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资本主义金融史上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它直接改变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并导致美联储的诞生。以详尽的史料为基础,通过颇具戏剧化的叙述手法,揭开了1907年金融恐慌背后的真相。
在作者看来,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形成金融危机“完美风暴”的7大要素:系统性结构、经济快速增长、风险缓冲机制不足、不利的领导、巨大的经济冲击、过度的恐慌、贪婪及其他行为失当、集体行动失灵。这一体系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危机,应对危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907完美风暴(1907大恐慌和金融危机的根源)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罗伯特·布鲁纳//肖恩·卡尔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07年,资本主义金融史上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它直接改变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并导致美联储的诞生。以详尽的史料为基础,通过颇具戏剧化的叙述手法,揭开了1907年金融恐慌背后的真相。 在作者看来,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形成金融危机“完美风暴”的7大要素:系统性结构、经济快速增长、风险缓冲机制不足、不利的领导、巨大的经济冲击、过度的恐慌、贪婪及其他行为失当、集体行动失灵。这一体系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危机,应对危机。 内容推荐 1907年,两个投机者操纵铜矿公司股价失败,导致一家信托公司倒闭。这件小事就像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由此引发了一场“完美风暴”,这场金融大恐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之一。 10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面临着同样的金融困境,这场危机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能够从一百年前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本书以详尽的史料为基础,通过颇具戏剧性的叙述手法,揭开了1907年金融恐慌背后的真相。在作者看来,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次危机背后都隐藏着系统性根源。根据“完美风暴”的7大要素,作者将今天的危机归因为:经济快速增长;金融体系的复杂性;风险缓冲机制不足;领导不力;重大的经济冲击;信心摇摆;集体行动的功效。 目录 引子 导论 第一章 华尔街大腕 第二章 金融体系遇袭 第三章 “静悄悄”的崩溃 第四章 信贷紧缩 第五章 铜业大王 第六章 股票操纵 第七章 倒塌的多米诺 第八章 纽约清算中心 第九章 尼克博克信托公司 第十章 弃卒保车 第十一章 挤兑狂潮 第十二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三章 美国信托公司 第十四章 交易所危局 第十五章 风雨之城 第十六章 喧哗与骚动 第十七章 现代美第奇 第十八章 惊天大收购 第十九章 扭转乾坤 第二十章 涟漪效应 第二十一章 启示:一场完美风暴 第二十二章 百年后的回声:2007年次贷危机 附录A 本书主要人物的后话 附录B 术语解释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华尔街大腕 1907年,新兴的美国经济仍处于狂飙突进中。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1906年末,这个国家的年增长率达到了令人惊异的7.3%,使得美国全部工业生产的绝对规模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得以翻番。这种增长又是波动的,它会从每年6.5%的增长率跳跃到8.0%。但相对于这种高增长率,在此期间的经济波动水平还是要略低于19世纪的大多数时候。即便如此,与之前的主要工业扩张时期相比,1907年的美国经济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都是空前的(见图1-1)。 随着经济引人注目的增长,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有着巨大的资本需求。在1895年,美国经济又增加了价值达25亿美元的固定厂房设备和库存,到1906年,资本形成在一年之内暴增了50亿美元,这个速度是令人咂舌的(见图1-2)。其中的大多数资本都是由出口带来的,自1895年起美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就不断膨胀。然而,出口盈余还是无法满足高涨的资本形成所引发的资金需求,美国在1905年的投资增长率为12.7%,在1906年则达到21.8%。 这片巨大的资金空白促使纽约和伦敦的金融家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些人拥有话语权和可信性,他们到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上为美国的工厂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他们成功吸引了外国资本涌入美洲的这个“新兴市场”上,这可从1906年的巨额黄金输入中得到反映:这一年的黄金流入量飙升至1.65亿美元,除经济出现显著衰退的1893年,这个数量比美国内战后任何一年的水平都要高。 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化高歌猛进,规模空前的商业实体随之崛起,还带来了经济复杂性的增加与商业势力的蹿升。1894~1904年间,1800多家企业被整合成仅93家大公司。其中一些大公司通过在经济困难时期收购较弱的竞争对手而膨胀起来;其余的则是由金融家们撮合的,他们希望控制竞争,寻求规模经济效应。这些大公司的借贷与证券融资,大部分由纽约的一小群金融机构把持,包括J·P·摩根公司、库恩一勒布公司、第一国民银行、国民城市银行(花旗银行前身)、基德尔一皮博迪公司和李一希金森公司。 1907年,美国金融界有位见多识广且无可辩驳的领袖,他就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家人和朋友都直呼他“皮尔庞特”。传记作者们都发现摩根是一位个性非同寻常的人物。历史学家文森特·卡罗索将他描绘为一个热爱家庭的人,一个“意志坚强、温和、慈爱且慷慨的家长”。传记作者吉恩·斯特鲁斯认为,摩根与妻子关系疏远(但并未离婚),他同其他女人也有亲密关系,但他同时又是纽约市圣公会的一位知名人物。斯特鲁斯还断定,摩根要不时地到医院接受临床治疗。事实上,他的许多商业和家庭信件都明确地提到,他时不时地会陷入“忧郁”当中。然而,所有的传记作者一致承认,摩根的确是一位强有力的人物。 历史学家威廉·哈博这样描述摩根:“他是一个强势人物。他周围的所有人,在他面前都会感到自卑。在他敏锐的注视之下,再勇敢无畏的人也会变得胆战心惊;当他猛吸他那奇大无比的黑雪茄时,再肆无忌惮或桀骜不驯的人都将变得乖巧顺从。”华尔街上的人们给他取的外号为“朱庇特”(Jupiter,古罗马神话中统治诸神主宰一切的主神、古罗马的保护神),意指他拥有神圣般的权势。据说他有一次回绝了来自政府的调查,还让人带话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如果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你的人(司法部长)来找我的人(摩根的某位律师),他们会把问题解决的。” 和J·P·摩根打交道的是纽约和欧洲金融界的一群精英,摩根对他们“解决问题”的集体能力怀有极大的信心。传记作者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生动描述了摩根如何看待华尔街寡头们的作用,当然他是那伙人当中最著名的人物: 摩根似乎觉得,美国的商业体系应由少数最优秀的人,诸如他和他的朋友与同事们来进行诚实与适当的管理。他吝欢联合、秩序以及大企业的效率,他希望这一切能够宏伟、大胆且有远见地开展。他谴责那些伺机闯入市场又突然抽离的投机分子,那些人胡作非为,操纵资产价格,正如他们对标准石油公司所做的那样。当他动用自己的资源投入某家公司时,他会坚持到底。在他看来,这才是绅士之举。他诚实正直的品格如磐石般不可动摇,他说过:“一个我不信任的人,即使他以整个世界作抵押,也休想从我这里借走一分钱。”摩根无疑是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他也不遗余力地迫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集中到少数人的掌控下。 摩根的圈子里有两个主要人物:纽约第一国民银行总裁乔治·贝克尔和国民城市银行总裁詹姆斯·斯蒂尔曼。虽然斯蒂尔曼和贝克尔都是摩根在证券承销业务上的直接竞争对手,但这三人相互尊重,共同致力于商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摩根的儿子曾经告诉过一名传记作者:“贝克尔先生与我父亲的亲密程度,要超出其他任何工作伙伴。他们完全理解对方,而且合作融洽,他们之间甚至从来都不用任何纸面合同。”贝克尔和摩根是真正的好朋友,他们彼此敬重,对商业事务的看法也不谋而合。至于摩根和斯蒂尔曼的关系,可能要相对疏远一些。“他们并不总是直视对方,”一名传记作者写道,“他们似乎志同道合,但这很可能只是出于尊重,或某种程度上的友谊表示。” P1-5 序言 1907年11月14日早上10点左右,莉莉·巴尼和一个朋友正在家中二楼的卧室里聊天,从那里可以俯瞰公园大道。突然她们听见一声枪响,余音震彻整栋房屋。她们马上冲向隔壁那间卧室。当她们跑进去时,看见莉莉的丈夫查尔斯·巴尼身着睡衣,倒在靠床的地板上。在他身旁,是一把左轮手枪和一个空子弹壳。巴尼家在每层楼上都备有防身用的手枪,但饮弹者却是主人查尔斯·巴尼本人。 当莉莉走近时,她丈夫的身体微微抽动着,但很快在痛苦不堪中停止了挣扎。她跪下来,将丈夫的头放在她的大腿上,试图缓解他的疼痛。他们的儿子亚希贝尔·巴尼正在楼下,也听到了枪响。当他赶到事发房间时,他看见母亲和她的好友正弯着腰,扶着他受伤的父亲,他赶紧打电话给他们的家庭医生乔治·迪克森。接着,在母亲和仆人们的帮助下,20岁的亚希贝尔将父亲抬到他那装有顶篷的华贵大床上。查尔斯·巴尼的意识仍然清醒,却说不出话来。 接到电话的迪克森在10分钟后抵达位于曼哈顿默里山高级住宅区的巴尼家。在给巴尼注射麻醉剂之后,迪克森开始给他做手术,他发现一颗子弹从巴尼的腹部左上方射入,向上穿透肠,再往上透过左肺,一直深入到锁骨下方的左胸部。尽管医生全力抢救,但下午两点30分左右,查尔斯·巴尼被宣布死亡,死因是休克和失血过多。几个小时之内,报童们开始在公园大道上大声叫卖着有关这一事件的“号外”。 在接下来几天里,有关巴尼之死的流言飞语已闹得满城风雨。有报道指出,有迹象显示巴尼之前也曾试图自杀(虽然从未被证实过),但不久莉莉·巴尼即出面予以否认。她声称,最近几个月来她和丈夫的关系日渐疏远,并且正准备离婚。一家主要报纸甚至报道,在巴尼的文件中,发现了“两个女人、一个巴黎人以及一个他仰慕已久的法国名流”的信件。一名与巴尼颇为亲密的同事声称他有道德问题。“巴尼先生不是一个敬畏上帝的人,”福斯特·希金斯说,“他过得并不幸福,因为他的生活不道德。他一直对妻子和孩子们撒谎。” 不管他个人有多少值得诟病之处,查尔斯·巴尼之死还是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好奇与怀疑,仅仅因为一个理由:巴尼曾担任过纽约知名的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总裁,这家信托公司在1907年10月引人注目的破产,成为一场极为重大的金融危机的引爆点。 在那个镀金时代里,查尔斯·特雷西·巴尼是一个真正的人物。他是克利夫兰市的一位富商之子,与莉莉·惠特尼结婚后,他与豪门惠特尼家族结成联姻关系,莉莉是金融家兼前美国海军部长威廉·惠特尼的妹妹。巴尼在银行业干过一段时间,他与惠特尼家族的关系使他在纽约房地产投机领域如鱼得水。到1907年,巴尼成为纽约市新地铁系统的一位举足轻重的投资人。 进入尼克博克信托公司之后,巴尼在纽约金融界的地位扶摇直上。到19世纪90年代,他已经成为尼克博克的副总裁,并于1897年被推选为总裁。巴尼是纽约金融界的领导人物,人们称他为“华尔街最有权威的银行家之一,他在任何与他沾gJL关系的企业中都居于统治地位”。 这样一个人,在他的财富与权力达到巅峰之时,很难预见自己的坠落会来得如此快速和不光彩。1907年10月初,两个肆无忌惮的(且充满传奇色彩的)投机者,奥古斯塔斯·海因兹和查尔斯·莫尔斯,精心设计了一个在市场上操纵铜矿公司股票的计划。像巴尼这样的纽约金融精英很少会对这种计划感兴趣,但海因兹和莫尔斯却说服了几家纽约的信托公司来援助他们的投机计划,包括尼克博克。 到处都有传言称尼克博克,甚至包括查尔斯·巴尼本人,卷入了海因兹和莫尔斯的计划中,于是这家信托公司的1.8万储户惊慌失措起来。即便仅仅是与这些投机者扯上点儿关系,大多数储户也是无法忍受的。10月17日,星期五,一场针对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挤兑风潮出现了,一大群储户在公司门口躁动不安,要求提出他们的资金。 几乎纽约市所有的银行和信托公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财务关系,这股恐慌很快传染给其他投资者和储户。为了抑制这股日渐严重的歇斯底里的恐慌,10月21日,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董事们说服查尔斯·巴尼主动辞职。在当晚稍后的一份声明中,巴尼谦恭地说道:“我决定辞职,好让我的同事们能够自由地管理公司。”当被问及尼克博克的财务状况时,巴尼对那些认为该公司将陷入困境的说法一笑置之。“没有比这更荒谬的了,”他说,“这家公司的状况比任何时候都要好。它仍是这座城市的第二大信托公司,而且一如既往的可靠。我们的整体偿付能力丝毫没有问题。” 从尼克博克信托公司辞职几天后,巴尼发表了一份声明,他在声明中夸耀自己在这家公司中的作用。“我使尼克博克的存款额从1 100万美元跃升至6 500万美元,”他说,“不管这家公司出了什么状况,我都愿意负起责任。”虽然如此,当人们认为他应当为这家信托公司的破产负责时,他坚决不予接受。“只要人们仍对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保持担忧,”他说,“纽约市就没有哪一家机构能够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承受住尼克博克在上周所遭遇的挤兑危机。”然而,不到一个月之后,巴尼就开枪自杀了。 许多人猜测,查尔斯·巴尼的自杀主要是由于对财务破产的恐惧,但新闻报道显示,他并没有任何濒临破产的迹象。1907年10月,巴尼的资产比他的负债要多出25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为房地产。此外,他的大多数债权人都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包括尼克博克信托公司自身。在他死前一星期,巴尼的代理人已经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它可使巴尼不致陷入经济困境。“巴尼先生没有任何理由感到沮丧,”他的医生迪克森先生说,“他在财务上的困顿就要结束了,他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如果他要选择自杀,两周以前应当是最有可能的时候,而不是现在,当一切都开始好转起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应当比两周前更好才对。” 查尔斯·巴尼的朋友们相信,他的死既不是因为财务危机,也不是因为他在职场上的失意。信心的缺失对他的伤害最大。“同事们对他残酷无情,使他精神崩溃,这才是他真正的死因。”查尔斯·莫尔斯说。但实际上,莫尔斯等人最该为巴尼先生的死负责。“要说他这么做是因为金融危机所致,实在荒谬至极,虽然他赔了很多钱,但他不可能就此破产。巴尼先生一直都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商人,报纸对他的毁谤和辱骂,以及同事的猜疑,都使他悲不自胜,这才是他的死因。”他的另一位亲友说,“那些把他逼上绝路的家伙难道没有一点仁慈之心吗?如果查尔斯·巴尼仍在人世,他一定能够在商场上东山再起。” 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破产不过是一场恐慌的开始,而非结束。在美国进入20世纪之后,这场恐慌席卷了这个狂躁且飞速成长的国家。挤兑风潮很快蔓延到其他银行和信托公司,它们之中有些与海因兹和莫尔斯的计划密切相连,并且在尼克博克倒闭之后仍然健在。纽约和其他地区的银行开始大面积地关门,华尔街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恐惧当中,股市面临暴跌危险,纽约市政府自身也濒临破产边缘。在这场暴风骤雨中,仅有极少数精明且头脑清醒的金融家和政府官员能掌舵,带领人们行进。像查尔斯·巴尼一样,美国人信心尽失。只有领导力和勇气才能扭转乾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