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的警钟(美国共和制的衰亡)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美)查默斯·约翰逊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反弹”三部曲之一。作者认为,美国的过度扩张正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蚕食美国的共和制度。从外太空的军事化,到国内总统的违宪、国会的懦弱无能和惊天腐败,本书揭示了领导人异想天开的梦想已将国家带入无底深渊;美国经济依赖于长期战争,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作者通过回顾其他没落帝国的历史将后果鲜明地展示出来——国家的核心情报机构变成总统的私家军队,国家领导人野心勃勃的计划令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入不敷出、沦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超级负翁”,这样的演变耐人寻味。

内容推荐

查默斯·约翰逊在《反弹》中有预见性地将中央情报局的海外隐蔽行动与发生在本土的灾难联系起来。在《帝国的悲哀》中,他探讨了美国日益壮大的黩武主义和全球驻军何以会动摇国家的稳定和安宁。如今,他再以《帝国的警钟》(与上述两部合为“反弹”三部曲)提出忠告,帝国的过度扩张正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蚕食美国的共和制度。

《帝国的警钟》将视角投向新的领域:从外太空的军事化,到国内总统的违宪、国会的懦弱无能和惊天腐败。作者以此提醒我们:美国领导人异想天开的梦想已将国家带入无底深渊;美国经济依赖于长期战争,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作者通过回顾其他没落帝国的历史将帝国化的恶果鲜明地展示出来——国家的核心情报机构变成总统的私家军队,国家领导人野心勃勃的计划令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入不敷出,沦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超级负翁”,这样的演变耐人寻味。

约翰逊在书中得出了惊人结论。他认为,金融破产足以瓦解美国的立宪政体,或许唯有透过这样的危机,美国才能踏上复兴之路。

目录

序言 《反弹》三部曲

第一章 黩武主义与立宪政体的瓦解

第二章 帝国的病理比较:罗马、英国和美国

第三章 中央隋报局:总统的私家军队

第四章 遍布世界的美国军事基地

第五章 美利坚帝国的工作原理——《驻军地位协议》在日本

第六章 太空:帝国的终极工程

第七章 美国共和制的危机

注释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黩武主义与立 宪政体的瓦解

上个星期,在即将履行我庄严的职责、就批准国家走向战争进行投票时,我的心中满是对遇难者的痛惜、同情以及对施暴者的愤怒。有些人认为这项议案只是象征性的,就是为了宣示国家的决心。但是它将以《战争权力法案》和《宪法》的名义明确授权战争,我不可能无视这一事实。议案一旦通过,总统将被赋予不受限制的权力,他可以随意打击卷入“9·11”事件的任何人,无论其人身处哪里或哪个国家,而无须顾忌我国的长期外交政策、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也无所谓时间的限制。庞大权力背后潜伏了重重危机,不能明辨这一点是国会的渎职。我不能投票授权总统制造战争;我相信这样做会令更多无辜的生命受到威胁。

——女国会议员巴巴拉·李

(加州民主党人,国会中唯—投票反对授权总统入侵阿富汗的议员)

《旧余山纪录》,2001年9月23日

恐怖袭击发生以后像巴巴拉·李那样思考和行动的人为数不多,这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民意调查是公众表达心声的渠道,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们审慎地研究调查结果,却发现民众对参与调查十分淡漠,我国民主共和制所面临的威胁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今天的美国如同在尼亚加拉河上行驶的游轮,在一片迷茫中逐渐靠近北美洲最壮观的瀑布群。船上有几人已捕捉到远处若有若无的嘶嘶水声,注意到空气中和镜片上的薄雾,感觉河水比先前流得更快了。但没有—个人意识到,此时掉转船头也为时晚矣。

中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帝国、纳粹、日本帝国、大英帝国、法国、荷兰、葡萄牙和上个世纪的苏联帝国都一度称霸世界。如今,我们也正踩着先人的足迹逼近大瀑布的边缘,即将失足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果说美国的民主制度已经瘫痪,宪法的制衡机制越来越软弱无力,开国者们设计的阻止专制的体系结构已接近崩溃,所幸的是,我们还不乏来自国内国外各阶层的有识之士,对正在发生的一切予以见证。美国袭击巴格达的指挥汤米·弗兰克斯将军就是其中之一。他大胆地预测,下一次再发生针对美国的重大恐怖袭击,“美国宪法将被蚕食”,在这样的担忧下,他甚至不排除“宪法被直接销毁的可能性,以给军事专政让路”。历史学家凯文·贝克担心不久之后我们的国会或许将做最后一次有效投票,像公元前27年的罗马元老院那样把权力移交给军事独裁官。“到最后,我们将俯首帖耳地乞求政变降临”,他写道。

2002年10月10日,罗伯特·伯德议员(西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人)谈到权力转移时不无悲哀地问道:“我们为何那么急于将国会对外宣战的宪法权力移交给布什总统?……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历史将会审判我们。”第二天,议案却以参议院77比23和众议院296比133的表决结果获得通过。《比克什尔鹰报》发表评论:“在宪法起草者们的设计中,参议院是抑制群体性狂热的制动器,它却变成白宫压路机下一碾而过的减速丘。”自由派作家比尔·温特推断,问题的根源在于“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已演变成一个君主制国家”。加拿大政治评论员亚当·扬疑惑地问道:“联邦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怎会堕落成今天的国际专制暴君?他有时像世俗教皇,有时仿佛军事独裁官,有时如同伪哲学王,大部分时候更像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流氓。”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

英国前外交部长罗宾·库克注意到,“开国之父们设立了各项制衡措施以约束总统的权力,如今制衡机制已破碎不堪。”从当时的国务院第三号人物约翰·博尔顿(后来的驻联合国大使)身上,库克清晰地看到由于缺乏制衡而导致的傲慢和妄自尊大。当被问及能否以奖励方案敦促伊朗收回核野心时,博尔顿答道:“我从不搞胡萝卜方案。”库克有先见之明地预见到布什政府“将……把(伊拉克城市)费卢杰投入战火,以庆祝他们(2004年)大选的胜利,”当年11月份,这句话果真应验。

海军陆战队将军安东尼·兹尼是弗兰克斯将军之前的中央司令部中东地区指挥官。看到五角大楼的势力不断扩张而政府其他部门却每况愈下,他深感焦虑。“主管伊拉克重建的,”他问道,“为什么是国防部?这一点都不合逻辑。”。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外交官员向《洛杉矶时报》记者桑尼·埃弗龙提供了答案:“早上醒来我告诉自己,‘发生了军事政变,’这样就解释得通了。”总统本人也证实了正在发生的变化,2004年4月13日的一次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他公然宣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这一举动定会让宪法的起草者们大跌眼镜。”

P1-4

序言

《反弹》三部曲

奥萨马·本·拉登何许人也?让我换个说法。奥萨马·本·拉登究竟何方妖孽?他是美国的家族秘密。他是美国总统的有色复制品。他是所有标榜美好和文明的野蛮胞弟。他是借由贫瘠世界的一根剩骨被抟捏成形,而将那片世界化为废墟的正是美国的对外政策:它的炮舰外交、核威慑、蛮横无理的“全谱优势”战略、对美国之外生命的漠视、粗暴的军事干预、对暴君和独裁政府的支持,而美国残酷的经济计划更像铺天盖地的蝗虫一样把贫穷国家的经济蚕食一空……如今,家族秘密已被曝光,一对孪生兄弟彼此渗透,越发难解难分。

阿伦达蒂·罗伊

《卫报》,2001年9月27日

《帝国的警钟》是无心而成的三部曲之最后一部。我试图解析傲慢的美国政策如何步入歧途,如何把我们引向一连串的灾难,陷我们于越战式的耻辱和失败之中,甚至把我们从前的“超级大国”搭档苏联式的没落降于我们的头上。如今,这样的命运可能已无法逆转;仅对政府和臃肿的军队做零打碎敲的改革已是回天乏力、为时晚矣。

我本来没有计划就美利坚帝国的没落和崩溃连出三书,但各类事件对我的写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3月,早在“9·11”发生之前,我以多年东亚教学和相关写作为基础出版了《反弹》一书。那时,我已领悟到,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的秘密行动和行为早晚会掉过头来像梦魇一样纠缠我们。“反弹”不是盲目的复仇,而是针对我国政府在海外实施的隐蔽的非法暴力而采取的报复行为。政府在美国公众面前讳莫如深(而对于接受一方的百姓来说,这些行动却几乎是光天化日下的暴行)。“反弹”一词由中央情报局发明,1953年推翻伊朗穆罕默德·摩萨台政府之后在“行动总结报告”中首次使用。这次政变把美国支持的伊朗国王推上舞台,但1979年他又被伊朗的革命者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们赶下台。阿亚图拉·霍梅尼取代了国王,他的政府正是伊朗现任反美政府的前身。。美国第一次“政权更迭”的秘密冒险行为,即已招致某种形式的反弹。2001年9月11日的袭击则明确地告诉我们,这远非唯一的一次。

“9.11”之前,《反弹》没有在美国引起关注。在书中,我预言我们的海外隐蔽行动政策有一天将掉过头来像梦魇一样对我们纠缠不休,“9·11”为它注入了新的含义。许多美国人不禁要问,布什总统也在问:“他们为什么仇恨我们?”招致仇恨的祸根不是我们的民主、财富、生活方式或我们的价值观,而是我们的政府对那些人民的所作所为。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针对美国的反击似乎凭空而来,就像9月的那个清晨飞机从天而降,因为他们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一无所知。“9·11”的恐怖袭击是现代国际关系中反弹的最典型例证。我已在三部曲的第一本书里预测到会出现针对美国的报复行为,但我没有想到它会以恐怖袭击的面目出现,更没料到我们的政府应对危机时表现出如此晾人的无能。

2001年初秋那个不幸的周二早晨,被劫持的飞机自杀似的撞向标志性建筑。人们很快醒悟到这就是五角大楼的所谓“非对称性战事”(这次,官僚的行话罕见地比普遍使用的“恐怖主义”更反映问题的实质)。我和国内的朋友、同事们一起猜测是什么人策划了这次袭击。最先进入脑海的并非伊斯兰圣战者(自由战士)——我国最大规模的秘密战争的骨干精英们,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阿富汗招募并武装了他们,然后将他们投入对抗苏联的战争中。因为日子的巧合,我们大都联想到智利人:1973年9月11日,中央隋报局秘密帮助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军推翻由左翼人士选举的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有些人则认为,1967年由美国扶持上台的希腊上校的受害者们是此次事件的元凶;还有人想到,冲绳岛被我国军方霸占长达60年之久,可能是他们在发泄怒火。危地马拉人、古巴人、刚果人、巴西人、阿根廷人、印度尼西亚人、巴勒斯坦人、巴拿马人、越南人、柬埔寨人、菲律宾人、韩国人、中国台湾地区人、尼加拉瓜人、萨尔瓦多人,还有更多的人,都有足够的理由对我们发动袭击。

布什政府却使出浑身解数转移我们的视线,防止我们把这一系列自杀式袭击与我们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在2001年10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布什总统提了一个问题:“我怎么看待某些伊斯兰国家对美国的恶毒仇恨?”然后他自问自答:“我的看法是:他们对我们的国家怀着深刻的误解以致反目成仇,这让我感到震惊。是的,我十分震惊——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感到难以置信,因为我很清楚我们是多么优秀。”布什当然不肯承认,美国也对“9·11”负有一定责任。2004年在空军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布什断言:“美国的所作所为不可能招致恐怖暴力,美国的让步也不可能令它平息。恐怖分子在2001年9月11日对我们实施袭击不是瞄准我们的某项政策。他们根本是与我们势不两立。”

……

我仍然满怀希望地相信美国人民会站起来拯救我们的民主。但是要想阻止经济和道德走向破产,我们所余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我们怎样肆意窜改从开国之父手里继承下来的政体,如今涅墨西斯已等在邻家小院里伺机而动,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与她的约会,我希望本书能为读者提供一些线索。

书评(媒体评论)

“立论鲜明……有力批判了美国的军事和外交政策。”

——《洛杉矶时报》书评

“触目惊心……美国对世界的军事控制肆意蔓延……令人发指。”

——《纽约时报》书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7: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