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精英崛起、人才辈出的时代!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演绎了无数企业“英雄”的传奇故事。他们之所以被赞为“英雄”,是因为他们以其非凡的魄力和魅力,扛起了共和国企业改革和经济振兴的大任,引领无数风流,点燃理想之光。他们都是时代进步的标杆人物。今天讴歌他们,是要善于吸取创业精神、奋斗信念,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只有我们在每一个岗位上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我们共同的事业才会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共和国企业家传奇(为建国60周年献礼)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毛祖棠 |
出版社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精英崛起、人才辈出的时代!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演绎了无数企业“英雄”的传奇故事。他们之所以被赞为“英雄”,是因为他们以其非凡的魄力和魅力,扛起了共和国企业改革和经济振兴的大任,引领无数风流,点燃理想之光。他们都是时代进步的标杆人物。今天讴歌他们,是要善于吸取创业精神、奋斗信念,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只有我们在每一个岗位上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我们共同的事业才会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的数十位宣传对象,都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的顶级企业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他们中间有风范长存、与党和国家患难与共的红色资本家;有与时俱进、屡创佳绩的国企领导人;有出身寒微、筚路蓝缕的草根创业者;有锐意进取、勇争第一的行业领袖;有知识创新、成就卓越的新进企业家。 本书着笔于企业家的“传奇”经历,侧重其企业和行业领导力、影响力,突出其社会责任感、美誉度及榜样作用。该书每篇分为导引部分和正文部分,选材真实,叙述精炼,评价恰切,大气明快,着眼当下,引领未来,是迎接建国60周年的献礼之作! 目录 第一章 忠诚与使命 王光英:“红色资本家”的来历 董竹君:青楼女子的“世纪人生” 傅成玉:伟大的失败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 柳传志:联想教父 马蔚华:百年“招银”之梦 谭旭光:中国制造 冯根生:江南药王 第二章 开拓与成功 张果喜:“张果喜星” 鲁冠球:演绎乡企神话 陈峰:海航“魔术师” 李书福:汽车“狂人” 郭广昌:打造第一民企” 史玉柱:重新屹立的“巨人” 沈爱琴:中国丝绸“女皇” 李宁:冠军企业家 第三章 梦想与创新 马云:下一个比尔·盖茨 任正非:现代“土狼” 施正荣:新能源掘金者 李彦宏:“百度”一下 邓中翰:为了中国“芯” 王文京:本土雄心 俞敏洪:信念是一条河 王中军:影视大亨 江南春:创意人生 第四章 传承与影响 刘永好刘永行:在希望的田野上 王均瑶王均金:胆大包“天” 茅理翔 茅忠群:家族企业交接范本 后记 试读章节 光大公司的经营原则及业务宗旨是“急国家之所急,做国家之所需”,他做的很多生意,都是为了给国家解燃眉之急。 光大公司在香港开业后,第一笔生意是买进智利一家矿产公司倒闭后存在巴西削价出售的1500辆汽车。这些汽车大多数是奔驰牌,也有部分是道奇牌,都是载重卡车或集装箱牵引车。对方要价很低,总价共1580万美元,平均每辆一万美元多一点。按出厂新车价计,达4150万美元。这批车实际是新车,只因为公司倒闭,急于脱手,而我国却十分需要用于煤炭等物资运输上。有家美国公司听到消息后,向光大公司提出愿意按光大原进价另加300万美元,在巴西就地转让付款。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果王光英短视,一定会先赚这笔钱再说,然而他谢绝了。因为这虽是二手货,但却是国家所急需的东西,目的不在于赚钱。以后光大公司引进的也有许多是二手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填补我国空白,或提供给内地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改革开放初期,推动国内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的,王光英是最早的一个。1980年,他任天津市副市长,翌年就开始举办家用电器或其他商品展销会,当时我国商品生产还很不发达,举办这类展销会,意不在促销,而在于扩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眼界,促进技术交流和扩大新产品的研制。 光大公司开业后对于家用电器有两项投资,一是珠海的压缩机厂,另一是设在香港元朗的用于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厂。压缩机和显像管是电冰箱和电视机的“心脏”,对发展电冰箱、电视机生产起关键作用。 珠海压缩机厂的正式名称是珠海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它是由光大集团、珠海工业发展总公司、电子工业部所属的雷达工业管理局下设的,以及与电子技术研究院等合资的一家工厂,是国家定点厂,专卖小型旋转式全封闭制冷压缩机。产品用途很广,电冰箱、冷冻柜、冷藏箱、空调、除湿机、真空泵等都需要它。生产线设备和技术软件全部由光大从美国惠普公司引进,电机生产线则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工厂总投资额为920万美元和2400万元人民币。光大公司占股30%。 王光英商业生涯最精彩的地方,是他不是跟着别人“一窝蜂”地去引进彩电或电冰箱的组装线,而是去引进它们的“心脏”,使中国能自行生产这些电器的关键设备。 据《中国日报》载,80年代,我国各省市先后引进彩电组装线达138条,但其中没有制作彩电显像管的工厂,彩管仍需进口。 王光英总结出:“仅靠引进生产线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会有竞争力。商品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于设计上、造型上独特风格的创新,同时决定于它的每个元件的质量和成本,特别是它们的‘心脏’。”他认为我国前几年引进的生产线,实际上是装配线。元件跟不上,不能成龙配套,供应不及时,那么生产线只好时开时停,不稳定,技术水平难以提高,成本也难以降低。 在办工厂、做生意的同时,王光英还以他丰富的经验,领导光大公司用中外合资的方式搞了很多大型的建设项目,如磨刀门工程、围海造田工程、江门桥工程等等。光大公司还在国内参股建了5个大楼和酒店,包括53层的京广中心、22层的和平宾馆、18层的王府宾馆、金郎饭店、天坛饭店。 光大(集团)公司有成百家企业,王光英自己并没有钱,这些企业、工程、大楼,可以说都是“借劲使力”,白手起家的。王光英说:“如果只凭王光英三个字,那是不值几文钱的。我不是魔术师,我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背后靠着万里长城——12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几乎伴随而生,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要求荣毅仁、王光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经营能力开展对外的经营活动,成立在境外投资颇具名声的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和光大实业总公司。从已有的资料看,1986年,中国境外的非贸易企业有277个,投资总额4.7亿美元,中方所占的比例为44.1%;1990年,企业数增至764个,投资总额23亿美元,中方所占的比例为43.5%;1995年,中国在境外的投资企业为4739个,中方投资总额53.2亿美元;到1998年底,中国在境外的企业达到5666家,中方投资总额为63.3亿美元。在这方面,中信、光大集团带了个好头,为中国企业走上国际化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P9-10 序言 近年来,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富豪排行榜层出不穷,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诸多富豪的大名如雷贯耳,耳熟能详。本书记录的也都是各类“富豪”,但他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富豪,而是令我们为之热爱的共和国优秀企业家。 当今中国,有多少富豪配称企业家?企业家与普通富豪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既是企业责任人又是社会责任人;他们既创造财富更创造价值和价值观,他们是一群代表进步、代表繁荣、代表民族的社会精英。共和国企业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创造一流的业绩,具备一流的风范,堪称时代的楷模。在刚刚走过改革开放30年和即将迎来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抒写和宣传这些优秀的企业家,正是赞美伟大的新时代,讴歌共和国的每一个劳动者和创造者! 今天述说他们,首先要追溯他们的创业历程,感悟他们的创业精神。中国民族企业的重新兴起和发展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30年中,其间每一次的思想大解放和市场经济的转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企业和企业家的改革与进步。国有企业的艰难改制、民营企业的奋力崛起、混合制经济的水到渠成,犹如一出出好戏,捧出了数不清的主角和明星。每出戏中的主角或明星无一不充斥着曲折、辛酸甚而是激烈拼搏与厮杀。当年陈峰奉命组建海航,可谓披荆斩棘,甘冒艰险;张果喜、鲁冠球、沈爱琴为了生存,更是“摸着石头过河”,从绝路中找寻希望;傅成玉率领中海油开拓海外市场,愈挫愈奋,矢志不移,堪为斗士;李书福为了打造民族品牌,造出“老百姓买得起的轿车”,干脆来个先斩后奏,逆势而动,奔走呼号,恁地有一股壮士断腕般的豪情,有人笑话他是“汽车疯子”,有人则称赞他是企业界的民族英雄!中国的企业家大多是草根出身,他们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坚忍不拔,奋斗不止,乃中华民族千年不变的缩影;他们又承载着这个时代太多的期待与使命,国之兴衰,匹夫有责,不乏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 今天宣传他们,是因为他们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服人。书中的31位企业家,大多是行业的领头羊和改革先锋。他们都怀抱着产业报国的理想,具有强者的风范。作为一代企业家的典范,张瑞敏、柳传志尽管个人经历不同,但雄心壮志却毫无二致,一个创造了全球卓越品牌的海尔神话,其著名的海尔企业文化成为哈佛经典教案;一个扛起中国IT产业大旗,将联想发展到难以“联想”的高度。一个应邀登上哈佛、沃顿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先后荣获“五星钻石终身荣誉奖”“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等荣誉;一个因特殊贡献先后当选“改革风云人物”“亚洲最佳商业人士”“财富年度人物”。他们是名噪一时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国人大代表,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现今的企业无品牌难以称雄,真正的优秀企业家乃企业最佳之品牌。他们表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人格力量、统帅本领和榜样作用,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和推动力。因为有了马云,才有了阿里巴巴的故事,才激发了人们对这个小个子“未来的比尔·盖茨”的寄望;因为有了史玉柱,才让世人感悟到人生虽有大起大落,但并不妨碍成就辉煌事业;因为有了施正荣,才进一步验证了知识和成功相辅相成的深刻道理。鲁冠球、王文京、刘永好们,都是将人做到了极致、将事业做到了行业老大的成功企业家,仅凭他们为国家经济振兴所做出的贡献,也完全值得我们向其致敬! 今天讴歌他们,是凭其一片忠诚,与共和国同舟共济,共谋复兴大业。他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懂得怎样为祖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怎样在最需要的地方尽职尽责。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百废待兴,时任天津市副市长、民盟中央常委的王光英奉命在香港成立光大实业公司,成为国家大力开展外贸业务、进行国际经贸往来的一枚重要棋子。其时,他已是64岁的老人,被誉为“红色资本家”。再往前说,解放初期上海有一家赫赫有名的饭店,叫锦江饭店。这是知名女士董竹君一手创办、赖以生存的家业,可她主动将其捐给了国家,并担任董事长替国家“打工”,将这家饭店经营得远近闻名,至今仍是金字招牌。这些无比忠诚的老一辈工商业家,堪称共和国的瑰宝!无论是国有企业的老总还是民营企业的老板,无论是傅成玉、谭旭光、马蔚华们还是马云、任正非、邓中翰们,他们都执着产业报国的信念,坚信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把事业不断推向高峰,才是对共和国的最大的忠诚和报答。当代中国时刻在前进着,正在以不可逆转的强大动力和气势走向崛起,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的企业家付出更大的努力。 今天学习他们,首先要认清形势,了解国情,把握方向,乘势而上。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风暴,风云变幻、扣人心弦,丝毫不可大意。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尤显得突出。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增多:成本压力增大、出口形势不利、融资渠道不畅、竞争日益激烈、信心指数波动等等。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继续解放思想,增强改革信念,加快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在行业、地区乃至更广的范围内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只要我们搞好了自身每一个企业,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其次要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力争做一个受尊敬的企业公民。企业是一个严密的、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企业家又是其中特殊的细胞,无论企业或企业家都拥有公民的身份。怎样立足企业、面向社会、当一个合格的公民呢?书中的31位优秀企业家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他们总结出来的心得和经验就是:饮水思源,富而不骄,义利并举,仁施天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社会奉献爱心,消除社会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为建设新型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后记 这是一个精英崛起、人才辈出的时代!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演绎了无数企业“英雄”的传奇故事。他们之所以被赞为“英雄”,是因为他们以其非凡的魄力和魅力,扛起了共和国企业改革和经济振兴的大任,引领无数风流,点燃理想之光。他们都是时代进步的标杆人物。今天讴歌他们,是要善于吸取创业精神、奋斗信念,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只有我们在每一个岗位上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我们共同的事业才会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资料,由于时间仓促和其他原因,无法一一联系、禀告,特此致歉并表谢意,望此书出版以后,能与编著者取得联系。限于时间和条件,本书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