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作者在原编写的、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微波工程基础》的基础上,根据电子信息、通信等电子类专业的特点、要求,结合当前微波理论和器件的应用、发展状况改编而成的。全书共分13章,第1、2章讨论了微波传输线的基本理论和各种形式的微波传输线;第3、4章介绍了基本微波元件和微波谐振腔的构成原理和方法;第5章讲述了微波网络参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第6、7章介绍了微波定向耦合器和微波滤波器的构成原理和方法;第8章讲述了非互易的微波铁氧体器件;第9、10章讨论了微波混频器和微波固态源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第11、12章简单介绍了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和微波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第13章介绍了微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微波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微波传输线、微波谐振腔、微波定向耦合器和微波滤波器等,微波无源器件和微波混频器等有源器件以及各向异性的微波铁氧体器件。本书对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微波集成电路以及微波测量技术也做了简单介绍。
本书内容丰富,表述去繁就简,深入浅出,适合作为电子信息、通信专业等电子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微波技术、射频无线电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绪论
0.1 微波的基本概念
0.2 微波的特点
0.3 微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0.3.1 微波技术的发展
0.3.2 微波技术的应用
第1章 微波传输线理论
1.1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
1.1.1 微波传输线的分类
1.1.2 微波传输线的分析方法
1.2 长线理论
1.2.1 基本概念
1.2.2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1.3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和状态参量
1.3.1 传输特性参数
1.3.2 状态参量
1.4 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1 匹配状态
1.4.2 全反射状态
1.4.3 部分反射状态
1.5 圆图
1.5.1 阻抗圆图
1.5.2 导纳圆图
1.5.3 圆图的应用举例
1.6 阻抗匹配
1.6.1 阻抗匹配的概念
1.6.2 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
1.6.3 单支节调配器
习题
第2章 各种形式的微波传输线
2.1 概论
2.2 平行双线
2.3 同轴线
2.3.1 同轴线中的TEM模
2.3.2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
2.3.3 功率容量与损耗
2.3.4 同轴线尺寸的选择
2.4 矩形波导
2.4.1 矩形波导的结构与场分布
2.4.2 矩形波导的基本特性参数
2.5 圆形波导
2.5.1 圆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2.5.2 圆形波导中的三个主要模式及其应用
2.6 介质波导
2.7 微带线
2.7.1 微带线的结构
2.7.2 微带线中的工作模式
2.7.3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2.8 平行耦合微带线
2.8.1 概述
2.8.2 奇偶模参量法
2.8.3 用奇偶模参量法求平行耦合微带线的特性参量
2.9 槽线共面波导鳍线基片集成波导
2.9.1 槽线
2.9.2 共面波导
2.9.3 鳍线
2.9.4 基片集成波导
2.10 微波传输线中波的激励与模式转换
2.10.1 激励器
……
第3章 基本微波元件
第4章 微波谐振腔
第5章 微波网络基础
第6章 定向耦合器
第7章 微波滤波器
第8章 微波铁氧体器件
第9章 微波混频器
第10章 微波固态源
第11章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简介
第12章 微波集成电路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第13章 微波测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