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小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熊召政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最睿智散文结集。

中国之大,沧桑变化之巨,倾其东海水以书之,犹不足以表现,然我只能小处着墨以记之,唯愿能短中见长,让读者品出一些滋味来。

近六年来,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生命体验的复杂,当然,也因为各地报刊的约稿,作者的散文的写作有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作者侧重写千字文,力争在短小的篇幅内,写出宏阔之美与隽永之境。

内容推荐

熊召政侧重写千字文,力争在短小的篇幅内,写出宏阔之美与隽永之境。此类写作,首先要追求言之有的,而后是言之有味。言之有物,则必须见的事儿多;言之有味,却须得情理说得透。至于何处点到为止,何处欲说还休,则关乎学养和感悟。东坡先生说“厚积薄发”,这是短文写作的不二法门。

本书收录了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散文随笔作品近六十篇。

目录

第一辑

烟花三月下扬州/3

阆中小记/8

菩提本无树/13

桃花潭记/18

宣纸试墨记/22

辽上京的黎明/26

长白山秋色/30

镜泊湖的黄昏/34

茅台镇夜饮/37

对汉江的期待/41

谒汤阴岳飞庙/44

漫步羡里城/49

惦记汉中/53

蟠溪半日/58

第二辑,

登黄鹤楼/65

雨中登滕王阁/69

岳阳楼散记/74

访云山古寺/81

登赣州郁孤台记/85

普陀山极乐亭记/88

昆明昙华寺对弈亭记/91

杭州洗心亭记/94

泰山普照寺筛月亭记/97

华山下棋亭记/100

芒砀山记/103

厉山本记/105

绥中碣石记/108

南宁赋/112

帅巴人赋/116

宜兴紫砂赋/118

西气东输赋/120

武汉天兴洲大桥赋/123

第三辑

峨眉山散记/127

访成都杜甫草堂/135

初到双峰荷叶乡/142

访严子陵钓台/146

游洞庭西山记/151

龙舟/155

饮一口汨罗江/160

问花笑谁/165

关于弥勒佛的对联/173

寒山寺的钟声/180

欢喜佛与媚态观音/185

地藏菩萨的誓言/192

红豆/197

古树/200

春酒/203

魂来枫林青/206

鸟与僧/209

石阶上的化石/213

收藏积雪/215

访洛阳白园/219

漫步在蛇骨塔下/223

周庄的迷楼/229

说不尽的老房子/234

雪窦飞瀑/240

游九曲溪/246

试读章节

宣纸试墨记

来泾县采风的第三天,承接待方美意,在建于城郊的中国宣纸城中试写红星宣纸厂生产的宣纸。同行作家欣然前往。笔意率真的蒋子龙、善于狂草的陈世旭、墨气琳琅的韩作荣,一入厅堂,即被“粉丝”簇拥,一时间笔走龙蛇,纸腾雷电。书者、观者,两相快意。

乍一看到整摞整摞搬来的各种净皮与棉料,我也不免技痒,但又害怕暴殄天物,一番涂鸦留下垃圾,故退坐一隅,品茶而已。承同道文友的撺掇以及红星宣纸厂董事长佘先生的盛邀,加之内心也不肯错过这次试纸的良机,于是诚惶诚恐走近书案。

我七岁开始练字,因为家穷,开始只能够用小树枝在沙盘上划字,到九岁时才有第一支毛笔。所用的纸,除了两分钱一叠的黄标纸,再就是废报纸。二十岁前,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宣纸。二十一岁进了县文化馆,看到一位老画家作画,才知道了宣纸并开始试写。说是试写,一年中也难得有几次。对于一个穷书生,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视宣纸为奢侈品。

近年来,虽然不再觉得宣纸高不可攀,但对它的敬畏感却由年轻时保存至今。我站到书案前,工作人员应我的要求,选了一张四尺净皮铺开。我援笔濡墨,写了一首自作的绝句。佘先生一边看了,说道:“我看你运笔不疾不徐,又不喜用浓墨,似乎用加厚的棉料更合适一些。”见我犹豫,他让工作人员铺了一张棉料让我试写。我再次放慢运笔的速度,在羊毫触纸的那一刹那,我的手有一种摸到羊脂玉的感觉。我朝佘先生会心地一笑,试墨的欲望,一下子强烈起来。

因为受家学的熏陶,我从小就偏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年后,对纸、笔、墨、砚文房四宝,不但依类添置,还每以访求珍品为乐。

我一直认为,文房四宝不仅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宣纸,作为中国的众纸之王,又应该成为四宝之首。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中国的纸业科技,一直在发展。于晋,有蚕茧纸;于北朝,有抄经纸;于唐,有益蜀浆纸;于南唐,有澄心堂纸;于北宋,有竹纸;宋元之际,宣纸在泾县的小岭宣告诞生。

宣纸的宣,通常认为是因为泾县属于宣州府管辖,故以地域称之。这固然不错,但还说漏了一层。这个宣,含了两重意义,一是宣州的宣;二是明朝宣德皇帝的宣。

明朝的十几个皇帝中,宣宗与神宗两位皇帝最喜欢书画。宣纸成为贡纸始自宣宗,当时朝廷派人到泾县来监制,史载这贡纸叫“宣德陈清款”。有人认为这个陈清可能是制造宣纸的艺人。我猜测这个陈清不会是艺人,而是前来监制的太监。因为当时的小岭,制作上乘宣纸的师傅都姓曹。曹家是泾县宣纸技艺的开创者,几百年过去了,曹家仍有后人在从事宣纸的生产。

宣州与宣宗,让宣纸扬名于天下。宣宗好题画扇面,当时内廷的嫔妃与外廷的大臣,不少都得到过他赐予的墨宝。宣宗亲自给宣纸做广告,它便成了纸业中的王牌了。

宣纸的命运同国运紧紧相连。凡遇战乱,宣纸的生产就呈现凋敝。最近二十年,以红星宣纸厂为主导的泾县宣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仍供不应求。这乃是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喜欢传统书画的国人,一年多过一年。

半日的试墨,腕底的快感得到了大大的满足。最后,应主人的邀请,在特制的十米长卷上,写下了《试写红星宣纸》这首诗:

芳菲三月里,专访纸王来。

试墨神仙近,挥毫妙谛开。

龙蛇腾玉版,花事满雪胎。

诗穷情未尽,还共月徘徊。

P22-25

序言

自二○○二年岁暮写完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后,到现在近六年的时间,我极少写诗,更没有写小说,而是以写作散文与随笔为主。

记得二十三年前,我陪恩师徐迟前往黄州东坡赤壁游览。在二赋堂前,他问我:“你知道《前赤壁赋》多少字?《后赤壁赋》又是多少字?”我一时愕然回答不出。迟老责备我:“你当了作家,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我当时脸色臊红,始终语塞。迟老接着说:“《前赤壁赋》总共六百四十四字,《后赤壁赋》短一点,四百四十九字,少了一百九十五字。但《前赤壁赋》比《后赤壁赋》写得好。我曾经想试着改《前赤壁赋》,试了多少年,仍一个字也改不动。这是真正的字字珠玑。你写文章,恨不得上午写完了,下午就拿去发表,不肯养。一个孩子也得十月怀胎呢!文章就是你的孩子,你要养,要优生优育。我现在坚持写短文章,只有短小了,才可能成为珍珠,成为钻石。”

这一席话,对于我来说,是真正醍醐灌顶。往常,只记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认为这是物我相融的妙境。但认真分析《前赤壁赋》之后,我才悟到,这“满”和“溢”,是指情感的饱满度和喷发的状态,并非文字的宣泄和语言的狂欢。至此,我开始注重短文的写作。

近六年来,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生命体验的复杂,当然,也因为各地报刊的约稿,我的散文的写作有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我侧重写千字文,力争在短小的篇幅内,写出宏阔之美与隽永之境。此类写作,首先要追求言之有物,而后是言之有味。言之有物,则必须见的事儿多;言之有味,却须情理说得透。至于何处点到为止,何处欲说还休,则关乎学养和感悟。东坡先生说“厚积薄发”,这是短文写作的不二法门。

感谢中国海关出版社,要为我出一本散文集。我便选了五十余篇短文,名曰《中国小记》。取这个书名,其意在“小记”二字上。中国之大,沧桑变化之巨,倾其东海水以书之,犹不足以表现,然我只能小处着墨以记之,唯愿能短中见长,让读者品出一些滋味来。

武汉梨园书屋

二○○八年八月十二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