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30年改革历史,讨论中国的大国发展模式的经验和问题,并尝试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视角出发,梳理30年来中国在若干重大公共政策方面的政策演变历史和相应的得失,总结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大国发展道路,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书的写作集中了国内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的智慧,全书结合30年改革历史,讨论中国的大国发展模式的经验和问题,并尝试从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视角出发,梳理30年来中国在若干重大公共政策方面的政策演变历史和相应的得失,总结中国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大国发展道路,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书采取微观和制度的视角,从社会和政治结构入下,解剖中国经济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土地、贫困、外资、特区、创新和区域经济等方而的具体政策和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本书的研究将为当前把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前沿研究方向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
前言
在“30年”与“60年”之间——历史与全球视角下的大国发展道路
第一部分 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与经济增长
1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第二部分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不平衡的发展
2 重构“三角链”: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
3 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城镇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4 基础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市场化改革应调整“方向”还是“方式”?
5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场化、激励机制与政府的作用
6 国企改革:在摸索与争论中前进.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特点及改革方向
8 一个“农业大国”的反贫困之战——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得失
第三部分 中国的经济开放与发展战略调整
9 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
10 转型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
11 从鼓励模仿到激励创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30年
12 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趋势与中国经济转型
13 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
第四部分 结语
14 适宜制度、经济增长与发展平衡——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