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央民族大学特色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转基因生物风险管理,外源基因检测和环境监测,中国生物安全政策法规与制度框架,转基因生物的越境转移与标识制度,转基因生物的损害责任与补救,转基因生物安全应急管理制度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目。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基因工程的原理、转基因技术的方法与发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风险,以及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包括国际公约、部分国家的立法与管理经验,以及中国的相关法规制度与管理实践;第三部分阐述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社会一经济影响,包括转基因产品的标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损害赔偿与补救、事故应急管理,以及公众意识与参与等。书中许多内容是基于作者多年从事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研究工作和参加联合国相关公约国际谈判的经历,因此具有比较明确的观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目。
前言
绪论
第1章 遗传工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1 基因的概念和结构
1.2 DNA复制
1.2.1 DNA复制的特点及其调控
1.2.2 人工DNA复制——PCR
1.3 DNA转录及其调控
1.4 RNA的转录后加工及其调控
1.4.1 mRNA的特征
1.4.2 内含子的拼接、编辑和化学修饰
1.4.3 RNA干扰(RNAi)
1.5 蛋白表达及其调控
1.5.1 三联体密码子
1.5.2 蛋白质的加工和修饰
1.5.3 蛋白质的降解
1.6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基因工程原理和实践
2.1 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2.2 目的基因的分离
2.2.1 通过构建cDNA文库和基因文库分离目的基因
2.2.2 用PCR方法从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
2.2.3 DNA的化学合成
2.3 基因重组
2.4 基因工程载体
2.4.1 质粒载体
2.4.2 噬菌体和病毒载体
2.4.3 YAC载体
2.5 植物转化方法
2.5.1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2.5.2 基因枪介导转化法
2.5.3 花粉管通道法
2.6 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
2.6.1 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早期发育的动物胚胎及MⅡ期的卵母细胞
2.6.2 原核期胚胎的显微注射技术
2.6.3 精子载体技术
2.6.4 胚胎干细胞技术
2.6.5 PGC技术
2.6.6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2.6.7 人工染色体载体技术
2.6.8 脂质体载体技术
2.6.9 电脉冲技术
2.7 转基因生物研发的一般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
第4章 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第5章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
第6章 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价:方法和案例
第7章 转基因生物风险管理
第8章 外源基因检测和环境监测
第9章 生物安全国际法: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第10章 部分国家的生物安全法规与制度
第11章 中国生物安全政策法规与制度框架
第12章 转基因生物的越境转移与标识制度
第13章 转基因生物的损害责任与补救
第14章 转基因生物的社会-经济影响
第15章 转基因生物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第16章 生物安全的公众教育与公众参与
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