接送孩子上下学很能说明农夫对孩子的情感。有意志力,有坚忍不拔的品质和顽强的意志力。因为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农夫都坚持徒步接送孩子上下学,所以农夫有顽强的意志力。但是农夫缺少的就是知这个环节。现代心理学将知称为智力因素,也叫IQ(智商),将情和意称为非智力因素,也叫EQ(情商)。农夫的情商是很高的,由于缺少智商,所以根本无法达到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愚公是不能移山的,铁杵也是不能磨针的,铁杵磨针和愚公移山都是有条件的。必须将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目标,缺少哪一点或突出哪一点,都难以达到目标。

P9-11

序言

2002年,一位地方保险公司的总经理送给我一本美国人阿尔伯特·哈伯德写的小册子名叫《把信送给加西亚》。并对我说:“这是一本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讲执行力的书。”我便问他:“书中讲的执行力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并很快地告诉我:“书中描写了美西战争时,美军中有一位中尉名叫罗文,当总统下令让他把一封带有重要军事情报的信送给古巴的将军加西亚时,罗文中尉只说了一个字‘是’,罗文不会说‘不’,这就是执行力。”作为一名经济学者听到此番话,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同时也使得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不会说“不”就是执行力的话,那么傻子也不会说“不”,是不是能说傻子就是最好的执行者呢?实际上,执行力是一个非常严谨和完整系统的理论,是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使企业形成自家独特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30年,由于中国经济始终处在一个非常高的发展阶段,许多影响社会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最深层次的矛盾,都被高速发展的经济现象所掩盖,于是便形成中国企业领导者靠直觉进行决策的习性。企业决策的制定者们对于企业究竟应该如何运营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就只能凭借依稀记忆中的一点大学课程和一堆完全错.误的口号、信息、想象及经验行事。

准确地说,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不需要经济学家所使用的数学手段及复杂的模型,但企业光靠直觉、经验和常识也是不够的。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领域终究是一个其内部相互影响的迷宫,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人才、产品及资本在各地区和国家之间更为自由地交流而越加复杂。经营管理和企业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不像企业决策者们看上去那样简单。自2008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这从另一个角度给我极大地启发: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常识是非常可贵的,然而我们要想辨明使得企业得以运营的种种复杂的关系、培养企业抗风险能力、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单凭常识就不够了。这时企业决策者们更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并在实践中将其严格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上。这便是我写这本书的真正用意。

在写这本书时,我运用特殊的想象力帮助自己集中精力研究那些企业领导力与执行力原理要素和可能显得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将近十年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等学校总裁班讲授“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心得注于此书,并取名为《领袖的执行——领导力与执行力》,说明此书的内容不仅适合于企业的领导,同样书中的基本思想也适用于党政机关的各级领导。这本书以课堂讲演笔录的形式献给广大读者,其生动、鲜活、实用、系统可想而知。我相信,如果哪个读者掌握了本书的内容,那么他们就会比没有看过这本书的读者更显得有其智慧。

后记

人说五十而知天命,其意是说人活到50岁的时候就应该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所认识并能通晓人间世故。可我总是感觉自己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相差很大。40岁应该是不惑之年,我就是在那年离开原工作单位——一个可以称得上中央智囊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去追求独立自由的空间,也想走出围城去呼吸一下城外的新鲜空气,这一受动机所支配的行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能说明我已经不再困惑了。天命之年在内心深处还存有许多血色浪漫或常人所说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仍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好奇,总感觉有太多的解释等着我去想,也等着我去做。人生就像一盘沙拉,五花十色而你却不知先吃哪一口。也许生活在大干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人生的密码,这一密码独特而神奇,它规定着人生每一阶段的内容、情感、情趣、得失、取舍和归宿,而人却又无法去认识它。如果你试想去解开它,那么这时一切的烦恼、忧伤、困惑和死亡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人类胆怯而又心灰意冷,找不到亚当苹果(作者注:力量的象征)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世上总有一些不能安分守己的人,尽管他们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却坚定地去寻找给人类以力量的钥匙,以图解开人生密码。他们从迈步启程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他们仍然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突破和价值,这些人叫智者。智者永远没有结果,他们的身后所能留下的只是太多的脚印和太多的解释。一个解释胜过一百个描述,我从小就听到太多太多的描述,总是得不到一个很好的解释,所以就只能靠自己去寻找解释。27年前当我踏上这一不归之路时,命中也就注定了对于我根本不会存在“不惑”和“天命”之年了,这也许就是我的人生密码。

50岁时总算完成了三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做中国一流学者的解释。这一解释在通过27年的过程之后完成了。

第二个解释是对儿女的解释。我有一儿一女,大的是儿子,我给他取名“原”,其意是好马在草原上才能驰骋,暗示好男儿志在四方。儿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即将大学毕业,他的志向是做一名出色的军人,所以他报考了军校。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出80后的显著优点,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正义感的男儿,今年他还参加建国60周年大阅兵,听说还是方队的基准兵,这将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荣耀,也是我的幸事。小的是女儿,今年8岁,天性活泼可爱,非常聪明,长得像我妻子一样漂亮,我给她取名“滢”,有两层含义:一是做为女孩要像水一样晶莹剔透,一尘不染;其二是女儿要活得好,就必须有喝“氵”、有食“艹”、有房子住“冖”、还要有钱“玉”。“滢”表达我对女儿的寄托与期望。

第三个解释是做职业经济学家的解释。这是我在这本书完成之后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时代给我身边许多的人都提供过发展的良机,他们有的升官、有的发财、有的留洋、有的早已成为大名鼎鼎的专家或学者。唯独对我总是在躲避,更确切地说就是在捉弄我,时而向我招手、时而无影无踪,总是和我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在中国集体主义时代时,那个年代强调的是人的普遍性和集体主义意识,而那个年代的名人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金训华等都带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他们的思想认识和个人觉悟都是他人所不具备的,所以我怎么向他们学习都学不到他们那种程度,自然也不会成为什么名人。个性化时代到来时,我又开始通过勤奋学习以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先是去北京大学投师梁漱溟老先生学习中国哲学;后又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接受西方现代化的教育;再后来就是通过接二连三的高等教育,系统深入地学到了经济学、西方哲学史、逻辑学、心理学、文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和思想,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可是在个性化时代,成功之路并不是通过个性或特殊性来取得的,社会成功人士、名星、大腕和在学术界被称为“少爷”的这些人哪一位不是通过集体资源、公共媒介和公共关系来获取社会名望的呢?蛮以为个性化的时代能够为我提供一个靠个人能力去施展才华的舞台,可我的想法又一次落空了。现实真是像一个擦上胭脂的丑女人,表面看上去光彩照人,里面却是丑陋无比,由此才引出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诗句。时代也并不完全是一点空隙都不留给我,除名利之外,它给我留下最多的就是让我去思考,让我去解释,让我成为一名职业经济学家。职业经济学家,这一只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才有的专业名词怎么会如此轻松地落在我的身上?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没有人即使有人也没有条件来做这样的事情。我在几年前虽然具备了条件但由于自己感觉这一名词太重担心肩负不起,今天在本书完成之后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负重的条件和能力,所以自信而又坚定地将它承接下来。以前儿女总是用打探的口吻问我:“爸爸您在做什么?”“爸爸您是教授吗?”“爸爸您有工作单位吗?”等等。那时每逢此刻,我都会用一两句话搪塞一下,今后我就会郑重地对儿女说:“爸爸是职业经济学家!”

职业经济学家不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也不标志人的身份和地位,它只是人的一种谋生手段,就像学历不代表人的身份和地位只是人的谋生手段一样。作为人获取必要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职业经济学家是指那些游离于生产关系之外,以探求社会经济现象及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对其进行理性批判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团体和个人。

目前中国舆论对学术界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经济学家”这一概念。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没有经济学家;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经济学家太多太滥,“是人都能称家”;更有海外学者对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不留情面的批判。种种现象与分歧都来自于一个重要误区,就是对“经济学家”的概念认识模糊甚至没有认识。他们往往将经济学家看成是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就会用学历、专业知识、工作单位、思想体系、学科建树、社会贡献率和社会影响力来衡量其价值;也有人用能否成为该领域中学术带头人的标准来衡量,即提出“你是专家吗?”的疑问;另有人则用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理性批判精神的尺子为其量身,所有这些衡量的标准都没有把经济学家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也就不可能站得住脚。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