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与养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王仲亮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近年来,喜欢禅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禅宗影响深广,辐射到全世界很多地方。独树一帜的禅宗,打破了佛教传统的教规和烦琐的宗教仪式的束缚,建立在人间现实生活之中,更着重在开悟之后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与人生。

禅是能够让我们契入生命底蕴的法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透过它,我们可以拭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

禅的智慧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禅的洗涤。因为它能洗去烦恼,恢复心灵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性情。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禅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养生方面的现实应用。

内容推荐

著名漫画家、作家丰子恺将人的生活分为三个等级:世俗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世俗生活指每个人都要过的日子,精神生活指文化艺术生活,灵魂生活则是罩有神秘面纱的宗教生活。这三种生活我都兼而有之。平生饱经沧桑,历尽坎坷磨难,老来仍有难言之隐,去研佛读禅大为解脱。仰之弥高,攻之越坚。

本书前面所写为“灵魂生活”,后面部分是与长寿相关的“世俗生活”。仅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目录

禅——佛教的代名词

 源远流长的禅

 长盛不衰的禅

 佛教与禅

  一、佛教的产生

  二、印度佛教的传入

  三、中国化佛教

  四、佛教与禅

富有人生哲理的禅(上)

 禅与人生

  一、投向人间现实生活的禅

  二、追求人生体验的禅

  三、突出自我价值取向的禅

  四、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禅

 苦乐逆顺道在其中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一、人之所爱莫甚于生

  二、生死一大事

  三、生老病死源于“五蕴”的执著

富有人生哲理的禅(下)

 日常生活中的禅

  一、禅道无所不在

  二、平常心·是道

  三、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四、优化自身素质

 勤勉精进的禅

 勇于自我革新的禅

坐禅——自然实用的身心锻炼法

 佛家为什么讲究坐禅

 坐禅与气功

 如何坐禅

  一、坐禅三阶段

  二、坐禅入门

 坐禅有什么奇效

 我的坐禅体验

禅与养生

 佛门多长寿

 佛门长寿的成因

  一、清心寡欲

  二、生活方式

  三、饮食清淡

  四、环境清幽

  五、念佛

 佛门如何养生

  一、调养心性

  二、持戒

  三、修习禅定

  四、素食

  五、静坐

 学佛与养生

一、自己度自己

二、心命双修

三、寻求自我解脱

四、休闲活动

 静坐

因是子静坐法(摘编)

 素食养生

 禅茶养生

 附:儒家养生法

道家养生法

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

 学会修心养性

一、几则修心养性之道

二、乐养生,仁益寿

 安身之体必资于食

一、科学饮食

二、食疗

 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养生诗、联、歌诀

 相关禅诗、禅联品尝

健康长寿不是梦

 健康长寿的因素

 哪些人会长寿

 百岁寿星是怎样养生的

 古今名人养生轶事

 老有所为的中外名人

 当今10位高寿者调查实录

原版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富有人生哲理的禅(上)

禅与人生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东方文化的底蕴在禅。

中华禅宗,是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他们出家不是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为了寻求人生的智慧。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对佛祖的崇拜,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大智大慧的中华禅宗,有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禅宗博大精深,禅蕴含着一种深奥的哲学,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采和丰富的人生智慧。1000多年来,禅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士大夫并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禅可以使人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之心灵自由、果决、豁达、充满自信,在不完美的人生中依然保持愉悦的心情,把尘世的名利看淡一些,从而生活得洒脱一些。通过历代文人的参与、弘扬,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到诗文、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方面,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丰碑。

佛道儒三家都是以“人的生存”为中心问题的,但三者对人生的关注点是不同的。道家更关注人所在的“世界”,儒家更关注人所在的“社会”,而佛家更关注人的“本身”。人生问题是整个原始佛教的出发点,其思想归趣是求得个人的解脱。让自己从愚昧中清醒过来,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短暂中找到永恒,建立一个自在自主的人生。

独树一帜的中华禅宗,打破了佛教传统的教规和繁琐的宗教仪式的束缚。它建立在人间现实生活之中,着重探求人在开悟之后如何面对现实人生,不是逃避,而是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在死的阴影笼罩下,哲学思索人生,艺术眷恋人生,宗教超脱人生。

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他把我们平常对于人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早给我们启示了。”他所讲“苦、集、灭、道”四谛,就是围绕人生问题开展的。佛陀在世的最后一句话是:“弟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生命之源同时也是毁灭与死亡之根,让你们的意识里贯穿这个真理吧。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禅的本来面目就是贴近人生、追求人生体验的。它站在超越人生的立场上看待苦与乐、善与恶、生与死、因果报应等,充满了辩证观点。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从某种意义说,禅学是一门人生智慧的学问,引导人们参悟宇宙及人生的真谛,寻找人的最佳生存状态。禅强调的是,人可以不断达到精神的提升与心灵的超越,追求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归结到成佛。正所谓“人皆可成佛”——完善自我,并非是要去成神成仙。

禅是让我们契人生命底蕴的法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透过它,我们可以拭亮自己的法眼,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

禅是一种科学的身心锻炼方法,让人轻松地享受身心健康、心灵净化的优越。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点禅的智慧,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禅的洗涤格外重要。因为它能洗去烦恼,恢复心灵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义。要说学佛修行,也是件十分平常的事,不应与世俗生活对立起来。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仅逐步认识了自然和社会,也有了对自身的认识。禅充分肯定了人生在认识世界与完善人格上的主体作用。它否定教条,把人们觉凡成圣的内在潜力从佛像与经典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引导人自省自悟,认识自身价值。禅主张明心见性,追求回归本心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构建起一个严谨而宏大的哲学体系。思想重心是人生境界的提升,止恶扬善;旨趣是追求众生的解脱,自觉觉他。  禅认为人生的种种痛苦,在于“无明”和“贪欲”。在方法论上,以“戒、定、慧”对治凡人的“无明”和“贪欲”。因果报应论决定了信仰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近些年来,喜欢禅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禅宗影响深广,辐射到全世界很多地方。在欧美各国,禅学已成为最时髦、最新颖的学问。

P18-19

序言

著名漫画家、作家丰子恺将人的生活分为三个等级:世俗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世俗生活指每个人都要过的日子,精神生活指文化艺术生活,灵魂生活则是罩有神秘面纱的宗教生活。这三种生活我都兼而有之。平生饱经沧桑,历尽坎坷磨难,老来仍有难言之隐,去研佛读禅大为解脱。仰之弥高,攻之越坚。

本书前面所写为“灵魂生活”,后面部分是与长寿相关的“世俗生活”。仅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此书原版于2003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写得虽浅显明白,但太拘谨,内容很单薄,浅尝辄止,对原版我也不很满意,不少读者认为修改再版很有必要。我对禅学孜孜以求,又坚持打坐五年,多次入定,神奇莫测,有了新的个人体证,想同更多的佛友们作心灵上的交流。为使更多读者能身心快乐,善待一切,和谐社会,享受中华盛世的美好时光,我花大功夫补写了《富有人生哲理的禅》(下)、《禅与养生》两章,其他章节也有改动、调整、补充,使语言文字更生动,事例更具体,更有可读性和操作性。

王仲亮

2008年6月4日峨眉山麓

后记

当今国泰民安,人类日渐重视生态环境,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好上加好。现在公认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为了人们更好地颐养天年,我愿将研习所得奉献于兹。

早年,我在藏区拼命工作和学习,想谋取事业上的成就,历尽千难万险,大难不死。人到中年,几乎是以生命为代价去换取工作业绩,身体透支太多了。退休后,我开始注重修心养性,研读禅学,且在书籍报刊上撷取健身资料。每天坚持坐禅,早饭后习书画,勤于笔耕;午后躺卧一小时以上,傍晚散步一小时左右。闲时种花、养鸟、养金鱼,书、报、新闻联播每日必看,数十年如一日,我的身体日渐强健起来,自觉无论干什么都精力充沛。

台湾圣严法师对禅有深刻见解和体验,他的著述在世界上产生很大影响,形成“禅学热”。我一遍又一遍地去诵读,受到不少启示。风闻尚有许多人想知道禅的常识,很重视养生,故萌发写出此书的念头。

自知禅学功底太浅薄,养生资历很短浅,捉襟见肘、破绽百出、挂一漏万,切望方家多多指正。

王仲亮

2003年元月28日

今年本书增订再版,蒙学生邵墨抽暇打印书稿,特此致谢。

王仲亮又记

2008年6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4: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