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从唐、宋、元、明、清到今天的电子信息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征途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中华上下五千年》上自“黄帝战蚩尤”,下至“辛亥革命”,描写了中华民族可记载的近五千年的历史。但它在叙述的时候并非是以正史的观点来讲述,而是加入了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在其中,使它在阅读起来不枯燥,有很强的故事性,同时又不失其历史的真实性。
《中华上下五千年》上自“黄帝战蚩尤”,下至“辛亥革命”,描写了中华民族可记载的近五千年的历史。但它在叙述的时候并非是以正史的观点来讲述,而是加入了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在其中,使它在阅读起来不枯燥,有很强的故事性,同时又不失其历史的真实性。
信陵君救赵
【提示】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一朝覆没,几乎全部被坑杀。这时赵国的处境已经是万分危急,于是赵向其他几个诸侯国求救,但各国畏惧秦国都不敢出兵相救。
长平一战后,赵国的处境十分危急,战死者无法埋葬,受伤者无法治疗,人人悲泣,但大家还是团结一心,对秦军展开英勇的抵抗。
因为魏国离赵国最近,又是亲戚,于是赵国向魏国求救。赵国派到魏国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求救的语气,一次比一次焦急。而魏国却专为自己打算,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名为救赵,实际是驻屯在两国的边境上,按兵不动,坐观成败。
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釐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楚国派来的援救军队也是一样,观望不动。赵孝成王十分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信陵君是魏王的兄弟,比较有全局的眼光,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特别着急。
这时他的一个叫侯赢的朋友对他说:“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大王最宠爱的如姬能把它拿到手。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给她寻找那个仇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报了仇。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请如姬把兵符盗出来,如姬一定会答应。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晋鄙的兵权,就能带兵和秦国作战了。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强多了吗?”
信陵君听了,如梦初醒。他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应。当天午夜,乘着魏王熟睡的时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盗了出来,交给一个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儿。
信陵君拿到兵符,立即带着门客和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力士朱亥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他假传魏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验过兵符,仍旧有点怀疑,说:“这是军机大事,我还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够照办。”
朱亥不由分说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向晋鄙劈头盖脑砸过去,结果了晋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选了八万名精兵,出发去救邯郸。他亲自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杀。秦将王龅没防备魏国的军队会突然进攻,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渐渐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里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也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下一夹攻,打得秦军像山崩似的倒了下来。
秦国多少年来,没有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王龅带兵败退,还有两万名秦兵被赵兵围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国春申君带领的救赵的军队,还在武关观望,听到秦国打了败仗,邯郸解了围,就带兵回楚国去了。
【想一想】当赵国不断向魏国求救时,魏王为什么把军队停在两国边境上按兵不动?
荆轲刺秦王
【提示】战国晚期,经过两百多年的战争,形成了六国皆弱,唯秦独强的形势,封建割据即将转化为全国的大一统。此时,赢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成为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公元前227年,在燕国的易水之滨,有许多穿戴白色衣帽的人正在为一个人送行。这人名叫荆轲,是应燕太子丹之请,将去刺杀秦王的刺客。 原来秦王政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先是灭了韩国,然后攻破了赵国,接着挥师北上,直指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着急,就派荆轲去行刺秦王。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轻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扮作燕国的使者,声称是奉燕王之命来献燕割让土地地图的。他把那锋利的匕首暗暗藏在地图中。秦王赢政听说燕国派人来献图,便亲自召见。
荆轲来到朝堂,同行的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直打哆嗦,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吗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从容不迫地对秦王赔笑说:“他是个从来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今天见到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那把匕首就露出来了。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绕柱而走。荆轲死追不放。正在危急关头,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秦王乘此机会,抽出身上的佩剑把荆轲砍伤。荆轲又拼命地把匕首直向秦王政掷过去,却未击中,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进火星儿。荆轲被杀而死。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想一想】荆轲为什么要去刺杀秦王?如果刺杀秦王成功,燕国能够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P50-53
经过长时期的准备,由众多古典文学研究者合力编写的《名家导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与大家见面了。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我们选择了重要的、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本书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名家导读·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好书。那么好书好在什么地方?其特点何在。
其一,所选图书,是按新课标规定所选的,以保证它固有的品质。这些图书,无一不在世界文学谱系中占有显赫的位置,完全像皇冠上的明珠。不过也有增加,所增加的几种图书,主要是考虑到对学生的文化扩展,励志作用,兴趣所在。
其二,经过提炼,呈现精华。对于中小学生,时间真是太紧张,太宝贵了。有的图书,一百多万字,更多的图书,几十万字,因为是古老的写作,也就难免冗长。这套图书对其作了浓缩,现在全是十多万字。然而它们确保着原著的主人公经历、故事走向、精彩的情节。读这个版本,所用时间最少,所得知识最多。
其三,巧设栏目,妙提问题,以把阅读变成交流。总之,这些图书有了全新的体例,并附有阅读鼠标——介绍一部书的思想与艺术、出版与流传,及其在中国的影响。每隔四五千字,便会有一个题目,以使阅读稍作中断,缓一口气再进行,并在每一个故事之后,提问题一二,以唤起思考。
其四,作者队伍的现代性和专业性。图书的作者,多是作家或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的老师。他们无不是精益求精地完成写作,以期满足学生日益提升和不断变化的阅读需要。
愿大家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