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伴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成长。而海洋意识与海洋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也是很多国家民族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个事实。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随着地球人口的日益增加,生活环境恶化与水土大量流失,地球上的陆地已不堪重负,而海洋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广阔空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新热点。
本书是为青少年朋友编写的一本通俗读物,不仅介绍了海军的演变、将领和水兵的机智勇敢。还介绍了海战从撞击和接舷博斗到高技术、多方位的现代海上较量的发展过程。通过海战这一侧面揭示了海洋权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国内和国外发生的海上战争故事。全书共分“千秋艨艟垂青史”、“百年血泪奏悲歌”、“万顷海浪驰劲旅”、“撞击接舷刀剑舞”、“帆墙林立尽风流”、“铁舰巨炮决雌雄”、“蓝天碧洋硝烟浓”、“海上相逢技高者胜”等八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介绍中国海战,后五部分重点介绍国外海战。
本书不仅介绍了海军的演变、将领和水兵的机智勇敢。还介绍了海战从撞击和接舷博斗到高技术、多方位的现代海上较量的发展过程。通过海战这一侧面揭示了海洋权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
本书是为青少年朋友编写的一本通俗读物。全书语言朴实,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突出,读起来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奇袭陈家岛
陈家岛,又名唐岛,位于今山东胶南灵山湾附近。1161年,南宋水军同金国水军在该岛海域进行过一次不寻常的海战。
1.江河屏障
南宋朝廷到杭州后,将杭州作为都城,改称临安。宋军以大江作为防线,抵御金军进攻。
1129年秋,金军以完颜宗弼为统帅,乘宋军江防尚未完备之机,分两路渡江作战。西路军从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攻掠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后回师。东路军由宗弼亲自指挥,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企图过江时遭到宋军阻击,转而至马家渡(今马鞍山东北)渡江。东路军攻势凌厉,先后攻破建康(今南京)、临安。赵构乘船从海上逃往温州。次年春,在江南大肆掠夺的金军受到南宋各地军民的袭击,难以久战,决定回兵江北。南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在镇江以水军8000人,战船100余艘严密布防,拦截从临安沿运河乘船北驶的金军。宋、金水军在金山江面大战,韩世忠夫人梁红玉擂鼓助战,成为千古美谈。金军被歼200余人。宗弼派人向韩世忠表示,愿归还所掠财物,并献良马,以借道过江。韩世忠严辞拒绝。金军在宋军阻击下,进入了黄天荡。韩世忠命令将黄天荡唯一通江的出口封死。金军将领刺古到仪征,企图接应宗弼,因宋水军阻扼江面,只能望江兴叹。
后来,金水军挖掘河道,引船至建康上游入江。韩世忠闻讯后,领兵来攻。宋船多为海船,高大坚实,但不如江船灵活。金军发射火箭,引燃了一些宋船,使宋水军受挫,从而得以渡江北走。
此后,金国深感水军实力不如南宋,而江淮一带江河纵横、湖泊棋布,善于骑射的金军难以发挥特长,遂转而向陕、川方向进攻。在陕西,金军获胜。但人川时却被宋军依据天险击退,金军又改向襄樊攻击。
1136年,岳飞率南宋大军北伐中原,所向披靡。1139年,灭金国扶植的齐政权,迫使金国将今陕西、河南大片地区归还南宋。
次年,金国撕毁协议,重新向南宋进犯。岳飞击败了金军进攻,正准备反攻时,朝廷严令撤兵,只得含泪班师。
1141年,宗弼乘机攻占两淮。在柘皋(今安徽巢湖西北)和剡家湾(今甘肃天水附近)的交战中,金军被宋军击败,实力大丧,已无力过江南征,遂同意南宋的求和条件。宋、金两国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至淮河中游为界,停战和解。
2.批亢捣虚
1149年,完颜亮夺权后,当上金国皇帝。经过10多年准备,完颜亮于1161年又发动了大规模南侵。金军兵分四路:西路从凤翔攻击大散关牵制守军兵力;中路自蔡州(今河南汝南)进击荆襄,夺取大江中游要地;东路为完颜亮亲率的主力,出寿春(今安徽寿县),过淮渡江,直取临安;海路为苏保衡、完颜郑家奴率领的金国水军,计划从今山东半岛沿海南下,在杭州湾登陆,配合东路主力夹击临安,一举灭宋。
南宋获悉金军准备南犯的消息后,立即进行战备。李宝被任命为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海船副提督,赴平江府(今苏州)编练水军。
1161年夏,李宝率水军移驻江阴,并派其子李公佐、部将边士宁等化妆潜入金军统治区,侦察敌情。李宝根据情报拟订了歼敌方案。
9月,李宝提出的乘金军船队未及南下,先发制敌的战策获得朝廷批准。李宝随即率领水军官兵3000余人,驾驶战船120艘由江人海,北上寻歼金国水军。
因海上起了强劲的西北风,李宝水军船队被刮散,被迫退至明州(今宁波)关澳,收集战船,补充休整。此时,有人来报,宿迁人魏胜聚众起义抗金,渡淮河,克涟水,进攻海州(今连云港),声势日盛。魏胜用计诈开了城门,占领海州。李宝遂率水军北上,计划以海州作为水军前进的基地。
10月,完颜亮亲率金军主力10万人进攻淮南,另任命苏保衡、完颜郑家奴为浙东道水军正、副都统制,率水兵三万人、水手4万人,战船600余艘,从滨州蒲台(今山东滨县东南)沿北清河人海南下,企图乘南宋守军集中江淮,钱塘江口空虚之际,从海上偷袭临安。此外,为除后顾之忧,完颜亮派兵围攻海州。
11月,李宝率水军在东海县登陆后,在新桥击败围攻海州的金军,与魏胜义军会师。李宝水军还得到了山东义军王世隆部支持,补足了粮水,扩充了兵力。随后,李宝率水军继续沿海岸北上,搜索前进。王世隆也率义军沿海边北行,互相策应。
金军船队也在向南行进。当金国水军到达灵山湾海面时,因风急浪高,暂停航行,泊于陈家岛避风。此时,李宝水军也行至石臼岛海面,与陈家岛相距约10海里。
李宝从前来投降的金军水手口中得知,金国水军人船虽多,但上下离心,水兵多由步、骑兵改编,未经严格海上训练,不习水战,其水手多为被迫应征的汉族渔民和船工,还有一些是被俘的南宋水兵,不愿为金国卖命。此时,风浪较大,女真族及其他北方人的水兵晕船呕吐,几乎都在舱内昏睡。李宝当机立断,决定发动奇袭,火攻破敌。同时,派人通知王世隆,请义军配合。
次日黎明,海上刮起了南风。李宝率水军战船乘风向北疾驶。金国水军未料到南宋水军会敢来袭击,未作临战准备。
李宝先派部分战船快速向陈家岛以北运动,切断金国水军退路。随即。他令部将曹洋率前锋船队在激昂的战鼓声中猛扑敌船,施放火箭、火炮。金军战船多用松木造成,以油绢为帆,加上被波浪冲在一起,难以散开。风助火势,烈焰冲天。接着,宋军全部战船冲向未被烧毁的金军战船,宋军水兵跃上敌船,与金军水兵短兵相接。金军水兵被焚、被杀及跳海溺亡者数以万计(其中包括完颜郑家奴),被俘3000余人。另有不少汉族水手和水兵临阵倒戈,一部分金军水兵泅水上岸,正好被赶来的王世隆义军斩杀殆尽。最后,仅有苏保衡带领的数十艘金军战船北遁。
李宝指挥宋军战船追杀了30多海里后,鸣金收兵。宋军缴获金军的统军符印、文书、军械、盔甲、粮草等甚多。海上的金国军船燃烧了数天才熄灭。
不久,完颜亮率领的金军主力在采石渡江时被虞允文指挥的宋军击败。金军转而企图在瓜洲过江,又遭宋水军阻挡,未成。完颜亮被部下杀死。金军兵败北撤。P2-P5
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严格说来,其实应该称之为“水”球,因为其中占71%的地域表面被水所覆盖。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在大海里诞生的。原始的海洋,就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温床。大约在30亿年前,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就漂浮其中。约5.7亿年前,海洋中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约4.4亿年前才有植物和动物向陆地移居,开始了地球生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陆上进化。而人类的出现,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过渡,则是生命不断进化发展的结果。如果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来自于大海,那么也终将在更高层次的基础上回归大海。
海洋,伴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成长。而海洋意识与海洋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也是很多国家民族的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个事实。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随着地球人口的日益增加,生活环境恶化与水土大量流失,地球上的陆地已不堪重负,而海洋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广阔空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新热点。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旨在使读者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进而开发海洋,增强海洋意识和保卫“蓝色国土”的责任感。
全书由各有关方面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编纂,力求做到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身。但是,由于海洋知识领域十分广泛,而本书篇幅有限,又要适应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框架设计,内容取舍等方面难度较大,疏漏差错之处在所难免,热诚希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由于本书的知识量较大,因此编者搜集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许多资料,在此对给予本书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深表感谢。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