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主教罗杰·艾切卡雷、马赛大主教、法国主教大会主席,在成为若望-保罗二世的全世界正义与和平特使之前就是第一个到过人民中国的红衣主教。在1980年,他第一次到中国。此后,他又去过三次。
本书以回忆录的形式再现了他的行程。在他的第一次北京旅行时,他佩戴了一枚刻有“友谊”字样的徽章,本书的内容就是对友谊的回应。“本书充满了对一个民族的强烈热爱,这个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慢慢开始认识基督,现在他们必须面对令他们既期望又担忧的现代化的巨大挑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近中国基督教徒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法)罗杰·艾切卡雷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红衣主教罗杰·艾切卡雷、马赛大主教、法国主教大会主席,在成为若望-保罗二世的全世界正义与和平特使之前就是第一个到过人民中国的红衣主教。在1980年,他第一次到中国。此后,他又去过三次。 本书以回忆录的形式再现了他的行程。在他的第一次北京旅行时,他佩戴了一枚刻有“友谊”字样的徽章,本书的内容就是对友谊的回应。“本书充满了对一个民族的强烈热爱,这个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慢慢开始认识基督,现在他们必须面对令他们既期望又担忧的现代化的巨大挑战”。 内容推荐 教宗若望·保罗二世走遍全世界,但从未到过中国。 红衣主教罗杰·艾切卡雷、马赛大主教、法国主教大会主席,在成为若望·保罗二世的全世界正义与和平特使之前就是第一个到过人民中国的红衣主教。在1 980年,他第一次到中国。此后,他又去过三次。 本书以回忆录的形式再现了他的行程,回忆了红衣主教倾听他人的意愿:“我的良好愿望是建立在对一个伟大人民的尊敬和记忆的基础上的。” 在他的第一次北京旅行时,他佩戴了一枚刻有“友谊”字样的徽章,本书的内容就是对友谊的回应。“本书充满了对一个民族的强烈热爱,这个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慢慢开始认识基督,现在他们必须面对令他们既期望又担忧的现代化的巨大挑战。” 在第三个千年的开始,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红衣主教不禁自问,上帝的计划是什么! 目录 序言:永远的熊猫情结 前言:走近中国基督教徒 仰视与俯视 第一部分 走近中国的先贤们 走近中国 沙勿略 (Francois Xavier)(1506—1552) 阿尔芒·戴维神父 (Armand David)(1826—1900) 埃瓦里斯特派的神父于克 (Evariste Huc)(1814—1860) 约翰·吴 (John C.H.Wu)f1899—1986) 大主教切尔索·科斯坦蒂尼 (Celso Costantini)(1876—1958) 保罗·科洛代尔 (Paul Claudel)(1868—1955) 路易·魏清星 (Louis Wei Tsing Sing)(1903—2001) 第二部分 终于到达中国! 第一次旅行(1980年2月26日—3月14日) 邀请 友好的接待 访问国家上层机构 朝拜利玛窦(Matteo Ricci)墓 西安 “景教”石碑前沉思 大清真寺的阿訇 上海 广州,南大门 香港 第二次旅行(1993年9月3日—8日) 第三次旅行(2000年9月13日—21日) 宗教的和平天空 官方贵宾 中国天主教的神圣年 上海教会人士 在浦东,远远超过2000年 第四次旅行(2003年9月22日—10月7日) 第三部分 今日中国的基督教徒 今日的中国 人类的土地 中国宗教的天空 伊斯兰教…… 天主教和基督教 中国天主教会概况 中国只有一个天主教 统一天主教徒:首要任务 教义和世界之间 若望·保罗二世与新中国 罗马和北京重开对话 基督创造地平线前景 附录 在利玛窦神父到达中国400周年纪念之际,教宗若望·保罗二世发表的讲话 试读章节 十三年之后,我发现北京处于不动产建设的热潮中,处在既有毁坏性又红火的城市化中。为取得2000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候选资格,中国全力以赴,大量投资,整个北京都热烈追求这个目标,深知它对国家的未来的影响。这一合理的愿望也许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体育性的,是为了消除1989年6月事件的影响。我到达时,北京布满针对外国访问者的英语口号:“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期待2000年的奥运会”,这就是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承诺以人为本,为了所有的人。 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来了解此次旅行的意义。陪同我访问的是大主教詹弗兰科·罗塔·格拉齐奥西(Gianfranco Rota Graziosi),我的官方邀请人是第七届全运会组委会主席伍绍祖先生。8月21日,他写信邀请我出席此著名运动会。如何解释对一位罗马红衣主教的这个不寻常的邀请呢?话要从7月初说起。在一架从苏黎世飞往雅温得(Yaounde)(喀麦隆首都)的飞机上,我坐在伍绍祖先生旁边,他是国家体委主任,他正在非洲进行争取2000年奥运会中国举办候选资格的宣传。他由外交部工作人员张登福(Chang Dengfu 音译)陪同,他是我们交流的热心中间人,我当时认为交谈不会有结果。当这个意外的邀请到来时,教宗正在冈多尔福城堡(Castel Gandolfo),他对我说他曾多次祈祷,然后通知我可以去。他回忆起当时中国驻波兰大使利用中国的乒乓球比赛打开中美关系的时刻。梵蒂冈新闻厅宣布了我的出访,宣告“教宗若望·保罗二世从任职开始就利用所有机会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并表达对这个国家的所有天主教徒的爱心。”我知道我的出席不是为中国候选资格的公开担保,但可能向世界舆论发出一些有利于这个巨大国家的宗教自由的迹象。 我又到了北京。我对等在机场的记者简单地说出我的思想:“我通过体育运动之门,即年轻人之门进人中国。这是国家未来的美丽大门。由于此门并通过此门我期望会见中国人们。”第二天,9月4日下午,全运会开幕:只有中国人掌握其秘密的美妙场景,全国各个奥委会的代表们是在什么样不可抗拒的魅力下进行训练的!我当时处在这些代表当中。申办似乎是成功的,因为在9月23日在摩纳哥投票时,中国只差三票就可成功举办2000年奥运会。在体育场我旁边坐着的是一个拉美穷国的代表感叹道,奥运会如同其它世界杯一样,变成了受金钱魔鬼和权力控制的大机器。在悉尼和雅典之后,北京最后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向全世界承诺,迎接和宣传皮埃尔·古贝旦曾要用博爱与和平的火炬接力重新点燃的奥林匹克的独特精神。我也期望发扬残疾人运动会,首届残运会是于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该运动会是人类战胜自我的最美好的胜利之一,战胜残疾的胜利。 我的正式日程远远超过运动场的看台和体育界的接待范围。人们向我推荐了一些个人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人民大会堂拜访人大常委会副主席布赫。这对我来说是个惊喜,更使我高兴的是接待我的人就是13年前在相同地点接见过我的乌兰夫的儿子。不知受什么预感的驱动,我口袋里带了那张他父亲接见后送给我的照片。简直就是心灵的“芝麻开门”。体委主任参加了会见。 第二个访问是访问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声作先生,该委员会是中国宗教政策的执行平台。我谈到一些热点问题。我要感谢孙林华,她是外交部的一位好翻译:她多次表现出职业道德,要求我解释对她是生疏的宗教词汇。 最后,我出席了中国国际交流协会(CAFIU)的宴会,该协会的主席是李一氓,我见到中国主教协会主席、济南大主教宗怀德和北京大主教傅铁山。 9月7日,在离开北京的时刻,我在心里说“这只是一次再见”,我写了一个政治公告,其含义远远超过体育方面的会见: 在我的旅行日子里,我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天主教徒的思念和为他们祈祷。这个教会在发展,如同其他地方一样,由于宗教信徒的榜样和受苦,教会在壮大。它有权利祈祷,有权利要求全世界团结,以便使分裂尽早结束,这个分离状况在和解及承认与教宗关系过程中逐步弥合。 在中国,多少次我听到友谊这个词,多少次我发现自己正在说出这个词!这不仅是口号和亲善战术;它回答一个迫切需要,这就是上帝在每个人心里生成的最大的需要。P43-47 序言 走近中国基督教徒仰视与俯视 仰视… 中国有句谚语说:“井底之蛙看不到多大的天。”中国的天空是广阔的,基督更是广大的多…此谚语教导讲话的人要谦虚,我只能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我与中国和中国基督教徒的接触是有限的,仅限于四次旅行(1980年,1996年,2000年,2003年),但中国基督教徒的数量和品质却给我——这样一个在共产党制度下的红衣主教——壮了胆。我的旅行路线没有预先计划,而是随意安排。我完全相信他们的安排,随时倾听别人的话,随时准备行动。我的良好意愿是建立在对一个伟大人民的尊敬和记忆的基础上的。 我们了解东方道路上每道门的象征意义及其神圣性。为了真正进入中国,应该从心里进入,即通过友谊,正如16世纪一位有学问的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所理解的一样,他被引进到皇宫前曾写过有趣的“友谊的协议”。我第一次到北京时,戴了一枚徽章,上面有一支梅花,花上刻有“友谊”两个字,梅花是最能抵抗风雨的。我每次来中国都谨记利玛窦(Matteo Ricci)的精神。 我并不奢望这本回忆录形式的书能介绍目前中国基督教徒、特别是天主教徒的详细状况;本书内容只包含一些偶然和不完整的接触。此书体现了我对于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并慢慢开始认识基督的民族的热爱。他们现在正面对一个令人即期盼又忐忑的宏伟的现代化挑战。 俯视… …从基督十字架上俯视。这是最完整、最光明、最神秘的眼光。基督为挽救世界在十字架上光荣死亡时用他神圣眼光的力量和敏锐性看到了全世界。在基督所称的“时刻”的瞬间,一切都呈现在他眼前,从人类的起始到世界末日。他在与有希腊文化背景的犹太人会见时曾宣布:“将来我从地上升起时,我将吸引所有的人”。可以设想,当他看见迅速聚集在十字架下的人群中的中国人时,他本人也被吸引了,教父同样热爱所有这些人。 从他的复活开始,基督派遣他的使徒宣告拯救的好消息“直到地球的尽头”。教会的任务是完全意义的冒险,特别是在中国,在此地教义的长征似乎在探索中前进并失去了一些机会。 在这第三个基督千年的开始,在有十三亿居民的中国大陆,仅有两千万到叁千万基督信徒,其中不足半数是天主教徒。这一事实正在磨砺我们的信仰: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亚洲(菲律宾除外)天主教徒占极少数,从人口发展看,今后这个比例会更小,上帝的计划是什么呢?这一询问远未使我们茫然,它推动我们加深基督及其教会在各种宗教中的独特和普适的地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