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远去的白露》、《秋来椒香溢四方》、《外乡人眼里的劝业场》、《秀丽山水总是情》、《当我看到漓江水》、《妈妈的眼睛》、《王羲之与刀削面》、《清明时节话寒食》、《稻面糊糊》、《无法忘却的怀念》、《域外写真》、《春风迟到总是春》、《厚养薄葬》、《洛阳水席宴》、《硬种黑旋风》、《古镇轶事》、《死不了又到盛开时》、《书缘》、《我渴望青山绿水》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云的思念 |
分类 | |
作者 | 王虎元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远去的白露》、《秋来椒香溢四方》、《外乡人眼里的劝业场》、《秀丽山水总是情》、《当我看到漓江水》、《妈妈的眼睛》、《王羲之与刀削面》、《清明时节话寒食》、《稻面糊糊》、《无法忘却的怀念》、《域外写真》、《春风迟到总是春》、《厚养薄葬》、《洛阳水席宴》、《硬种黑旋风》、《古镇轶事》、《死不了又到盛开时》、《书缘》、《我渴望青山绿水》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当我看到漓江水》、《妈妈的眼睛》、《王羲之与刀削面》、《清明时节话寒食》、《稻面糊糊》、《无法忘却的怀念》、《域外写真》、《春风迟到总是春》等几十篇作品,这些作品有亲情,有爱情,有旅游,有饮食,有散文,有小说,有纪实…… 这些都是是人生的感悟,是激情满怀;是寄情于山水之间的赞美咏叹;是作者勤奋创作多年心血的结晶;是源于生活,有感而发,弘扬正气,反映时代,艺术的彰显真善美。 目录 雪——我深深地爱着你 远去的白露 秋来椒香溢四方 夏日的柳荫 春天的苦苦菜 外乡人眼里的劝业场 情系茵陈 云的思念 秀丽山水总是情 “金鸡”情深 当我看到漓江水 一只闹表 酱油渣 情系苦苦菜 妈妈的眼睛 冬夜话醋 晋祠水 二月二吹“琉璃略嘣” 潍坊的十笏园 王羲之与刀削面 鸡叫少蛙叫多 清明时节话寒食 去远的“梆梆”声 故乡的柳树荫 稻面糊糊 春天,送给您一束苦菜花 无法忘却的怀念 沙棘 荞面灌肠的怀念 寒假扫盲教娘亲 贵在知足 域外写真 情系瀚房 我的姐姐 狼的葬礼 潇洒地当一回“掏粪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洛阳水席宴 春风迟到总是春 美哉,羊肉片儿汤 火树银花不夜天 我渴望青山绿水 从速冻饺子想到的 书缘 死不了又到盛开时 厚养薄葬 天津,有个卖凉皮的陕西姑娘 人让动物参观——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散记 山川何止五岳美——游医巫闾山有感 我与市场 晋祠的怀想 吉利大厦·大胡同随想 我心中向往的城市——青岛 四叔的店铺(小小说) 硬种黑旋风 二妹子 古镇轶事 小镇“二绝” 期颐之径不衰之道——百岁老人徐桂英实记 乐章依然雄壮——记离休编审徐柏容 改革春风劲老树开新花——记天津市华北氧气厂厂长马昭 战斗在饮食行业的尖兵——记津华峨嵋大酒家总经理姚铁臣 改革者的风采——记天津市供销社物资贸易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孔祥武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天津皮件厂厂长兼书记王连金 勇立潮头的搏击者——记天津汽车装饰公司经理杨永成 前程似锦——记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荆树明 植根于巷虹沃土之中——记天津巷虹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文合 奉献爱心——记铁道部十八局第五工程处处长隋冠英 俯首甘为孺子牛——记天津面粉公司总经理王新华 搏击大潮——记天津糖业食品第三批发公司经理孙学强 呕心沥血为“四化”——记天津油脂公司总经理赵林元 开拓者的足迹——记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厂长支涛 试读章节 远去的白露 时逢白露,不由使我想起了一段童年的往事,那也是发生在白露节的事。 乡村有一句农谚:“白露枣花红。”意思说,到了白露节枣儿就慢慢成熟了,这是我童年最幸福的日子。大红枣不是什么稀罕物,世人谁都吃过见过,但是能吃过露水水枣儿的人恐怕是为数不多的吧。这露水水枣儿是白露时节的“特产”。白露时枣处于半成熟状态,有些枣红了,有些半红,还有些是绿的,故此叫枣花红。人们吃就拣红的吃,更爱吃那露水水枣儿。太阳刚出山时,金色阳光映照,垂挂在枣儿底部的露水珠,就像枣儿下面垂挂着一颗颗小珍珠。要是此时能上树去用嘴嘬吮那枣儿上的露水珠儿,慢慢的再把红枣儿吞在嘴里,嚼着这又香又脆的红枣儿,那才美呢……这种“口福”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只有早上起得早并会爬树的孩子(大人就不好意思了)才能受用到的。那些不会爬树的,尤其是些青年妇女看着那露水水枣儿只能垂涎欲滴。 记得我十二岁那年,白露节的时候,邻居二嫂子正妊娠反应,她什么也不想吃,单想那露水水枣儿吃。可二哥这个大小伙子好面子,怕为媳妇起早去摘枣儿落笑话,推三阻四不愿去。二嫂子的婆婆二大妈是个心直口快的好心人,知道儿子的难处,就来找我。二大妈在我母亲去世后是最关心我,她的话如同“圣旨”,我揉揉眼一大早就跑了去……到了枣树下,我问二嫂子想吃哪枝?二嫂子抬头看看用手一指,我把鞋一甩,手心吐口唾沫,像只狸猫一样爬上去,在树上站稳脚跟,就小心翼翼地把一串串的红枣儿叼在嘴里慢慢地下了树。我特小心,枣儿上的露水也没掉。二嫂子看着那挂满露水的红枣,高兴得什么似的,慢慢拿过去像孩子一样先嘬吮着露水珠儿,然后慢慢地把枣儿吞在嘴里,边脆生生地嚼着边喃喃地说:“真好吃,真好吃……”这时二大妈眼含热泪一把把我搂在怀里,摸着我沾满露水的头发说:“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命苦啊……” 儿时的白露早已过去二十多年了,但那次给二嫂子摘露水水枣儿的情景却一直记得清清楚楚,尤其二大妈说的话,更是经常回响在耳边。秋风夺走了我年仅四十三岁的爱妻,几年来孑然一身。回想起那个去远的白露,在我的心灵深处总是缭绕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怀…… 秋来椒香溢四方 每每到了秋天不由得就使我想起了我家的那棵花椒树,虽然我远离家乡,但仿佛还能闻到它那散发出的清香气味…… 听我父亲说,是我奶奶无意之中发现花盆中长出棵花椒树幼苗的。我们家乡本不种花椒的。不知什么缘故这棵花椒树种是怎样落在我家的花盆中来的,至今也说不清。但花椒树的果实是红的,我奶奶就当成了“天赐吉祥树”,对这株幼苗就特别精心,几年后这棵幼苗竟然茁壮成长为一棵亭亭玉立的花椒树,开花结果、周而复始地生长着,十几年过去了,那棵花椒树仍然那么高,那么粗,结的果实仍然是那么点,虽然这样仍引起了全村人的关注,都当成了一个稀罕物,到了秋天小花椒树结满了红红的花椒,散发出一股清香,全村老老少少差不多都去我家看过,尤其是那些老大娘看了,闻了,又摸摸红红的花椒,然后啧啧嘴说:“真好,真是天赐的福气啊!”其实有啥福气呀,除了省下我家一年买花椒钱外,也没啥。我从没见过我的奶奶,因为我的奶奶不到五十岁就早逝了,花椒树传给了我的母亲。年复一年,等我长到八、九岁时的一天父母都去地里干活去了,家里只剩我和姐姐,从小爱舞枪弄棒的我,这天正胡乱耍根棍子,一不小心咣当一下砸到了花椒树的花盆上,这个花盆一来年代也太久了.盆也糟了,二来我使劲也大些,“稀里哗啦”一声花盆碎了,花椒树根也裸露到外面,只听我姐一声尖叫“妈呀!你砸坏了咱家的传家宝,等妈回来非打死你不可!”我也毛了爪,自己用小拳头打自己的脑袋急急地说:“真该死!真该死!”急死也没用,农村不像城市,砸坏了出门买一个就得,农村哪有卖花盆的,再说有卖的我也没钱啊!怎么办?怎么办?急中生智忙跟姐姐商量:“咱们在院里挖个坑,栽到院里行吗?”姐姐又做不了主,说等大人回来再定,但又怕把树根晒坏,同意先挖个坑埋起来,等父母回来再说。这样我和姐姐就动起手来挖好树坑小心翼翼地把花椒树放到坑里又埋了一些土。 等大人回来后,父亲一看把奶奶的心爱之物砸坏了,伸手把我抓过来就想打,从小偏爱我的母亲急忙挡住了父亲的手,说:“算了吧,孩子也不是成心的,再说他们还在院里挖坑埋起来,看来一时半会也死不了,等赶集时再买个盆不就完了嘛。”母亲的一席话,使我免了一顿打,我便主动说:“等盆买好,我负责挪。” 但过了小半年也不见父亲买盆回来,日后才知道一来买个新盆要块数钱,庄稼人手头紧,哪舍得花块数钱买个花盆,更主要的是父亲看见栽到院里的花椒树不但没死,反倒长得更旺实了。为了将功补过,我精心地把树栽好,又找来一只死兔子埋到树根旁并用砖块垒成花栏围墙,天天精心护理,到了冬天又寻几个破草帘子把花椒树围得严严实实。冬去春来,花椒树越发长得茂盛了,到了夏天,花椒树像“疯”了一样的长,一年工夫比种在花盆中几十年的高和粗都长了一倍多,树帽也更大了,花椒花开得繁繁的,到了秋天这棵花椒树果然长成了一棵名符其实的树,父亲一看就说:“这孩子是土命,能起死回生啊!”秋天到了,满树的花椒硕果累累,懂行的人说,起码能收几斤花椒,几斤花椒就值十几元钱啊!那时的我,对十几元真像个天文数字啊!但花椒熟了,母亲一斤没让卖,除了分给同村的乡亲还送给外埠的亲友。 一到秋天小半村的人都闻到它的清香气味,不但人闻了高兴,而且招引来两只硕大的花蝴蝶,这两只蝴蝶大得出奇,足足有盛菜的大海碗那么大,而且它们的花纹美得出奇,在秋阳的照耀下五光十色。有人就想捉它们,我母亲急忙阻拦并说:‘‘不行,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来串门,千万不能伤害它们啊!”两只蝴蝶好像懂得母亲的意思,它们围着花椒树上下飞舞,这一奇妙景观引来了满院大人小孩。 世上的事就这么怪:“有心种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你说世上的事怪也不怿……P3-7 序言 时光过的真快啊!难怪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飞逝的时光。不知不觉自己已整整过了一个“花甲”。如今日子好过了,人均寿命都延长了。据联合国规定,65岁才算老年,自己“花甲”之年,还算中年呢。 回顾六十年变迁,真是风风雨雨,苦难重重。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这一代人,既是幸运的,又是受害者。说是幸运的,是因为我们在风雨飘摇之中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说是受害者,是因为我们一生经受的坎坷和磨难实在是太深重了。 虽说算“中年”,可毕竟是老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青年人讲说些往事。数十年来,自己在《文汇报》、《文艺报》、《今晚报》、《天津日报》、《桂林日报》、《太原日报》、《陕西日报》、《天津文学》、《城市人》、《长寿》、《农垦报》、《扫盲报》等全国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的拙文收集起来,印了这本小册子。茶余饭后,以飨知音。 我在这几十篇拙文中,有亲情,有爱情,有旅游,有饮食,有散文,有小说,有纪实……虽说每篇作品不能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但它是生活的积淀,有感而发;是人生的感悟,是激情满怀;是寄情于山水之间的赞美咏叹;是勤奋创作多年心血的结晶;是源于生活,有感而发,弘扬正气,反映时代,艺术的彰显真善美。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即便亲情与爱情的命运没有规则,神秘地折磨着多愁善感的人,我想,无论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状况,根植于精神家园的亲情与爱情,终究是不会消亡的。 我要提醒一下,当您阅读这本小册子时,对里面写的一些人物和故事等,千万不能对号入座,一些人和事完全是虚构的。 我是一个务实的人,尽管我也有时充满着幻想,但始终抱守着“淡泊宁静”的生活原则,我孜孜十乞十乞所追求的,永远不放弃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返璞归真,“又见一帘幽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