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性”是我们的一种先天遗传疾病,任其发展下去,从小处说是误人误己,从大的方面来说,会给国家带来损失。本书在一一分析“农民性”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十四种常见症状的同时,针对每一种症状,分别给出一剂良药。这些良药不仅仅是治标,更着重的是治本。它会使我们摆脱“愚昧落后”的困扰,踏入“文明先进”的人生新境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改掉农民性成大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黎靖 |
出版社 |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农民性”是我们的一种先天遗传疾病,任其发展下去,从小处说是误人误己,从大的方面来说,会给国家带来损失。本书在一一分析“农民性”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十四种常见症状的同时,针对每一种症状,分别给出一剂良药。这些良药不仅仅是治标,更着重的是治本。它会使我们摆脱“愚昧落后”的困扰,踏入“文明先进”的人生新境界。 内容推荐 我们习惯性地以为,“农民性”是农民所具有的特性,农民落后,所以“农民性”落后。农民,在我们的嘴里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可我们淡忘了,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我们“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农民的声音”。即便我们早已离开了那片广阔天地,但“农民性”作为一种先天遗传的疾病,仍然在困扰着我们的事业和人生。 解决了它,我们的问题会一解百解,我们的事业将一通百通。 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阻碍你成功的,正是骨子里先天遗传下来的“农民性”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称你为“农民企业家”,请看看这本书吧!如果你不喜欢别人叫你“农民”,也请你看看这本书吧! 目录 引子:“农民性"误人、误己、误国 1.我们古老的文化基因 (1)农业大国的属性/3 (2)大中国和小农意识/5 2.“农民”一词在中国为什么带贬义? (1)中国人的“心理阴影”/7 (2)城里人和乡下人/8 3.“农民性”绝不仅限于农民所有 (1)“农民性”起源于我们脚下的土地/11 (2)城市里的新“农民”/12 4.“农民性”衍生出“市侩性”,最后统一为“劣根性” 5.事业瓶颈就在于“农民性” 6.特别警示来自农村的“有志之士’’ “农民性”表现之一:“诚信”只是一个玩笑 给药:诚信是一切个人、团体、组织的第二生命 1.“诚信"是最大的财富资本 (1)人无“信”不立/33 (2)诚信既是做人品德,也是做事智慧/35 2.“诚信"是最好的权谋手段 (1)赵匡胤的“政治权谋”/38 (2)贝克先生的“陷阱”/40 (3)做人诚信是中心原则,头脑灵活是手段要求/42 “农民性”表现之二:太精明,不聪明 给药:让自己看起来“笨”一点 1.精明写在脸上,聪明藏在心里 (1)大曲若直,大智若愚/47 (2)把别人当傻瓜自己就是傻瓜/49 2.吃亏就是占便宜 (1)生意成功之道——肯吃亏/52 (2)职场升级之道——肯吃亏/55 (3)生活幸福之道——肯吃亏/56 3.施恩不索报——“人情债券"应该长期持有 “农民性”表现之三:憨倔,认死理 给药:执着不是“一根筋” 1.牛角尖里没出路 (1)“二十万元”的出路/67 (2)执着是一种精神,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68 (3)1加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70 2.能开能合,能放能收——训练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1)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72 (2)别死抱着“标准答案”不放/73 (3)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74 (4)反省思维——敢于质疑自己尊敬的权威/75 (5)学会逆向思维/76 (6)会放还要会收/77 “农民性”表现之四:胸无大志,目光短浅 给药:眼界决定世界,格局决定胜局 1.一个放羊娃的人生理想 2.成功就在“多看一点,多想一点,多与别人接触一点” (1)被动和懒散是一剂慢性毒药/86 (2)腼腆是一块拦路石/87 (3)谨小慎微是有害的“善良”/87 (4)狭隘的小家庭观念/88 3.培养“将来式”思维 (1)思维在“过去”,成功也就只在“过去”/90 (2)永远为自己留下一支“预备队”/91 (3)具备“危机意识”/92 (4)怎样培养自己的“将来式”思维/94 “农民性”表现之五:心胸狭隘,缺乏包容 给药:能容人者容天下 1.“能容”是一种气度 (1)大唐帝国兼容并蓄,走在文明巅峰/99 (2)大明王朝排外自大,走向腐朽没落/101 2.“能容”是一种修养 (1)最高尚的修养一对他人权利和人格的尊重与体谅/105 (2)没有人是完美的/106 “农民性”表现之六:思想是一个沉淤千年的泥潭 给药:把脑子里的泥洗干净 1.什么样的定位,什么样的人生 (1)一碗面的故事/111 (2)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113 (3)人生是场拉力赛/115 (4)进入职场前的几点忠告/117 (5)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117 2.摸着石头还能过长江吗? (1)一贯正确并不代表永远正确/120 (2)经验也有“保质期”/121 3.一面是自大炫耀,一面是自卑自私 (1)“不求最好,但求最贵”/124 (2)自大不能掩盖自卑,炫耀也不能掩盖自私/126 “农民性”表现之七:没什么不能没面子 给药:面子只是一时,里子才是一世 1.死要面子活受罪 (1)一杯茶的“面子”/133 (2)“放下面子”并非“不要脸”/135 (3)没有比要面子更卑贱的,那等于埋葬自己的机会/136 (4)职场,不相信面子/138 (5)克服“爱面子”心理的6大方法/139 2.面子“卖”出去。实惠“赚”进来 (1)一次令人终生受益的谈话/142 (2)对内也要卖面子/144 “农民性”表现之八:缺乏团队精神 给药:让集体的力量助你成功 1.一个人是龙,一群人是虫 (1)中国人的生意经/149 (2)“人人相敬”和“人人相轻”/150 (3)中国人的“集体主义”/151 2.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独狼是不能生存长久的/154 (2)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156 “农民性”表现之九;把粗俗当个性 给药:炼一副剑胆,修一颗文心 1.男人粗放不粗俗 (1)粗放的男人易成功/161 (2)粗俗的不是农民,而是“农民性”/162 (3)粗俗的“大男子主义”/164 (4)粗中有细/166 2.做一个受欢迎的文明人 (1)注意自己的仪表/169 (2)礼貌待人/169 (3)文明在细节中体现/170 (4)有话应该轮流说/170 3.文化的重要性 (1)我是“农民”我怕谁?/173 (2)“软实力”才是永远不会失去的实力/175 (3)我们需要优秀的文化基因/176 (4)文化比技能更重要/178 “农民性”表现之十:在老子的一亩三分地里 给药:戒虚骄之气,存自知之明 1.这个位子是我的——屁股决定大脑 2.从职务头衔到职业素养 (1)职务头衔不等于职业素养/187 (2)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189 (3)你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190 “农民性”表现之十一:情绪化,随便化 给药:让系统条理的思维控制自己,而不是情绪 1.善于控制别人的人,必先善于控制自己 (1)情绪操纵行为,行为决定结果/199 (2)控制不良情绪5项训练/203 (3)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206 2.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更不是随便化管理 3.成败的关键在细节 (1)“土鸡”与“洋鸡”之战/216 (2)从细节看人的素质高低/219 (3)“大概齐”就是没有齐,“差不多”就是差很多/220 (4)把大事做细/221 “农民性”表现之十二:患上“借口症” 给药:勇敢承担,自我反省 1.成功不和借口在一起 (1)别为自己的贫穷找借口/227 (2)别为自己的不适应找借口/228 (3)别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229 (4)4种药方治愈“借口症”/231 2.当执行力撞上了“借口”这堵海绵墙 “农民性”表现之十三:当这些已经成为习惯 给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1.当“姗姗来迟"已成为习惯 (1)守时就是守诺/241 (2)管理好我们的时间/243 (3)提高效率的12个诀窍/244 2.当“摸鱼打混”已成为习惯 (1)滥竽充数/248 (2)得过且过/249 3.当“麻木混沌”已成为习惯 “农民性”表现之十四:被动消极,容易盲从 给药:思想独立,敢于抗争 1.进一步海阔天空 2.人不玩我,我不玩人;人若玩我,我必玩人 3.有主见,不盲从 试读章节 1.我们古老的文化基因 (1)农业大国的属性 如果往上数三代,恐怕高达99.9%的中国人都会发现,自己“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农民的声音”。农业文化在这个土地肥沃的国家传承了几千年,农民的血脉香火也在这个国家延续了几千年。不承认自己是农民出身的人(绝大多数)就相当于不承认自己的祖先和来历,一般来说,只有《西游记》里的孙猴子才具备这样一个资格。 中国是大陆型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极利于农业活动的开展。也因此,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最为有利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建立几乎是最早,延续的时间也最长。华夏文明在传承延续过程中,吸收了一些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因子,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农业文明。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们努力地要将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是,仍然有十亿农民耕作在田问地头。农业仍然是中国的第一产业。 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条件下,在这样的一块农业土壤中,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必然会留下“农民性”的深刻烙印。 “农民性”体现在农民的行为上,就是保守、封闭、自私、狭隘。面对困难的时候祈求上苍的保佑,从不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甚至,每一次农业技术和工具的改进,在没有见到实际的利益之前,他们也是迟疑着不敢去碰的,生怕因为失败而导致自己一年的辛劳变成泡影。因此农民们的安于现状就在于此——宁肯不做,不能有错。 既然把自己封闭在井底,能看到的只是头顶的一小块天,自大就是免不了的毛病。当年乾隆皇帝看到西洋进贡来的钟表,其实非常喜欢,也常以此来赏赐臣工。可是无论是在内廷教训自己的皇子,还是在外廷对臣下们发表讲话,他都会说:“我大清地大物博,什么东西没有?根本不需要和其他的藩国进行贸易交换。西洋人拿得出手的就一个钟表,也不过是奇技淫巧而已。粮食和土地才是我们的国本,只要我们民富粮足,国家自然太平,万邦必然来朝。” 中国的农业文明到了乾隆一朝,已经发展到了最高峰,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真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他是有理由自傲的。可惜,也正是因为他身上的“农民性”,让他看不到因为“地球板块的运动”,另一座文明的高峰正在形成。他的这种关起门来的自傲,在后人看来,变成了一个笑柄。 直到今天,这种“自以为是”的狭隘心态,被很多人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下来。 几年前,我曾在北方的一家时尚杂志社任职。这份时尚刊物在北方有着还不错的销量,但在进军上海这个时尚之都时,却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简直是在进行一场新的“上海战役”。那些上海的发行分销商们,先不是看你的杂志有什么不足,也不说内容上和上海的文化消费理念有什么差距,而是一开口就说:“你们那个地方,晓得做什么时尚刊物?”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可是一旦这只“猴子”走出那片山林,它身上的这种自大马上就会被击得粉碎,继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志得意满,吆三喝四,出了这个环境就手足无措、畏畏缩缩,这就像“乡下人进城”,也是一种典型的“农民性”。 (2)大中国和小农意识 我们在形容自己的国家时,常常会用到的一个词语叫“大中国”,可与之相对的一个词却也常常被人用来说我们的国民性——“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是先于我们存在的意识,在我们的骨子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个基因一直遗传到了今天。 为什么“大中国”却产生了“小农意识”?这一个“大”和“小”之间究竟是怎样转换的? 国土越大,人就越渺小,每个人也就越只关心自我;人口越多,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土地和资源也就越少,那么如何保住手头的“胜利果实”比去采摘更多的“果实”现实得多。这也是具备“农民性”的中国人为什么对其他人特别戒备,特别猜疑的重要原因。 “小农意识”之所以“小”,首先当然是因为农民的位卑言轻,然后是目光短浅,图个小名小利、小恩小惠,见小利而忘大义,花小钱而说大话;使小心眼,耍小聪明,玩小手段,搞小动作;格局小、气量小、魄力小、志气小,贪心倒是挺大的。我们从理智上当然不愿意这样“小”下去,但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农民性”,使得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大起来”。所以说,要克服我们人性上的弱点,首先要从克服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农民性”做起。 当然,“农民性”详加分析还能衍生出很多不良的品质,这个工作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一步一步来展开。 P3-6 序言 要强调的是,本书试图分析和批判的是“农民性”,而不是农民。 有人说,你是在故弄玄虚吧?“农民性”不就是农民所具有的特性吗?你分析和批判“农民性”,当然就是在批农民。 如果照这样来推论的话,那么我想再强调一点,这本书农民们可以看,你更应该看。因为,你也是农民。 不承认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前是,现在仍然是。如果往上数三代,恐怕高达99.9%的中国人都会发现,自己“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农民的声音”。不承认自己是农民出身的人,就相当于不承认自己的祖先和来历。一般来说,只有《西游记》里的孙猴子才具备这样一个资格。 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条件下,在这样的一块农业土壤中,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必然会留下“农民性”的深刻烙印。 可惜,城里人已经慢慢淡忘了这一点。他们以为,“农民性”就是农民身上所独有的特性,农村文化落后、信息落后、生活落后、思想当然也就落后。他们得出来的结论是:农民落后,所以“农民性”落后;而因为“农民性”的落后,又导致了今天农民的落后。 事实真的就是这样的吗?不! “农民性”虽然诞生于中国农村那片广阔天地之间,但它的继承和发展却早已超越了这个界限。它已经变成了几乎所有中国人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差别只在多少而已。 那些住着几百万的别墅,开着几十万的汽车,穿着几万块钱的行头的人,他们就不是农民吗?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农民”。 那些喝着星巴克咖啡,吃着哈根达斯冰激凌,看着村上春树小说的所谓小资们,他们就不是“农民”吗?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农民。 那些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着时髦的露脐装或肥腿裤0,哈着韩或者哈着日的新新人类们,他们就不是农民吗?不,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农民。 “农民性”是我们人生事业中的一个瓶颈,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总习惯于将自己的各种失败归咎于资历不够深、专业不够精、为人处事的技巧还没完全掌握……很少有人会从源头上去寻找答案,从人性的劣根上分析问题。 这个源头或者劣根,就是我们的“农民性”。 它让我们固执、保守、浅薄、狭隘;它让我们失信、自私、懒散、粗俗;它还让我们的人格分裂——一面是自大炫耀,一面却又自卑怯懦。 “农民性”还有一个别号,叫做“小农意识”。何谓“小农”?目光短浅,图小名小利、小恩小惠,见小利而忘大义,花小钱而说大话;使小心眼,耍小聪明,玩小手段,搞小动作;格局小、气量小、魄力小、志气小,贪心倒是挺大的…… 内在的“农民性”左右了我们看人的眼光、做事的方法。借用武侠小说的套路,你的内力如果是邪的,那么你使出来的招式技巧也就是邪的,伤人越深,反挫越强。 也因此,即便你拥有雄厚的资本、强大的后台、扎实的专业、高明的手腕,如果没有改变自己身上的“农民性”,一样)中不破事业的瓶颈。 “农民性”是我们的一种先天遗传疾病,任其发展下去,从小处说是误人误己,从大的方面来说,会给国家带来损失。本书在一一分析“农民性”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十四种常见症状的同时,针对每一种症状,分别给出一剂良药。这些良药不仅仅是治标,更着重的是治本。它会使我们摆脱“愚昧落后”的困扰,踏入“文明先进”的人生新境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