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像南美草原上的铁甲战士,拖着神鞭、背负盔甲,集攻击型武器和防御型武器于一体;它们就是曾经生存在南美洲的一种爬行动物——雕齿兽,在人类与各种大型动物的大肆杀戮下从这个地球上彻底地消失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那些遗留下来的化石。
19世纪,广袤的非洲草原上活跃着成千上万种斑马,它们成群结队,悠然自得。其中一种体型很小,前半身有条纹,后半身没有条纹,现在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是拟斑马。……
传奇翰墨编委会编著的《它们正在灭绝(毁灭启示录)》讲述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以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向世人警示,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有生物无一例外地于无奈之中被动或者主动地遵循生物界演化的自然规律,接受大自然的选择和淘汰。
大自然赐予了原本应该继续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种族生存的乐土,让它们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享受着自由。但是,意外却在此时悄然而至。这个意外就是人类。他们竟然无视大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可一世地对其他生活在地球上、原本无辜的生物展开了无情的杀戮,给它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恐慌。
《它们正在灭绝(毁灭启示录)》讲述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以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向世人警示,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它们正在灭绝(毁灭启示录)》由传奇翰墨编委会编著。
在经典动画电影《冰河世纪》中,作为影片主角之一的曼尼深受影迷的喜爱。这只浑身披满棕红色长毛的大象,看起来面目狰狞,却是不折不扣的正面“人物”。它侠义心肠、勇敢、智慧、稳重,而且心胸开阔,在影片中一直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
许多不了解史前自然界的人,可能以为曼尼这种长毛象完全是影视人员杜撰和想象出来的。众所周知,现在的大象浑身光溜溜,生活在炎热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哪有在冰雪地带生活的、毛茸茸的大象?
事实上,还真曾有这么一种动物存在于地球上,并且距离我们现在并不遥远。
从20世纪至今,世界上许多地方出土了不少长得像曼尼一样的大象干尸。经研究证明,大约10 000多年前,在广袤的北方严寒地区,生活着一种陆上行走的庞然大物。它们身高近4米,浑身披满厚厚的长毛,走路甩着长长的鼻子,嘴部翘出一对洁白弯曲的大门牙,威猛凶悍。这就是《冰河世纪》中曼尼的原型,学名叫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类。它们长期生活在严寒的气候下,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区。
猛犸象的皮很厚,光脂肪层就厚达近10厘米,而且它身上还披着一层厚厚的超级保暖“棉絮”——棕黄的长毛!如此“装扮”,其抵御严寒的能力可见一斑!因为毛长,所以猛犸象也被称作长毛猛犸象。
猛犸象和现代象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它们都属于大型哺乳动物,在外形上也大致相同。不过,两者的性情却大相径庭:现代象比较温和,而猛犸象则十分凶猛。身体庞大的猛犸象曾是北方陆地上的霸主!根据已出土的猛犸象化石和干尸分析推断,成年猛犸象一般在6 000~10 000千克之间。它的身躯像小山一样,在10 000年前的北极大陆上,即使是强大的北极熊,对它也得礼让三分。另外,猛犸象奔跑起来无异于地动山摇,其他的动物只有让开的份。
猛犸象一直处于生物链的最顶端,按理说,这样的物种是不容易被淘汰的。但是为什么在5 000~10 000年前,这种陆地上的庞然大物就突然灭绝了呢?
关于猛犸象的灭绝,科学界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气候原因。
大约在10 000年前,地球气候剧烈变化,猛犸象的食物来源及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加之猛犸象的身躯庞大,食物消耗量过多,致使它们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从而数量急剧下降,并最终走向灭绝。
第二种解释是人类捕杀的结果。
美国一个考古学小组对5个大陆的41个考古学遗址进行研究调查后惊奇地发现,猛犸象的灭绝迹象和人类活动有着惊人的巧合。也就是说,每当人类迁徙到某个猛犸象活动的地区,过不了多久,猛犸象的化石记录就会在那一地区停止。
也就是说,在旧石器时代,猛犸象已经成为人类的捕猎对象。
那时候的人类已经懂得协同作战,甚至还会用火攻。他们齐心协力,把这些庞然大物赶进沼泽、悬崖、洞穴等陷阱,待它们不能动弹时再将其刺死、肢解。
如今,在许多古人类洞穴遗址的洞壁上,依然可以看到猛犸象的图像。
除去气候和人类因素,猛犸象灭绝也有着自身原因。它们的生长速度缓慢,生长期过长:猛犸象的孕期一般超过22个月,幼象成年更是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与成年猛犸象相比,自保能力差的幼象通常更容易受到人类和其他野兽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其成活率不会很高。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猛犸象的种群灭亡成为了第四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
猛犸象的灭绝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遗憾。但是,一些科学家却宣称可以通过现代技术让猛犸象复活!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的冰天雪地里,保留有很多猛犸象干尸。俄罗斯的一位古生物学家就曾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基本完整的猛犸象干尸!因为有冰雪的冻结、保鲜,至今不少猛犸象的皮、毛和肉都完好无损。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从中提取DNA,破泽猛犸象的基因组,进而通过克隆技术使其复活。
随着大量动物不断地灭绝,克隆猛犸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美国,已经有人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
2008年,美国科学家根据猛犸象干尸的毛发,成功破译出猛犸象80%的基因组。同年,日本神户的一个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通过一只冰冻了16年的老鼠干尸,成功克隆出一只老鼠,这标志着人类向克隆出猛犸象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或许不久的将来,猛犸象又将重新出现在地球上。但是,那时的人类真的能与猛犸象和平共处吗?这个曾经驰骋北国的“动物之王”又将会面临一种怎样的处境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2-5
纵观地球生物演化史,每一种生物都是作为一种新的物种出现,然后发展为更高级的物种或者作为一种旧的物种灭绝,似乎没有一种生物可以摆脱这样的命运。
灭绝不同于死亡。死亡代表的只是生物个体的消亡,而族群仍在延续;灭绝则意味着整个生物族群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事实上,每一种生物一旦发展到极致,摆在它们面前的通常只有两种选择:进化或者消亡。进化,意味着它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生物特性,演变为一种新的生物;消亡,则意味着它们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并逐渐走向旅程的终点。进化也好,消亡也罢,对生物本身来说这都是一种渐行渐远,或者说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灭绝。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有生物无一例外地于无奈之中被动或者主动地遵循生物界演化的自然规律,接受大自然的选择和淘汰。
大自然赐予了原本应该继续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种族生存的乐土,让它们在自己的生存空间里享受着自由。这些生物珍惜并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安分守己地繁衍生息,并准备走完自己漫长的旅程。
但是,意外却在此时悄然而至。这个意外就是人类,一种自称自然界“天之骄子”的生物。他们竟然无视大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可一世地对其他生活在地球上、原本无辜的生物展开了无情的杀戮,给它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恐慌。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界的选择形式便发生了明显的、戏剧性的变化。“天灾”之外,越来越多的灭绝开始由“人祸”所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人祸”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甚至逐渐超越自然选择,成为了物种灭绝的主因。
许多无辜生物群体的发展进程被一场充满血腥的浩劫搁浅了,而这场灾难,是人类蛮横地带给它们的。在人类的淫威之下,这些生物显得无比的渺小和无助,它们本能地反抗,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它们只有选择逃避,或是默默地等待着人类的屠杀。
无数的生物群体已经或者正在告别这个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世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它们走得如此匆忙,又如此无奈。它们的身影已经远去了,幸运者在博物馆留下了几具标本,在供人类反省的同时告诉这个世界它们曾经存在过;而那些不幸者,没有留下一鳞半爪,便悄无声息地走了,后来的世界甚至对它们无从知晓。
同生在地球上,同样是大自然引以为傲的生命,人类却享受着和其他生物群体截然不同的特权。大自然试图容忍人类,但是人类不仅不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反而变本加厉地欺辱,甚至灭绝着其他的族群。时至今日,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有数据显示,20世纪有110种哺乳动物和139种鸟类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其中还有很多没来得及被科学家命名和描述的物种。
灭绝仍在继续。据《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00多种兽、593种鸟、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 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临灭绝。但是谁能预料,在大自然日益被挑战的容忍度面前,将来灭绝的不是这些自诩为上帝宠儿的人类呢?
希望人类能够及时悔过,给其他生物一个和平的家园。其实,这不仅是为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是为了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