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哈姆莱特(名家导读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莎士比亚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剧中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取材于丹麦史。《哈姆莱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内容推荐

丹麦国王哈姆莱特突然逝世后不到两个月,王后乔特鲁德就和国王的弟弟新国王克劳狄斯结了婚,王子小哈姆莱特深受刺激。在无数悲哀的日子里,年轻的王子反复思量着他敬爱的父亲的死因。虽然克劳狄斯宣称国王是给一条蛇咬死的,但敏锐的哈姆莱特怀疑克劳狄斯就是那条蛇。怀疑和猜测困扰着哈姆莱特,直到有一天他听说鬼魂的事,整个宫廷阴谋才显露出端倪。

霍拉旭是哈姆莱特的好朋友。他和宫廷侍卫曾在夜半看见过一个鬼魂,长得和已故的国王一样,悲哀而且愤怒地走过城堡的高台。当霍拉旭向哈姆莱特讲起此事时,困惑中的王子立刻相信了,他断定这一定是父王的鬼魂,并在当天晚上和哨兵一起去守夜,果真见到父王的鬼魂。鬼魂说他是被亲弟弟克劳狄斯害死的,凶手的目的是为篡夺王位、霸占王嫂,要他一定要向那卑鄙的凶手复仇。

哈姆莱特认为这复仇不只是他个人的问题,自己有重正乾坤,挽狂澜于既倒的责任。他考虑到问题的各个方面,怕泄露心事,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后来,他叔父怀疑他已得知隐秘,便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行动和心事,甚至还利用了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

哈姆莱特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改编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贡扎古之死》叫戏班子演出,来试探叔父。那出戏讲的是发生在维也纳的一件谋杀公爵的案件。开头便是公爵贡扎古和他妻子白普蒂丝姐的谈话,妻子再三向丈夫表白她至死不渝的爱,说是假如贡扎古先死了,她决不会再嫁;还说除了那些谋杀亲夫的毒妇,没有哪个女人会再嫁的。哈姆莱特发现国王和王后听到这段话时脸色顿时就变了。当剧情发展到琉西安纳斯把毒药灌进在花园里熟睡的贡扎古的耳里时,叔父做贼心虚,坐立不安,仓皇退席。这样,哈姆莱特证明了叔父的罪行属实。

叔父预感隐私可能已被发觉。宫内大臣、雷欧提斯和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献计,让母后叫王子到私房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偷听;王子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叔父,便一剑把他刺死。正当哈姆莱特责备王后时,他父亲的鬼魂出现了,提醒哈姆莱特不要忘记替他报仇的诺言。鬼魂走后,哈姆莱特恳求王后对上帝承认过去的罪孽,离开国王,王后答应照他说的去做。

波洛涅斯的死给了克劳狄斯对付哈姆莱特的借口。按照国王的本意是要把哈姆莱特杀死,但又怕拥戴哈姆莱特的百姓不答应,况且也怕毕竟是爱儿子的王后的阻挠,狡诈的克劳狄斯要哈姆莱特由两个大臣陪同坐船到英国去,以避免所谓的处分。当时的英国是向北欧强国丹麦纳贡的属国,所以克劳狄斯给英国朝廷写了封信,编造了一些理由,要他们把哈姆莱特处死,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掉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两个密使;不久,他们的船受到海盗的袭击,哈姆雷特勇敢地拿着剑杀上了敌人的船,被海盗俘虏。但海盗把他放了,希望王子在朝中替他们说些好话。

哈姆莱特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得知一切,从法国归来为父报仇。奸王利用这个机会,挑拔、怂恿雷欧提斯用毒剑与哈姆莱特比试,并秘密备下毒酒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双方交战时,哈姆莱特对阵受伤,却在无意中与雷欧提斯调换了利剑,刺中了雷欧提斯。王后看到儿子剑法如此高超,举杯祝贺,结果饮毒酒暴死。这时,雷欧提斯知道自己即将亡命,因而招认了国王布置的奸计。哈姆莱特顿时悲愤至极,随即用毒剑刺死了奸王,自己也在这场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与敌同归于尽。王子临终嘱托好友霍拉旭把他的行事始末根由昭告世人,并嘱咐让有雷厉风行性格的福丁布拉斯继立为王。

目录

导读

第一幕

第一场 艾尔西诺。城堡前的露台

第二场 城堡中的大厅

第三场 波洛涅斯家中一室

第四场 露台

第五场 露台的另一部分

第二幕

第一场 波洛涅斯家中一室

第二场 城堡中一室

第三幕

第一场 城堡中一室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第三场 城堡中一室

第四场 王后寝宫

第四幕

第一场 城堡中一室

第二场 城堡中另一室

第三场 城堡中另一室

第四场 丹麦原野

第五场 艾尔西诺。城堡中一室

第六场 城堡中另一室

第七场 城堡中另一室

第五幕

第一场 墓地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

试读章节

   雷欧提斯及奥菲利娅上。雷欧提斯 我需要的物件已经装在船上,再会了;妹妹,在好风给人

   方便、船只来往无阻的时候,不要贪睡,让我听见你的消

   息。奥菲利娅 你还不相信我吗?雷欧提斯 对于哈姆莱特和他的调情献媚,你必须把它认做年轻人一

   时的感情冲动,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馥郁而不

   能持久,一分钟的芬芳和喜悦,如此而已。奥菲利娅 不过如此吗?雷欧提斯 不过如此;因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

   增强,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同时扩大。

   也许他现在爱你,他的真诚的意志是纯洁而不带欺诈的;

   可是你必须留心,他有这样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属于

   他自己,因为他自己也要被他的血统所支配;他不能像一

   般庶民一样为自己选择,因为他的决定足以影响到整个国

   本的安危,他是全身的首脑,他的选择必须得到各部分肢

   体的同意;所以要是他说,他爱你,你不可贸然相信,应

   该明白:照他的身份地位说来,他要想把自己的话付诸实

   现,绝不能越出丹麦国内普遍舆论所同意的范围。你再

   想一想,要是你用过于轻信的耳朵倾听他的歌曲,让他攫

   走了你的心,在他的狂妄的渎求之下,打开了你的宝贵的

   童贞,那时候你的名誉将要蒙受多大的损失。留心,奥

   菲利娅,留心,我的亲爱的妹妹,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

   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一个自爱的女郎,若是向月

   亮显露她的美貌就算是极端放荡了;圣贤也不能逃避谗口

   的中伤;春天的草木往往还没有吐放它们的蓓蕾,就被蛀

   虫蠹蚀;朝露一样晶莹的青春,常常会受到罡风的吹打。

   所以留心吧,戒惧是最安全的方策;即使没有旁人的诱

   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奥菲利娅 我将要记住你这个很好的教训,让它看守着我的心。可

   是,我的好哥哥,你不要像有些坏牧师一样,指点我上天

   去的险峻的荆棘之途,自己却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忘记

   了自己的箴言。雷欧提斯 啊!不要为我担心。我耽搁得太久了;可是父亲来了。

   波洛涅斯上。雷欧提斯 两度的祝福是双倍的福分;第二次的告别是格外可喜的。波洛涅斯 还在这儿,雷欧提斯!上船去,上船去,真好意思!风

   息在帆顶上,人家都在等着你哩。好,我为你祝福!还

   有几句教训,希望你铭刻在记忆之中:不要想到什么就说

   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

   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

   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

   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

   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

   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

   的判断。尽你的财力购制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

   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法

   国的名流要人,就是在这点上显得最高尚,与众不同。

   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债款放了出去,往

   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     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

   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

   会对别人欺诈。再会;愿我的祝福使这一番话在你的行

   事中奏效!雷欧提斯 父亲,我告别了。波洛涅斯 时候不早了;去吧,你的仆人都在等着。雷欧提斯 再会,奥菲利娅,记住我对你说的话。奥菲利娅 你的话已经锁在我的记忆里,那钥匙你替我保管着吧。雷欧提斯 再会!(下。)波洛涅斯 奥菲利娅,他对你说些什么话?奥菲利娅 回父亲的话,我们刚才谈起哈姆莱特殿下的事情。波洛涅斯 嗯,这是应该考虑一下的。听说他近来常常跟你在一

   起,你也从来不拒绝他的求见;要是果然有这种事——人

   家这样告诉我,也无非是叫我注意的意思——那么我必须

   对你说,你还没有懂得你做了我的女儿,按照你的身份,

   应该怎样留心你自己的行动。究竟在你们两人之间有些

   什么关系?老实告诉我。奥菲利娅 父亲,他最近曾经屡次向我表示他的爱情。波洛涅斯 爱情!呸!你讲的话完全像是一个不曾经历过这种危险

   的不懂事的女孩子。你相信你所说的他的那种表示吗?奥菲利娅 父亲,我不知道我应该怎样想才好。波洛涅斯 好,让我来教你;你应该这样想,你是一个毛孩子,竟然

   把这些假意的表示当做了真心的奉献。你应该“表示”

   出一番更大的架子,要不然——就此打住吧,这个可怜的

   字眼被我使唤得都快断气了——你就“表示”你是个十足

   的傻瓜。奥菲利娅 父亲,他向我求爱的态度是很光明正大的。波洛涅斯 不错,那只是态度;算了,算了。奥菲利娅 而且,父亲,他差不多用尽一切指天誓日的神圣的盟约,

   证实他的言语。波洛涅斯 嗯,这些都是捕捉愚蠢的山鹬的圈套。我知道在热情燃

   烧的时候,一个人无论什么盟誓都会说出口来;这些火

   焰,女儿,是光多于热的,刚刚说出口就会光销焰灭,你

   不能把它们当做真火看待。从现在起,你还是少露一些

   你的女儿家的脸;你应该抬高身价,不要让人家以为你是

   可以随意呼召的。对于哈姆莱特殿下,你应该这样想,

   他是个年轻的王子,他比你在行动上有更大的自由。总

   而言之,奥菲利娅,不要相信他的盟誓,它们不过是淫

   媒,内心的颜色和服装完全不一样,只晓得诱人干一些龌

   龊的勾当,正像道貌岸然大放厥词的鸨母,只求达到骗人

   的目的。我的言尽于此,简单一句话,从现在起,我不

   许你一有空闲就跟哈姆莱特殿下聊天。你留点儿神吧;

   进去。奥菲利娅 我一定听从您的话,父亲。(同下。)

P14-17

序言

一、作家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经典作家之一。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曾入当地“文法学校”读书,青年时代因得罪了家乡有权势的乡绅而被迫去伦敦独自谋生,先作剧院的杂役和演员,后来主要从事戏剧作品的改编和创作。他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马克思赞扬他是“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莎士比亚化”,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他是“戏剧诗人之王”。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600年以前的莎士比亚主要创作历史剧、喜剧。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充满了对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的由衷赞美,鞭挞禁欲主义和封建意识。1608年以后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这时的莎士比亚为解决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转向创作神话传奇剧。在戏剧中大量使用魔法、鬼魂等超自然的力量来达到冲突双方的妥协与和解。相比之下,中期的莎士比亚思想最为成熟和深刻,艺术上也达到完美境界。他既没有像早期那样单纯歌颂人文主义理想,也没有像晚期那样,通过创造虚幻世界来逃避现实矛盾,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通过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批判生活中的丑恶和不公正现象。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以悲剧为主,最著名的是包括《麦克白》、《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在内的“四大悲剧”。其中,《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优秀的作品。有的评论家称之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石”。

二、作品梗概

《哈姆莱特》一剧取材于12世纪末丹麦编年史家撒克索·格兰玛狄克的《丹麦史》,莎士比亚之前的英法作家曾经写过同一题材的作品。戏剧开始时,正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由于父王暴亡而匆匆回到丹麦首都艾尔西诺城,却发现他的叔父克劳狄斯已经登上王位,并要迎娶自己的母亲作为王后。哈姆莱特既怀疑父王的死因,又认定母亲改嫁给克劳狄斯这样的坏人简直是奇耻大辱。他终日闷闷不乐,即使在母亲的婚宴上,也穿着黑色的丧服,哀悼他那死去的父王。这时,王子的好友霍拉旭来告诉王子,晚上在城墙上守夜的士兵看到了老国王的鬼魂。当天午夜,老王的鬼魂向王子讲述了被害的经过:他的兄弟克劳狄斯觊觎王后和王位,趁他午睡时毒死了他。哈姆莱特听后立誓为父报仇。为了验证鬼魂所述之事的真实性,同时也为了迷惑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回到宫廷就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失去理智的疯子。做贼心虚的克劳狄斯一直对哈姆莱特放心不下。他手下的大臣波洛涅斯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奥菲利娅,一直是哈姆莱特的恋人。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通过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是不是真的疯了。哈姆莱特胡言乱语,坚决否认爱过奥菲利亚,甚至劝她要保持贞节就赶紧进修道院。这时,王宫里来了一个戏班子。哈姆莱特让他们演出一部宫廷谋杀戏《老鼠笼》,情节与老国王被毒死的故事基本相仿。晚上克劳狄斯在看戏时,一见到谋杀场面就受到很大刺激,举止失态,匆忙逃走。

王后把哈姆莱特找到自己的寝宫,责备他惹恼了国王。哈姆莱特与她争执起来,抓住她的手腕,叫她坐下来,王后以为哈姆莱特失去理智,要伤害自己,便大喊救命。这时,帷幕后面也发出“救救王后”的声音。哈姆莱特以为是国王藏在那里,便一剑刺过去。后来才发现被刺死的原来是躲在后面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随后,哈姆莱特以异常犀利的言辞指责王后所犯的罪恶有多么丑恶,足以让人觉得一切美德都只能算做伪善。通过种种迹象,克劳狄斯判断哈姆莱特已经知道真相,就决定除掉哈姆莱特。他让王子少年时的两位好友陪伴王子到英国催讨贡税,暗中写好书信要英王除掉王子。哈姆莱特在晚上改写书信,叫那两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到英国送死,自己则又平平安安地返回丹麦。

奥菲利娅先失去了哈姆莱特的爱情,又听到父亲的死讯,变得疯狂了,淹死在一条小河里。她的哥哥雷欧提斯匆忙从法国回来找王子报仇。克劳狄斯乘机怂恿两人比赛剑术,企图借刀杀人。在比剑中,王后误饮了克劳狄斯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毒酒而死去,王子与雷欧提斯先后被毒剑击中。悔恨不已的雷欧提斯当众揭发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在死前用同一把毒剑刺死克劳狄斯,完成复仇大计。在场的霍拉旭等人眼含热泪,连连叹息:如果王子不死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位最尊贵、最孚众望的贤明君主。这时,以前从丹麦借道攻打波兰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凯旋而归,顺便当上了丹麦国王。

三、人物形象

《哈姆莱特》的主题内涵丰富,见仁见智,历来争论颇多。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般认为,作者在旧有传说和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融会人文主义的思想观念,并借古喻今,反映16世纪末英国社会生活。剧中描写的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统治者狠毒狡诈,为满足个人欲望不择手段,是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代表。主人公哈姆莱特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热情歌颂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认为“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主张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平等互爱,谴责封建君主们“为了一块土地作战”;他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在“时代脱节了”的时刻,负有“重整乾坤”的使命。但当时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人文主义理想尚不具备在现实中实现的客观条件,哈姆莱特感到艾尔西诺城简直就是一座监狱,奥菲利娅也认为这座城市是遍布陷阱的曲折迷宫。毫不奇怪,在这样污浊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对进步理想的任何追求都会屡受挫折,哈姆莱特也终被邪恶势力所吞噬和毁灭。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另外,他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表现为他时常深陷苦思冥想,数次丧失复仇良机。他的沉思流露出某些悲观厌世的情绪,顾虑太多而行动太少,成为一位“忧郁的王子”。“哈姆莱特的延宕”一直是莎士比亚评论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从总体上看,哈姆莱特的性格经历了乐观向上、彷徨犹豫、最后复仇等三个发展阶段,与描写静止、单一的类型化性格的作品迥然不同。哈姆莱特的复杂性格在莎士比亚笔下被描绘得真实丰满,生气勃勃,成为欧洲文学史上和堂吉诃德、浮士德并肩而立的三大人物典型之一。

四、艺术特色

恩格斯把“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为自己艺术理想的重要因素。这首先表现在《哈姆莱特》的情节编排匠心独具。全剧把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等三人为父复仇的线索交织在一起。其中,雷欧提斯仅仅因为哈姆莱特误杀了自己的父亲就兴师动众地前来报复,福丁布拉斯出于开疆拓土的欲望而侵略他国,他们的复仇主要出于个人恩怨。唯有哈姆莱特的复仇,凝聚着特定社会环境中新旧势力、新旧思想的激烈交锋,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因此,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无疑是全剧的主线,其余两人的复仇则构成了故事情节的次要线索,起到了烘托、映衬的作用。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整个戏剧形成主次分明、错综复杂的戏剧情节。这种对比手法既表现在主要情节上,也见诸于作品的某些细节。如同是疯狂,哈姆菜特假装发疯,而奥菲利娅则真正发疯;同为一母同胞,克劳狄斯残忍谋杀了兄长,而雷欧提斯则对妹妹奥菲利娅无比关爱。另一方面,《哈姆莱特》虽然是悲剧作品,但也不乏喜剧因素。戏剧中庄严和诙谐的戏剧场面交替出现,在悲剧的大背景下,安排了不少调侃滑稽的喜剧插曲。整部作品因此显得有张有弛,生动活泼。除此之外,《哈姆莱特》还以个性化、形象化的戏剧语言著称。主人公的独白,或用诗体,或用散文体,既意蕴深刻又幽默俏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罕见的语言天才。

《哈姆莱特》自问世以来,弓J起欧洲各国的普遍重视,翻译、评论不断出现。19世纪以后,莎士比亚日益成为文学偶像,评论《哈姆莱特》的文章、专著汗牛充栋,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这部作品业已成为“研究莎士比亚的毕业课题”。我国从五四至今,几代翻译家辛勤耕耘,已为汉语读者奉献了十几种《哈姆莱特》的高质量翻译,其中朱生豪的散文体译本,卞之琳、方平的诗歌体译本都较有影响。

刘 林

2007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