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中国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本,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采用编年体例,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完整再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让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上下五千年(彩图珍藏)/中华古籍精品珍藏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崔钟雷 |
出版社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中国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本,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采用编年体例,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完整再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让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严格按照历史年代进行编写。全书起自上古神话传说,以人物和事件为纬,交织纵横。 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既注重博采众家之长,又融注了我们对历史的全新理解。除了描写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外,还以细腻的笔触、简洁的语言描写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人物、资料详实的历史知识读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勾勒出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 历史本身是枯燥的,为了拉近读者与历史间的距离,笔者在新生史实的前提下,尽量运用文学笔法,增加故事的可读性,使那些过于枯燥的历史故事变得紧张有趣,使尘封于历史中的人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湮没于故纸堆中的历史事件得以真实再现。 目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 盘古开天地 黄帝大战蚩尤 尧舜让帝位 大禹治水 奴隶王朝 三代更迭——夏商西周 周武王讨伐商纣 周公辅政 国人暴动 千金一笑 礼崩乐坏战乱频繁——春秋战国 曹刿重创齐军 齐桓公的雄图霸业 管鲍之交 中原霸主晋文公 秦穆公任人惟贤 晏婴巧舌胜楚王 楚庄王一鸣惊人 伍子胥智过昭关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邹忌直言谏君 大诗人屈原投身泪罗 韩、赵、魏瓜分晋国 商鞅变法 苏秦合纵张仪拆盟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乐毅伐齐 田单大摆火牛阵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秦国宰相范雎 信陵君救赵 秦始皇的身世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灭掉六国 物极必反众望所归——秦汉 中国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修长城建阿房宫 秦始皇巡游命丧沙丘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刘邦与项羽 巨鹿大战 刘邦灭秦进咸阳 鸿门宴 楚汉之争 背水一战 楚霸王自刎乌江 汉高祖杀马立誓 吕后临朝执政 萧规曹随 汉文帝从谏如流 晁错削藩七国之乱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 能征惯战的卫青 大将军霍去病 霍光辅政重任在肩 司马迁与《史记》 绿林赤眉起义 三足鼎立群雄争霸——三国两晋南北朝 袁绍拥兵自立 一代枭雄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刘联合战赤壁 陆逊纵火烧连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客死五丈原 司马懿装病夺权 祖逖闻鸡起舞 大势所趋华夏统一——隋唐五代 杨坚建立隋朝 隋炀帝荒淫亡国 群雄逐鹿胜者李渊 玄武门之变 圣僧玄奘西天取经 一代女皇武则天 唐明皇励精图治 大唐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暴逆必败 何谓“五代十国” 边境战乱九州一统——宋元 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南唐后主李煜 王安石变法 民族英雄岳飞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忽必烈平定大理 明末混乱不堪清朝取而代之——明和清前期 朱元璋建立明朝 郑和下西洋 昏君明英宗复辟 戚继光奋力逐倭寇 努尔哈赤建后金 萨尔浒之战 袁崇焕宁远大战 皇太极巧设反问计 闯王李自成起兵 吴三桂勾结清兵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平定三藩 雅克萨之战 大思想家顾炎武 王朝腐败无能 名士奋起抗争——晚清和民国 民族英雄林则徐 鸦片战争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代枭雄曾国藩 戊戌变法 颐和园中的慈禧 戊戌政变 义和团运动 光绪与慈禧之死 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 末代皇帝登基 黄花岗起义 末代皇帝宣统退位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四爱国运动 试读章节 伍子胥智过昭关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常年发动战争,上演了一幕幕大国吞并小国、侵犯异己的悲剧。大国取胜后,势力范围扩大了,土地也增加了,这样一来诸侯们不得不把刚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战功的大夫。大夫们的势力壮大起来,他们之间经常发生纷争。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激化,大国都想停止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无休无止的战争。 为了这个良好的愿望,宋国大夫向戍自告奋勇,在楚国和晋国之间奔走调停。 公元前546年,“弭兵会议”在宋国如期举行,有楚、晋和其他几个国家参加。在会上,楚、晋两国的大夫分别代表南北两个派别订立盟约。盟约规定,除了秦国和齐国两个大国,其余小国都必须向楚国和晋国朝贡。由于楚、晋平分霸权,所以在后来的五十多年里,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征战。 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继承王位时,楚国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楚平王的前任国君是楚灵王,楚灵王在位时不思国事,不问百姓饥苦,只顾享乐,国家上下腐朽透顶,百姓积怨至深。 公子弃疾看到楚灵王昏庸荒淫,便想取而代之。公元前528年,弃疾乘灵王外出游玩时,夺了君位,自称楚平王。满朝大臣都站到了楚平王的一边,楚灵王见众叛亲离,无奈之下自尽而亡。 楚平王即位后,百姓希望他是位贤德的君王,没想到他与楚灵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生活奢糜,品行极坏,而且身侧还有个善于谄媚的宠臣费无忌,使全国人民更加苦不堪言。 一次,楚平王令费无忌到秦国去为太子建选妃,他在秦国寻找到一个绝色佳人,却没有送给太子建作妃子。他直接回禀楚平王:“此女绝美,王可自取。”楚平王见到秦女后,色眼迷离,遂自娶秦女为妃,并重赏了费无忌。费无忌只是把一个陪嫁的丫环送给太子建为妃,应付了事。 费无忌因献秦女有功,便离开太子建而去侍奉楚平王。可是平王年老体弱,太子年轻,费无忌担心平王一死,太子建会诛杀他。因此他就在平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太子建。首先建议让太子建同其老师伍奢离开京城,去镇守城父(今河南襄城西);又编造说因秦女之故,太子建心中早已结下怨恨,将来肯定会犯上作乱。平王信以为真,于是决定废掉太子建。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将太傅伍奢调回京城,命令他诬陷太子建谋反,欲将其废除。伍奢知道这是费无忌在作祟捣鬼,就直言说道:“大王为何偏听偏信无耻小人的话,而要残害自己的骨肉,置亲情仁义于不顾呢?”费无忌在侧,趁机煽风点火:“大王如果心慈手软,让他们阴谋得逞,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楚平王一怒之下,囚禁了伍奢,还威胁他说,如果他不同意废除太子建,就将他家满门抄斩,伍奢仍不屈从,平王决定杀死他。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就逃到了宋国。 伍奢有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他们手中都握有兵权。费无忌对平王说,要杀伍奢,必须连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杀掉,以免后患,但是,得想办法把他的两个儿子骗到京城来。 伍尚、伍子胥听到父亲被囚禁的消息后,非常焦急。忽然间收到父亲写来的信。信的大意是说:我因违背大王旨意而被囚禁。如今大王念我祖辈有功,决定免我死罪,还要加封你们兄弟二人的官职。请你们接信后速来京城,否则大王会治我的罪。 伍尚为人厚道,决定赴京看望父亲,而伍子胥坚决不同意,他猜测其中定有诡诈,劝兄长说:“我们兄弟二人在外,楚平王不会杀死父亲,这封信一定是父亲被迫写就的。”伍尚深受父亲的影响,认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执意去了京城,后来同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听说父兄被害,含泪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要让楚国灭亡,亲手砍下昏君的头颅,替父兄报仇雪恨。” 伍子胥逃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当时宋国正在发生内乱,于是伍子胥和太子建又逃往郑国。郑国国君郑定公很同情他俩的遭遇,热情地款待他们二人。太子建提出请求郑国派兵帮助他们回国复仇,郑定公没有答应。这时,太子建由于报仇心切,竞勾结晋国,欲夺取郑定公的权位,但因策划不当,机密泄露,反而被郑定公发觉砍了头。伍子胥闻信大吃一惊,即刻同太子建之子胜逃向吴国。 其实,楚平王早就发布命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并让画匠画了伍子胥的头像,张贴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严令各地提供线索,搜查捕捉。 伍子胥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每天昼伏夜出,小心翼翼地躲避追兵。一天,他刚走到一条河边,突然发现远处有追兵急驰而来,逃跑已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把衣袍和鞋袜脱下,扔在河边,自己则藏身于树丛后面。追兵见到他的衣袜,以为他投河自尽了,于是拿走他的衣袜回去交差。伍子胥则为了保住性命,继续逃跑。 追捕伍子胥的风声一天比一天紧迫。这天,伍子胥来到吴、楚两国交界地昭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昭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关闭城门,连鸟儿也难飞过去,而这里又是通向吴国的必经之地。楚平王为了抓获伍子胥,派右司马袁蓬越带领重兵把守在这里,对照城门口伍子胥的头像,仔细审视盘查过往路人。 传说伍子胥在昭关愁得一连几天几夜无法入睡,头发胡须都变得雪白了。这天,伍子胥远远地藏在一片丛林中,处心积虑地盘算着如何闯过昭关。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过来,仔细打量了他一会儿,问道:“伍将军,你要去哪里呀?”伍子胥吓得差点跌倒,但随即镇定下来,说:“老人家,我不姓伍,我只是一个过路人。” 老人笑了笑说:“我是曾跟扁鹊学过医术的东皋公,前些天为守关的袁将军诊病时看到了你的头像,所以我现在认出了你。不过,请你放心,我平时行医治病,从不害人。如果你相信我,就跟我走。” 伍子胥觉得这老人不像坏人,就同他爬了几里山路,来到山里一个僻静的小院。东皋公将他引到后院的一个小屋,对他说:“你先在这里歇息几日,我再想办法帮你出关。”伍子胥谢了老人家,便住下来。可是过了七八天,老人对出关的事片言只语都没有,只供他吃喝。伍子胥却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又过了几日,东皋公从外面领回一个长相酷似伍子胥的人,并对他说出了自己的计谋,伍子胥喜形于色,并决定明日出昭关。 第二天天刚亮,伍子胥等人就来到昭关城门口,过了一会儿,忽然有兵士喊叫:“抓到伍子胥啦!快向袁将军报告。”原来他们抓住的是假伍子胥——东皋公的朋友。而真正的伍子胥因为须发皆白,已大摇大摆地闯过了昭关。那个假伍子胥后来也被放了出来。 伍子胥出了昭关,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被面前一条大江挡住了去路,江水汹涌,波浪滔天。伍子胥的心猛地一沉,难道我命真该绝吗?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一叶扁舟从江中漂过来,一位老渔翁坐在船上。真乃吉星高照,天无绝人之路!伍子胥绝境逢生,大喜过望,他高声大喊:“老人家,快救我,送我过江吧!”老人见他情急,赶紧将他渡过江去。上岸后,伍子胥为报答相救之恩,立即解下随身佩带的宝剑,赠予老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辈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把它送给你,略表我的心意。” 老渔翁说:“我知道,楚王为追捕你,重金悬赏,我一点儿都不稀罕,怎会要你的剑呢?”伍子胥深受感动,连忙向老人赔礼道歉,又给老人行了大礼,然后转身含泪离去。伍子胥辞别救命恩人,历尽磨难,终于来到了吴国。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想谋取王位。在伍子胥的帮助下,二人合谋刺死了吴王僚,公子光即位,这便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即位后,为感谢伍子胥,封他为行人,帮助吴王处理朝政。伍子胥把自己的血海深仇告知吴王,无奈吴国军事实力有限,不能发兵征讨楚国。伍子胥又向吴王推荐了一位善于用兵的军事家孙武。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辅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扩充战备,使吴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506年,吴王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兴兵六万,大举进攻楚国,把楚军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当时,楚平王已死,在位的楚昭王弃城逃命去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他找到了平王的坟墓,将其挖开。将平王的尸首痛打三百钢鞭,又割下他的头颅,实现了他当年的誓言,为父兄报仇雪恨。后来,伍子胥继续留在吴国,帮助吴王建立霸业。 吴国军队攻占郢都后。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王求援。他在秦王宫门外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打动了秦哀公。秦哀公感叹道:“楚国虽然暴政肆虐,但是还有这种忠臣,怎能眼看他们亡国呢?”于是派兵救楚,击退了吴军。 P37-41 序言 在广袤富饶的中原大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他们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凝聚力,繁衍生息,千年不衰;以其博大恢宏的民族精神,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发生过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被千古传颂,多少暴君昏王、乱臣贼子遭万世唾骂。 知史达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注重用自己的历史去教育和鼓舞她的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教育作用更为明显。因为对青少年而言,阅读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他们熟知过去,了解民族的坎坷与辉煌,而且还可以继承灿烂的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历史快读系列读物——《中华上下五千年》,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历史年代进行编写。全书起自上古神话传说,以人物和事件为纬,交织纵横。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既注重博采众家之长,又融注了我们对历史的全新理解。除了描写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外,还以细腻的笔触、简洁的语言描写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人物、资料详实的历史知识读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勾勒出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 历史本身是枯燥的,为了拉近读者与历史间的距离,笔者在新生史实的前提下,尽量运用文学笔法,增加故事的可读性,使那些过于枯燥的历史故事变得紧张有趣,使尘封于历史中的人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湮没于故纸堆中的历史事件得以真实再现。由于我们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性事件和历史人物,因此整套图书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作品读起来既深入浅出,又有理有据。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掌握历史性知识,又能从中领略文字的美,增强写作能力。 本书编者将文学性和史学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图展现给读者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希望得到读者朋友们的喜爱。 编者 2008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