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武当”之名怎么来吗?“金钟罩”、“铁布衫”又如何练成?“青花瓷”是什么样的瓷器,为什么不叫“黄花瓷”或“红花瓷”?“杨家枪”耍什么枪?三国时代乱乱乱,究竟谁出头?中国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你懂得多少事?来来来,不多不少,一百道国学常识考考你的底子刚刚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方文山 |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知道“武当”之名怎么来吗?“金钟罩”、“铁布衫”又如何练成?“青花瓷”是什么样的瓷器,为什么不叫“黄花瓷”或“红花瓷”?“杨家枪”耍什么枪?三国时代乱乱乱,究竟谁出头?中国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你懂得多少事?来来来,不多不少,一百道国学常识考考你的底子刚刚好! 内容推荐 音乐文学创作达人方文山的歌词纵观历史,横览文学,含有丰富的寓意与文学典故,不仅多人纷纷效尤,专文研究者更不在少数,还多次被学校老师拿来当做考题。因此,方文山此次倾囊献出他的拿手绝活,在本书中收入34首他最脍炙人口的中国风歌词,亲自与读者分享方文山的国学世界。 本书建构平坦好走的言语之道,拾阶登梯,前往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丰富桃花源。林中鲜嫩饱满的智慧之果,滋养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土壤,只要翻阅本书,你就会发现要采摘食用并不困难。 一 “关键词解释”,找出歌词里出现的关键词源由,并从古典诗词与天文地理中去解释其创作典故,内容总计收录有“禅定”、“虞姬和霸王”、“龟苓膏”、“北大荒”、“豆腐”等129个语词出处。 二“歌词修辞学”,方文山将歌词创作时所使用的修辞技巧做详尽的解释,读者可在观赏流行歌词的同时,轻松了解到十六种修辞法的基本概念。 三 “国学常识选择题”,精心设计100道由繁入简、由浅而深考题,内容取材五花八门,饶富趣味,让读者能一边悠游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一边又加深、吸收了国学常识,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让艰涩的国学变得平易近人。 经由这样的分享,方文山让歌词不只是歌词,还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新媒介,打破一般歌词只会风花雪月的窠臼。 目录 【自序】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壹】歌词关键词批注 1. 胡同里有只猫 “胡同、侃大山” 2. 娘子 “江南、塞北、客栈、杨柳、店小二、三两银、相思寄红豆” 3. 上海一九四三 “一九四三、楷书、吴侬软语、外滩、春联、弄堂” 4. 双截棍 “铁沙掌、金钟罩、铁布衫、双截棍、少林、武当、任督二脉、太极、轻功、国术馆、东亚病夫、杨家枪、茶道” 5. 刀马旦 “霸王别姬、二胡、刀马旦、北大荒、耍花枪、马步” 6. 龙拳 “龙、汉字、长城、蒙古高原、黄河、长江、泰山” 7. 爷爷泡的茶 “唐朝、陆羽和茶经” 8. 风沙 “幽灵” 9. 东风破 “东风破、琵琶” 10. 双刀 “唐装、丹凤眼” 11. 敦煌 “敦煌、丝路” 12. 千年之恋 “轮回” 13. 祭魂酒 “狼烟” 14. 鹰之恋 “长安” 15. 嘻游记 “西游记、玄奘、天竺、唐太宗” 16. 乱舞春秋 “三国、诸葛亮、东汉、黄巾贼、中原、九州岛、北斗七星” 17. 茶汤 “焚香” 18. 祥龙十八掌 “祥龙十八掌、大悲咒、活佛” 19. 牡丹江 “牡丹江” 20. 棋王 “象棋、九宫格” 21. 发如雪 “狼牙月、伊人、惹尘埃、红颜、青史、三千、东流水、发如雪、邀明月、铜镜” 22. 霍元甲 “生死状、霍家拳、江湖、武林” 23. 花恋蝶 “花恋蝶、泼墨山水、滚动条、落款、柳絮纷飞” 24. 千里之外 “梨花白” 25. 本草纲目 “华佗、本草纲目、善本书、僵尸、中药、龟苓膏、云南白药、冬虫夏草” 26. 菊花台 “夜未央” 27. 黄金甲 “黄金甲” 28. 大敦煌 “敦煌石窟、梵音、大藏经、菩萨说法图、飞天” 29. 小小 “说书” 30. 梦红楼 “红楼梦、鸳鸯” 31. 青花瓷 “青花瓷、天青色、牡丹、宣纸、仕女图、汉隶、宋体、芭蕉” 32. 无双 “禅定、命格无双、木鱼、横笛” 33. 女儿红 “女儿红、瓜子脸、绣花鞋” 34. 周大侠 “豆腐、平剧、功夫、旗袍、秦腔” 【贰】歌词之修辞学 1. 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 2. 《东风破》文字修辞法 《发如雪》文字修辞法 《菊花台》文字修辞法 3. 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 【叁】歌词大会考(国学常识100题) 试读章节 娘子 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你在那里 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 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你在那里 在小村外的溪边 默默等着 一壶好酒 再来一碗热粥 配上几斤的牛肉 我说店小二 三两银够不够 景色人秋 漫天黄沙掠过 塞北的客栈人多 牧草有没有 我马儿有些瘦 世事看透 江湖上潮起潮落 什么恩怨过错 在多年以后 还是让人难过 心伤透 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 泪不休 语沉默 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 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 默默地在等着我 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 娘子我欠你太多 天涯尽头 满脸风霜落寞 近乡情怯的我 相思寄红豆 相思寄红豆 无能为力地在人海中漂泊 心伤透 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 泪不休 语沉默 【杨柳】 有一说“柳”谐音“留”,而柳絮纷纷象征离愁别绪,因此杨柳在中国诗歌里通常是分离的象征。此一意境的使用,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宋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凤残月。”更是点出离别的冷清心境。而现代诗中,如郑愁予的《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描述的则是等待归人的少妇心情。杨柳也就是柳树,因骚人墨客的偏好,出现在古诗词的次数很多。另外宋词里芭蕉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因为芭蕉为多雨的江南很普遍的观赏植物。古画里也常出现柳树与芭蕉此两种具代表性的植物。 【店小二】 旧称旅店或酒馆中的侍者。“店小二”首见于元朝一无名氏所写的文章:“自家店小二的便是,在这牢山店卖酒为生。”在以前,市井小民并没有名字,多以排行之类的数字称呼。有一说“小二”曾是某家客栈的伙计名;而通常老板叫做店老大,叫伙计为小二,倒也合情合理。此外,《水浒传》第三回也提到“小二”:“两边过路的人,都立住了脚,和那店小二也惊得呆了。”从《水浒传》以降的小说戏曲里都叫侍者做“店小二”,久而久之也沿用成习了。渐渐地“店小二”一词也成为章回小说与武侠电影里颇具代表性的古代人物身份的专有语汇,“客官”、“掌柜”以及“东家”等皆是。 【三两银】 中国在宋代开始把银当货币,但“银两”则是明代中后期一种货币制度,以银来称重作为货币。因银以计算重量的单位“两”计,故称“银两”,银锭、银圆、银钱就是它具体的铸币。明代中后期以银两作为纳税的法定通货和财政收支的计算单位,并规定了银两与铜钱之间的比价关系,银两制度略具雏形。宣统元年清政府设立铸币局,统一发行银币。一九三五年国民政府实行货币改革,放弃银本位,改发行法定货币,银币于是不再具有法定的地位。贵州有句古老的俗谚即是以银两为调侃对象:“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此谚语形容贵州当地物产的贫瘠。 【塞北】 又称塞外,指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和宁夏北部、河北省外长城以北的干燥地带,人民多逐水草而居。位于塞北地区的河西走廊,为古丝路必经之地、欧亚间的通衢要道,来往人种繁多,文化多元。因为干燥广袤,塞北总给人黄沙漫天的荒凉感,在文学上常对比锦翠繁华的江南,例如温庭筠的《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其实塞北一词是相对应中原(河南一带)而言,汉民族习惯以自己为世界的地理中心,然后去赋予周遭环境相对应之地理名词,如塞北、西域、岭南、关东,以及东瀛等。 【客栈】 客栈为中国古代提供旅人食宿或暂歇之所,也就是今日的旅馆,只不过当时的客栈还可存放谷物。客栈一词最早可回溯到《周礼·地官·遗人》:“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其中“庐”、“宿”和“市”即为客栈。古代客栈还分公营与民营,民营客栈叫做“逆旅”,由于管理较松,故龙蛇杂处。秦商鞅在《商君书》中就建议废掉逆旅,关掉乱源,让百姓回归农事,开垦耕作:“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而客栈因其设置的用意在于提供过往行人投宿,所以出入复杂,三教九流人士皆有。但也因此有相对丰富的人生故事可采撷,故成为电影场景与武侠小说里常出现之场景,如香港导演胡金铨一九六七年的电影《龙门客栈》,所有的故事情节就都围绕着客栈发生。 【江南】 “江”特指“长江”,“江南”也就是指长江中下游流域。基本上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包括安徽、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区,并涵盖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三大水系。江南有三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以及南昌的滕王阁,三处古迹皆保存许多名人墨客流传千古的诗文,最有名的当属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连李白读后也为之惭愧。江南风光旖旎,清乾隆皇帝特别以出巡之名,六次下江南赏游。江南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多雨,河川支流众多,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人民生活远较寒冷的北方容易。也因此,“烟雨江南”、“小桥流水”等描述江南特有之地理景观的词汇,也成了文人雅士吟诗诵词时所钦羡与寄托之地。 【红豆】 就像孟姜女哭倒长城,将相思之情寄托在圆润饱满的红豆上,背后也有凄美的故事。相传汉代有男子防守边疆,全军回乡后,独不见他一人。他的妻子整日倚树等待,最后泣血而死,眼泪往上升到树梢,后来结出黑红相间的果实,称为“红豆”,又名“相思子”。从此,红豆成了相思的浪漫代名词。不过这里的红豆跟我们一般吃的红豆并不一样,形状偏像豌豆。以红豆寄情,最有名的当属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曹雪芹的《红豆词》也是令人朗朗上口:“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P12-15 序言 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犹记得一年多前曾举办过“歌词大会考”的活动,很多网友对于我将自己创作的歌词词句重新批注、溯及源头,以及说明典故出处,并且将此消化成考题一事,回响颇为热烈,也开始理解到原来歌词里竞也有那么多的中文含义可以发掘。其实当初会想到将自己写的歌词汇整编辑成考题,也是源于有些初中、高中老师开始活用现代歌词人题,而触发我的动机。个人觉得歌词入考题是个值得肯定的事。由于媒体平台的强势,歌词大概是现今流传度与能见度最高的文字了。正因为如此,你已无法假装它不存在或没影响力。不过流行音乐主要的目的是为传唱,词意的描述偏重口语与情绪的字眼,也因此相当一部分的词意在文字上并没有讨论咀嚼的空间。但台湾地区毕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镇,还是有很多适合入题的优秀作品等待发掘。 其实我之前一直在寻找如何将创作过的歌词集结成书的切入点,因为单纯出歌词集并不妥当,毕竟歌词要能朗朗上口,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浅白直接的口语。以文章的标准来审视,这种口语文字的内涵经不起推敲,词意的经营显得很薄弱,语法结构松散,并不像新诗般有比较深入、可以咀嚼的文字张力,在我认为并不具备单独被阅读的乐趣。但在历经“歌词大会考”的文字数据汇整后,触发了我一个灵感,其实我可以针对歌词中的特殊名词作个批注整理,如此一来,歌词不再只是歌词,还能延伸出相关含义与知识,让人吸收理解,况且我所创作的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是适合拿来作为修辞学教材模板的。我想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人文学的领域:可谓寓教于乐,比较不那么生硬与八股,教学上也比较灵活轻松,容易引起学生族群学习的兴趣。 在这本《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的新书里,除了收录与杰伦搭档的创作,如《娘子》、《上海一九四三》、《双截棍》、《龙拳》、《爷爷泡的茶》、《东风破》、《双刀》、《乱舞春秋》、《发如雪》、《霍元甲》、《千里之外》、《本草纲目》、《菊花台》、《黄金甲》、《无双》、《青花瓷》、《周大侠》等十七首之外,还有与其他艺人合作的作品,包括《胡同里有只猫》、《刀马旦》、《敦煌》、《茶汤》、《千年之恋》、《牡丹江》、《花恋蝶》、《小小》、《梦红楼》、《女儿红》、《棋王》、《大敦煌》、《鹰之恋》、《风沙》、《祥龙十八掌》、《嘻游记》、《祭魂酒》等十七首,总计收录三十四首中国风的歌词创作。我将这些中国风歌词依其编辑需求的不同,内容上划分为三个区块:一是“歌词关键词批注”,找出歌词里出现的关键词源头,并从古典诗词与天文地理中去解释其创作典故,内容总计收录有“禅定”、“虞姬和霸王”、“龟苓膏”、“北大荒”、“豆腐”等一百二十九个语词出处。二是“歌词里的修辞学”,我将歌词创作时所使用的修辞技巧作一个详尽的解释,读者可在观赏流行歌词的同时,轻松了解到十六种修辞法的基本概念。最后,书末还精心设计了一百道由繁入简、由浅而深的国学常识选择题,内容取材五花八门,饶富趣味,让读者能一边悠游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一边又加深、吸收了国学常识,真的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让艰涩的国学变得平易近人!自五四运动词诗彻底分家后,新诗基本上已经成为纯文学的一员,极少与旋律产生互动;歌词则完全依附着音乐发展,词义不再讲究文学性。因此,我想这次将歌词知识化的举动,应该是流行歌词首度对匡l学领域作出较为整体的显著贡献吧! 方文山 2008年4月7日于台北长春路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里,“中国风”已经不单单指的是歌词,它已经透过方文山的文字,在敎我们什么是修辞。 偶像 周杰伦 在方文山的词里,爱是一个隐喻。一道待解的迷。一个潜伏的兽。能够化用赵佶“雨过天青云破处,着般颜色做将来”,赋予流行音乐以天青色基调,不是人人可以信手拈来的。 作家 安意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