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美国依靠其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靠信贷,说到底也就是靠印刷美元,来支撑长期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过度的信贷,加上华尔街的金融游戏的掩盖,造成了一场和实体经济日益脱离的虚拟经济泡沫。这场风暴将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中国又应该如何应对这场挑战?本书汇集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以独特的角度和全球化的视野对此作了深刻分析,让读者了解到这场危机的实质和中国可以应该采取的对策。
全球金融风暴在近期的迅速发展和蔓延引起了经济学界广泛和深入的思考:全球金融海啸之下蕴藏着怎样的实体经济板块的非均衡及其摩擦与碰撞?全球金融体系是否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能走多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目前金融市场被政府的深度干预和金融机构的国有化是权益之计,还是成为一个新的趋势?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究竟是分散了人类经济活动的风险,还是增加了风险?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而言,其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自然会引申出对当前中国来讲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中国金融将何去何从?本书就是中国经济学者对此次金融危机所进行的深刻剖析。
序言
中国宏观经济的困境与发展潜力
金融风暴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判断、趋势预测和政策建议
全球金融泡沫的破灭与中国的应对——以经济长周期的视野来审视金融危机与中国的机会
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
全球金融动荡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合宜的政策选择
成也金融,败也金融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从“金融大海啸”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
附录:关于消费者信贷业务“特殊性”的一个初步分析
金融创新的赢者诅咒、资产魔方和金融风暴
繁荣与危机: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
全球性外部失衡时代的金融危机
金融海啸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与次贷危机
如何认识这场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