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构建一个衡量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五因素模式,它能够全面地诊断数学课程的难度特征及其相应的难度水平,可以作为课程比较或者评价的工具。模型所涉及的五个因素也比较合理,其中三个体现了我国数学课程的传统特征,另两个则反映了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可以再一定程度上位课程编制提供平衡点。
本书是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构成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一个衡量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五因素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数学课程(包括数学考试)的难度特征与水平,可以作为课程比较与评价的工具;第二部分是利用上述综合难度模型,从期望课程、实施课程、获得课程及三个课程之间的一致性这四个方面对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的综合难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第三部分是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英两国数学课程差异的成因、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及其理论基础。
本书可以为从事数学课程比较与评价方面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和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一
第一节 国际比较表明:东西方学生的数学成就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
第二节 初步的推断:东西方的数学课程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四
第三节 课程比较的二个切入点:数学课程的综合难度/六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课题: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一〇
第二章 综合难度昀因素分析及直观模型/一二
第一节 难度因素的提取/一二
第二节 对综合难度因素的具体描述/一六
一 探究/一六
二 背景/二九
三 运算/三四
四 推理/三九〇
五 知识含量/四一
第三节 综合难度模型/四四
第三章 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 较/五〇
第一节 中英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五一
一 探究水平/五三
二 背景水平/五四
三 运算水平/五六
四 推理水平/五六
五 知识含量/五七
六 综合难度/五八
第二节 中英实施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五九
一 探究水平/六二
二 背景水平/六二
三 运算水平/六三
四 推理水平/六四
五 知识含量/六四
六 综合难度/六五
第三节 中英获得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六六
一 八年级获得课程的比较/六七
二 KS3、GCSE与我国中考的比较/七三
第四节 中英三个课程~致性的比较/八〇
一 探究水平/八一
二 背景水平/八三
三 运算水平/八四
四 推理水平/八七
五 知识含量/八八
六 综合难度/九〇
第五节 小结/九三
第四章 中英数学课程综合难度差异的成因与影响/九六
第一节 中英数学课程综合难度差异的成因探析/九六
一 课程内容编排体系的影响/九七
二 教学目标的影响/一〇二
三 教育观念的影响一〇五
第二节 综合难度差异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一〇七
一 对学生数学成就的影响/一一三
二 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一一五
三 对数学观念的影响/一二四
第三节 中英两国不同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一二六
一 知识的重新定位/一二七
二 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一二八
三 背景的作用/一三三
四 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一三四
第五章 几点反思/一三七
第一节 关于五个难度因素之间的平衡/一三八
第二节 关于三个课程之间的关系/一四一
第三节 关于数学课程目标/一四二
一 一般教育目标与数学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一四三
二 实际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关系/一四三
三 数学教育目标与数学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一四五
四 统一标准与不同需求之间的关系/一四七
第四节 关于综合难度模型/一四七
参考文献/一四九
后记/一七〇