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通俗朴实的文字,将一个美丽的传说、神奇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呈现给读者,充分展示了 “洛阳正骨”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高尚的医德、厚重的文化。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历史渊源,1~22节,叙述了求子显灵白马寺、 拜师得名郭祥泰等22个洛阳正骨的神奇故事。中篇继往开来,23~40节,讲述了婆媳依然守祖业、雏鹰展翅击长空等18个洛阳正骨的传奇故事。下篇今朝辉煌,41~58节,介绍了洛阳正骨播真情、龟兹古国祛魔法等18个盛世今日洛阳正骨的动人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洛阳正骨传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杜维夏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通俗朴实的文字,将一个美丽的传说、神奇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呈现给读者,充分展示了 “洛阳正骨”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服务、高尚的医德、厚重的文化。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历史渊源,1~22节,叙述了求子显灵白马寺、 拜师得名郭祥泰等22个洛阳正骨的神奇故事。中篇继往开来,23~40节,讲述了婆媳依然守祖业、雏鹰展翅击长空等18个洛阳正骨的传奇故事。下篇今朝辉煌,41~58节,介绍了洛阳正骨播真情、龟兹古国祛魔法等18个盛世今日洛阳正骨的动人故事。 内容推荐 在中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2000年前,中国的正骨医师就掌握着一种神奇的正骨奇术,不用透视、不用开刀,只使用双手触摸皮肤就能判断骨折情况,也同样只使用双手,就能治愈骨折。这是一种神奇的古老医术,火眼金睛,看破人体的奥秘,妙手仁心,创造生命的奇迹。2000年来中医正骨术在中华大地神秘流传。二十世纪,源自民间的洛阳正骨术成为影响最大的一个正骨学派。为了延续中医正骨历史,一个正骨家族历经坎坷命运,留下一段中医奇术的传奇故事。 目录 上篇 历史渊源 一 求子显灵白马寺 拜师得名郭祥泰 二 宠信佛教遭厌恶 痴心求学受挫折 三 祝尧民突然失踪 郭祥泰辍学务农 四 悉心服侍云游僧 馈赠秘方始改行 五 一夜之间成名医 深造得益祝尧民 六 正式拜师郭益元 精益求精成名医 七 祝先生从中撮合 郭树信过继为子 八 等不及悉传侄儿 喜得子反添遗憾 九 兄弟分家各自立 北斗南星同济世 十 千金祝寿辞不受 粥篷赈灾扬美名 十一 贝勒许官心不动 慈禧赏赐好好匾 十二 门户开放西医兴 中西较量扬国威 十三 郭家看病不收钱 洋人实在难理解 十四 郭灿若高沟相亲 待字女粲然一笑 十五 伉俪情笃意缱绻 偷学处方烂于心 十六 原是小脚阔太太 悬壶济世成名医 十七 景星木棍治骨伤 景轩一进总统府 十八 接二连三被传唤 总统座机送回乡 十九 救死扶伤为己任 千秋功罪任评说 二十 本欲倾心传绝技 战火燃烧难随心 二十一 安民布告贴门口 客死他乡空嗟伤 二十二 灵柩千里归桑梓 母子感恩献处方 中篇 继往开来 二十三 青春年少火热心 冲破阻力上培训 二十四 婆媳依然守祖业 雏鹰展翅击长空 二十五 依然坐诊门楼下 和煦春风拂面来 二十六 大红请柬送到手 特邀晋京议国是 二十七 故人京城得相遇 推心置腹话玄机 二十八 主席亲切接见她 谆谆嘱咐多传人 二十九 创办医院当院长 开始接受异姓徒 三十 正骨医院揭牌日 从此翻开新篇章 三十一 九步教学显奇效 探索又创五结合 三十二 打造正骨新“黄埔” 培养传人遍中华 三十三 勤工俭学创大业 艰苦奋斗建校舍 三十四 言传身教传帮带 悉心授业不保守 三十五 教法灵活受欢迎 广纳百川神仙会 三十六 医疗科研一齐抓 硕果累累献祖国 三十七 桃李芬芳满天下 功德无量千秋业 三十八 细说劣迹迹斑斑 震山敲虎虎装悲 三十九 痞子造反批权威 恶语中伤忒狠毒 四十 投机机遇待辨清 欣慰遗憾何相随 下篇 今朝辉煌 四十一 保持特色搞创新 洛阳皮瓣誉四海 四十二 好军嫂事迹感人 正骨人技术精湛 四十三 洛阳皮瓣威力大 面对截肢敢说不 四十四 北京献技显奇效 国家主席称神医 四十五 全心全意为病人 不图名利淡如菊 四十六 洛阳正骨有三绝 手法复位是其一 四十七 洛阳正骨第二绝 固定创新属先进 四十八 洛阳正骨第三绝 三期用药显神奇 四十九 慎之又慎动手术 精益求精手术刀 五十 多方援助献爱心 全力营救小路弃 五十一 中医护理有特色 优质服务创品牌 五十二 唐山探亲心连心 人间真情动天地 五十三 洛阳正骨播真情 龟兹古国祛病魔 五十四 瑞士行医受欢迎 再三挽留难舍分 五十五 情满天山梦萦绕 医术精湛传佳话 五十六 鲍医非洲显神威 总统痊愈设家宴 五十七 争妍斗奇一枝秀 品牌驰名无不晓 五十八 细说前景动心处 医教研产展宏图 试读章节 人人都知道牡丹雍容华贵,人见人爱,殊不知在洛阳与牡丹齐名的还有龙门石窟、洛阳水席、洛阳正骨,它们被并称为“河洛四绝”。龙门石窟就不用说了,如今它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驰名中外,来自国内外的观光游客络绎不绝。至于洛阳水席,那是唐代武则天最爱吃的宫廷宴席,后来流传至民间,是洛阳地区婚典喜庆的传统宴席。凡是品尝过水席美味的人,无不拍手称绝。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料可精可粗,既可以使用洛阳本地的土特产制作,也可以在土特产的基础上引入国内外名吃原料,灵活机动,制作方便,富贵、贫穷之家都能做得成。精有精的美味,粗有粗的可口,老少咸宜,所以长盛不衰,成为洛阳人称道的一大绝活。今天我要说的不是洛阳牡丹,也不是洛阳龙门石窟,更不是洛阳水席,而是洛阳另外一大绝技——那就是洛阳正骨。 洛阳正骨创始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慈禧太后送过匾,蒋介石邀请正骨传人给自己治过病,疗过伤,像卫立煌、胡宗南、汤恩伯、蒋鼎文、熊式辉、刘茂恩等许多国民党要员更是其传人的座上常客。新中国成立后,其传人得到过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给李先念主席、彭真副委员长、罗荣桓元帅、公安部长罗瑞卿、国防部长张爱萍和李德生、胡启立、任建新等领导人,以及上海市长柯庆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的亲属等看过病,李先念主席称赞洛阳正骨第六代传人郭维淮为“神医”。 要想了解洛阳正骨的发展经过,那还得从孟津平乐郭氏正骨谈起…… 孟津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据历史记载,“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发现的最早的文明符号,伏羲氏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出八卦,周文王在此基础上又演绎出六十四卦,后经过孔子整理,成为六经之首——《易经》。而“河图”就出自孟津。现在那里不仅有河图村,而且为了纪念这古老的文明发现,还修建了“龙马负图寺”,成为古往今来的旅游胜地。 平乐是个好地方,它最早叫平乐观,是汉代宫观名。东汉都洛阳,汉明帝从长安运来飞燕、铜马到洛阳西门外,设置平乐观。它富丽堂皇,形制雄伟,是我国最早的百戏演出场所。汉代百戏演出,场面之大,技巧之高,实属罕见。汉和帝时,兰台令史李尤作《平乐观赋》,对当时的百戏演出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到了曹魏时期,平乐观改名平乐馆,成为天下名士、达官贵人云集的地方。不知道你读没读过建安七子曹植的《名都篇》?其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中的平乐,就是这个地方。李白在《将进酒》里写道:“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中的“陈王”是曹植的封号,当时的陈王府就在平乐,曹植经常邀请风流才子、达官文人在这里觥筹交错,吟诗对歌,钟鼓笙弦齐鸣,彻夜欢乐不止,那是何等热闹啊! 不过,那雄伟的观台,豪华的宫馆,都早已成了废墟,平乐早已经沦为一个乡村了。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里居住有一户郭姓人家,夫妇和美,家境殷实,日子过得也算小康,惟有一件事不称心,那就是少了一个绕膝嬉戏的小孩,以至于夫妇俩一天到晚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有一天,丈夫对妻子说:“想我郭某,老实巴交,一生勤俭持家,积善成德,老天爷不该绝我后的,咱家离白马寺不过咫尺之遥,何不到寺院去焚炷香,烧些纸钱,求佛保佑,侥幸生得一男半女,也不至于你我夫妻一天到晚孤苦相守,这等寂寞呀!” 妻子也早有这种想法,只是在那男尊女卑的时代,自己不好先说出口罢了,听丈夫这样讲,心里自然乐意,于是夫妇备好车,直奔白马寺而去。白马寺不远,它和平乐在汉魏时,都在城西,只不过平乐偏北一些,相去不过七八里路程。不一会儿,那高大的齐云塔就呈现在他们面前。这齐云塔高十三层,一百六十余尺,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整个塔体结构严谨,造型别致。塔内中空,有踏窝可供攀登而上。塔的第十层向南有门,俗称“南天门”。出南天门,由塔外再向上上三层,可直达塔顶。站在塔顶举目远眺,邙山洛水,尽收眼底,洛阳古城,一览无余,令人产生身居云端之感。齐云塔是我国第一座释迦舍利塔,有民谣说:“洛阳有座齐云塔,离天只有一丈八。”但夫妇俩没心登塔赏景,便直奔山门而去。 这白马寺也是汉明帝所建。东汉永平年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方面大耳,身材魁梧,足踏云端,头顶金光闪闪,飘飘然从天空降落在金殿前边。汉明帝正要上前施礼,那金人却腾空而起,升入太空,悠然西去。第二天,他召集群臣,把梦境述说一遍,大臣们个个惊叹奇异,但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汉明帝询问博士傅毅:“这是什么神?”傅毅回答说:“西方有神,出自天竺(今印度),其名叫佛,和陛下梦中所见十分相像。此神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令人长生不老,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明帝听了大喜,觉得这是国家祥瑞,于是派遣大臣蔡情、秦景出使天竺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到了天竺,求得佛经佛像,并邀请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起到中国传教讲经。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他们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回到京都洛阳。汉明帝见了佛经、佛像,十分高兴,立即召见了两位高僧,并下令在洛阳城(汉魏故城)雍门外修建了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直被尊为“释源”、“祖庭”。 郭氏夫妇下了车,眼前红墙绿瓦,苍松翠柏,果然不同凡响。他们拾阶而上,进入山门,里面更加郁郁葱葱。再往前走,便是天王殿,殿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袒腹赤脚弥勒佛。二人不敢怠慢,赶紧烧香叩头。然后,继续往里走,到大佛殿、大雄殿进香。大佛殿、大雄殿供奉的主神是释迦牟尼。夫妇二人只顾烧香拜佛,高僧颂经赐福之后,二人高高兴兴离开了白马寺。 菩萨还真灵验,第二年,他们果然添了个男婴。这男婴生下来,天庭饱满,浓眉大眼,虎口鼻方,十分讨人喜欢,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到了孩子周岁的时候,夫妇俩到白马寺还愿,哪知住持却说这孩子与佛有缘,想要给他剃度,夫妇俩说什么也舍不得,自是抱回好生抚养。转眼间,孩子已经六七岁了,这是发蒙的年龄。 …… P4-6 序言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洛阳正骨(平乐郭氏正骨、白马寺正骨)走过了二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二百多年来,洛阳正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变化的画卷,谱写了洛阳正骨人用智慧和勇气开拓创业的篇章。记录了洛阳正骨人艰苦跋涉、风雨兼程、永攀高峰的雄健身影。 洛阳正骨自清朝嘉庆年间创建以来,不论条件如何艰苦,不论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恪守“医乃仁术”的理念,牢记“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的使命,精医术、修医德,悬壶济世,用几代人的汗水铸造了“洛阳正骨”的金色品牌,用几代人的心血筑起了百姓生命健康的坚强防线。 二百年励学育人,两世纪英才辈出。“洛阳正骨”从平乐郭氏家庭诊所,到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到洛阳正骨医院,再到河南省正骨研究院,这里走出了以中国中医骨伤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全国著名骨伤科专家高云峰,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国医楷模”郭维淮为代表的一大批出类拔萃、驰名国内的中医骨伤科名家。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5000名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取得了130项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特别是缔造了被誉为“新中国中医骨伤学界黄埔军校”的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创造了“洛阳皮瓣”“洛阳正骨机器人”等享誉国内外的科技发明,使洛阳正骨从“私有”变成了“国有”,从家族融入了社会,从洛阳走向了国内外。 现在,洛阳正骨医院已成为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骨伤科医院,成为了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等。 两个世纪的砥砺沧桑,“洛阳正骨”已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风味独特的洛阳水席并称为洛阳“四绝”,围绕“洛阳正骨”形成的众多的美丽传说、神奇故事、医患佳话,已成为中医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洛阳正骨传奇》一书通过通俗朴实的文字将一个个美丽传说、神奇故事、医患佳话生动形象的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洛阳正骨”历史的悠久、技术的精湛、服务的优良、医德的高尚、文化的厚重。现付梓印刷,必将会对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洛阳正骨品牌,扩大洛阳正骨的影响,激励洛阳正骨人继续秉承“关爱、卓越、健康、和谐”的医院精神,沿着医教研产一体化的道路,奋力拼搏,再创辉煌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此,对为此书的撰写、编辑、印刷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的谢意!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院长 杜维夏 2008年1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